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起这样的标题❓

因为我发现BounceBit所涵盖的元素比较多和复杂,本文会将其全部展开,并且告诉你可能里面的一些元素,是存在疑问的。

本篇既是分析,也是科普,全网独一份,全文3000字~

先给大家梳理一下BounceBit所包含的叙事有哪些👇🏻

  • (流动性质押/再质押/LSDFI/EVM兼容/全链BTCFI)

如果只是这么说,也许你会觉得也就那样,但BounceBit本身有着不少从别的项目上相似的东西,例如参考了EigenLayer的AVS、ENA的Delta中性策略、Solv的BTC资管收益聚合以及原生的流动性质押(LIDO);

如果恰好你对上面的所有举例的项目都不了解也没关系,先抛开这些复杂的成分,只需要先大致知道BounceBit本身是一条BTC生态侧链就行

因此衍生了第一个需要解决知识点:什么是BTC侧链🔻

区别于当下主流在做的BTC L2 Rollup方案BTC侧链是一条独立于BTC链的L1,具有独立的经济系统和安全机制,也就是说在原本的以太系认知里面,Rollup的链上安全应该由以太原链负责,而侧链的链上安全则是由自己负责。

那代入到BTC体系中,又稍微有些不一样,也许是为了更贴合BTC的原生性需要又或者是吸纳资金,目前的了解到的BTC侧链方案中,BounceBit和Stacks(STX)都是将BTC作为网络参与安全共识的资产之一进行绑定。

也就是说你要运营该两条链上的节点,你需要质押BTC或者将BTC作为激励手段,这是BTC POS共识侧链的玩法。

而另外一种侧链方案,则是在底层算法上做到一定的兼容,且同样采取POW的机制,通个各种自主开发的改进式协议来让链上性能足以支持高频的交易场景,例如MVC所采取的方式。

📍显然BounceBit就是采取的POS机制,且还是双代币的共识结构,通过将BTC和自身的协议代币BB作为网络节点所需要的基础资产,以此来来维护链上安全共识。

这种双代币的共识结构,放在其他的资产里面,可能还有着安全性存疑的风险,而如果把这一套放在BTC上面,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不仅是提高了BTC本身的资本效益,还对于BounceBit来说是一种安全保障,整体提高了潜在的攻击成本🔺

并且,最有意思的是,区别于其他的原生质押链,BounceBit给这套体系带去了一个原生的流动性质押模块,也就是说虽然本身是做POS的,带同时本身还支持“流动性解放”。

可能这么说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因此涉及到第二个需要解决的知识点:原生的流动性质押🔻

我放到以太系上面帮助你理解,以太自从从POW转变成POS之后,就流动性质押再到再质押等一系列的概念,全都是属于链上生态的范畴,也就是将这一块外包给了LIDO、Eigenlayer等流动性质押及再质押的协议

📍而BounceBit把这两件事,全都自己干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头会说,BounceBit一条链本身就包含了EigenLayer和Lido两个生态协议的元素在里面。

我们如果质押给BounceBit的节点,就可以获得一个质押凭证,然后延续流动性质押的玩法去把这个凭证做Defi或者是再质押。

到了这里,有了件更离谱的事情,就是流动性质押凭证的下一步,除了再质押之外——LSDFI,BounceBit也自己做了。

目前我没有看哪条L1或者是协议套娃能比BounceBit还要狠的🙏🏻

因此,则需要展开第三个知识点了——LSDFI🔻

简单理解这个概念,就是利用LSD资产在各个Defi协议中去产生收益,而BounceBit给这层收益提供了两个渠道,对应了Defi与Cefi:

(1)第一个也就是我在开头说与ENA相似的Delta中性策略,ENA是同时做空和做多ETH来赚资金费率,而BounceBit则是同时做空和做多BTC来赚资金费率;

简单概括我就不多展开了,因为此前也分析过ENA,这个业务模式在当下是被验证可行的,逻辑很简单。

(2)而第二个收益则是和Solv这个协议相似的纯资管收益,也就是把资金委托给专业的资管公司和策略,以此来让资产获得更高的资金效益。相当于说在这个功能的背后,是以一篮子专业的资管公司作为收益的保障。

而围绕LSD资产做文章的,除了LSDFi之外,就是本节将要讨论的重点中的重点——再质押叙事,也是本文里面需要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的地方👇🏻

先说再质押这件事,再质押的核心其实并不是收益,而是【共享安全性】,如果没有共享安全性这件事的话,我都是把他们归纳到LSDFI里面的

🔻要理解共享安全性这件事要解决两个问题:

(1) 找谁共享

(2) 共享出去干嘛?

🔺我先拿EigenLayer举例子回答这两个问题:

(1) 找ETH庞大的节点群借用安全性

(2) 把安全性外包出去给其他项目作为基础保证拓展业务

EigenLayer的第二个问题答案,就是我们可能有听说的AVS,例如AVS、ETHFI这些,都是使用了EigenLayer AVS的项目,他们背后的安全性都是由以太坊的验证者节点作为保证的,EigenLayer只是把这件服务给抽象出来了。

📍为什么ETH可以做这件事,因为其庞大的节点群足以支撑它来做这件事情,我举个例子:

(1)同样都是做饭给别人吃的买卖,普通的POS链就是一家参观,撑死也就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餐馆,厨师规模有限,因此应付一下自己家的个人,绰绰有余,但是要去帮别人炒菜,就有点缺乏人手了;

(2)而以太坊可就不一样了,是开新东方厨师烹饪学校的,那厨师规模,派出去一波,可能新招进来的一届又顶上了,这根本是其他链无法比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以太的POS可以搞再质押,而其他的POS只能搞LSDFI的缘故,核心就是规模效应带来的业务外溢。

那么,我们就需要回到思考第一个问题了:BounceBit是否能够支持这件事

如果基于规模的逻辑,至少短期内无法实现是可以确定的,因为这里的再质押逻辑,它不是直接找比特币网路借安全性,而是向BounceBit网络借安全性

📍虽然说BounceBit是以BTC作为安全共识保证的资产,但那也就一半,撑死算是间接借用安全性。

并且规模效应这件事还没解决,至于BounceBit的再质押框架下的安全性共享是否可以在解决规模的前提下完成这一步,我不确定,具体也没有进一步的描述。

  • 又或者是说把SSCs(BounceBit的再质押服务,类似于EigenLayer的AVS)和链的安全性之间的关系给打包设计成类似【中继链】那样的结构,也许能解决?

上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BounceBit的同时,解决对应的4个知识点,那么接下来将要展开讨论第二个主要的话题:

BTC生态谱系下的基础设施在干什么?

表面上是解决以铭文为首的更多BTC原生资产的生态环境问题,我觉得更深层次和影响更大的是思考如何解放BTC的资本效益。

  • 也就是投入资产所获得的回报率,又或者在Web3可以说是指持有者权益;

怎么理解这件事情,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围绕着ETH资产的以太系生态版图给铺的非常大,无论是链上的用例还是衍生的各种底层设施,其实他们或多或少都在直接和间接的赋能ETH。

而反观BTC,在过去的几轮周期里面,基本只有资金的共识在里面,没有生态方面的动静,但自从去年的铭文热潮兴起,围绕着BTC这一资产的生态谱系正在慢慢的铺开,而BTC本身就要比ETH更不适合链上生态发展,甚至BTC这一电子支付系统,压根就不支持图灵完备的开发环境。

  • 那么生态想要发展,对图灵完备基础设施的需求就变得刚需起来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聊到了这里,也就够了,直至目前,我以新周期的项目再做进一步的延伸:

(1)以Merlin为首的L2基础设施派系,至少当下看二级市场表现已经不能说是差强人意了,而是拉胯的一匹,不过抛开价格之外的生态,当然Merlin在当下的BTC基础设施里面还是遥遥领先的;

(2)那么BounceBit作为一个BTC侧链L1,所要讲述的故事本身就要比L2更大,能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挽回BTC基础设施的脸面,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事情

再说生态的发展都是一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的事情,这两条链各自可能代表了两个派系和两个路径,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支持EVM兼容的

EVM兼容意味着不需要再另外花费非常高的金钱和精力去做开发者方面的教育和资源倾斜,现有的开发者群体觉得合适,这条链有发展前景,那来就行了

📍在本文在最后一部分,我依照惯例,简单讲一讲BounceBit的通证经济,其实主要也是为了配图,不然这部分都不用咋讲:

在往常,5%的Binance LaunchPool份额都已经算比较大了,BounceBit这波的Megadrop直接给了8%,在我印象当中应该算是近半年,独一份了,初始的流通也相对比较多,19.5%将近20%。

协议的分配大头是用于质押奖励,占据了35%,并且有着超长线的释放涉及,通过释放曲线看,直至2032年,也只释放了不到一半,这件事在POW又或者是重协议底层激励的基础设施中还是蛮正常的。

其他的部分,例如社区、生态、团队 以及投资者的占比,都是处于正常的范畴,投资人的释放有四年的锁定,照例有一年的完全锁仓,在上线一年后开始线性释放,直至2028年释放完毕,也就是TGE后的4年。

其他的部分就没有什么特殊要说的,感谢你的阅读和关注~ #BB #Mega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