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存在監管問題,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生態系統可能會陷入困境。加密貨幣從設計上來說就是監管機構的噩夢。它是跨國的,不受任何機構控制,因此監管起來極其困難。除此之外,去中心化貨幣存在於僅受市場而非國家監管的貨幣市場中。這意味着它們從根本上與監管壓力不相容。
監管問題就像懸在加密生態系統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17 年,韓國採取行動監管比特幣,達摩克利斯之劍便落下。結果,整個生態系統出現了大幅下滑。2019 年 11 月,中國政府採取行動對整個加密貨幣進行監管,達摩克利斯之劍再次落下。那次事件導致比特幣跌至六個月來的最低點。
如果加密貨幣要繼續增長,就需要解決監管問題。本文建議以加密貨幣獨有的方式解決該問題,即通過去中心化。
加密貨幣監管從設計上就很困難
有很多方法可以解釋爲什麼加密貨幣難以監管。正如 Node40 首席執行官 Perry Woodin 所說,人們可以說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技術問題。另一方面,正如美國銀行家 Marco Santori 所說,人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分類問題。人們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政治意願問題。但所有這些解釋都指向同一個答案:加密貨幣很難監管,沒有一個權威機構能夠正確監管。
雖然許多國家都通過了有關加密貨幣的法律,但這些法律很容易被規避。一個人可以持有價值一千萬美元的比特幣,而不必告訴任何人。而且,如果有人對保管私鑰稍加小心,即使是警察突襲也無法將這些鑰匙交給政府。沒有書面記錄,沒有證人,只有一堆代碼來控制這些資產。這只不過是一場監管噩夢。
如果人們無法隱藏自己參與加密貨幣的情況,他們只需移居海外即可。當中國政府在 2021 年禁止加密貨幣時,他們所做的只是迫使用戶轉入地下。據專家稱,所有大型加密貨幣礦工都將其轉移到海外。
該禁令對於阻止人們實際購買加密貨幣也無效,因爲它幾乎無法執行。由於加密貨幣業務是虛擬的,不受地點限制,任何一家機構或政府幾乎不可能爲其提出有效的監管。
缺乏監管,問題重重
普通的加密貨幣愛好者會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好事。他們會認爲加密貨幣的運作正如它應該的那樣好,監管監督永遠不應該成爲現實。這在很多方面確實有道理。畢竟,我們如何才能確定監管加密貨幣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與監管中心化金融的機構是相同的,正如反覆出現的經濟危機所表明的那樣,他們幾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但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加密貨幣也正遭受監管缺失的困擾。我們需要這些監管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 NFT 熱潮。2020 年,我們看到了許多有用的 NFT 項目誕生。然而,到 2021 年底,幾乎每個 NFT 項目都是哄擡股價的騙局。這些騙局不僅損害了 NFT 的形象,也損害了整個 Web 3.0 經濟的形象。
加密貨幣愛好者很容易爭辯說人們在投資時應該做好研究,但這種研究能有多大用處?加密貨幣新手如何才能瞭解欺詐項目的跡象?
除此之外,加密貨幣仍在增長。全球加密貨幣的採用率約爲 4.2%。如果生態系統能夠說服大多數人放棄傳統金融,它確實需要提供一些護欄。人們不喜歡在選擇銀行或投資企業之前進行大量研究。他們更喜歡保證他們的錢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他們更願意知道,如果他們被騙了,他們至少有機會拿回部分錢。
一個系統性地反對監管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無法提供這一點。而一個不提供這一點的生態系統可能很難贏得大多數人的支持。這意味着加密生態系統必須在爲時已晚之前對監管採取行動。
監管問題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爲什麼加密貨幣需要監管,剩下的問題是誰來監督這項監管?執法機構可能沒有能力監管加密貨幣。他們只是缺乏跟上行業步伐所需的必要人員和培訓。他們也是中心化的龐然大物,允許他們以任何形式監管加密貨幣,都會將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置於中心化的權威之下。這當然違背了整個目的。
下一個問題是,這項監管將如何進行。我們都知道,加密貨幣具有獨特的特性,幾乎不可能進行監管。這意味着監管加密貨幣的唯一可行方法是通過完全透明的方式,而如今加密貨幣初創公司並不一定會做到這一點。
這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大問題。誰可以監管加密貨幣?他們又該如何監管它?目前唯一有意義的答案似乎就是加密貨幣本身。
分散監管機構
如果只有加密貨幣公司和人員才擁有監管加密貨幣的知識基礎和技能,那麼爲什麼他們做不到呢?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世界:加密貨幣領域大多數最大的參與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允許成員對法規進行投票的協議。該框架將在一夜之間消除幾乎所有欺詐產品的影響力。該框架將爲未來的加密貨幣創新提供明確的監管途徑。
該機構本身可以是一個 DAO。它可以擁有自己的代幣,制定自己的規則,並允許成員決定其應該採取什麼路徑。該機構可以對新的加密產品進行初步調查,甚至充當標準制定機構。通過該機構調查的產品將得到推動,而未通過調查的產品將被記錄在透明的賬本上。
因此,用戶無需瀏覽數百個網站進行研究。他們只需訪問他們想要投資的任何產品的最新檔案即可。
這個想法對某些人來說可能聽起來很激進,但事實並非如此。自律機構並不新鮮,加密貨幣自律機構當然也不是獨角獸。日本已經有一家了。
日本區塊鏈協會擁有約 127 名成員和 35 家加密貨幣交易所。該組織制定標準並促進良好商業環境的發展。該協會舉行會議討論加密貨幣新用例的相關性,並通常試圖提高人們對加密貨幣令人興奮的創新的認識。
另一個很好的自律機構例子是 CryptoUK。CryptoUK 由英國七大加密貨幣公司創立,主要是爲了在危機和黑客攻擊期間幫助人們。
當然,這些例子還不足以成爲加密貨幣的全球監管機構,但它們表明當一個行業團結起來時會發生什麼。在民主監管制度下,市場將能夠明顯地自我監管,沒有任何滯後時間。市場的隱形力量將立即發揮作用,因爲利益相關者將能夠對協議和產品的可信度進行投票。
我們已經有了這種制度的例子。剩下的就是加密貨幣領域的參與者是否有動力團結起來,努力監管他們試圖發展的行業。
另一方面
州政府可能會形成加密貨幣的跨國監管框架,從而無需 SEO 監管機構。
如果管理不善,這些機構可能會變成壟斷巨頭。
爲什麼你應該關心
加密貨幣存在監管問題,只有加密貨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該行業不解決其監管問題,它將很難進一步發展。
結論
加密貨幣存在監管問題,這個問題很難解決。然而,答案並非遙不可及。加密貨幣監管問題的答案可能就是加密貨幣本身,加密貨幣利益相關者需要齊心協力探索這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