原文作者: PA荐读

原文来源: PANews

私隐专员公署完成对Worldcoin(「世界币」)项目的调查,并于今日(22日)发表调查结果,经考虑个案的事实及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私隐专员锺丽玲裁定「世界币」在香港的运作违反《私隐条例》有关个人资料的收集、保留、透明度、查阅及改正资料的保障资料原则,要求「世界币」项目停止以虹膜扫瞄装置在香港收集巿民的虹膜及面容影像。

私隐专员公署关注「世界币」在香港的运作涉及严重的个人资料私隐风险,因此于2024年1月主动启动对「世界币」项目进行调查。私隐专员公署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间,于「世界币」在港的六个营运点共进行10次「放蛇」行动,并于2024年1月31日持法庭手令,进入「世界币」项目在香港六个分别位于油麻地、观塘、湾仔、数码港、中环及铜锣湾的营运点进行调查,再经过两轮查讯后,现已完成有关调查。

私隐专员公署于2024年1月31日持法庭手令,进入「世界币」项目在香港的六个营运点进行调查。

私隐专员公署于2024年1月31日持法庭手令,进入「世界币」项目在香港的六个营运点进行调查。

私隐署人员持法庭手令进入「世界币」6间处所进行调查。

私隐专员锺丽玲裁定「世界币」在香港的运作违反《私隐条例》。资料图片

私隐专员已向「世界币」发出执行通知,要求「世界币」项目停止以虹膜扫瞄装置在香港收集巿民的虹膜及面容影像。

调查发现,参与「世界币」项目的人士需要让有关机构透过虹膜扫瞄收集其面容及虹膜影像以「验证」人类身分及制作虹膜编码,借此获取注册身分(即World ID,「世界币」称之为一本数字护照),并可定期免费获得虚拟货币「世界币」。 「世界币」确认在香港营运期间共就8,302名人士进行面容及虹膜扫瞄认证。

私隐专员锺丽玲裁定「世界币」在香港的运作违反《私隐条例》有关个人资料的收集、保留、透明度、查阅及改正资料的保障资料原则,当中包括:

  • 保障资料第1(1)原则 – 私隐专员公署认为「世界币」项目收集面容及虹膜影像并非必需,而且超乎适度,违反保障资料第1(1)原则的规定。

  • 保障资料第1(2)原则– 「世界币」不公平地收集个人资料,特别是相关《私隐声明》和《生物辨识资料同意书》的内容不但欠缺中文版本,而且营运点的职员也不会向参与者解说或确认他们明白上述文件的内容,更不会告知参与者向其披露生物辨识资料的风险,又或解答参与者的问题。

  • 保障资料第1(3)原则– 收集个人资料之时或之前参与者未获清楚告知法例上订明需要告知的资讯,包括收集个人资料的目的、他们是有责任或可自愿提供其个人资料、资料可转移予哪些类别的人士,以及参与者查阅和更正个人资料的权利和方式。

  • 保障资料第2(2)原则 – 「世界币」会保留个人资料长达10年,以用作训练核实身分程序的人工智能模型,私隐专员公署认为时间过长,实属过度保留个人资料。

  • 保障资料第5原则 – 处理个人资料的政策及行事常规透明度不足。在相关时间,「世界币」的《私隐声明》并没有提供中文版,对以中文为母语的参与者而言,私隐专员公署认为参与者无法清楚明白相关政策、行事常规、条款或细则,因此透明度不足。

  • 保障资料第6原则 – 参与者未能行使查阅和改正个人资料的权利。

私隐专员已向「世界币」发出执行通知,要求「世界币」项目停止以虹膜扫瞄装置在香港收集巿民的虹膜及面容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