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花旗押注基于区块链的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将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下一个“杀手级用例”,该公司预测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4 兆至 5 兆美元。
花旗在 3 月的《货币、代币和游戏》报告中解释道,这将标志著锁定在区块链上的现实世界资产的当前价值增加 80 倍。
该公司分析师表示:「我们预计到2030 年,代币化数位证券的规模将达到4 兆至5 兆美元,基于分散式帐本技术(DLT) 的贸易融资规模将达到1 兆美元。 」
该银行估计,在高达 5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资金中,有 1.9 万亿美元将以债务形式出现,1.5 万亿美元来自房地产,0.7 万亿美元来自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还有 0.5 至 1 万亿美元将来自证券。
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化总可寻址市场(按资产类别划分)。资料来源:花旗
研究表明,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将成为代币化程度最高的资产类别,占据其总目标市场的 10%,其次是房地产,占 7.5%。
该银行表示,私募股权市场由于其良好的流动性、透明度和分散性,可能会实现更快的采用率。
KKR、Apollo 和 Hamilton Lane 是三家私募股权公司,它们已经在 Securitize、Provenance Blockchain 和 ADDX 等平台上建立了其基金的代币化版本。
如果到 2030 年实现花旗的乐观估计,代币化资产仍将只占整个潜在市场的一小部分。资料来源:花旗
花旗表示,区块链代币化将取代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因为它在技术上更先进,并且在私人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传统金融资产并没有被破坏,但由于受到传统系统和流程的限制,因此并非最优选择,”报告称。“某些金融资产(如固定收益、私募股权和其他替代性资产)受到相对限制,而其他市场(如公开股票)则更为高效。”
花旗银行认为,区块链标记化消除了昂贵对账的需要,防止了结算失败,并使繁琐的操作变得更加高效:
“DLT 和标记化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堆栈,使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在同一个共享基础设施上作为一个黄金数据源进行所有活动——不再需要昂贵的对账、结算失败、等待传真文件或邮寄‘原件’,或因操作访问困难而限制投资选择。”
然而,该投资银行也承认目前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缺乏法律和监管框架、建设基础设施以及获得广泛遵循的互操作性标准方面面临挑战。
花旗还指出,一些业内人士仍然“持怀疑态度”,尤其是考虑到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最近于 11 月放弃了其失败的价值 1.65 亿美元的 DLT 项目。
花旗补充道,未来还会有更多“成长的烦恼”。但该行仍然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态系统将会成熟:
“一旦跨越这种中间的、拟物化的‘跨越’状态,新的颠覆性技术就会摆脱旧的束缚,理想情况下会朝着预想的最终状态发展。”
花旗将这种“最终状态”设想为“数字原生金融资产基础设施,可全球访问,全天候运营,并通过智能合约和 DLT 支持的自动化功能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传统基础设施无法实现的用例。”
杂志:构建模块:Y 世代可以利用代币进入房地产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