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已經透過單向橋向基礎區塊鏈發送了數百萬美元,希望能獲得可觀的回報——儘管該區塊鏈尚未正式向公眾開放。
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個領域充滿了騙局和騙局,給許多人帶來的是眼淚而不是夢想。
在飢荒市場中,迷因幣財富的誘惑幫助Coinbase 的新第2 層區塊鏈Base 吸引了約6800 萬美元的以太坊(ETH),交易量超過2 億美元,並且週末的交易量比Arbitrum 等流行網路還要多。
轉折?該網絡還沒有正式上線,至少對公眾來說是這樣。
像 Base 這樣的所謂橋樑是基於區塊鏈的工具,允許在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代幣。 Base 由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在 OP Stack 上構建,於 7 月初向開發人員上線,以便他們可以在計劃於今年稍後推出之前測試應用程式和基於區塊鏈的產品。
鏈上數據顯示,在 Meme 幣 BALD 大幅飆升的情況下,過去 48 小時內價值超過 6,800 萬美元的以太幣被橋接至網路。 (週末之前,每天的流入量僅為 50 萬至 70 萬美元左右。)最活躍的錢包將 1,300 萬美元的以太幣轉移到網路;其他人都沒有超過 100 萬美元。
BALD 可透過建立在 Base 之上的 LeetSwap 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進行交易,在周末火爆,從發行量到峰值價格躍升約 4,000,000%,24 小時內交易量超過 1 億美元。
有關激增的消息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 X 的加密圈中瘋傳,吸引了大量交易者將資金橋接至該網絡(儘管缺乏功能性雙向橋樑),以尋找輕鬆的財富。其中一位交易員在不到 12 小時內就將 500 美元變成了 150 萬美元,這激怒了本已急速暴富的市場心態中的貪婪部分。
了解更多:交易員透過 Coinbase 區塊鏈上的 BALD Memecoin 將 500 美元變成了百萬美元財富
brian (BRIAN)、toshi (TOSHI)、basedbot (BOT) 等基於 Base 的代幣價格上漲了數千%,為早期投資者贏得了初始資本的巨額收益。
然而,這些代幣背後缺乏基本面,意味著早期買家和有影響力的人獲得了最大的收益,而追隨者則因退出流動性而被拋棄。
在其他地方,機會主義的開發人員部署了數百個代幣,只是為了後來的拉動。一些用戶甚至抱怨他們無法出售流行的產品,例如 BALD 和 BOT,卻發現他們購買的是仿製品 - 一種無法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的仿製品。
同時,一些交易員告訴 CoinDesk,資金湧入的原因可能是代幣持有者正在尋找在平淡的市場中賺錢的方法。
加密貨幣交易所 BTSE 首席營運長 Jeff Mei 表示:“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風險偏好,波動性的波動確實也提供了鎖定利潤的絕佳機會。” “顯然,儘管 TradFi 最近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日益濃厚,但隨著零售交易者保留了對加密貨幣領域的影響力,模因幣文化將繼續存在。”
「話雖如此,重要的是不要因這些 FOMO 反彈而措手不及。 Meme 幣是一類高度投機且不穩定的加密代幣。一般來說,與 ETH 等更成熟的代幣相比,這些代幣缺乏實際用途,」Mei 補充道。
然而,鏈上分析工具 CryptoQuant 的 Web3 分析師 Mikolaj Zakrzowski 等人對 Base 的前景較不樂觀。
「最重要的是,一個地址單槍匹馬地橋接了價值超過 1700 萬美元的以太幣。排名第二的地址僅橋接了價值 200 萬美元的以太幣。 “看來Base區塊鏈的崛起並沒有得到基本面的支持。”
「最近幾天,單一實體極大地影響了 Base 協議中鎖定的總價值,」Zakrzowski 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