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當您想到避險資產時,您可能會想到黃金或白銀等貴金屬。它們是個人蜂擁而至的投資,以對衝傳統市場的動盪。
關於比特幣是否追隨這些資產的腳步的爭論一直在激烈進行。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支持和反對比特幣作爲價值儲存手段的一些主要論點。
什麼是價值儲存?
價值儲存是一種能夠隨着時間的推移保持價值的資產。如果您今天購買了良好的價值儲存手段,您可以合理地確定其價值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貶值。將來,您會期望該資產的價值與此相同(如果不是更高的話)。
當您想到這種“避險”資產時,您可能會想到黃金或白銀。這些傳統上具有價值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很快就會討論。
今日搶先了解最新的比特幣 (BTC) 價格。
是什麼造就了良好的價值儲存?
爲了理解什麼是良好的價值儲存,讓我們首先探討什麼可能會造成不良的價值儲存。如果我們想要長期保存某樣東西,那麼它就必須耐用。
考慮食物。蘋果和香蕉具有一定的內在價值,因爲人類需要營養才能生存。當食物短缺時,這些物品無疑非常有價值。但這並不能使它們成爲良好的價值儲存手段。如果你把它們放在保險箱裏幾年,它們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因爲它們顯然會降解。
但那些具有內在價值且耐用的東西呢?你說,乾麪條?從長遠來看,這更好,但仍然不能保證它具有價值。麪食是用現成的資源廉價生產的。任何人都可以向市場投放更多的麪食,因此,由於供應超過需求,流通中的麪食將會貶值。因此,任何東西要想保值,就必須是稀缺的。
一些人認爲法定貨幣(美元、歐元、日元)是儲存財富的好方法,因爲它們可以長期保值。但它們實際上是很差的價值儲存手段,因爲隨着生產數量的增加,購買力會顯着下降(就像意大利麪一樣)。你可以提取畢生積蓄,將它們藏在牀墊下二十年,但當你最終決定花掉它們時,它們將不再具有相同的購買力。
在 2000 年,10 萬美元可以買到比今天多得多的東西。這主要是由於通貨膨脹,即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在許多情況下,通貨膨脹是由於政府印製更多鈔票而造成法定貨幣供應過剩造成的。
爲了說明這一點,假設您持有 1000 億美元總供應量的 25%,即 250 億美元。舉例來說,隨着時間的推移,政府決定額外印製 8000 億美元來刺激經濟。你的份額突然下降到了~3%。流通中的錢多了很多,所以你的股票不再像以前那樣具有購買力,這是理所當然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購買力的損失。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麪食一樣,生產美元並不昂貴。上述情況可能會在幾天內發生。由於具有良好的保值功能,向市場注入新單位應該具有挑戰性。換句話說,如果稀釋的話,你的那一份餡餅應該非常緩慢地稀釋。
以黃金爲例,我們知道它的供應是有限的。我們也知道開採非常困難。因此,即使對黃金的需求突然上升,也不是開動打印機來創造更多黃金的問題。一如既往,它必須從地下開採出來。儘管需求涌入,但供應量無法大幅增加來滿足需求。
比特幣作爲價值儲存手段的案例
從比特幣誕生之初起,支持者就認爲加密貨幣更像是“數字黃金”,而不是簡單的數字貨幣。近年來,這種說法得到了許多比特幣愛好者的響應。
比特幣的價值儲存理論認爲,它是人類已知的最健全的資產之一。該論文的支持者認爲,比特幣是存儲財富的最佳方式,這樣它就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貶值。
比特幣以劇烈波動而聞名。許多人將一天內價值可能損失 20% 的資產視爲一種價值儲存手段,這似乎有些不直觀。但即使考慮到多次下跌,它仍然是迄今爲止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
那麼,爲什麼比特幣被譽爲價值儲存手段呢?
缺乏
也許價值存儲理論最有說服力的論據之一是比特幣的供應量是有限的。您可能還記得我們的文章《什麼是比特幣?》,比特幣的數量永遠不會超過 2100 萬個。該協議通過硬編碼規則來確保這一點。
創造新硬幣的唯一方法是通過採礦過程,這有點類似於黃金的開採方式。但比特幣礦工必須利用計算能力破解密碼難題,而不是鑽入地球。這樣做將爲他們贏得新的硬幣。
隨着時間的推移,獎勵會因減半事件而減少。如果您猜到這會使獎勵減半,那麼您絕對是對的。在比特幣的早期,系統會向任何產生有效區塊的礦工獎勵 50 BTC。在第一次減半期間,這個數字減少到 25 BTC。隨後的減半將其減半至 12.5 BTC,下一次減半將把礦工的獎勵削減至每個區塊 6.25 比特幣。這個過程將持續 100 多年,直到硬幣的最後一部分進入流通。
讓我們以類似於之前的法定貨幣示例的方式對其進行建模。假設您多年前購買了 25% 的比特幣供應量(即 5,250,000 個硬幣)。當您獲得這些硬幣時,您知道您的百分比將保持不變,因爲沒有實體能夠向系統添加更多硬幣。這裏沒有政府——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府(稍後會詳細介紹)。因此,如果您在 2010 年購買(並持有)最大供應量的 25%,那麼今天您仍然擁有 25%。
去中心化
您可能會想,這是開源軟件。我可以複製代碼並額外花費一億幣來製作我自己的版本。
你確實可以這樣做。假設您克隆軟件、進行更改並運行節點。一切似乎都運轉良好。只有一個問題:沒有其他節點可以連接。你看,一旦你改變了軟件的參數,比特幣網絡上的成員就開始忽視你。你已經分叉了,你運行的程序不再是全球公認的比特幣。
您剛剛所做的操作在功能上相當於給蒙娜麗莎拍一張照片並聲稱現在有兩幅蒙娜麗莎。你可以讓自己相信情況確實如此,但說服其他人則祝你好運。
我們說過比特幣中有一種政府。該政府由運行該軟件的每個用戶組成。更改協議的唯一方法是大多數用戶同意更改。
說服大多數人添加代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你是在要求他們貶低自己持有的代幣。就目前情況而言,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功能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在網絡上達成共識。
隨着規模越來越大,推動變革只會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持有者可以有理由相信供應不會增加。雖然軟件是人造的,但網絡的去中心化意味着比特幣更像是一種自然資源,而不是可以任意更改的代碼。
好錢的屬性
價值儲存理論的信徒還指出了比特幣的一些特性,這些特性使它成爲了很好的貨幣。它不僅是一種稀缺的數字資源,而且具有幾個世紀以來貨幣傳統上採用的特徵。
自文明誕生以來,黃金就一直被用作貨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已經討論過持久性和稀缺性。這些可以成爲好的資產,但不一定是好的貨幣形式。爲此,您需要可替代性、可移植性和可分割性。
可替代性
可互換性意味着單位是不可區分的。對於黃金,你可以拿任意兩盎司,它們的價值是一樣的。股票和現金等事物也是如此。無論您持有哪種特定單位,它都具有與任何其他同類單位相同的價值。
比特幣的可替代性是一個棘手的話題。你持有什麼硬幣並不重要。在大多數情況下,1 BTC = 1 BTC。當您考慮每個單位都可以鏈接回之前的交易時,事情就會變得複雜。在某些情況下,企業將其認爲涉及犯罪活動的資金列入黑名單,即使持有人隨後收到了這些資金。
這應該重要嗎?很難看出爲什麼。當你用美元鈔票付款時,你或商家都不知道三筆交易前它被用在哪裏。沒有交易歷史的概念——新鈔票並不比用過的鈔票值錢。
然而,在最壞的情況下,較舊的比特幣(具有更多歷史)的售價可能低於新比特幣。根據你問的是誰,這種情況可能是對比特幣的最大威脅,也可能不是值得擔心的事情。無論如何,就目前而言,比特幣在功能上是可替代的。由於歷史可疑,僅發生過個別硬幣被凍結的事件。
可移植性
可移植性表示資產運輸的難易程度。 10,000 美元換成 100 美元的鈔票?很容易四處走動。價值一萬美元的石油?沒那麼多。
好的貨幣需要有小的外形尺寸。它需要易於攜帶,以便個人可以相互支付商品和服務的費用。
黃金在這方面歷來表現出色。截至撰寫本文時,一枚標準金幣的價值接近 1,500 美元。您不太可能購買價值一盎司的黃金,因此較小面額的黃金佔用的空間甚至更小。
在可運輸性方面,比特幣實際上優於貴金屬。它甚至沒有物理足跡。您可以在手掌大小的硬件設備上存儲價值數萬億美元的財富。
運輸價值 10 億美元的黃金(目前超過 20 噸)需要巨大的努力和費用。即使有現金,您也需要攜帶幾托盤 100 美元的鈔票。使用比特幣,您可以以不到一美元的價格在世界任何地方發送相同的金額。
整除性
貨幣的另一個重要品質是它的可分割性,即能夠將其分割成更小的單位。對於黃金,您可以將一枚一盎司的硬幣從中間切開,以產生兩個半盎司的硬幣。您可能會因破壞其上精美的老鷹或水牛圖案而損失獎金,但黃金價值保持不變。您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切割半盎司單位以生產更小的面額。
可分割性是比特幣擅長的另一個領域。硬幣只有兩千一百萬枚,但每枚硬幣都由一億個更小的單位(聰)組成。這使用戶可以對其交易進行很大的控制,因爲他們可以指定發送的金額,最多可達小數點後八位。比特幣的可分割性也使得小投資者更容易購買部分比特幣。
價值儲存、交換媒介和記賬單位
人們對比特幣當前角色的看法存在分歧。許多人認爲比特幣只是一種貨幣——一種將資金從 A 點轉移到 B 點的工具。我們將在下一節中討論這一點,但這種觀點與許多價值存儲支持者所捍衛的觀點相反。
SoV 支持者認爲,比特幣在成爲最終貨幣之前必須經歷幾個階段。它最初是作爲收藏品(可以說是我們現在的處境):它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但只被一小部分人採用。其核心受衆主要包括愛好者和投機者。
只有擁有更好的教育、機構基礎設施以及對其保值能力更有信心,它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價值儲存。一些人認爲它已經達到了這個水平。
目前,由於格雷沙姆定律(Gresham's law)規定,劣幣驅逐良幣,比特幣還沒有被廣泛使用。這意味着,當出現兩種貨幣時,個人會傾向於消費劣質貨幣並囤積優質貨幣。比特幣用戶更喜歡使用法定貨幣,因爲他們對法定貨幣的長期生存缺乏信心。他們持有(或長期持有)比特幣,因爲他們相信比特幣會保值。
如果比特幣網絡繼續增長,就會有更多的用戶採用它,流動性就會增加,價格就會變得更加穩定。由於穩定性更強,因此不會有太多動力持有它以期在未來獲得更高的收益。因此,我們可以預期它會作爲一種強大的交換媒介在商業和日常支付中得到更多使用。
使用量的增加進一步穩定了價格。在最後階段,比特幣將成爲一種記賬單位——它將用於爲其他資產定價。正如您可能將一加侖石油定價爲 4 美元一樣,在比特幣作爲貨幣統治的世界中,您也會以比特幣來衡量其價值。
如果實現這三個貨幣里程碑,支持者就會看到比特幣將成爲取代當今使用的貨幣的新標準。
反對比特幣作爲價值儲存手段的案例
上一節中提出的論點對某些人來說可能聽起來完全合乎邏輯,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卻像是瘋狂。對於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想法有一些批評,這些批評來自比特幣愛好者和加密貨幣懷疑論者。
比特幣作爲數字現金
當在這個話題上出現分歧時,許多人很快就會指出比特幣白皮書。對他們來說,中本聰顯然從一開始就打算讓比特幣被使用。事實上,它就在論文的標題中: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該論點表明,只有用戶花費比特幣,比特幣纔會有價值。通過囤積它們,你並沒有幫助採用——而是在傷害它。如果比特幣作爲數字現金沒有被廣泛認可,那麼它的核心主張不是由實用性驅動的,而是由投機驅動的。
這些意識形態差異導致了 2017 年的一次重大分叉。少數比特幣支持者想要一個具有更大區塊的系統,這意味着更便宜的交易費用。由於原始網絡的使用量增加,交易成本可能會急劇上升,並使許多用戶無法進行較低價值的交易。如果平均費用爲 10 美元,那麼您花 3 美元購買硬幣就沒什麼意義了。
該分叉網絡現在被稱爲比特幣現金。最初的網絡在同一時間推出了自己的升級,稱爲 SegWit。 SegWit 名義上確實增加了區塊的容量,但這並不是它的主要目標。它還爲閃電網絡奠定了基礎,該網絡旨在通過將交易推離鏈來促進低費用交易。
然而,在實踐中,閃電網絡遠非完美。常規的比特幣交易更容易理解,而管理閃電網絡通道和容量則需要一個陡峭的學習曲線。是否可以簡化,或者解決方案的設計是否從根本上來說太複雜而無法抽象化,還有待觀察。
由於對區塊空間的需求不斷增長,鏈上交易在繁忙時期不再那麼便宜。因此,人們可以提出這樣的論點:不增加區塊大小會損害比特幣作爲貨幣的可用性。
無內在價值
對許多人來說,黃金和比特幣之間的比較是荒謬的。黃金的歷史本質上就是文明的歷史。幾千年來,貴金屬一直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誠然,自金本位廢除以來,它失去了一些主導地位,但仍然是典型的避險資產。
事實上,將資產之王的網絡效應與已有十一年曆史的協議進行比較似乎確實有些牽強。幾千年來,黃金一直被視爲身份象徵和工業金屬。
相比之下,比特幣在其網絡之外沒有任何用途。你不能用它作爲電子產品的導體,當你決定開始嘻哈事業時,你也不能將它製作成一條巨大的閃亮鏈條。它可能會模仿黃金(採礦、有限供應等),但這並不能改變它是數字資產的事實。
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貨幣都是一種共同的信念——美元只有在政府這麼說並且社會接受時纔有價值。黃金只有因爲每個人都同意它纔有價值。比特幣沒有什麼不同,但那些賦予它價值的人仍然只是宏偉計劃中的一小部分。在你的個人生活中,你可能有過很多次談話,你必須解釋它是什麼,因爲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
波動性和相關性
那些早期進入比特幣的人無疑享受到了財富成數量級的增長。對他們來說,它確實具有存儲價值——而且還不止於此。但那些以歷史最高價購買第一批代幣的人卻沒有這樣的經歷。許多人因隨後隨時拋售而蒙受了巨大損失。
比特幣的波動性非常大,其市場也難以預測。相比之下,黃金和白銀等金屬的波動微不足道。你可以說現在還爲時過早,而且價格最終會穩定下來。但這本身可能表明比特幣目前並不是一種價值儲存手段。
還需要考慮比特幣與傳統市場的關係。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它們一直處於穩定的上升趨勢。如果所有其他資產類別也表現良好,那麼加密貨幣還沒有真正經過作爲避險資產的測試。比特幣愛好者可能會稱其與其他資產“不相關”,但只有在其他資產遭受損失而比特幣保持穩定之前,我們才知道這一點。
鬱金香狂熱和豆豆寶寶
如果我們不將比特幣與鬱金香狂熱和豆豆寶寶進行比較,那就不是對比特幣價值存儲屬性的適當批評。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這些類比都是無力的,但它們足以說明泡沫破裂的危險。
在這兩種情況下,投資者紛紛涌入購買他們認爲稀有的物品,希望通過轉售獲利。這些物品本身並沒有那麼有價值——它們相對容易生產。當投資者意識到他們的投資價值被大幅高估時,泡沫破裂了,鬱金香和豆豆寶寶的市場隨後崩潰了。
同樣,這些都是弱類比。比特幣的價值確實源於用戶對它的信念,但與鬱金香不同的是,它不能種植更多的鬱金香來滿足需求。也就是說,沒有什麼可以保證投資者未來不會認爲比特幣被高估,從而導致其自身的泡沫破裂。
結束語
比特幣無疑具有黃金等價值儲存手段的大部分特徵。單位數量是有限的,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足以爲持有者提供安全性,並且可以用來持有和轉移價值。
最終,它仍然必須證明其作爲避險資產的價值——現在下結論還爲時過早。事情可能是雙向的——在經濟動盪時期,世界可能會轉向比特幣,或者它可能繼續只被少數羣體使用。
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