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貨系統
5000 年前,我們的祖先通過易貨交易進行交易,用一種物品交換另一種物品。這種支付系統也是不可替代的,因爲它在沒有明確參考的情況下用一種物品交換另一種物品。
易貨支付系統的一個示例:A 先生與 B 先生交換了一個蘋果,B 先生有一條麪包,他們互相交換了兩件物品,因爲他們彼此需要。最終雙方達成了一項雙方都認可的付款。
然而,這種支付系統被認爲是低效的,例如,A先生想和擁有羊的B先生交換麪包,他們會交換嗎?可能不會,因爲一隻羊比一條麪包貴是現實。但B先生會割掉羊腿來換一條麪包嗎?當然不會。
這就是為什麼以物易物支付系統被認為效率低的原因。
2. 使用黃金的支付系統
黃金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儲存財富的材料,因為它是永恆的,這種材料不能從地球表面被摧毀。此外,黃金也有固定的供應量。我們的祖先從以物易物支付系統轉向使用黃金的支付系統。然而,即使這種支付系統也被認為效率低下,因為黃金有形狀和重量。
例如,A先生要去市場購物,那麼A先生需要攜帶大量且重的黃金,這樣就可以引起想要搶劫的人的犯罪,因為A先生似乎擁有他所擁有的黃金攜帶。
3. 支付系統使用黃金支持的貨幣
中國發現紙幣後,支付系統再次演變為使用以黃金為支撐的紙幣,銀行每發行1美元的貨幣,銀行就會持有價值1美元的黃金。所以,這張紙幣間接就是黃金所有權的憑證,目的就是為了簡化交易,買東西就不用再帶黃金了。
只要去銀行兌換你的黃金,你就會得到以黃金為支撐的紙幣。反之亦然,如果你想拿回黃金,只需將紙幣退還給銀行,你就能拿到你的黃金。 1950 年之前,美國人使用這種系統,他們的美元被稱為「Green Bucks」。
4. 法定貨幣(沒有任何東西支持且有信任)
1950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向世界宣布,他們的美元不再由黃金支撐,只由信任支持。 1950年之前,也有銀行「巧妙地」搶劫美國公民的黃金,但我們在這裡不討論這個。直到現在,法定貨幣仍然維持著它的存在。
5. 加密貨幣
法定貨幣因供應量不固定而臭名昭著,使其容易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並受到中央當局的控制。試想一下,全球流通的美元中有 40% 是在 2020 年才印製的,目的是透過提供刺激來恢復因 Covid-19 大流行而導致的經濟。 2008年,經濟衰退,導火線是雷曼兄弟的倒閉。
這事件為國際社會帶來了骨牌效應,引發了貨幣危機。財產遭到破壞,通貨膨脹繼續加劇。
然後出現了一個“人”,他創造了比特幣,作為對當時由中央集權機構控制的金融體系的不信任的一種形式。到目前為止,加密貨幣仍在繼續增長,但仍然有人說,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時機還不成熟,因為它仍然非常不穩定,就像過去的黃金一樣。
但這是支付系統的革命,未來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將能夠與目前的支付系統產生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