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是交易认知中的关键一环,它连接着交易策略,也承载了价格运动规律,是最能体现交易者对市场理解深度的部分。

无论上涨还是下跌,价格运动都需要依附于某个周期。比如15min级别出现一段上涨,意思是说把K线设置成15min,可以观察到价格有一段明显的上升。但如果把K线设置成1h或4h或更高,这段上涨与周围的k线相比就会变得渺小起来。

按照这个思路,把一段4h级别的顺畅上涨进行更细致的行情分析需要调整到小级别。所以在15min看到这段4h上涨其实包含了很多细节,有可能是多段的上涨+调整;如果调整到更小的级别如1min,就有240根k线的市场细节被展开,可以看到一场波澜壮阔的牛市。

假设做日内交易,需要观察到当天足够丰富的市场细节才能辅助判断入场时机和点位,比如1min 5min。不能对着日线或小时线来做一天多次进出市场的日内交易。但是可以依靠大级别判断方向。

假设交易频率一周两到三次,那么选择小时线是比较合理的。不能选择1min线寻找机会。否则就会陷入极端的交易细节。道理很简单,但实际执行起来很多人会在持有仓位的时候患得患失,对着1min K线的运动看涨跌。

提供几个理解周期的思路,供大家结合自己的交易系统继续思考:

1.除了常用的4h 1h周期,也可以有1.5h 2.5h周期。周期只是一种观察视角,是主观上对市场的观察。一般说一段调整结构是15min级别的还是5min级别,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是分辨率在某个周期看着合适。

2.周期越大,价格运动越稳定;相反,周期越小,价格运动越杂乱。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非常多,但所有因素最终都要体现在实际进入市场的资金才能推动价格运动。这些资金必须足够大,才能在更大的周期体现出作用,而在小周期不用太多的资金就能引起市场的一段涨跌。所以,大周期能够比小周期消化更多的市场资金进出,因此体现在图形上会更加稳定。也说明大周期的惯性更强,所以很多系统从大周期找方向。

3.大小周期需要结合起来观察。图形具有视觉冲击力,这种冲击是面向市场所有参与者的。比如在4h级别有一段非常规则的三角调整已经走到尾声。那么有理由相信大部分人都在等待这个规则调整的突破,利用突破做交易。但是如果等待突破再介入交易,已经失去了盈亏比最高的点位。最好的介入突破的位置,其实是在突破发生之前,此时就要切换到小周期寻找交易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