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LIVE
區塊客
@Square-Creator-45ff28535
「區塊客 blockcast.it」於 2017 年 4 月正式成立,旨在廣泛整理全球區塊鏈資訊,增進全球中文閱聽眾及投資人對區塊鏈趨勢的了解。
Вы подписаны
Подписчики
Понравилось
Поделились
Все публикации
LIVE
--
SOL 逆勢上漲觸及一個月高點!避險基金:看好月底前重返 200 美元當紅公鏈 Solana 原生代幣 SOL 再掀漲勢,今(20)日午盤時段一度漲至 178.11 美元,觸及逾一個月高點,表現勝過絕大多數的主流加密貨幣,與此同時,看好 SOL 將衝破歷史新高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CoinGecko 行情數據顯示,截至寫稿時,SOL 雖已回落至 177.78 美元,但仍然是前 10 大加密貨幣當中唯一逆勢上漲的幣種,過去 7 天漲幅更是高達 28.2% 。 數位資產避險基金 Syncracy Capital 共同創辦人 Daniel Cheung 早在上周就發文表示,「SOL 在這次反彈中表現強勁,令人難以置信」,並強調在目前的市場週期當中,SOL 仍然是最具潛力、最有價值的投資。 Daniel Cheung 表示,他對 SOL 在月底前重返 200 美元感到越來越「有信心」,並樂觀預期 SOL「很快」就會再寫新高紀錄。 SOL 在 2021 年 11 月上一輪牛市週期達到 260 美元的歷史新高,但由於曾被 FTX 創辦人 Sam Bankman-Fried(SBF)大力提倡,Solana 在 FTX 垮台後受到的打擊尤深,遭遇嚴重的流動性緊縮,幣價一度萎靡不振。 如今隨著 Solana 鏈上生態重新煥發生機,生態迷因幣風靡加密貨幣社群、穩定幣交易量強勢增長,不僅讓 SOL 幣價節節攀升,過去一年飆漲超過 780%,也不斷吸引資金流入各大 DeFi 協議,帶動 Solana 總鎖倉價值(TVL)突破 47 億美元。 據 DefiLlama 數據顯示,Solana 的 TVL 今年以來增長超過 230%,1 月 1 日僅為 14.17 億美元,但現在已增長至 47.67 億美元。 Daniel Cheung 提到,即將到來的 Solana 網路升級正為 Firedancer 鋪平道路,後者是由 Jump Crypto 開發的新一代節點驗證客戶端,旨在提升節點客戶端的多樣性,增強 Solana 區塊鏈的穩定性,並進一步提高 Solana 的韌性和抗攻擊性。 〈SOL 逆勢上漲觸及一個月高點!避險基金:看好月底前重返 200 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SOL 逆勢上漲觸及一個月高點!避險基金:看好月底前重返 200 美元

當紅公鏈 Solana 原生代幣 SOL 再掀漲勢,今(20)日午盤時段一度漲至 178.11 美元,觸及逾一個月高點,表現勝過絕大多數的主流加密貨幣,與此同時,看好 SOL 將衝破歷史新高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CoinGecko 行情數據顯示,截至寫稿時,SOL 雖已回落至 177.78 美元,但仍然是前 10 大加密貨幣當中唯一逆勢上漲的幣種,過去 7 天漲幅更是高達 28.2% 。

數位資產避險基金 Syncracy Capital 共同創辦人 Daniel Cheung 早在上周就發文表示,「SOL 在這次反彈中表現強勁,令人難以置信」,並強調在目前的市場週期當中,SOL 仍然是最具潛力、最有價值的投資。

Daniel Cheung 表示,他對 SOL 在月底前重返 200 美元感到越來越「有信心」,並樂觀預期 SOL「很快」就會再寫新高紀錄。

SOL 在 2021 年 11 月上一輪牛市週期達到 260 美元的歷史新高,但由於曾被 FTX 創辦人 Sam Bankman-Fried(SBF)大力提倡,Solana 在 FTX 垮台後受到的打擊尤深,遭遇嚴重的流動性緊縮,幣價一度萎靡不振。

如今隨著 Solana 鏈上生態重新煥發生機,生態迷因幣風靡加密貨幣社群、穩定幣交易量強勢增長,不僅讓 SOL 幣價節節攀升,過去一年飆漲超過 780%,也不斷吸引資金流入各大 DeFi 協議,帶動 Solana 總鎖倉價值(TVL)突破 47 億美元。

據 DefiLlama 數據顯示,Solana 的 TVL 今年以來增長超過 230%,1 月 1 日僅為 14.17 億美元,但現在已增長至 47.67 億美元。

Daniel Cheung 提到,即將到來的 Solana 網路升級正為 Firedancer 鋪平道路,後者是由 Jump Crypto 開發的新一代節點驗證客戶端,旨在提升節點客戶端的多樣性,增強 Solana 區塊鏈的穩定性,並進一步提高 Solana 的韌性和抗攻擊性。

〈SOL 逆勢上漲觸及一個月高點!避險基金:看好月底前重返 200 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Coinbase 分析:市場低估「以太幣現貨 ETF 獲准」的可能性Coinbase 分析師 David Han 表示,雖然市場普遍認為美國當局短期內不會放行,但是以太幣現貨 ETF 獲得核准的可能性仍然被低估了。 David Han 上周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市場可能低估獲得核准的時間點和機率。以太幣在未來幾個月仍可能擁有意外上漲的可能性,而且顯然不會有供應面過剩的大幅來源,像是代幣解禁釋出或是礦商的賣出壓力。」 美國證管會(SEC)必須在 5 月 23 日和 5 月 24 日前,決定是否核准由 VanEck 、 ArkInvest/21 Shares 個別提交的以太幣現貨 ETF 上市申請案。 這些申請案在本月獲得核准的預期已經大幅降低,彭博社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形容申請案獲得核准的機率微薄,幾乎是零,原因是 SEC 對於發行方始終維持沉默。 不過,Coinbase 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美國是否會出現以太幣現貨 ETF,既不知道何時會出現,也不知道是否能夠出現,原因是芝商所期貨產品與現貨價格之間的相關性很高,這也是比特幣現貨 ETF 獲准上市的理由。 David Han 表示,假定這種相關性維持,以太幣現貨 ETF 不被核准的其他理由,很可能會與以太幣與比特幣之間的差異有關,也就是以太坊的權益證明機制。 Coinbase 認為,如果沒有關於質押的明確監管指引,以太幣現貨 ETF 不太可能很快獲得批准,原因是以太坊包含了質押獎勵的機制。值得注意的是,方舟投資公司(Ark Invest)上周提出的以太幣現貨 ETF 更新提案不包括權益證明,等同是去除掉申請案中的質押部分。 David Han 說:「也就是說,我們認為,這應該不會影響對未質押以太幣的地位」。 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預測市場平台 Polymarket 的價格顯示,以太幣現貨 ETF 在 5 月獲得核准的機率為 16%,而灰度以太坊信託(ETHE)目前的交易價格是比淨資產折價 24% 。 然而,如果以太幣現貨 ETF 的申請遭到否決,可能會引發訴訟。 Coinbase 認為,SEC 予以核准的機率達 30% 至 40% 。 彭博社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上周表示,以太幣現貨 ETF 申請案新公布的細節顯示,SEC 可能會把以太幣視為證券,因此拒絕 ETF 申請案。 以太幣今年來表現不如其他大型加密貨幣,今年只上漲 33%,不如比特幣 57% 的漲幅與 Solana(SOL)的 64% 漲幅。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目前以太幣/比特幣比率為 0.045,處於 2021 年 4 月以來最低。 〈Coinbase 分析:市場低估「以太幣現貨 ETF 獲准」的可能性〉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Coinbase 分析:市場低估「以太幣現貨 ETF 獲准」的可能性

Coinbase 分析師 David Han 表示,雖然市場普遍認為美國當局短期內不會放行,但是以太幣現貨 ETF 獲得核准的可能性仍然被低估了。

David Han 上周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市場可能低估獲得核准的時間點和機率。以太幣在未來幾個月仍可能擁有意外上漲的可能性,而且顯然不會有供應面過剩的大幅來源,像是代幣解禁釋出或是礦商的賣出壓力。」

美國證管會(SEC)必須在 5 月 23 日和 5 月 24 日前,決定是否核准由 VanEck 、 ArkInvest/21 Shares 個別提交的以太幣現貨 ETF 上市申請案。

這些申請案在本月獲得核准的預期已經大幅降低,彭博社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形容申請案獲得核准的機率微薄,幾乎是零,原因是 SEC 對於發行方始終維持沉默。

不過,Coinbase 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美國是否會出現以太幣現貨 ETF,既不知道何時會出現,也不知道是否能夠出現,原因是芝商所期貨產品與現貨價格之間的相關性很高,這也是比特幣現貨 ETF 獲准上市的理由。

David Han 表示,假定這種相關性維持,以太幣現貨 ETF 不被核准的其他理由,很可能會與以太幣與比特幣之間的差異有關,也就是以太坊的權益證明機制。

Coinbase 認為,如果沒有關於質押的明確監管指引,以太幣現貨 ETF 不太可能很快獲得批准,原因是以太坊包含了質押獎勵的機制。值得注意的是,方舟投資公司(Ark Invest)上周提出的以太幣現貨 ETF 更新提案不包括權益證明,等同是去除掉申請案中的質押部分。 David Han 說:「也就是說,我們認為,這應該不會影響對未質押以太幣的地位」。

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預測市場平台 Polymarket 的價格顯示,以太幣現貨 ETF 在 5 月獲得核准的機率為 16%,而灰度以太坊信託(ETHE)目前的交易價格是比淨資產折價 24% 。

然而,如果以太幣現貨 ETF 的申請遭到否決,可能會引發訴訟。 Coinbase 認為,SEC 予以核准的機率達 30% 至 40% 。

彭博社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上周表示,以太幣現貨 ETF 申請案新公布的細節顯示,SEC 可能會把以太幣視為證券,因此拒絕 ETF 申請案。

以太幣今年來表現不如其他大型加密貨幣,今年只上漲 33%,不如比特幣 57% 的漲幅與 Solana(SOL)的 64% 漲幅。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目前以太幣/比特幣比率為 0.045,處於 2021 年 4 月以來最低。

〈Coinbase 分析:市場低估「以太幣現貨 ETF 獲准」的可能性〉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散戶熱情消退?比特幣「新地址數量」跌至 2018 年來最低水平最新數據顯示,比特幣鏈上新創建的地址數量近日大幅萎縮,降至 2018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散戶興趣似已消退。 大約在半年前,受惠於圍繞比特幣現貨 ETF 的樂觀預期、 Ordinals 等比特幣生態協議的發展,以及市場對「減半事件」的期待,比特幣平均每周的新地址數量曾一度接近 2017 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隨著這些熱情與炒作逐漸退散,比特幣的新地址數量也出現下降趨勢。根據 The Block 數據,過去一周平均每天只有 275,000 個新地址添加到比特幣鏈上,遠低於 6 個月前的 625,000 個。  與此同時,比特幣其他相關指標也有所下降,其中以算力衡量的礦工收入更是跌至歷史新低,比特幣交易費用、鏈上交易量指標也有所下降。  雖然鏈上指標有所下降,但比特幣網路上的新穎協議正吸引創投公司的興趣,像是 Multicoin Capital 最近就投資了比特幣原生應用平台 Arch Network 和比特幣擴容網路 Mezo,來自創投的資金支持可能會為比特幣生態後續的捲土重來而奠定基礎。  〈散戶熱情消退?比特幣「新地址數量」跌至 2018 年來最低水平〉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散戶熱情消退?比特幣「新地址數量」跌至 2018 年來最低水平

最新數據顯示,比特幣鏈上新創建的地址數量近日大幅萎縮,降至 2018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散戶興趣似已消退。

大約在半年前,受惠於圍繞比特幣現貨 ETF 的樂觀預期、 Ordinals 等比特幣生態協議的發展,以及市場對「減半事件」的期待,比特幣平均每周的新地址數量曾一度接近 2017 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隨著這些熱情與炒作逐漸退散,比特幣的新地址數量也出現下降趨勢。根據 The Block 數據,過去一周平均每天只有 275,000 個新地址添加到比特幣鏈上,遠低於 6 個月前的 625,000 個。 

與此同時,比特幣其他相關指標也有所下降,其中以算力衡量的礦工收入更是跌至歷史新低,比特幣交易費用、鏈上交易量指標也有所下降。 

雖然鏈上指標有所下降,但比特幣網路上的新穎協議正吸引創投公司的興趣,像是 Multicoin Capital 最近就投資了比特幣原生應用平台 Arch Network 和比特幣擴容網路 Mezo,來自創投的資金支持可能會為比特幣生態後續的捲土重來而奠定基礎。 

〈散戶熱情消退?比特幣「新地址數量」跌至 2018 年來最低水平〉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RESEARCH】美國通膨趨緩,助攻比特幣收復 66,000 美元大關比特幣價格上週受到物價指數低於市場預期,價格一天內從 61,000 美元回漲至 66,000 美元,其他加密幣也跟上比特幣的漲幅而有令人驚喜的表現,以太幣也突破 3,000 美元大關,市場交易量穩定成長下,我們會說加密幣市場已經從先前的短期低潮內恢復,重新跟上美國科技股的漲勢。 上週有趣的是迷因股的魅力重新席捲市場,又在短時間內迅速退燒,迷因股 GME 以及 AMC 受到消聲匿跡長達三年的背後推手「Roaring Kitty」回歸而大漲,迷因幣也跟著暴漲,PEPE 尤其是最受歡迎的迷因幣,但隨即迷因股在短短兩三天內又被拋售,價格立刻從最高點崩跌 50% 以上,暗示著市場投機風氣再度興起。 投資人已經沒有那麼怕熊市了,所有人都知道加密幣與股市即使下跌也是短期情況,最終都會漲回原本價格,我們認為短期內風險資產市場的風險偏好度正在快速上升,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要把財富重新投資到風險市場並且收穫報酬,我們預期投機氣氛近期會迅速轉強,可能會有一波中小型代幣上漲潮。 話題回到通貨膨脹壓力,美國勞動部公布的物價指數無疑是這次加密貨幣市場反轉的關鍵,我們兩週前表示緊縮預期已經到了頂點,接下來只要就業或是物價數據有些微的好轉或是低於市場預期,加密幣價格就可能出現反轉。 結果短短兩個禮拜物價指數就出現成長趨緩訊號,雖然實際年增率 3.5% 只與預期的 3.4% 差距 0.1%,幾乎可算是誤差值內,但市場依然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大部分分析師報告的評價都是這次物價指數確認「通膨成長下降趨勢不變」。 Sources: MICA RESEARCH A. 05 月 14 日 迷因股熱潮再起,GME 股價單日暴漲 74% 以華爾街軋空事件出名的 GameStop 股票(GME)重燃迷因股熱度,昨天這家公司因為推特的一則貼文股價再度暴漲 74%,盤中漲幅一度達到 110%,甚至觸發漲停機制,強制投資者終止交易,原因是一名 “Roaring Kitty”  網友以長年看好 GME 知名,並且透過張貼各種梗圖透露股票標的,更是將華爾街軋空事件推向高峰的人物,而昨天這名沉寂已久的人物突然回歸。 上一次貼文的時間為 2021 年 6 月,時隔快三年這名網友突然在昨天新增了貼文,內容是一名玩家向前傾認真拿起遊戲機搖桿的圖片,被解讀成是時候買進 GME 股票,於是 GME 股票開始瘋狂上漲,目前 GME 的空倉部位約為 23% 的現股,做空者再度遭受重大的損失。 不只是 GME,其他迷因股像是 AMC 也出現 78% 的暴漲,這些由社群發動的漲幅正迅速使作空者蒙受重大的損失,同時說明美國散戶依然對高風險投機有很大的偏好,市場並沒有出現恐慌,這也推動加密幣市場的迷因幣漲勢,其中 PEPE 漲幅達到 20% 。 B. 05 月 15 日 Fed 鮑爾:通貨膨脹下降速度低於預期,將繼續維持目前利率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昨天晚上在出席會議針對剛公布的 PPI 與利率政策進行評論,他表示目前通貨膨脹的下降速度低於他們的預期,使得他對未來通膨趨緩的進度不像過去那麼有信心,Fed 目前無法斷言未來利率的降息速度,只能看物價指數與就業報告的未來走向並且看一步走一步。 然而他也強調雖然通膨進展低於預期,但美國目前並不打算進一步升息,他們的策略是持續觀察物價指數以及其他總經數據的報告,當前他認為美國的限制性利率能有效抑制通膨,只是還需要時間等待政策發揮效用,因此美國將繼續維持 20 年來最高的利率一陣子,直到通貨膨脹年增率降至 2% 以下。 今天晚上美國勞動部將公布最新 4 月物價指數,市場預期月增率為 0.4%,年增率則為 3.5%,相較 3 月並未有太大的進展,鮑爾在物價指數公布前特別向市場澄清 Fed 政策走向,這將會增添今晚物價指數對市場的影響力。 C. 05 月 16 日 物價指數顯示通膨趨緩,比特幣重回 66,000 美元 昨天晚上美國勞動部公布最新 4 月物價指數,結果顯示月增率 0.3%,年增率則是 3.4%,低於市場預期的 0.4% 以及 3.5%,激勵市場認為美國通膨不像先前認為的悲觀,整體而言通膨下降的趨勢依然不變,只是時間拉得更長,其中食物與能源價格都維持穩定,沒有出現強力回漲的情況。 排除食物與能源的核心物價指數則是月增 0.3%,相較上個月的 0.4% 略有下降,主要是受惠新車與二手車價格走跌,此外運輸價格成長也出現趨緩,房租則是持續成長,整體而言通膨下降趨勢不變,美國降息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激勵美股各項指數都創下歷史新高。 比特幣更是單日上漲 8%,從 61,000 美元回漲至 66,000 美元,如同先前提到過的加密貨幣市場會走回 Fed 利率政策波動的劇本,目前市場的狀況是已經不擔心通膨壓力,將重新聚焦其他市場題材,加密幣則是要看比特幣 ETF 規模的成長速度,昨天情況相當不錯,後續買進力道還需要觀察。 比特幣價格將回歸 ETF 買氣,仍須克服許多挑戰 也就是說數字差多少並不重要,只需要不出現驚喜,投資者就會斷定通膨趨緩,價格也會出現漲幅,另外上個月的市場氣氛確實是悲觀過頭,這次調回正常狀態便幫助風險資產全面上揚,美股道瓊以及那斯達克指數通通突破新高,比特幣也重回 66,000 美元,但在槓桿程度不高的情況下,軋空力道還不足以讓比特幣回到目標價 70,000 美元。 由於利率政策利空消除已經實現其獲利,接下來比特幣將回歸實質面:比特幣 ETF 能否繼續成長並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根據 Farside 數據統計,物價指數在 5 月 14 日公布,後續幾天比特幣 ETF 都流入 1 億美元以上,甚至在 5 月 16 日流入 3 億美元,成為比特幣價格的主力推手。 不過談到比特幣 ETF,由於比特幣 ETF 是現金贖回制,目前大多數基金公司仰賴 Coinbase 這類加密交易所提供市場流動性,基金公司會直接用機構帳戶在交易所內買賣加密貨幣,依照每日結算的基金餘額進行買賣,假設資金淨流出,基金公司就必須賣出比特幣,並將取得的美元支付給客戶,反之淨流入則是直接拿美元購買比特幣。 考慮到比特幣 ETF 規模越來越大,華爾街對於比特幣的投資偏好已經成為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同時也為 Coinbase 帶來充沛的收益,這個月的財報日結果相當不錯,營運成功轉正以外,淨利更是暴增十倍以上,關鍵就是獲得基金公司這些龐大的客戶,並且為其提供市場流動性這類的高淨利服務。 但 CME 上週也宣布將進入比特幣現貨交易市場,很可能搶走 Coinbase 這塊業務的獲利,導致其股價一天內就下跌了 9%,說明美國證券業對於比特幣這塊新興業務持續看好,預期能帶來更多收益,市場的成長應該能容納更多交易所進來,將有助於整個加密市場持續穩健發展,我們看好比特幣將在越來越多基金公司與證券交易機構進入下價格持續攀升,維持近期合理價格 70,000 美元不變。 上週回顧【MICA RESEARCH】GBTC 資金再度淨流出,比特幣走跌至 61,000 美元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Research 的內容已同步於 Substack 發布,不想錯過第一手消息,請點擊這裡前往訂閱,周報以及每天的市場發現即會透過 Email 傳送給您。 〈【MICA RESEARCH】美國通膨趨緩,助攻比特幣收復 66,000 美元大關〉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RESEARCH】美國通膨趨緩,助攻比特幣收復 66,000 美元大關

比特幣價格上週受到物價指數低於市場預期,價格一天內從 61,000 美元回漲至 66,000 美元,其他加密幣也跟上比特幣的漲幅而有令人驚喜的表現,以太幣也突破 3,000 美元大關,市場交易量穩定成長下,我們會說加密幣市場已經從先前的短期低潮內恢復,重新跟上美國科技股的漲勢。

上週有趣的是迷因股的魅力重新席捲市場,又在短時間內迅速退燒,迷因股 GME 以及 AMC 受到消聲匿跡長達三年的背後推手「Roaring Kitty」回歸而大漲,迷因幣也跟著暴漲,PEPE 尤其是最受歡迎的迷因幣,但隨即迷因股在短短兩三天內又被拋售,價格立刻從最高點崩跌 50% 以上,暗示著市場投機風氣再度興起。

投資人已經沒有那麼怕熊市了,所有人都知道加密幣與股市即使下跌也是短期情況,最終都會漲回原本價格,我們認為短期內風險資產市場的風險偏好度正在快速上升,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要把財富重新投資到風險市場並且收穫報酬,我們預期投機氣氛近期會迅速轉強,可能會有一波中小型代幣上漲潮。

話題回到通貨膨脹壓力,美國勞動部公布的物價指數無疑是這次加密貨幣市場反轉的關鍵,我們兩週前表示緊縮預期已經到了頂點,接下來只要就業或是物價數據有些微的好轉或是低於市場預期,加密幣價格就可能出現反轉。

結果短短兩個禮拜物價指數就出現成長趨緩訊號,雖然實際年增率 3.5% 只與預期的 3.4% 差距 0.1%,幾乎可算是誤差值內,但市場依然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大部分分析師報告的評價都是這次物價指數確認「通膨成長下降趨勢不變」。

Sources: MICA RESEARCH A. 05 月 14 日 迷因股熱潮再起,GME 股價單日暴漲 74%

以華爾街軋空事件出名的 GameStop 股票(GME)重燃迷因股熱度,昨天這家公司因為推特的一則貼文股價再度暴漲 74%,盤中漲幅一度達到 110%,甚至觸發漲停機制,強制投資者終止交易,原因是一名 “Roaring Kitty”  網友以長年看好 GME 知名,並且透過張貼各種梗圖透露股票標的,更是將華爾街軋空事件推向高峰的人物,而昨天這名沉寂已久的人物突然回歸。

上一次貼文的時間為 2021 年 6 月,時隔快三年這名網友突然在昨天新增了貼文,內容是一名玩家向前傾認真拿起遊戲機搖桿的圖片,被解讀成是時候買進 GME 股票,於是 GME 股票開始瘋狂上漲,目前 GME 的空倉部位約為 23% 的現股,做空者再度遭受重大的損失。

不只是 GME,其他迷因股像是 AMC 也出現 78% 的暴漲,這些由社群發動的漲幅正迅速使作空者蒙受重大的損失,同時說明美國散戶依然對高風險投機有很大的偏好,市場並沒有出現恐慌,這也推動加密幣市場的迷因幣漲勢,其中 PEPE 漲幅達到 20% 。

B. 05 月 15 日 Fed 鮑爾:通貨膨脹下降速度低於預期,將繼續維持目前利率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昨天晚上在出席會議針對剛公布的 PPI 與利率政策進行評論,他表示目前通貨膨脹的下降速度低於他們的預期,使得他對未來通膨趨緩的進度不像過去那麼有信心,Fed 目前無法斷言未來利率的降息速度,只能看物價指數與就業報告的未來走向並且看一步走一步。

然而他也強調雖然通膨進展低於預期,但美國目前並不打算進一步升息,他們的策略是持續觀察物價指數以及其他總經數據的報告,當前他認為美國的限制性利率能有效抑制通膨,只是還需要時間等待政策發揮效用,因此美國將繼續維持 20 年來最高的利率一陣子,直到通貨膨脹年增率降至 2% 以下。

今天晚上美國勞動部將公布最新 4 月物價指數,市場預期月增率為 0.4%,年增率則為 3.5%,相較 3 月並未有太大的進展,鮑爾在物價指數公布前特別向市場澄清 Fed 政策走向,這將會增添今晚物價指數對市場的影響力。

C. 05 月 16 日 物價指數顯示通膨趨緩,比特幣重回 66,000 美元

昨天晚上美國勞動部公布最新 4 月物價指數,結果顯示月增率 0.3%,年增率則是 3.4%,低於市場預期的 0.4% 以及 3.5%,激勵市場認為美國通膨不像先前認為的悲觀,整體而言通膨下降的趨勢依然不變,只是時間拉得更長,其中食物與能源價格都維持穩定,沒有出現強力回漲的情況。

排除食物與能源的核心物價指數則是月增 0.3%,相較上個月的 0.4% 略有下降,主要是受惠新車與二手車價格走跌,此外運輸價格成長也出現趨緩,房租則是持續成長,整體而言通膨下降趨勢不變,美國降息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激勵美股各項指數都創下歷史新高。

比特幣更是單日上漲 8%,從 61,000 美元回漲至 66,000 美元,如同先前提到過的加密貨幣市場會走回 Fed 利率政策波動的劇本,目前市場的狀況是已經不擔心通膨壓力,將重新聚焦其他市場題材,加密幣則是要看比特幣 ETF 規模的成長速度,昨天情況相當不錯,後續買進力道還需要觀察。

比特幣價格將回歸 ETF 買氣,仍須克服許多挑戰

也就是說數字差多少並不重要,只需要不出現驚喜,投資者就會斷定通膨趨緩,價格也會出現漲幅,另外上個月的市場氣氛確實是悲觀過頭,這次調回正常狀態便幫助風險資產全面上揚,美股道瓊以及那斯達克指數通通突破新高,比特幣也重回 66,000 美元,但在槓桿程度不高的情況下,軋空力道還不足以讓比特幣回到目標價 70,000 美元。

由於利率政策利空消除已經實現其獲利,接下來比特幣將回歸實質面:比特幣 ETF 能否繼續成長並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根據 Farside 數據統計,物價指數在 5 月 14 日公布,後續幾天比特幣 ETF 都流入 1 億美元以上,甚至在 5 月 16 日流入 3 億美元,成為比特幣價格的主力推手。

不過談到比特幣 ETF,由於比特幣 ETF 是現金贖回制,目前大多數基金公司仰賴 Coinbase 這類加密交易所提供市場流動性,基金公司會直接用機構帳戶在交易所內買賣加密貨幣,依照每日結算的基金餘額進行買賣,假設資金淨流出,基金公司就必須賣出比特幣,並將取得的美元支付給客戶,反之淨流入則是直接拿美元購買比特幣。

考慮到比特幣 ETF 規模越來越大,華爾街對於比特幣的投資偏好已經成為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同時也為 Coinbase 帶來充沛的收益,這個月的財報日結果相當不錯,營運成功轉正以外,淨利更是暴增十倍以上,關鍵就是獲得基金公司這些龐大的客戶,並且為其提供市場流動性這類的高淨利服務。

但 CME 上週也宣布將進入比特幣現貨交易市場,很可能搶走 Coinbase 這塊業務的獲利,導致其股價一天內就下跌了 9%,說明美國證券業對於比特幣這塊新興業務持續看好,預期能帶來更多收益,市場的成長應該能容納更多交易所進來,將有助於整個加密市場持續穩健發展,我們看好比特幣將在越來越多基金公司與證券交易機構進入下價格持續攀升,維持近期合理價格 70,000 美元不變。

上週回顧【MICA RESEARCH】GBTC 資金再度淨流出,比特幣走跌至 61,000 美元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Research 的內容已同步於 Substack 發布,不想錯過第一手消息,請點擊這裡前往訂閱,周報以及每天的市場發現即會透過 Email 傳送給您。

〈【MICA RESEARCH】美國通膨趨緩,助攻比特幣收復 66,000 美元大關〉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Cryptoquant:比特幣賣壓減弱,但買盤並未顯著增強根據 Cryptoquant 最新發布的週報指出,近期比特幣價格從 60,000 美元反彈至 67,000 美元的主因是美國物價指數成長趨緩的情勢不變,不確定性消除後使得加密幣價格回彈,然而報告也提到,從鏈上交易的供需來看,市場目前呈現賣壓力道大幅下降,但買方力道並未有顯著成長。 首先他們觀察到 OTC 交易的供給減少,今年 3 月時比特幣衝上 73,000 美元,OTC 交易餘額增加達 60,000 枚 BTC,說明大多數投資者都趁著比特幣創新高時賣出手中的部位,但到了 4 月僅有持平,另外數據也顯示,短期投資者已經實現大部分的累積獲利,目前 OTC 投資者的部位先前都處於虧損或是持平的狀態,並未有大量的未實現獲利。 再來是買盤,自然是比特幣 ETF 的規模成長速度,但目前已經趨緩,不再像第一季那樣資金瘋狂湧入,如果比特幣要衝上另一波新高需要比特幣 ETF 助攻,雖然上週最後 3 天共出現 5.6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推動比特幣價格重回 67,000 美元,但還需要更多的買盤進駐,接下來將與美國科技股重新連動。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Daily|Cryptoquant:比特幣賣壓減弱,但買盤並未顯著增強〉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Cryptoquant:比特幣賣壓減弱,但買盤並未顯著增強

根據 Cryptoquant 最新發布的週報指出,近期比特幣價格從 60,000 美元反彈至 67,000 美元的主因是美國物價指數成長趨緩的情勢不變,不確定性消除後使得加密幣價格回彈,然而報告也提到,從鏈上交易的供需來看,市場目前呈現賣壓力道大幅下降,但買方力道並未有顯著成長。

首先他們觀察到 OTC 交易的供給減少,今年 3 月時比特幣衝上 73,000 美元,OTC 交易餘額增加達 60,000 枚 BTC,說明大多數投資者都趁著比特幣創新高時賣出手中的部位,但到了 4 月僅有持平,另外數據也顯示,短期投資者已經實現大部分的累積獲利,目前 OTC 投資者的部位先前都處於虧損或是持平的狀態,並未有大量的未實現獲利。

再來是買盤,自然是比特幣 ETF 的規模成長速度,但目前已經趨緩,不再像第一季那樣資金瘋狂湧入,如果比特幣要衝上另一波新高需要比特幣 ETF 助攻,雖然上週最後 3 天共出現 5.6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推動比特幣價格重回 67,000 美元,但還需要更多的買盤進駐,接下來將與美國科技股重新連動。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Daily|Cryptoquant:比特幣賣壓減弱,但買盤並未顯著增強〉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從德撲天才到女巫殺手,LayerZero 創辦人是如何成為人性大師的?原文作者:Azuma 原文來源:Odaily 星球日報 LayerZero 的女巫大清洗活動正在緊張進行中。 由於清洗機制之靈活(採用了「自曝」、「篩檢」、「檢舉」等多重設計),清洗力道之大(預計只會保留 6.67% – 13.33% 的地址),清洗策略之精準(可依已「自曝」地址的行為模式推導出更多女巫),在社群內有著「臭企鵝」綽號的 LayerZero 創始人 Bryan Pellegrino 也被冠以了「人性大師」的稱呼。 鮮為人知的是,Bryan 早在創辦 LayerZero 之前就已經展現了自己在人性博弈方面的驚人天賦—— 在 2009 年至 2013 年期間,化名為 PrimordialAA 的 Bryan 一度被認為是職業德州撲克領域最值得關注的新星之一。 2009 年,Bryan 首次參加第 40 屆「世界撲克系列賽」(WSOP)的 10000 美元 Buy-In 單挑賽中斬獲了第 8 名的佳績,並以此獲利 92580 美元;2012 年,Bryan 更是在第 43 屆 WSOP 的 1500 美元 Buy-In 級別的賽事中斬獲第 2 名,並以此獲利 117199 美元。 儘管後來因去尋找「某有意思的挑戰」而早早退出了職業牌壇,但現如今我們還是能夠在 Poker Hendon Mob 等職業牌手數據庫內查到 Bryan 曾經的輝煌戰績—— 線下正式比賽獲利總額為 569647 美元,歷史最高排名 1859 ,目前排名 5097 。 2013 年,撲克媒體 Card Player 曾對 Bryan 進行後一場專訪,Bryan 在那場採訪中曾詳細談論過自己最為擅長的單挑策略,並解釋了自己在不同的對手狀況、手牌範圍、籌碼深淺、跟注壓力下會出什麼樣的決策。在瞬息萬變的牌桌上尚可應對自如,也就不難理解 Bryan 為何能在如今「女巫在明,我在暗」的情況下完成精準打擊了。 小鎮上的遊戲天才 Bryan 出生於美國新罕布夏州的一個名為 Danbury 的小鎮,在他出生之時,Danbury 的總人口甚至不到 1000 人。小時候的 Bryan 曾經覺得身邊只有自己的親戚們,為此他在 4 歲時就曾對母親表示希望未來能去到一個人際關係更為「不同」的地方。 6 歲左右,Bryan 便已展現了一定的數學天賦。 Bryan 一家共有四個孩子,從小到大依次是 Deanna 、 Manie 、 Bryan 和 Angela,週五和週六的晚上是 Bryan 一家人的「遊戲之夜」,孩子們會一起玩大富翁、西洋陸軍棋等遊戲,Bryan 很樂於其中,幾乎總是贏。 高中時期,Bryan 第一次接觸了德州撲克。在某位朋友的邀請下,Bryan 花了 20 美元的零用錢進行了第一次下注,小時候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對風險及策略的敏銳嗅覺,那一晚上 20 美元變成了 60 美元, Bryan 用其中的一些錢給自己的買了件喬治城大學的運動衫,剩下的一些錢則交給了父親,用來幫助 Bryan 開設一個線上帳戶。 雖然高中時一直都沉迷於玩牌,但 Bryan 成績依舊不錯,高三畢業時的 Bryan 成績排名全班第三。出於經濟原因考慮,Bryan 最後選擇本州的新罕布夏大學,在那裡他遇到了兩個朋友 Zarick 以及 Banister,也就是 LayerZero 後來的兩位聯合創始人。 19 歲那年,在姐夫的堅持下 Bryan 申請了去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海外學習項目,在那裡 Bryan 不僅遇到了未來的人生伴侶 Melanie,還通過在線玩德州撲克攢到了一筆錢,於是 Bryan 有了輟學的打算。 Bryan 隨後向家人溝通表示,希望能夠給自己六個月的時間,要麼成為職業玩家,要麼回去繼續學習電腦科學。 Bryan 的母親 Audrey 的回覆是:「只要你不去為非作歹,且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做什麼都可以。如果你破產了,你永遠都可以回家。」 從那時起,直到 2011 年美國禁止線上撲克為止,Bryan 每週會坐在電腦前打 70 個小時的撲克,即便是和 Melanie 一起出國旅行期間,Bryan 也不會忘記扛著他的全尺寸主機出境。在那段時間內,Bryan 瘋狂沉迷於德州撲克,其技術也不斷精進,開始能夠在 0.3 秒內基於不同的狀況快速做出關於風險和回報的決策。 Bryan 當時住在德州的奧斯汀,但由於線上德州撲克的禁令,Bryan 名義上「失業」了。之後 Bryan 曾加入了體育博彩網站 BuzzDraft,並在該公司不久後被另一家體育博彩公司收購時成為了 CEO 。同時 Bryan 還去了拉斯維加斯,在線下的正式德州撲克比賽中逐漸打出了一些名聲,並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這時也曾發生過一件小插曲,2013 年左右隨著 Bryan 變得越來越有錢,他也第一次接觸到了比特幣,隨後 Bryan 和兄弟們一起專門買了電腦來進行比特幣挖礦,但隨著幣價在 2014 暴跌,以及 Bryan 所使用的交易所暴雷(未具名,但目測是 Mt.Gox),這筆投資的結果並不理想。 之後 Bryan 搬去了加拿大,那裡的線上撲克依舊合法,Bryan 可以繼續在線上玩牌,但 Bryan 卻慢慢發現自己的情緒越來越低沉,越來越缺乏競爭興趣,而那一年本該是 Bryan 職涯持續攀升的關鍵節點。 Bryan 動搖了,就此他曾回憶表示:「與許多其他的職業玩家不同,我並不受金錢驅動,而是希望尋求更具競爭性的挑戰。」 尋找「更有意思」的挑戰 2015 年左右,賺夠了錢的 Bryan 一度考慮過要不要退休,為此他和 Melanie 曾帶著還是嬰兒的兒子在 12 個內探訪了 12 個國家,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養老地」,但過程中 Bryan 也意識到自己並不希望就此安定下來。 某一天,Bryan 在 YouTube 上看到了一個名為 Agent 57 的 DeepMind AI 在玩各種雅達利小遊戲的視頻,Agent 57 會從零開始學習各種遊戲內容,並逐步實現超越人類的遊戲技巧。 Bryan 對此感到非常興奮,結合自己先前在 BuzzDraft 工作時對棒球運動的接觸,Bryan 就此決定利用 AI 去做一個棒球數據分析工具。 之後 Bryan 便結束了旅行,回到了溫哥華定居,雖然此時距離 Bryan 經常編寫代碼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好些年,但 Bryan 最終還是創建了一個 AI 工具,可通過數據來預測投手面對不同擊球手時的表現。 2016 年,美國棒球大聯盟奧克蘭運動家(Oakland Athletics)的知名高管 Billy Beane 給 Bryan 打了電話,購買了 Bryan 的 AI 工具,以幫助自己的球隊更好的進行統計分析。 在同一時期內,Bryan 對於加密貨幣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2016 年末,Bryan 個人再次投資了比特幣;之後 Bryan 還與曾就職於 a16z 的開發者 Daniel Chen 在 2018 年聯合構建了用以啟動「民主化」加密貨幣的編碼平台 OpenToken,該平台現已被其他項目收購。  在 AI 領域,Bryan 在 2020 年再次實現了巨大突破。他與 Zarick 以及 Banister(即前文提到的 LayerZero 的兩位聯合創始人)以及 Facebook AI 團隊的 Noam Brown 聯合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描述了一款可擊敗一些頂級職業選手的德州撲克人工智能 Supremus ,該論文後來也曾被 GoogleDeepMind 團隊的遊戲博弈研究論文所引用。 Bryan 當時曾表示:「我一生都喜歡解決難題,沒有什麼會比這更吸引我。」 LayerZero 的故事 2020 年秋,BSC 的爆火也吸引了 Bryan 的注意。 在看到了 BSC 極高的處理速度以及低廉的交易成本之後,Bryan 拉上了 Zarick 和 Banister,希望構建一款基於 NFT 的角斗類遊戲,該遊戲的特點為會將 NFT 存儲在安全性更高、流動性較好的以太坊網路上,但將交易處理置於 BSC 之上。 然而,Bryan 等人在隨後的遊戲開發過程中卻發現,他們必須或多或少地去手動轉移 NFT,但使用當時既有的跨鏈橋要么不支持 NFT,要么就是很容易遭遇黑客的攻擊。 於此 Bryan 等人意識到,他們所需要的遠不只是一個跨鏈橋,而是需要一個基礎代碼層,鏈上資訊可以藉助該層在各條區塊鏈之上運行,跨鏈橋也可以基於該層構建且確保安全,但這樣的東西在加密貨幣領域尚不存在。 這是一項相當艱鉅的工作,但 Bryan 對此卻越來越興奮—— 因為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足夠大的挑戰,這一挑戰所帶來的興奮程度是任何撲克牌局都無法比擬的。 後來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 2021 年 5 月,LayerZero 初版白皮書正式發表。 2021 年 9 月,LayerZero 完成了 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2023 年 4 月,LayerZero 以 30 億美元估值完成了 1.2 億美元 B 輪融資。 2024 月 5 月,LayerZero 正式宣布第一季快照已完成,並在正式發幣之前向女巫們舉起了「屠刀」。 …… 根據 LayerZero 已披露的時間規劃,這場加密貨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女巫清洗活動將於明日結束「自曝」階段,精通人性的 Bryan 已在這場牌局中「開了第一槍」,後續還將如何操作,讓我們靜待下一圈。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Odaily 星球日報)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從德撲天才到女巫殺手,LayerZero 創辦人是如何成為人性大師的?〉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從德撲天才到女巫殺手,LayerZero 創辦人是如何成為人性大師的?

原文作者:Azuma

原文來源:Odaily 星球日報

LayerZero 的女巫大清洗活動正在緊張進行中。

由於清洗機制之靈活(採用了「自曝」、「篩檢」、「檢舉」等多重設計),清洗力道之大(預計只會保留 6.67% – 13.33% 的地址),清洗策略之精準(可依已「自曝」地址的行為模式推導出更多女巫),在社群內有著「臭企鵝」綽號的 LayerZero 創始人 Bryan Pellegrino 也被冠以了「人性大師」的稱呼。

鮮為人知的是,Bryan 早在創辦 LayerZero 之前就已經展現了自己在人性博弈方面的驚人天賦—— 在 2009 年至 2013 年期間,化名為 PrimordialAA 的 Bryan 一度被認為是職業德州撲克領域最值得關注的新星之一。

2009 年,Bryan 首次參加第 40 屆「世界撲克系列賽」(WSOP)的 10000 美元 Buy-In 單挑賽中斬獲了第 8 名的佳績,並以此獲利 92580 美元;2012 年,Bryan 更是在第 43 屆 WSOP 的 1500 美元 Buy-In 級別的賽事中斬獲第 2 名,並以此獲利 117199 美元。

儘管後來因去尋找「某有意思的挑戰」而早早退出了職業牌壇,但現如今我們還是能夠在 Poker Hendon Mob 等職業牌手數據庫內查到 Bryan 曾經的輝煌戰績—— 線下正式比賽獲利總額為 569647 美元,歷史最高排名 1859 ,目前排名 5097 。

2013 年,撲克媒體 Card Player 曾對 Bryan 進行後一場專訪,Bryan 在那場採訪中曾詳細談論過自己最為擅長的單挑策略,並解釋了自己在不同的對手狀況、手牌範圍、籌碼深淺、跟注壓力下會出什麼樣的決策。在瞬息萬變的牌桌上尚可應對自如,也就不難理解 Bryan 為何能在如今「女巫在明,我在暗」的情況下完成精準打擊了。

小鎮上的遊戲天才

Bryan 出生於美國新罕布夏州的一個名為 Danbury 的小鎮,在他出生之時,Danbury 的總人口甚至不到 1000 人。小時候的 Bryan 曾經覺得身邊只有自己的親戚們,為此他在 4 歲時就曾對母親表示希望未來能去到一個人際關係更為「不同」的地方。

6 歲左右,Bryan 便已展現了一定的數學天賦。 Bryan 一家共有四個孩子,從小到大依次是 Deanna 、 Manie 、 Bryan 和 Angela,週五和週六的晚上是 Bryan 一家人的「遊戲之夜」,孩子們會一起玩大富翁、西洋陸軍棋等遊戲,Bryan 很樂於其中,幾乎總是贏。

高中時期,Bryan 第一次接觸了德州撲克。在某位朋友的邀請下,Bryan 花了 20 美元的零用錢進行了第一次下注,小時候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對風險及策略的敏銳嗅覺,那一晚上 20 美元變成了 60 美元, Bryan 用其中的一些錢給自己的買了件喬治城大學的運動衫,剩下的一些錢則交給了父親,用來幫助 Bryan 開設一個線上帳戶。

雖然高中時一直都沉迷於玩牌,但 Bryan 成績依舊不錯,高三畢業時的 Bryan 成績排名全班第三。出於經濟原因考慮,Bryan 最後選擇本州的新罕布夏大學,在那裡他遇到了兩個朋友 Zarick 以及 Banister,也就是 LayerZero 後來的兩位聯合創始人。

19 歲那年,在姐夫的堅持下 Bryan 申請了去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海外學習項目,在那裡 Bryan 不僅遇到了未來的人生伴侶 Melanie,還通過在線玩德州撲克攢到了一筆錢,於是 Bryan 有了輟學的打算。

Bryan 隨後向家人溝通表示,希望能夠給自己六個月的時間,要麼成為職業玩家,要麼回去繼續學習電腦科學。 Bryan 的母親 Audrey 的回覆是:「只要你不去為非作歹,且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做什麼都可以。如果你破產了,你永遠都可以回家。」

從那時起,直到 2011 年美國禁止線上撲克為止,Bryan 每週會坐在電腦前打 70 個小時的撲克,即便是和 Melanie 一起出國旅行期間,Bryan 也不會忘記扛著他的全尺寸主機出境。在那段時間內,Bryan 瘋狂沉迷於德州撲克,其技術也不斷精進,開始能夠在 0.3 秒內基於不同的狀況快速做出關於風險和回報的決策。

Bryan 當時住在德州的奧斯汀,但由於線上德州撲克的禁令,Bryan 名義上「失業」了。之後 Bryan 曾加入了體育博彩網站 BuzzDraft,並在該公司不久後被另一家體育博彩公司收購時成為了 CEO 。同時 Bryan 還去了拉斯維加斯,在線下的正式德州撲克比賽中逐漸打出了一些名聲,並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這時也曾發生過一件小插曲,2013 年左右隨著 Bryan 變得越來越有錢,他也第一次接觸到了比特幣,隨後 Bryan 和兄弟們一起專門買了電腦來進行比特幣挖礦,但隨著幣價在 2014 暴跌,以及 Bryan 所使用的交易所暴雷(未具名,但目測是 Mt.Gox),這筆投資的結果並不理想。

之後 Bryan 搬去了加拿大,那裡的線上撲克依舊合法,Bryan 可以繼續在線上玩牌,但 Bryan 卻慢慢發現自己的情緒越來越低沉,越來越缺乏競爭興趣,而那一年本該是 Bryan 職涯持續攀升的關鍵節點。 Bryan 動搖了,就此他曾回憶表示:「與許多其他的職業玩家不同,我並不受金錢驅動,而是希望尋求更具競爭性的挑戰。」

尋找「更有意思」的挑戰

2015 年左右,賺夠了錢的 Bryan 一度考慮過要不要退休,為此他和 Melanie 曾帶著還是嬰兒的兒子在 12 個內探訪了 12 個國家,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養老地」,但過程中 Bryan 也意識到自己並不希望就此安定下來。

某一天,Bryan 在 YouTube 上看到了一個名為 Agent 57 的 DeepMind AI 在玩各種雅達利小遊戲的視頻,Agent 57 會從零開始學習各種遊戲內容,並逐步實現超越人類的遊戲技巧。 Bryan 對此感到非常興奮,結合自己先前在 BuzzDraft 工作時對棒球運動的接觸,Bryan 就此決定利用 AI 去做一個棒球數據分析工具。

之後 Bryan 便結束了旅行,回到了溫哥華定居,雖然此時距離 Bryan 經常編寫代碼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好些年,但 Bryan 最終還是創建了一個 AI 工具,可通過數據來預測投手面對不同擊球手時的表現。 2016 年,美國棒球大聯盟奧克蘭運動家(Oakland Athletics)的知名高管 Billy Beane 給 Bryan 打了電話,購買了 Bryan 的 AI 工具,以幫助自己的球隊更好的進行統計分析。

在同一時期內,Bryan 對於加密貨幣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2016 年末,Bryan 個人再次投資了比特幣;之後 Bryan 還與曾就職於 a16z 的開發者 Daniel Chen 在 2018 年聯合構建了用以啟動「民主化」加密貨幣的編碼平台 OpenToken,該平台現已被其他項目收購。 

在 AI 領域,Bryan 在 2020 年再次實現了巨大突破。他與 Zarick 以及 Banister(即前文提到的 LayerZero 的兩位聯合創始人)以及 Facebook AI 團隊的 Noam Brown 聯合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描述了一款可擊敗一些頂級職業選手的德州撲克人工智能 Supremus ,該論文後來也曾被 GoogleDeepMind 團隊的遊戲博弈研究論文所引用。

Bryan 當時曾表示:「我一生都喜歡解決難題,沒有什麼會比這更吸引我。」

LayerZero 的故事

2020 年秋,BSC 的爆火也吸引了 Bryan 的注意。

在看到了 BSC 極高的處理速度以及低廉的交易成本之後,Bryan 拉上了 Zarick 和 Banister,希望構建一款基於 NFT 的角斗類遊戲,該遊戲的特點為會將 NFT 存儲在安全性更高、流動性較好的以太坊網路上,但將交易處理置於 BSC 之上。

然而,Bryan 等人在隨後的遊戲開發過程中卻發現,他們必須或多或少地去手動轉移 NFT,但使用當時既有的跨鏈橋要么不支持 NFT,要么就是很容易遭遇黑客的攻擊。

於此 Bryan 等人意識到,他們所需要的遠不只是一個跨鏈橋,而是需要一個基礎代碼層,鏈上資訊可以藉助該層在各條區塊鏈之上運行,跨鏈橋也可以基於該層構建且確保安全,但這樣的東西在加密貨幣領域尚不存在。

這是一項相當艱鉅的工作,但 Bryan 對此卻越來越興奮—— 因為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足夠大的挑戰,這一挑戰所帶來的興奮程度是任何撲克牌局都無法比擬的。

後來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

2021 年 5 月,LayerZero 初版白皮書正式發表。

2021 年 9 月,LayerZero 完成了 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2023 年 4 月,LayerZero 以 30 億美元估值完成了 1.2 億美元 B 輪融資。

2024 月 5 月,LayerZero 正式宣布第一季快照已完成,並在正式發幣之前向女巫們舉起了「屠刀」。

……

根據 LayerZero 已披露的時間規劃,這場加密貨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女巫清洗活動將於明日結束「自曝」階段,精通人性的 Bryan 已在這場牌局中「開了第一槍」,後續還將如何操作,讓我們靜待下一圈。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Odaily 星球日報)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從德撲天才到女巫殺手,LayerZero 創辦人是如何成為人性大師的?〉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一場自導自演的控盤大戲?解讀 AEVO 上線兩個月間的「抓馬故事」原文作者:南枳 原文來源:Odaily 星球日報 上週,AEVO 市值僅 1.4 億美元,而關於 AEVO 即將「解鎖」價值高達 10 億美元代幣的說法在市場上愈演愈烈。對此,不論是 Aevo 官方或相關的數據網站都沒有做出解釋。而在「解鎖」事件到期時,AEVO 一小時應聲下跌 16% 。下跌完畢後,Aevo 卻開始對「解鎖」做出說明和澄清,並做出了鎖倉承諾,隨著這一公告 AEVO 又開始快速上漲。本文將為你解讀這起事件的始末。 AEVO 代幣由來 2023 年 4 月,選擇權交易平台 Aevo 主網正式上線,該平台由鏈上結構化產品 Ribbon Finance 推出。在推出 AEVO 代幣之前,該平台沒有原生代幣,而 Ribbon Finance 先前曾發行了代幣 RBN 。 在產品上線時,Aevo 在白皮書中提到將推出代幣 AEVO,而 AEVO 並非憑空產生,而是 Aevo 先前治理代幣 RBN 的品牌重塑。 RBN 大部分代幣沉澱在 DAO Treasury 中,難以利用,因此 Aevo 在 AGP-1 提案中提出,對財庫進行更動態和功能性的分配,該財庫的代幣將在 TGE 時轉換為 AEVO ,分別用於空投、流動性、社群成長和 DAO 支出。 2024 年 3 月,AEVO 代幣正式推出並上線幣安 Launchpool,代幣總量共 10 億枚,初始流通 1.1 億枚。 RBN 持有者能夠以 1 : 1 的匯率將他們的 RBN 轉換為 AEVO,但需要 2 個月的鎖定期(即 5 月解鎖)。其中私募投資者(種子輪和 A 輪)、團隊和其他普通 RBN 持有者均可在 5 月進行轉換,轉換開放後,AEVO 的流通量將上升至約 9.5 億枚。 RBN 差價與 AEVO 雲霄飛車行情 3 月 6 日公佈上線幣安 Launchpool 前,RBN 價格約為 0.79 USDT,公佈後開始上升,在 3 月 13 日創下最高價 1.83 USDT 。 AEVO 上線後,AEVO 卻一直與 RBN 存在 90% -100% 的價差,直至本月才有可見的抹平。尤其在上線早期,二者價差過大,市場上部分用戶選擇購入 RBN 現貨,在合約市場開空套保,以至於 AEVO 在 3 月底進行了一輪爆空行情。爆空後價格維持了約 10 天,便領先大盤開始下跌。 天量代幣解鎖? 在 RBN 向 AEVO 的轉換開啟前,用戶能夠在代幣解鎖網站 token.unlocks 中查詢到,AEVO 將於 5 月 15 日解鎖價值 10.6 億美元的代幣,為流通市值的 770% 。市場也開始流傳相對應的恐慌砸盤言論。 然而如前文所述,此轉換僅是將 RBN 的流通市值轉為 AEVO 的流通市值,可以理解為兩個代幣市值的合併。而常規意義上的解鎖,應是代幣從「不可出售」的狀態轉為「可出售」的狀態,但轉換前 RBN 本身就處於大量的流通狀態,可自由交易。 下跌後澄清 對於市場天量解鎖傳聞,Aevo 並未做出明確的澄清,而是為用戶輸出如何進行 RBN 轉換的相關內容。 5 月 15 日「解鎖」事件到期時,AEVO 一小時應聲下跌 16% 。而在今天 5 月 16 日,Aevo 卻發文對「解鎖」進行了說明,其原文為:「(本輪)解鎖不是典型的內部人員/ VC / 團隊解鎖,它是 RBN 持有者(獲得)將其 RBN 遷移到 AEVO 代幣的能力。」 在該澄清推文下,Aevo 團隊表示:「為了表明長期致力於將 Aevo 打造為以太坊上排名第一的衍生品 DEX,團隊和支持者將自願在 2024 年底前重新鎖定約 15% 的供應量。」 結論 誠然,Aevo 以低成本承接住了來自 Ribbon Finance 時期的歷史負擔,但高達 100% 的代幣價差、「轉換」而非「解鎖」時的天量砸盤力量、砸盤後才做出澄清公告的種種反常情況,或意味著背後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控盤之路。 但相關事件已全部落幕,AEVO 代幣進入近全流通狀態,承接歷史債務完畢的團隊能否透過其業務繼續發展,就交由市場檢驗。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Odaily 星球日報)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一場自導自演的控盤大戲?解讀 AEVO 上線兩個月間的「抓馬故事」〉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一場自導自演的控盤大戲?解讀 AEVO 上線兩個月間的「抓馬故事」

原文作者:南枳

原文來源:Odaily 星球日報

上週,AEVO 市值僅 1.4 億美元,而關於 AEVO 即將「解鎖」價值高達 10 億美元代幣的說法在市場上愈演愈烈。對此,不論是 Aevo 官方或相關的數據網站都沒有做出解釋。而在「解鎖」事件到期時,AEVO 一小時應聲下跌 16% 。下跌完畢後,Aevo 卻開始對「解鎖」做出說明和澄清,並做出了鎖倉承諾,隨著這一公告 AEVO 又開始快速上漲。本文將為你解讀這起事件的始末。

AEVO 代幣由來

2023 年 4 月,選擇權交易平台 Aevo 主網正式上線,該平台由鏈上結構化產品 Ribbon Finance 推出。在推出 AEVO 代幣之前,該平台沒有原生代幣,而 Ribbon Finance 先前曾發行了代幣 RBN 。

在產品上線時,Aevo 在白皮書中提到將推出代幣 AEVO,而 AEVO 並非憑空產生,而是 Aevo 先前治理代幣 RBN 的品牌重塑。

RBN 大部分代幣沉澱在 DAO Treasury 中,難以利用,因此 Aevo 在 AGP-1 提案中提出,對財庫進行更動態和功能性的分配,該財庫的代幣將在 TGE 時轉換為 AEVO ,分別用於空投、流動性、社群成長和 DAO 支出。

2024 年 3 月,AEVO 代幣正式推出並上線幣安 Launchpool,代幣總量共 10 億枚,初始流通 1.1 億枚。 RBN 持有者能夠以 1 : 1 的匯率將他們的 RBN 轉換為 AEVO,但需要 2 個月的鎖定期(即 5 月解鎖)。其中私募投資者(種子輪和 A 輪)、團隊和其他普通 RBN 持有者均可在 5 月進行轉換,轉換開放後,AEVO 的流通量將上升至約 9.5 億枚。

RBN 差價與 AEVO 雲霄飛車行情

3 月 6 日公佈上線幣安 Launchpool 前,RBN 價格約為 0.79 USDT,公佈後開始上升,在 3 月 13 日創下最高價 1.83 USDT 。

AEVO 上線後,AEVO 卻一直與 RBN 存在 90% -100% 的價差,直至本月才有可見的抹平。尤其在上線早期,二者價差過大,市場上部分用戶選擇購入 RBN 現貨,在合約市場開空套保,以至於 AEVO 在 3 月底進行了一輪爆空行情。爆空後價格維持了約 10 天,便領先大盤開始下跌。

天量代幣解鎖?

在 RBN 向 AEVO 的轉換開啟前,用戶能夠在代幣解鎖網站 token.unlocks 中查詢到,AEVO 將於 5 月 15 日解鎖價值 10.6 億美元的代幣,為流通市值的 770% 。市場也開始流傳相對應的恐慌砸盤言論。

然而如前文所述,此轉換僅是將 RBN 的流通市值轉為 AEVO 的流通市值,可以理解為兩個代幣市值的合併。而常規意義上的解鎖,應是代幣從「不可出售」的狀態轉為「可出售」的狀態,但轉換前 RBN 本身就處於大量的流通狀態,可自由交易。

下跌後澄清

對於市場天量解鎖傳聞,Aevo 並未做出明確的澄清,而是為用戶輸出如何進行 RBN 轉換的相關內容。 5 月 15 日「解鎖」事件到期時,AEVO 一小時應聲下跌 16% 。而在今天 5 月 16 日,Aevo 卻發文對「解鎖」進行了說明,其原文為:「(本輪)解鎖不是典型的內部人員/ VC / 團隊解鎖,它是 RBN 持有者(獲得)將其 RBN 遷移到 AEVO 代幣的能力。」

在該澄清推文下,Aevo 團隊表示:「為了表明長期致力於將 Aevo 打造為以太坊上排名第一的衍生品 DEX,團隊和支持者將自願在 2024 年底前重新鎖定約 15% 的供應量。」

結論

誠然,Aevo 以低成本承接住了來自 Ribbon Finance 時期的歷史負擔,但高達 100% 的代幣價差、「轉換」而非「解鎖」時的天量砸盤力量、砸盤後才做出澄清公告的種種反常情況,或意味著背後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控盤之路。

但相關事件已全部落幕,AEVO 代幣進入近全流通狀態,承接歷史債務完畢的團隊能否透過其業務繼續發展,就交由市場檢驗。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Odaily 星球日報)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一場自導自演的控盤大戲?解讀 AEVO 上線兩個月間的「抓馬故事」〉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解析 Roaring Kitty「帶貨」效應:3 天湧現 200 個迷因幣,九成以上無人交易原文作者:Frank 原文來源:PANews 那個帶領散戶大戰華爾街的男人又回來了。推特用戶 @Roaring Kitty(真名 Keith Gill)是 2021 年散戶對抗空投,將 GameStop 公司股價推動飆升活動的發起人。 5 月 13 日,Roaring Kitty 再次在推特上開始活躍,在推特上發布了大量影片,並暗示社群再次掀起一場新的散戶革命。 受到他回歸消息的影響,與其相關的 MEME 幣也迎來一波暴漲。其中,KITTY 和 GME 是相關性最直接的代幣,也是市場表現最搶眼的兩個代幣。 GME(solana 鏈)在近一周內最高上漲 257 倍,KITTY(BASE 鏈)最高上漲 157 倍。 影片引發的 MEME 猜想 一時間,Roaring Kitty 再一次成為市場財富密碼的代名詞,散戶也開始集中到 Roaring Kitty 推特內容中試圖發現新的財富密碼。而他本人似乎對發布影片十分熱衷,每天發布幾十條。一些加密用戶則根據其素材,上線相關 MEME 代幣,試圖摩擦 Roaring Kitty 的熱度。 Roaring Kitty 的影片基本上都是一些電影片段的剪輯拼接,長度在幾十秒以內,沒有什麼明確的主題,但整體的內容似乎都和英雄主義及反抗相關。例如,勇敢的心的男主角被處決前喊出 Freedom 的片段,或是復仇者聯盟對抗薩諾斯的場景等。另外,他會將這些影片的字幕刻意放大,並標紅或醒目其中的一些關鍵字。 PANew 統計了 Roaring Kitty 在最近幾天內影片中出現的 46 個關鍵字發現,依據這些關鍵字在 Solana 上創建的 MEME 幣數量就達到了 202 個,這般盛況頗有馬斯克在以太坊上帶單的風采。 九成相關 MEME 無人交易 但可能 MEME 玩家高估了 Roaring Kitty 的 MEME 影響力,在從他影片為素材發布的 202 個 MEME 幣中,僅有一個 JUST UP 的代幣還算走出形態,在一名中文 MEME KOL 的喊單之後短時間內上漲了 10 倍,但隨著熱度消失,該代幣也迅速下跌,目前價格已從高點下跌了 94%,市值僅 1.6 萬美元。 其他的代幣絕大多數都是發布後沒有人買賣,202 個代幣僅有 4 個有一些交易。 為什麼有這麼多毫無價值的代幣被發出?背後主要的因素是來自 Pump.fun 這種一鍵發幣工具使得發幣成本越來越低,過去在以太坊上發行一個 MEME 幣最少需要幾百美金的成本,如果發幣的收益連成本都無法覆蓋的話,那這一類的關鍵字就不會有很多代幣出現。而 Solana 上現在發幣的成本降到 2 美元左右,這個成本對希望透過發幣賺一桶金的用戶來說,幾乎可以忽略。因此,可以看到與 Roaring Kitty 相關的 MEME 幣幾乎都是在 Solana 上發布的。 另一個方面的原因,是 Roaring Kitty 的影片發布頻率非常高,一個影片裡也有很多關鍵字。如果完全按照影片關鍵字全都去發行代幣,那麼幾乎每天就可以出現上百個新的代幣。這些關鍵字也基本上沒有後續的再次行銷​​機會。這一點而言,與馬斯克先前帶單的 TROLL 和 GROK 這種 MEME 幣就完全不同,馬斯克引發的這種關鍵字一般來說都是反覆提及,並且關鍵字背後本身代表或是一個事件或是一個產品,具有隨機性和發展性。隨著時間的推進,每當這些關鍵字被馬斯克再次提及或有一些進展,都會影響這類 MEME 幣的市場表現。 Roaring Kitty 的錄影素材並不具備這些特點,都是散戶一廂情願的追逐罷了。 分散的注意力再難出金狗 雖然 Solana 和 Base 鏈在近半年以來造成了 MEME 幣的火熱狀態,根據 cointelegraph 報道,自 4 月以來,已經推出了超過 100 萬個新的加密貨幣,其中 Solana 上有 64 萬個,Base 上約為 32 萬個。同時,Solana 的 DEX 交易量也連續幾日超過 10 億美元。這種熱鬧的背後,對 MEME 幣玩家來說並不意味著機會更多,反而是熱度更加分散,找到「金狗」的難度更高。 以 Roaring Kitty 為例,這一輪的熱點追逐當中,並不只集中在某一個鏈上,GME 、 KITTY 在 Solana 、 Base 、以太坊鏈上都有發行,且相互之間沒有什麼關聯。這就導致熱度被分散至多個幣種上,資金很難集中推動一個專案造成大熱的效果。 對玩家來說,這也增加了踩坑的機率。根據 PeckShieldAlert 監測,一個 GME 的同名 MEME 幣被專案方砸盤瞬間歸零,盤面被掠走 27 萬美元的 ETH 。而即便是 Roaring Kitty 熱點最直接的代幣,也在短暫的拉升之後普遍迎來暴跌。平均跌幅約 70% 。 總的來看,熱門 MEME 幣賺錢看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熱點之外,還有考慮合約安全、背後有無直接的推手,買入賣出時機等問題。否則,一味地追逐熱點,也無法避免被收割的結果。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解析 Roaring Kitty「帶貨」效應:3 天湧現 200 個迷因幣,九成以上無人交易〉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解析 Roaring Kitty「帶貨」效應:3 天湧現 200 個迷因幣,九成以上無人交易

原文作者:Frank

原文來源:PANews

那個帶領散戶大戰華爾街的男人又回來了。推特用戶 @Roaring Kitty(真名 Keith Gill)是 2021 年散戶對抗空投,將 GameStop 公司股價推動飆升活動的發起人。 5 月 13 日,Roaring Kitty 再次在推特上開始活躍,在推特上發布了大量影片,並暗示社群再次掀起一場新的散戶革命。

受到他回歸消息的影響,與其相關的 MEME 幣也迎來一波暴漲。其中,KITTY 和 GME 是相關性最直接的代幣,也是市場表現最搶眼的兩個代幣。 GME(solana 鏈)在近一周內最高上漲 257 倍,KITTY(BASE 鏈)最高上漲 157 倍。

影片引發的 MEME 猜想

一時間,Roaring Kitty 再一次成為市場財富密碼的代名詞,散戶也開始集中到 Roaring Kitty 推特內容中試圖發現新的財富密碼。而他本人似乎對發布影片十分熱衷,每天發布幾十條。一些加密用戶則根據其素材,上線相關 MEME 代幣,試圖摩擦 Roaring Kitty 的熱度。

Roaring Kitty 的影片基本上都是一些電影片段的剪輯拼接,長度在幾十秒以內,沒有什麼明確的主題,但整體的內容似乎都和英雄主義及反抗相關。例如,勇敢的心的男主角被處決前喊出 Freedom 的片段,或是復仇者聯盟對抗薩諾斯的場景等。另外,他會將這些影片的字幕刻意放大,並標紅或醒目其中的一些關鍵字。

PANew 統計了 Roaring Kitty 在最近幾天內影片中出現的 46 個關鍵字發現,依據這些關鍵字在 Solana 上創建的 MEME 幣數量就達到了 202 個,這般盛況頗有馬斯克在以太坊上帶單的風采。

九成相關 MEME 無人交易

但可能 MEME 玩家高估了 Roaring Kitty 的 MEME 影響力,在從他影片為素材發布的 202 個 MEME 幣中,僅有一個 JUST UP 的代幣還算走出形態,在一名中文 MEME KOL 的喊單之後短時間內上漲了 10 倍,但隨著熱度消失,該代幣也迅速下跌,目前價格已從高點下跌了 94%,市值僅 1.6 萬美元。

其他的代幣絕大多數都是發布後沒有人買賣,202 個代幣僅有 4 個有一些交易。

為什麼有這麼多毫無價值的代幣被發出?背後主要的因素是來自 Pump.fun 這種一鍵發幣工具使得發幣成本越來越低,過去在以太坊上發行一個 MEME 幣最少需要幾百美金的成本,如果發幣的收益連成本都無法覆蓋的話,那這一類的關鍵字就不會有很多代幣出現。而 Solana 上現在發幣的成本降到 2 美元左右,這個成本對希望透過發幣賺一桶金的用戶來說,幾乎可以忽略。因此,可以看到與 Roaring Kitty 相關的 MEME 幣幾乎都是在 Solana 上發布的。

另一個方面的原因,是 Roaring Kitty 的影片發布頻率非常高,一個影片裡也有很多關鍵字。如果完全按照影片關鍵字全都去發行代幣,那麼幾乎每天就可以出現上百個新的代幣。這些關鍵字也基本上沒有後續的再次行銷​​機會。這一點而言,與馬斯克先前帶單的 TROLL 和 GROK 這種 MEME 幣就完全不同,馬斯克引發的這種關鍵字一般來說都是反覆提及,並且關鍵字背後本身代表或是一個事件或是一個產品,具有隨機性和發展性。隨著時間的推進,每當這些關鍵字被馬斯克再次提及或有一些進展,都會影響這類 MEME 幣的市場表現。 Roaring Kitty 的錄影素材並不具備這些特點,都是散戶一廂情願的追逐罷了。

分散的注意力再難出金狗

雖然 Solana 和 Base 鏈在近半年以來造成了 MEME 幣的火熱狀態,根據 cointelegraph 報道,自 4 月以來,已經推出了超過 100 萬個新的加密貨幣,其中 Solana 上有 64 萬個,Base 上約為 32 萬個。同時,Solana 的 DEX 交易量也連續幾日超過 10 億美元。這種熱鬧的背後,對 MEME 幣玩家來說並不意味著機會更多,反而是熱度更加分散,找到「金狗」的難度更高。

以 Roaring Kitty 為例,這一輪的熱點追逐當中,並不只集中在某一個鏈上,GME 、 KITTY 在 Solana 、 Base 、以太坊鏈上都有發行,且相互之間沒有什麼關聯。這就導致熱度被分散至多個幣種上,資金很難集中推動一個專案造成大熱的效果。

對玩家來說,這也增加了踩坑的機率。根據 PeckShieldAlert 監測,一個 GME 的同名 MEME 幣被專案方砸盤瞬間歸零,盤面被掠走 27 萬美元的 ETH 。而即便是 Roaring Kitty 熱點最直接的代幣,也在短暫的拉升之後普遍迎來暴跌。平均跌幅約 70% 。

總的來看,熱門 MEME 幣賺錢看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熱點之外,還有考慮合約安全、背後有無直接的推手,買入賣出時機等問題。否則,一味地追逐熱點,也無法避免被收割的結果。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解析 Roaring Kitty「帶貨」效應:3 天湧現 200 個迷因幣,九成以上無人交易〉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一覽 8 檔港股的加密貨幣布局:最高斥資上億美元,股價今年來最高漲 3.6 倍原文作者:Nancy 原文來源:PANews 隨著香港 Web3 環境愈發開放,除了多家香港投資機構大手筆購買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外,還有越來越多港股也在入局加密貨幣領域。本文 PANews 盤點了 8 家投身 Web3 浪潮的香港上市公司,這些機構除了大手筆配置加密資產外,還將自身業務與 Web3 技術進行結合,以及投資相關加密項目來推進業務多元化發展甚至藉此轉型,對自身股價有著一定的提振作用。 博雅互動:計劃最多購買 1 億美元加密貨幣,帶動最新季度獲利年增 1130% 博雅互動是家主營業務為遊戲的港股上市公司,去年下半年開始試水加密市場,旨在全面轉型成為 Web3 上市公司。截至 5 月 16 日,博雅互動的股價較年初最高翻了近 3.6 倍,一度創下自 2016 年 2 月以來歷史新高。 2023 年 8 月,博雅互動宣布董事會已批准 500 萬美元預算購買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該資金來自集團於香港及海外營運所產生的現金儲備。時隔數月後,博雅互動再次宣布擬在未來 12 個月購買最多 1 億美元加密貨幣,包括比特幣、以太幣和 USDT 等,並表示購買和持有加密貨幣是集團在 Web3 領域進行業務佈局和發展的重要措施與集團資產配置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今年 3 月公告數據顯示,博雅互動以均價約 41790 美元購買了比特幣共 1110 枚,以均價約 2777 美元購買了以太坊共計 14855 枚,以及約 800 萬枚 USDT 。以這些加密貨幣目前(5 月 16 日)價格來計算,博雅互動共浮盈超 3033.5 萬美元。而據博雅互動最新公告披露,其今年第一季獲利因加密貨幣實現年增 1130% 。 除了購買加密貨幣,博雅互動還投資了多個 Web3 項目,包括今年 4 月,博雅互動向 Pacific Waterdrip Digital Asset Fund SPC 簽訂認購協議,向該基金投資 100 萬美元,並就 Web3 遊戲開發和比特幣生態領域進行策略合作,後者主要投資元宇宙、 NTF 及 Web3 基礎設施的區塊鏈領域等項目;博雅互動參投 Web3 資產數據平台 RootData 的 125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Web3 風投基金 AWAKENING VENTURES 獲得博雅互動的 50 萬美元投資,主要用於投資方向可編程比特幣網路、 Web3 遊戲、 Easy Smart Earn(ESE),應用基礎設施(如應用層協議)等。 此外,博雅互動透露已組成 Web3 研究與營運團隊,將專注於 Web3 遊戲的開發、相關 Web3 基礎設施研發,包括錢包、 DeFi 產品等。 酷派集團:已購買 2,786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擬分拆比特幣挖礦公司赴美上市 香港上市公司酷派集團是中國一家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研發與軟體開發的企業,核心業務為手機,但面臨多年虧損。根據酷派集團揭露的 2023 年中期財報,其營收 1.72 億港元,淨利虧損達 1.17 億港元,而在 2014 年其營收曾創下最高峰值 249 億港元。而由於酷派集團延遲發布 2023 年業績報表,已處於停牌狀態多時,預計 2023 年審計會於 2024 年 6 月底前完成。 由於手機業務不佳,酷派集團開始探索新業務。近日,酷派集團發佈公告稱,集團正在積極尋求機會進軍數位貨幣領域,該公司認為這是其擴大加密業務的機會,也使得集團業務更加多元化且提供另一種收入管道。其全資子公司 Digital Tech 已購買 2,786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分別於 2024 年 4 月 16 日至 5 月 8 日期間,以總代價約 2,384 萬美元收購了 1,500,000 股比特幣挖礦公司 Cleanspark 的股份 CLSK(每股約 15.89 美元),以及於 2024 年 4 月 19 日至 5 月 8 日期間,以總代價約 403 萬美元收購了 113,000 股 IBIT 股份(每股約 35.64 美元)。以目前價格計算(5 月 16 日),酷派集團浮盈超 207.4 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酷派集團除了在 2023 年年底前開展了一項與加密資產挖礦有關的新業務,並進行了與物業、廠房及設備有關的大額資本支出,如 2023 年 8 月至 11 月期間花費超 1,200 萬美元購買用於加密挖礦的電子運算伺服器,也正考慮將旗下全資子公司 Coolbit Technologies Limited 分拆,並在美國納斯達克獨立上市的可能性。據悉,該子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推出數位貨幣投資業務,專注於比特幣挖礦。 藍港互動:將加密貨幣購買額度提高至 600 萬美元 手遊開發商藍港互動早在去年開始入局 Web3 業務和相關資產。 2023 年 9 月,藍港互動發佈公告宣布分別於 2023 年 6 月 15 日、 2023 年 7 月 7 日、 2023 年 8 月 8 日及 2023 年 8 月 17 日在公開市場交易中購買合共 92.4712 個的比特幣,且在本公告發布日期前 12 個月期間內,藍港互動還以約 270 萬美元購買了 93.85 個比特幣。 進入 2024 年以來,藍港互動正加速推進加密業務佈局。今年 1 月下旬,藍港互動宣布董事會獲授權及賦權在公開市場交易中購買加密貨幣的最高金額從最多 500 萬美元調整至 600 萬美元。同時,藍港互動也接連宣布多個加密項目的投資,例如比特幣 RGB 領域基礎設施 BiHelix 、比特幣 Layer2 擴容方案 Merlin Chain 和比特幣跨鏈橋 XLink 等。 截至 5 月 16 日,藍港互動的股價較今年初翻了近 2.7 倍,一度創下自 2020 年 3 月以來新高。 國富創新:擬斥 500 萬港元購買加密貨幣,先前已多次佈局 香港上市公司國富創新也正積極開展 Web3 相關業務佈局,且認為加密貨幣的投資將使集團能夠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狀況,並將助力業務從傳統金融業向創新金融及科技金融的積極轉型。 早在 2023 年 8 月,國富創新旗下全資子公司富強證券就擬從事虛擬資產相關活動向香港證監會提交申請,旨在為投資者提供更為多元化服務的策略,以開拓新的收入來源。不久後,國富創新再度宣布進軍虛擬資產領域,其全資附屬公司 Fortune Genesis Holdings Limited 擬向公司主席柳志偉收購 Summer Feeder Fund Limited 價值 160 萬美元的基金股權,該基金投資目標實體為 SEBA Bank AG,是主要從事加密貨幣相關銀行服務的銀行實體。 而在近日,國富創新又發佈公告稱,其董事會已批准 500 萬港元的預算,用於集團未來一年內進行加密貨幣及虛擬資產基金相關的投資。此預算將主要用於在受監管及許可的交易平台購買加密貨幣(主要包括比特幣);及認購香港合規虛擬資產基金(即基金經理獲認可從事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第 9 類受規管活動,且被批准將投資組合中多於 10% 的總資產價值投資於虛擬資產或間接投資於虛擬資產的虛擬資產基金)。除此之外,國富創新先前也投資了虛擬資產管理公司 MaiCapital 、儲值支付工具公司圓幣科技、數位交易所 TideBit 和數位資產銀行 SEBA Bank 等、以及近期透過旗下全資子公司 Chuangqi International Limited 向 Web3 音樂新創公司 Star Nest 投資了 150 萬美元。 自國富創新宣布購買加密貨幣的計畫後,截至 5 月 16 日,雖然其股價僅實現個位數上漲,但創下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新高。 映宇宙:計劃未來 5 年花費 1 億美元購買加密貨幣 映宇宙是港股上市的互動社交平台,因進軍元宇宙業務於 2022 年進行了更名,旗下包括映客直播、對緣、超級喜歡、積目等多款產品,主要涉及直播、相親和社交三大業務板塊。根據映宇宙發布 2023 年度業績財務報告顯示,其 2023 年總營收 68.4 億元,淨利達 4 億美元年增 337.8% 。 今年 3 月,映宇宙發佈公告稱,加密貨幣的投資是該集團 Web3 業務發展戰略及資產配置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董事會已批准 1 億美元的預算,用於集團在未來五年內於任何受監管以及持牌的交易平台上購買加密貨幣,資金來源將為其現有的現金儲備。映宇宙的股價並未因此消息出現明顯的上漲,卻創下今年新高。 中手遊:合作發展 Web3 遊戲並將購買虛擬資產 港股上市公司中手遊是全球化 IP 遊戲營運商,其 2023 年營業總收入為 26 億元,且淨利扭虧為盈達 537.9 萬元。中手遊也在積極佈局 Web3 領域,除了是香港 Web3.0 協會成員,還在近期與 Hashkey Group 達成合作來推動 Web3 遊戲和遊戲平台業務的發展,並將在 HashKey Exchange 開戶購買虛擬資產。此外,HashKey Group 也將為中手遊提供機構虛擬資產託管服務。 或受此消息影響,截至 5 月 16 日,中手遊股價上漲了超 23.8%,一度創下 2024 年至今新高。 華科智能投資:將深入加密貨幣市場並捕捉投資機會 華科智能投資是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跨國跨界投資平台。除了去年宣佈在 HashKey Exchange 開戶外,華科智能投資還在近期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於今年 4 月 23 日就 Tide Capital 設立及管理的名為」Tide Investment One Limited Partnership」的基金簽訂了基金認購文件及有限合夥協議。同時,華科智能投資表示,基金投資旨在讓該公司深入數位資產及加密貨幣市場,並藉由 TideCapital 的專業優勢,捕捉該領域的投資機會。 自該公告發布後,華科智能投資的股價並未出現明顯變動。 勝利證券:香港首家虛擬資產零售券商,已推出虛擬資產交易業務 勝利證券是香港首家虛擬資產零售券商。根據勝利證券執行董事陳沛泉於 2023 年底披露數據顯示,其虛擬資產買賣交易服務的月均營業額達 1000 萬美元並已取得盈利。 而在今年,勝利證券不僅推出股幣交易應用程式 VictoryX 來允許用戶在同一平台交易股票與加密貨幣,且與 HashKey Exchange 、 TokenPocket 等加密項目達成深度合作,還成為了香港首批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中唯一接受實貨申購之參與證券商。 從市場表現來看,勝利證券的股價在經歷長久低迷後,於去年 11 月底開始出現大幅上漲,並在今年 4 月創下了歷史新高。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一覽 8 檔港股的加密貨幣布局:最高斥資上億美元,股價今年來最高漲 3.6 倍〉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一覽 8 檔港股的加密貨幣布局:最高斥資上億美元,股價今年來最高漲 3.6 倍

原文作者:Nancy

原文來源:PANews

隨著香港 Web3 環境愈發開放,除了多家香港投資機構大手筆購買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外,還有越來越多港股也在入局加密貨幣領域。本文 PANews 盤點了 8 家投身 Web3 浪潮的香港上市公司,這些機構除了大手筆配置加密資產外,還將自身業務與 Web3 技術進行結合,以及投資相關加密項目來推進業務多元化發展甚至藉此轉型,對自身股價有著一定的提振作用。

博雅互動:計劃最多購買 1 億美元加密貨幣,帶動最新季度獲利年增 1130%

博雅互動是家主營業務為遊戲的港股上市公司,去年下半年開始試水加密市場,旨在全面轉型成為 Web3 上市公司。截至 5 月 16 日,博雅互動的股價較年初最高翻了近 3.6 倍,一度創下自 2016 年 2 月以來歷史新高。

2023 年 8 月,博雅互動宣布董事會已批准 500 萬美元預算購買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該資金來自集團於香港及海外營運所產生的現金儲備。時隔數月後,博雅互動再次宣布擬在未來 12 個月購買最多 1 億美元加密貨幣,包括比特幣、以太幣和 USDT 等,並表示購買和持有加密貨幣是集團在 Web3 領域進行業務佈局和發展的重要措施與集團資產配置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今年 3 月公告數據顯示,博雅互動以均價約 41790 美元購買了比特幣共 1110 枚,以均價約 2777 美元購買了以太坊共計 14855 枚,以及約 800 萬枚 USDT 。以這些加密貨幣目前(5 月 16 日)價格來計算,博雅互動共浮盈超 3033.5 萬美元。而據博雅互動最新公告披露,其今年第一季獲利因加密貨幣實現年增 1130% 。

除了購買加密貨幣,博雅互動還投資了多個 Web3 項目,包括今年 4 月,博雅互動向 Pacific Waterdrip Digital Asset Fund SPC 簽訂認購協議,向該基金投資 100 萬美元,並就 Web3 遊戲開發和比特幣生態領域進行策略合作,後者主要投資元宇宙、 NTF 及 Web3 基礎設施的區塊鏈領域等項目;博雅互動參投 Web3 資產數據平台 RootData 的 125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Web3 風投基金 AWAKENING VENTURES 獲得博雅互動的 50 萬美元投資,主要用於投資方向可編程比特幣網路、 Web3 遊戲、 Easy Smart Earn(ESE),應用基礎設施(如應用層協議)等。

此外,博雅互動透露已組成 Web3 研究與營運團隊,將專注於 Web3 遊戲的開發、相關 Web3 基礎設施研發,包括錢包、 DeFi 產品等。

酷派集團:已購買 2,786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擬分拆比特幣挖礦公司赴美上市

香港上市公司酷派集團是中國一家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研發與軟體開發的企業,核心業務為手機,但面臨多年虧損。根據酷派集團揭露的 2023 年中期財報,其營收 1.72 億港元,淨利虧損達 1.17 億港元,而在 2014 年其營收曾創下最高峰值 249 億港元。而由於酷派集團延遲發布 2023 年業績報表,已處於停牌狀態多時,預計 2023 年審計會於 2024 年 6 月底前完成。

由於手機業務不佳,酷派集團開始探索新業務。近日,酷派集團發佈公告稱,集團正在積極尋求機會進軍數位貨幣領域,該公司認為這是其擴大加密業務的機會,也使得集團業務更加多元化且提供另一種收入管道。其全資子公司 Digital Tech 已購買 2,786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分別於 2024 年 4 月 16 日至 5 月 8 日期間,以總代價約 2,384 萬美元收購了 1,500,000 股比特幣挖礦公司 Cleanspark 的股份 CLSK(每股約 15.89 美元),以及於 2024 年 4 月 19 日至 5 月 8 日期間,以總代價約 403 萬美元收購了 113,000 股 IBIT 股份(每股約 35.64 美元)。以目前價格計算(5 月 16 日),酷派集團浮盈超 207.4 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酷派集團除了在 2023 年年底前開展了一項與加密資產挖礦有關的新業務,並進行了與物業、廠房及設備有關的大額資本支出,如 2023 年 8 月至 11 月期間花費超 1,200 萬美元購買用於加密挖礦的電子運算伺服器,也正考慮將旗下全資子公司 Coolbit Technologies Limited 分拆,並在美國納斯達克獨立上市的可能性。據悉,該子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推出數位貨幣投資業務,專注於比特幣挖礦。

藍港互動:將加密貨幣購買額度提高至 600 萬美元

手遊開發商藍港互動早在去年開始入局 Web3 業務和相關資產。 2023 年 9 月,藍港互動發佈公告宣布分別於 2023 年 6 月 15 日、 2023 年 7 月 7 日、 2023 年 8 月 8 日及 2023 年 8 月 17 日在公開市場交易中購買合共 92.4712 個的比特幣,且在本公告發布日期前 12 個月期間內,藍港互動還以約 270 萬美元購買了 93.85 個比特幣。

進入 2024 年以來,藍港互動正加速推進加密業務佈局。今年 1 月下旬,藍港互動宣布董事會獲授權及賦權在公開市場交易中購買加密貨幣的最高金額從最多 500 萬美元調整至 600 萬美元。同時,藍港互動也接連宣布多個加密項目的投資,例如比特幣 RGB 領域基礎設施 BiHelix 、比特幣 Layer2 擴容方案 Merlin Chain 和比特幣跨鏈橋 XLink 等。

截至 5 月 16 日,藍港互動的股價較今年初翻了近 2.7 倍,一度創下自 2020 年 3 月以來新高。

國富創新:擬斥 500 萬港元購買加密貨幣,先前已多次佈局

香港上市公司國富創新也正積極開展 Web3 相關業務佈局,且認為加密貨幣的投資將使集團能夠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狀況,並將助力業務從傳統金融業向創新金融及科技金融的積極轉型。

早在 2023 年 8 月,國富創新旗下全資子公司富強證券就擬從事虛擬資產相關活動向香港證監會提交申請,旨在為投資者提供更為多元化服務的策略,以開拓新的收入來源。不久後,國富創新再度宣布進軍虛擬資產領域,其全資附屬公司 Fortune Genesis Holdings Limited 擬向公司主席柳志偉收購 Summer Feeder Fund Limited 價值 160 萬美元的基金股權,該基金投資目標實體為 SEBA Bank AG,是主要從事加密貨幣相關銀行服務的銀行實體。

而在近日,國富創新又發佈公告稱,其董事會已批准 500 萬港元的預算,用於集團未來一年內進行加密貨幣及虛擬資產基金相關的投資。此預算將主要用於在受監管及許可的交易平台購買加密貨幣(主要包括比特幣);及認購香港合規虛擬資產基金(即基金經理獲認可從事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第 9 類受規管活動,且被批准將投資組合中多於 10% 的總資產價值投資於虛擬資產或間接投資於虛擬資產的虛擬資產基金)。除此之外,國富創新先前也投資了虛擬資產管理公司 MaiCapital 、儲值支付工具公司圓幣科技、數位交易所 TideBit 和數位資產銀行 SEBA Bank 等、以及近期透過旗下全資子公司 Chuangqi International Limited 向 Web3 音樂新創公司 Star Nest 投資了 150 萬美元。

自國富創新宣布購買加密貨幣的計畫後,截至 5 月 16 日,雖然其股價僅實現個位數上漲,但創下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新高。

映宇宙:計劃未來 5 年花費 1 億美元購買加密貨幣

映宇宙是港股上市的互動社交平台,因進軍元宇宙業務於 2022 年進行了更名,旗下包括映客直播、對緣、超級喜歡、積目等多款產品,主要涉及直播、相親和社交三大業務板塊。根據映宇宙發布 2023 年度業績財務報告顯示,其 2023 年總營收 68.4 億元,淨利達 4 億美元年增 337.8% 。

今年 3 月,映宇宙發佈公告稱,加密貨幣的投資是該集團 Web3 業務發展戰略及資產配置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董事會已批准 1 億美元的預算,用於集團在未來五年內於任何受監管以及持牌的交易平台上購買加密貨幣,資金來源將為其現有的現金儲備。映宇宙的股價並未因此消息出現明顯的上漲,卻創下今年新高。

中手遊:合作發展 Web3 遊戲並將購買虛擬資產

港股上市公司中手遊是全球化 IP 遊戲營運商,其 2023 年營業總收入為 26 億元,且淨利扭虧為盈達 537.9 萬元。中手遊也在積極佈局 Web3 領域,除了是香港 Web3.0 協會成員,還在近期與 Hashkey Group 達成合作來推動 Web3 遊戲和遊戲平台業務的發展,並將在 HashKey Exchange 開戶購買虛擬資產。此外,HashKey Group 也將為中手遊提供機構虛擬資產託管服務。

或受此消息影響,截至 5 月 16 日,中手遊股價上漲了超 23.8%,一度創下 2024 年至今新高。

華科智能投資:將深入加密貨幣市場並捕捉投資機會

華科智能投資是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跨國跨界投資平台。除了去年宣佈在 HashKey Exchange 開戶外,華科智能投資還在近期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於今年 4 月 23 日就 Tide Capital 設立及管理的名為」Tide Investment One Limited Partnership」的基金簽訂了基金認購文件及有限合夥協議。同時,華科智能投資表示,基金投資旨在讓該公司深入數位資產及加密貨幣市場,並藉由 TideCapital 的專業優勢,捕捉該領域的投資機會。

自該公告發布後,華科智能投資的股價並未出現明顯變動。

勝利證券:香港首家虛擬資產零售券商,已推出虛擬資產交易業務

勝利證券是香港首家虛擬資產零售券商。根據勝利證券執行董事陳沛泉於 2023 年底披露數據顯示,其虛擬資產買賣交易服務的月均營業額達 1000 萬美元並已取得盈利。

而在今年,勝利證券不僅推出股幣交易應用程式 VictoryX 來允許用戶在同一平台交易股票與加密貨幣,且與 HashKey Exchange 、 TokenPocket 等加密項目達成深度合作,還成為了香港首批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中唯一接受實貨申購之參與證券商。

從市場表現來看,勝利證券的股價在經歷長久低迷後,於去年 11 月底開始出現大幅上漲,並在今年 4 月創下了歷史新高。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一覽 8 檔港股的加密貨幣布局:最高斥資上億美元,股價今年來最高漲 3.6 倍〉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打擊非法融資!美國財政部:將強化加密貨幣洗錢監管為了打擊非法融資,美國財政部打算進一步強化加密貨幣的反洗錢、反資恐(AML/CFT)監管制度。 美國財政部周四發布《2024 年打擊恐怖主義和其他非法融資國家戰略》,當中概述了打擊非法融資的優先事項,並且還列出了財政部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的努力,包括對部分交易所、 Bitzlato 和北韓駭客組織 Lazarus 等團體的制裁措施、與幣安的和解案以及對「殺豬盤」騙局發出的警告。 整體而言,這份年度文件闡述了美國財政部對非法金融的立場,以及加密貨幣監管在遏制非法金融方面可能發揮的作用。 策略文件指出,美國財政部目前的 4 大優先事項分別是: 填補洗錢防制的監管空白; 支持「更有效且以風控為重點」的監管框架; 提高執法機構的有效性和利用技術創新; 更新現有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將支持這些優先事項。 美國財政部表示,這包含對美國監管框架(反洗錢、反資恐)的潛在更新,以及致力於「全球實施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標準」。文件表示: 若要成功將現有的反洗錢、反資恐監管和執法框架應用於虛擬資產活動,會需要美國分配足夠的監管和執法資源,並繼續投資於技術和培訓,以幫助分析師、調查人員和監管機關獲得與新技術相關的專業知識,其中包括分析公共區塊鏈的數據。 財政部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沃 Wally Adeyemo 和負責恐怖主義和金融情報的副部長 Brian Nelson,兩人已與立法者討論了財政部要求擴大對某些加密貨幣問題的權限和監督的請求。他們指出: 我們將繼續與國會合作,為這些提案提供技術援助,而獲得這些授權仍然是本機構領導層的首要任務。 在周四的文件中,美國財政部還表示將繼續監控數位資產支付(包括 DeFi)的發展,向國會提供技術援助,繼續研究制裁措施的使用,並為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和外國資產辦公室(OFAC)爭取更多的預算。 不是說「加密幣淪恐怖融資工具」?美財政部官員承認:情況被誇大了 〈打擊非法融資!美國財政部:將強化加密貨幣洗錢監管〉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打擊非法融資!美國財政部:將強化加密貨幣洗錢監管

為了打擊非法融資,美國財政部打算進一步強化加密貨幣的反洗錢、反資恐(AML/CFT)監管制度。

美國財政部周四發布《2024 年打擊恐怖主義和其他非法融資國家戰略》,當中概述了打擊非法融資的優先事項,並且還列出了財政部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的努力,包括對部分交易所、 Bitzlato 和北韓駭客組織 Lazarus 等團體的制裁措施、與幣安的和解案以及對「殺豬盤」騙局發出的警告。

整體而言,這份年度文件闡述了美國財政部對非法金融的立場,以及加密貨幣監管在遏制非法金融方面可能發揮的作用。

策略文件指出,美國財政部目前的 4 大優先事項分別是:

填補洗錢防制的監管空白;

支持「更有效且以風控為重點」的監管框架;

提高執法機構的有效性和利用技術創新;

更新現有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將支持這些優先事項。

美國財政部表示,這包含對美國監管框架(反洗錢、反資恐)的潛在更新,以及致力於「全球實施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標準」。文件表示:

若要成功將現有的反洗錢、反資恐監管和執法框架應用於虛擬資產活動,會需要美國分配足夠的監管和執法資源,並繼續投資於技術和培訓,以幫助分析師、調查人員和監管機關獲得與新技術相關的專業知識,其中包括分析公共區塊鏈的數據。

財政部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沃 Wally Adeyemo 和負責恐怖主義和金融情報的副部長 Brian Nelson,兩人已與立法者討論了財政部要求擴大對某些加密貨幣問題的權限和監督的請求。他們指出:

我們將繼續與國會合作,為這些提案提供技術援助,而獲得這些授權仍然是本機構領導層的首要任務。

在周四的文件中,美國財政部還表示將繼續監控數位資產支付(包括 DeFi)的發展,向國會提供技術援助,繼續研究制裁措施的使用,並為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和外國資產辦公室(OFAC)爭取更多的預算。

不是說「加密幣淪恐怖融資工具」?美財政部官員承認:情況被誇大了

〈打擊非法融資!美國財政部:將強化加密貨幣洗錢監管〉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香港擴大「數位人民幣」跨境試點!手機號開立錢包、「轉數快」可儲值香港金管局今(17)日宣布,擴大「數位人民幣」在香港的試點範圍,用戶現在只需以香港手機號碼,即可在香港開立、使用數位人民幣錢包,並透過「轉數快」為錢包儲值。 官方新聞稿指出,香港金管局、中國人民銀行在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方面的試點合作取得新進展,隨着試點範圍的擴大,用戶現在只需以香港手機號碼,便可以在香港開立並使用個人數位人民幣錢包。 金管局提到,「轉數快」與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研究所(數研所)營運的數位人民幣央行端系統的互通,也是世界首個快速支付系統與央行數位貨幣系統的連接,為 G20 跨境支付藍圖所強調的互通性提供了創新的用例。 金管局表示,數位人民幣錢包僅可用於跨境支付,不可用作個人之間的轉帳,錢包餘額最高為 1 萬元人民幣,單筆支付最高限額為 2 千元人民幣,每日支付最高限額為 5 千元人民幣。 此外,香港用戶可透過當地 17 家零售銀行經「轉數快」為錢包儲值,而數位人民幣除了可在大灣區使用,亦可在中國的其他試點地區使用。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我們很高興香港成為首個數位人民幣的跨境試點,是內地以外首個本地居民都能開立數位人民幣錢包的地區。」 數位人民幣在香港擴大試點範圍,並充分利用「轉數快」、「24×7」及即時轉帳的優勢,讓用戶無需開立內地銀行戶口,都可以隨時隨地為錢包增值,便利港人在內地消費。我們會繼續與人民銀行緊密合作,逐步擴充數位人民幣的應用範圍,豐富香港居民可使用的錢包功能,並推動更多零售商戶接受數位人民幣,便利兩地居民的跨境零售支付。 金管局指出,數位人民幣與內地傳統電子支付正在開展條碼互通工作,香港居民將來亦可以有更多消費選擇。 此外,金管局亦會與數研所共同探討通過實名認證讓香港居民升級數位人民幣錢包,以及推進更多支付上的互聯互通,為用戶(包括個人及商戶)提供更便利的支付體驗。同時,亦會共同探索企業的應用場景,以便利跨境貿易結算。 雖然中國地方政府、國有企業近年來陸續試行以數位人民幣全額發放薪資,但根據《南華早報》指出,許多民眾在收到數位人民幣薪資之後,還是會選擇轉換成現金再進行消費,主要原因大多與功能限制、隱私疑慮有關。 〈香港擴大「數位人民幣」跨境試點!手機號開立錢包、「轉數快」可儲值〉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香港擴大「數位人民幣」跨境試點!手機號開立錢包、「轉數快」可儲值

香港金管局今(17)日宣布,擴大「數位人民幣」在香港的試點範圍,用戶現在只需以香港手機號碼,即可在香港開立、使用數位人民幣錢包,並透過「轉數快」為錢包儲值。

官方新聞稿指出,香港金管局、中國人民銀行在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方面的試點合作取得新進展,隨着試點範圍的擴大,用戶現在只需以香港手機號碼,便可以在香港開立並使用個人數位人民幣錢包。

金管局提到,「轉數快」與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研究所(數研所)營運的數位人民幣央行端系統的互通,也是世界首個快速支付系統與央行數位貨幣系統的連接,為 G20 跨境支付藍圖所強調的互通性提供了創新的用例。

金管局表示,數位人民幣錢包僅可用於跨境支付,不可用作個人之間的轉帳,錢包餘額最高為 1 萬元人民幣,單筆支付最高限額為 2 千元人民幣,每日支付最高限額為 5 千元人民幣。

此外,香港用戶可透過當地 17 家零售銀行經「轉數快」為錢包儲值,而數位人民幣除了可在大灣區使用,亦可在中國的其他試點地區使用。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我們很高興香港成為首個數位人民幣的跨境試點,是內地以外首個本地居民都能開立數位人民幣錢包的地區。」

數位人民幣在香港擴大試點範圍,並充分利用「轉數快」、「24×7」及即時轉帳的優勢,讓用戶無需開立內地銀行戶口,都可以隨時隨地為錢包增值,便利港人在內地消費。我們會繼續與人民銀行緊密合作,逐步擴充數位人民幣的應用範圍,豐富香港居民可使用的錢包功能,並推動更多零售商戶接受數位人民幣,便利兩地居民的跨境零售支付。

金管局指出,數位人民幣與內地傳統電子支付正在開展條碼互通工作,香港居民將來亦可以有更多消費選擇。

此外,金管局亦會與數研所共同探討通過實名認證讓香港居民升級數位人民幣錢包,以及推進更多支付上的互聯互通,為用戶(包括個人及商戶)提供更便利的支付體驗。同時,亦會共同探索企業的應用場景,以便利跨境貿易結算。

雖然中國地方政府、國有企業近年來陸續試行以數位人民幣全額發放薪資,但根據《南華早報》指出,許多民眾在收到數位人民幣薪資之後,還是會選擇轉換成現金再進行消費,主要原因大多與功能限制、隱私疑慮有關。

〈香港擴大「數位人民幣」跨境試點!手機號開立錢包、「轉數快」可儲值〉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減半後礦工出走、算力下降!摩根大通:比特幣生產成本降至 4.5 萬美元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師表示,由於減半後的收益大不如前,許多低效礦工都相繼退出市場,導致算力大幅下降,由此估計比特幣的生產成本已從 50,000 美元降至 45,000 美元。分析師還認為,比特幣短期內的上漲空間有限。 摩根大通分析師今年 3 月曾指出,比特幣的「生產成本」歷來都是比特幣的「價格底部」,並預測全網算力在減半後可能會下降約 20%,導致比特幣生產成本隨之降低至 42,000 美元,而比特幣也會往 42,000 美元的價位靠攏。 在周四發表的報告當中,以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為首的摩根大通分析團隊寫道:「雖然有一些延遲,但這種情況似乎正在發生。」 分析師補充說:「觀察算力變化我們可以估計,比特幣生產成本的中間值約為 45,000 美元,遠低於比特幣目前約 65,000 美元的價位。」 報告提到,延遲的原因可能是 Runes 熱潮導致交易費用激增,協助彌補了礦工因減半而喪失的收益,分析團隊寫道:  然而事實證明,Runes 的提振效應是短暫的,用戶活躍度、交易費用在過去一兩周內急劇下降。這突顯出比特幣礦工所面臨的持續挑戰。 摩根大通表示,隨著 Runes 熱潮消退、礦工收入減少、算力下降,意味著礦機效率低下而無利可圖的礦工都已關機離場,而且這對比特幣走勢也形成循環效應: 比特幣跌得越多,退出挖礦的礦工數量就越多,算力、生產成本的下降幅度就越大。 摩根大通認為,由於市場缺乏催化劑、散戶熱情消散,再結合先前曾提到的 3 大不利因素(1. 倉位過高;2 、比特幣相對於金價和比特幣生產成本都處於高位;3. 加密貨幣創投資金明顯縮水),比特幣短期內的上漲空間有限。 〈減半後礦工出走、算力下降!摩根大通:比特幣生產成本降至 4.5 萬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減半後礦工出走、算力下降!摩根大通:比特幣生產成本降至 4.5 萬美元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師表示,由於減半後的收益大不如前,許多低效礦工都相繼退出市場,導致算力大幅下降,由此估計比特幣的生產成本已從 50,000 美元降至 45,000 美元。分析師還認為,比特幣短期內的上漲空間有限。

摩根大通分析師今年 3 月曾指出,比特幣的「生產成本」歷來都是比特幣的「價格底部」,並預測全網算力在減半後可能會下降約 20%,導致比特幣生產成本隨之降低至 42,000 美元,而比特幣也會往 42,000 美元的價位靠攏。

在周四發表的報告當中,以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為首的摩根大通分析團隊寫道:「雖然有一些延遲,但這種情況似乎正在發生。」

分析師補充說:「觀察算力變化我們可以估計,比特幣生產成本的中間值約為 45,000 美元,遠低於比特幣目前約 65,000 美元的價位。」

報告提到,延遲的原因可能是 Runes 熱潮導致交易費用激增,協助彌補了礦工因減半而喪失的收益,分析團隊寫道: 

然而事實證明,Runes 的提振效應是短暫的,用戶活躍度、交易費用在過去一兩周內急劇下降。這突顯出比特幣礦工所面臨的持續挑戰。

摩根大通表示,隨著 Runes 熱潮消退、礦工收入減少、算力下降,意味著礦機效率低下而無利可圖的礦工都已關機離場,而且這對比特幣走勢也形成循環效應:

比特幣跌得越多,退出挖礦的礦工數量就越多,算力、生產成本的下降幅度就越大。

摩根大通認為,由於市場缺乏催化劑、散戶熱情消散,再結合先前曾提到的 3 大不利因素(1. 倉位過高;2 、比特幣相對於金價和比特幣生產成本都處於高位;3. 加密貨幣創投資金明顯縮水),比特幣短期內的上漲空間有限。

〈減半後礦工出走、算力下降!摩根大通:比特幣生產成本降至 4.5 萬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GBTC 第 3 大持有者!摩根士丹利公布持有 2.7 億美元比特幣現貨 ETF華爾街巨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周三提交給美國證管會(SEC)的 13F 報告中披露,截至 3 月 31 日為止,共持有價值超過 2.7 億美元的比特幣現貨 ETF 。 Fintel 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披露持有價值 2.699 億美元的 Grayscale 比特幣信託(GBTC),目前是 GBTC 的第三大持有者,持有部位僅次於海納國際(SIG)的 11 億美元,以及 Horizo​​​​n Kinetics 的 9.46 億美元。 此外,摩根士丹利還持有 230 萬美元的 ARK 21 Shares 比特幣 ETF(ARKB), 使其躋身 ARKB 持有者前 20 名之列。 摩根士丹利數位資產市場主管 Andrew Peel 今年 1 月曾在投資人報告中表示,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是「全球對數位資產認知和使用的潛在範式轉移」。 今年 2 月,摩根士丹利旗下基金曾向美國當局提交文件,表示可能會投資於比特幣現貨 ETF,接著又傳出「正評估是否向客戶提供比特幣現貨 ETF」的消息。  根據美國 SEC 規定,管理超過 1 億美元的投資機構,包含共同基金、避險基金、養老基金、信託機構、保險公司等,每個季度都必須提交 13F 報告,以公布所持有的股票部位,而今年第一季度申報的截止日期是 5 月 15 日。 據統計,過去一周內有超過 600 家機構披露了對比特幣現貨 ETF 的投資,其中包括避險基金千禧管理公司(Millennium Management)、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委員會、美國合眾銀行(U.S. Bancorp)、資管巨頭 Hightower Advisors 、美國南州銀行(SouthState Bank)以及跨國金融集團海納國際(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SIG)等。 〈GBTC 第 3 大持有者!摩根士丹利公布持有 2.7 億美元比特幣現貨 ETF〉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GBTC 第 3 大持有者!摩根士丹利公布持有 2.7 億美元比特幣現貨 ETF

華爾街巨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周三提交給美國證管會(SEC)的 13F 報告中披露,截至 3 月 31 日為止,共持有價值超過 2.7 億美元的比特幣現貨 ETF 。

Fintel 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披露持有價值 2.699 億美元的 Grayscale 比特幣信託(GBTC),目前是 GBTC 的第三大持有者,持有部位僅次於海納國際(SIG)的 11 億美元,以及 Horizo​​​​n Kinetics 的 9.46 億美元。

此外,摩根士丹利還持有 230 萬美元的 ARK 21 Shares 比特幣 ETF(ARKB), 使其躋身 ARKB 持有者前 20 名之列。

摩根士丹利數位資產市場主管 Andrew Peel 今年 1 月曾在投資人報告中表示,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是「全球對數位資產認知和使用的潛在範式轉移」。

今年 2 月,摩根士丹利旗下基金曾向美國當局提交文件,表示可能會投資於比特幣現貨 ETF,接著又傳出「正評估是否向客戶提供比特幣現貨 ETF」的消息。 

根據美國 SEC 規定,管理超過 1 億美元的投資機構,包含共同基金、避險基金、養老基金、信託機構、保險公司等,每個季度都必須提交 13F 報告,以公布所持有的股票部位,而今年第一季度申報的截止日期是 5 月 15 日。

據統計,過去一周內有超過 600 家機構披露了對比特幣現貨 ETF 的投資,其中包括避險基金千禧管理公司(Millennium Management)、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委員會、美國合眾銀行(U.S. Bancorp)、資管巨頭 Hightower Advisors 、美國南州銀行(SouthState Bank)以及跨國金融集團海納國際(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SIG)等。

〈GBTC 第 3 大持有者!摩根士丹利公布持有 2.7 億美元比特幣現貨 ETF〉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涉案金額近 2 億新台幣!幣安助力台灣執法單位破獲重大加密貨幣刑案近期,幣安金融犯罪合規(Financial Crimes Compliance)部門與台灣法務部調查局、台北地方檢察署合作,協力破獲一起重大「假個人幣商」洗錢水房案,涉案金額高達近 2 億新台幣(逾 600 萬美元)。其中,幣安所提供的情資與協助,在案件偵辦中發揮關鍵作用,幫助執法機關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根據媒體報導,此一犯罪集團長期協助詐騙集團利用虛擬資產進行洗錢。該集團通過準備虛假客戶對話記錄、匯款證明、 KYC 資料等,讓車手假冒為個人幣商,以此來躲避檢警追緝。然而法網恢恢,檢警單位透過不懈追查,掌握多筆幣流資料,並向包含幣安在內的相關方調證索資。 在收到執法請求後,幣安立即與承辦此案的調查局人員、檢察官進行線上跨國會議,共商偵辦方法,並在了解相關案情後,由案件偵辦經驗豐富的幣安金融犯罪合規團隊根據相關幣流分析給出建議,協助限縮偵辦對象,並提供相關情資,以利執法單位後續的追查。 目前,負責偵辦此次案件的台北地檢署檢察官羅韋淵,依照涉嫌加重詐欺、違反洗錢防制法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已於上月起訴本案相關嫌疑人共計 9 人。羅韋淵表示: 感謝幣安長期積極配合台灣執法單位,並在本次案件中提供專業的協助與重要情資,讓偵查團隊能夠進一步抽絲剝繭,拼湊出犯罪全貌,最終將嫌疑人繩之以法。 幣安亞太區域團隊代表 Damien Ho 表示: 幣安很驕傲能夠與台灣優秀的檢警調單位共同合作,為案件偵辦取得重大進展。同時,我們與台灣執法機關的合作也再次證明,幣安對於打擊金融犯罪與守護 Web3 生態圈安全的堅實承諾。我們將持續秉持此一目標,持續深化與全球執法機關之合作。 此案彰顯了在打擊新型態金融犯罪上公私協力的重要性,透過執法機關與交易所緊密的配合,將能夠有效打擊不法,確保金融體系不被惡意份子濫用。 在台灣,幣安至今已協助數千件執法請求,並和全台超過 10 處機關進行執法培訓課程,超過千位執法人員參與,其間亦獲得許多正向的反響。 台灣警政署:境外虛擬資產交易所上千家,僅幣安協助警方辦案 (以上內容由 幣安 提供) 〈涉案金額近 2 億新台幣!幣安助力台灣執法單位破獲重大加密貨幣刑案〉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涉案金額近 2 億新台幣!幣安助力台灣執法單位破獲重大加密貨幣刑案

近期,幣安金融犯罪合規(Financial Crimes Compliance)部門與台灣法務部調查局、台北地方檢察署合作,協力破獲一起重大「假個人幣商」洗錢水房案,涉案金額高達近 2 億新台幣(逾 600 萬美元)。其中,幣安所提供的情資與協助,在案件偵辦中發揮關鍵作用,幫助執法機關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根據媒體報導,此一犯罪集團長期協助詐騙集團利用虛擬資產進行洗錢。該集團通過準備虛假客戶對話記錄、匯款證明、 KYC 資料等,讓車手假冒為個人幣商,以此來躲避檢警追緝。然而法網恢恢,檢警單位透過不懈追查,掌握多筆幣流資料,並向包含幣安在內的相關方調證索資。

在收到執法請求後,幣安立即與承辦此案的調查局人員、檢察官進行線上跨國會議,共商偵辦方法,並在了解相關案情後,由案件偵辦經驗豐富的幣安金融犯罪合規團隊根據相關幣流分析給出建議,協助限縮偵辦對象,並提供相關情資,以利執法單位後續的追查。

目前,負責偵辦此次案件的台北地檢署檢察官羅韋淵,依照涉嫌加重詐欺、違反洗錢防制法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已於上月起訴本案相關嫌疑人共計 9 人。羅韋淵表示:

感謝幣安長期積極配合台灣執法單位,並在本次案件中提供專業的協助與重要情資,讓偵查團隊能夠進一步抽絲剝繭,拼湊出犯罪全貌,最終將嫌疑人繩之以法。

幣安亞太區域團隊代表 Damien Ho 表示:

幣安很驕傲能夠與台灣優秀的檢警調單位共同合作,為案件偵辦取得重大進展。同時,我們與台灣執法機關的合作也再次證明,幣安對於打擊金融犯罪與守護 Web3 生態圈安全的堅實承諾。我們將持續秉持此一目標,持續深化與全球執法機關之合作。

此案彰顯了在打擊新型態金融犯罪上公私協力的重要性,透過執法機關與交易所緊密的配合,將能夠有效打擊不法,確保金融體系不被惡意份子濫用。

在台灣,幣安至今已協助數千件執法請求,並和全台超過 10 處機關進行執法培訓課程,超過千位執法人員參與,其間亦獲得許多正向的反響。

台灣警政署:境外虛擬資產交易所上千家,僅幣安協助警方辦案

(以上內容由 幣安 提供)

〈涉案金額近 2 億新台幣!幣安助力台灣執法單位破獲重大加密貨幣刑案〉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無懼拜登打壓威脅!美參院通過「廢除 SEC 加密貨幣會計準則」美國參議院周四加入眾議院的行列,尋求廢除美國證管會(SEC)名為第 121 號員工會計公告(又名 SAB 121)的一項加密貨幣會計準則,儘管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矢言要對這項決議動用「否決權」。 在參議院,議員們以 60 票同意對 38 票反對,推翻了這項政策。 不過,儘管這項原本會對銀行業務加以限制的措施獲得鬆綁,但加密貨幣業界或許還不能因此鬆口氣,原因是拜登表示,以這種方式取消該規定,將擾亂「保護加密資產市場投資人和保障廣泛金融體系的工作」。 由於十多位民主黨議員加入多數共和黨議員的陣營,因此讓這項決議案輕鬆獲得通過。然而,決議案並沒有獲得足夠票數,能夠達成不會被否決的門檻。 就連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也與民主黨內其他大佬一起反對 SEC 的加密貨幣會計準則。 推動這項決議案的共和黨參議員 Cynthia Lummis 說,這項公告是一場災難,不會保護消費者,她稱: 最新的否決投票過關,是金融創新的一大勝利,是對拜登政府、 SEC 主席詹斯勒(Gary Gensler)對待加密資產方式的明確譴責而且是兩院都通過了獨立的加密貨幣議案。 SAB 121 是在 2022 年由 SEC 所公告,要求幫客戶保管加密貨幣的企業應該把它登記在自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這可能會對那些與加密貨幣客戶合作的銀行造成重大的資本影響。共和黨議員抨擊,SEC 在沒有經過必要的規則程序的情況下制定政策,政府問責辦公室認同這樣的看法,認為 SEC 在處理方式有誤,應該是制定為規則,而非是以員工準則的形式呈現。 SEC 發言人在參議院投票後發表聲明說:「SAB 121 是不具約束力的員工準則,如果遵守,將強化對企業投資人的重要揭露」,他指的企業是指為客戶保管加密貨幣資產的業者。他說: 我們一次又一次見到加密貨幣公司倒閉,並看到他們的客戶在破產法院排隊,希望拿回他們認為法律上屬於他們的東西。 近年來,共和黨議員一直對抗聯邦金融監管當局利用「準則文件」來擴大監管角色,理由是監管機構擴張了他們的轄權範圍,而且受監管的產業認為他們不能夠忽視這些「準則」,即便這些「準則」是否具有約束性。 這次決議案的推動者之一,共和黨議員 Mike Flood 形容這次的投票表決「具有象徵結果」,而且獲得了兩黨的支持。 他說,總統拜登應該要簽署這份國會決議案,以確保 SEC 撤銷原本的做法,並且為美國邁向數位金融的未來設定明確的道路。 〈無懼拜登打壓威脅!美參院通過「廢除 SEC 加密貨幣會計準則」〉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無懼拜登打壓威脅!美參院通過「廢除 SEC 加密貨幣會計準則」

美國參議院周四加入眾議院的行列,尋求廢除美國證管會(SEC)名為第 121 號員工會計公告(又名 SAB 121)的一項加密貨幣會計準則,儘管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矢言要對這項決議動用「否決權」。

在參議院,議員們以 60 票同意對 38 票反對,推翻了這項政策。

不過,儘管這項原本會對銀行業務加以限制的措施獲得鬆綁,但加密貨幣業界或許還不能因此鬆口氣,原因是拜登表示,以這種方式取消該規定,將擾亂「保護加密資產市場投資人和保障廣泛金融體系的工作」。

由於十多位民主黨議員加入多數共和黨議員的陣營,因此讓這項決議案輕鬆獲得通過。然而,決議案並沒有獲得足夠票數,能夠達成不會被否決的門檻。

就連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也與民主黨內其他大佬一起反對 SEC 的加密貨幣會計準則。

推動這項決議案的共和黨參議員 Cynthia Lummis 說,這項公告是一場災難,不會保護消費者,她稱:

最新的否決投票過關,是金融創新的一大勝利,是對拜登政府、 SEC 主席詹斯勒(Gary Gensler)對待加密資產方式的明確譴責而且是兩院都通過了獨立的加密貨幣議案。

SAB 121 是在 2022 年由 SEC 所公告,要求幫客戶保管加密貨幣的企業應該把它登記在自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這可能會對那些與加密貨幣客戶合作的銀行造成重大的資本影響。共和黨議員抨擊,SEC 在沒有經過必要的規則程序的情況下制定政策,政府問責辦公室認同這樣的看法,認為 SEC 在處理方式有誤,應該是制定為規則,而非是以員工準則的形式呈現。

SEC 發言人在參議院投票後發表聲明說:「SAB 121 是不具約束力的員工準則,如果遵守,將強化對企業投資人的重要揭露」,他指的企業是指為客戶保管加密貨幣資產的業者。他說:

我們一次又一次見到加密貨幣公司倒閉,並看到他們的客戶在破產法院排隊,希望拿回他們認為法律上屬於他們的東西。

近年來,共和黨議員一直對抗聯邦金融監管當局利用「準則文件」來擴大監管角色,理由是監管機構擴張了他們的轄權範圍,而且受監管的產業認為他們不能夠忽視這些「準則」,即便這些「準則」是否具有約束性。

這次決議案的推動者之一,共和黨議員 Mike Flood 形容這次的投票表決「具有象徵結果」,而且獲得了兩黨的支持。

他說,總統拜登應該要簽署這份國會決議案,以確保 SEC 撤銷原本的做法,並且為美國邁向數位金融的未來設定明確的道路。

〈無懼拜登打壓威脅!美參院通過「廢除 SEC 加密貨幣會計準則」〉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Pump.fun 遭攻擊損失近 200 萬美元,幕後黑手竟是前員工基於 Solana 的迷因幣市場、發幣工具 Pump.fun 今(17)日凌晨爆發駭客攻擊,損失近 200 萬美元,導致平台一度暫停交易,而這一切竟是前員工挾怨而展開的報復行為。 Pump.fun 官方團隊清晨發文表示,這位前員工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獲得「提款權限」,從該協議的 Bonding Curve 合約中盜取 190 萬美元。 Pump.fun 指出,前員工先是透過 Solana 借貸協議,使用閃電貸借入足夠的 SOL,然後再買進大量迷因幣,以此填滿這些代幣的 Bonding Curve LP 底池(填滿後才能上架到 Raydium),然而當池子被填滿後,他隨即就抽走了原先轉入的 SOL 以償還閃電貸,導致這些迷因幣無法上架到 Raydium 。 Pump.fun 表示,Bonding Curve 合約中持有總計 4,500 萬美元,其中約有 12,300 枚 SOL(190 萬美元)被盜。 雖然該平台一度暫停交易,但現已恢復正常運作。團隊表示,Pump.fun 智能合約「是安全的」,受事件波及的用戶將在未來 24 小時內獲得賠償。 實際上在事發後的數分鐘內,就有一名 Pump.fun 前員工的 Twitter 帳號發文承認自己就是攻擊者,甚至直言「不害怕入獄」,並且開始把被盜資金隨機空投給一些 Solana 代幣、 NFT 的持有者。 攻擊者指出,他已經為 Pump.fun 工作了幾週,覺得該公司「的管理很糟糕」,並且他對公司領導層懷有「私人恩怨」,而當被問及為何要發動攻擊時,他也是直言不諱説,「我只是想摧毀 Pump.fun,因為這是值得做的事情」。 life without parole. Sticking this here now: if stacc winds up dead, it was not a suicide :). I will tell you this: /x — staccoverflow ; j'arrête ; (@STACCoverflow) May 16, 2024 他表示,「Pump.fun 無意中傷害了人們很長一段時間」,且自己觀察到該公司正處於下滑趨勢,並在他的幫助下加速了這個過程。 Pump.fun 是一個基於 Solana 的迷因幣發幣工具及社群平台,可以支援用戶在沒有任何開發經驗的情況下,以極低的成本(0.02SOL)部署發行代幣。自 2024 年 1 月上線以來,目前已累積發行超過 46 萬個代幣。截至 5 月 9 日,Pump.fun 的累計收入已超過 1,700 萬美元(收取 1% 的交易手續費)。 〈Pump.fun 遭攻擊損失近 200 萬美元,幕後黑手竟是前員工〉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Pump.fun 遭攻擊損失近 200 萬美元,幕後黑手竟是前員工

基於 Solana 的迷因幣市場、發幣工具 Pump.fun 今(17)日凌晨爆發駭客攻擊,損失近 200 萬美元,導致平台一度暫停交易,而這一切竟是前員工挾怨而展開的報復行為。

Pump.fun 官方團隊清晨發文表示,這位前員工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獲得「提款權限」,從該協議的 Bonding Curve 合約中盜取 190 萬美元。

Pump.fun 指出,前員工先是透過 Solana 借貸協議,使用閃電貸借入足夠的 SOL,然後再買進大量迷因幣,以此填滿這些代幣的 Bonding Curve LP 底池(填滿後才能上架到 Raydium),然而當池子被填滿後,他隨即就抽走了原先轉入的 SOL 以償還閃電貸,導致這些迷因幣無法上架到 Raydium 。

Pump.fun 表示,Bonding Curve 合約中持有總計 4,500 萬美元,其中約有 12,300 枚 SOL(190 萬美元)被盜。

雖然該平台一度暫停交易,但現已恢復正常運作。團隊表示,Pump.fun 智能合約「是安全的」,受事件波及的用戶將在未來 24 小時內獲得賠償。

實際上在事發後的數分鐘內,就有一名 Pump.fun 前員工的 Twitter 帳號發文承認自己就是攻擊者,甚至直言「不害怕入獄」,並且開始把被盜資金隨機空投給一些 Solana 代幣、 NFT 的持有者。

攻擊者指出,他已經為 Pump.fun 工作了幾週,覺得該公司「的管理很糟糕」,並且他對公司領導層懷有「私人恩怨」,而當被問及為何要發動攻擊時,他也是直言不諱説,「我只是想摧毀 Pump.fun,因為這是值得做的事情」。

life without parole. Sticking this here now: if stacc winds up dead, it was not a suicide :). I will tell you this: /x

— staccoverflow ; j'arrête ; (@STACCoverflow) May 16, 2024

他表示,「Pump.fun 無意中傷害了人們很長一段時間」,且自己觀察到該公司正處於下滑趨勢,並在他的幫助下加速了這個過程。

Pump.fun 是一個基於 Solana 的迷因幣發幣工具及社群平台,可以支援用戶在沒有任何開發經驗的情況下,以極低的成本(0.02SOL)部署發行代幣。自 2024 年 1 月上線以來,目前已累積發行超過 46 萬個代幣。截至 5 月 9 日,Pump.fun 的累計收入已超過 1,700 萬美元(收取 1% 的交易手續費)。

〈Pump.fun 遭攻擊損失近 200 萬美元,幕後黑手竟是前員工〉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芝商所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對市場行情有何影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是美股市場最大的比特幣期貨正規市場,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該集團正準備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但計畫還屬於早期階段,不會在近期推出,這項交易功能目的是提供投資者在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可藉此提升期貨交易的價格反應能力,強化原有的期貨交易產品。 那對市場的價格會有影響嗎?我們認為不會,即使 CME 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也不會像比特幣 ETF 帶來那麼大的買盤,因為 CME 面向的大多是機構投資者或是專業投資人,主要功能會是提供機構投資者多一個比特幣兌換管道以提供流動性,畢竟比特幣現貨 ETF 推出之後的確對期貨的買氣有不少影響,CME 必須出手拯救下滑的業績。 過去總有不少分析師表示期貨價格牽動現貨價格,但 CME 可能認為比特幣價格方向現在還是跟著現貨 ETF 買盤流出流入得多,衍生品僅是協助放大波動,沒有決定價格上漲或下跌的功能。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Daily|芝商所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對市場行情有何影響?〉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芝商所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對市場行情有何影響?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是美股市場最大的比特幣期貨正規市場,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該集團正準備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但計畫還屬於早期階段,不會在近期推出,這項交易功能目的是提供投資者在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可藉此提升期貨交易的價格反應能力,強化原有的期貨交易產品。

那對市場的價格會有影響嗎?我們認為不會,即使 CME 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也不會像比特幣 ETF 帶來那麼大的買盤,因為 CME 面向的大多是機構投資者或是專業投資人,主要功能會是提供機構投資者多一個比特幣兌換管道以提供流動性,畢竟比特幣現貨 ETF 推出之後的確對期貨的買氣有不少影響,CME 必須出手拯救下滑的業績。

過去總有不少分析師表示期貨價格牽動現貨價格,但 CME 可能認為比特幣價格方向現在還是跟著現貨 ETF 買盤流出流入得多,衍生品僅是協助放大波動,沒有決定價格上漲或下跌的功能。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Daily|芝商所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對市場行情有何影響?〉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Notcoin 強勢崛起登陸各大交易所!一文掌握開盤前夕的關鍵資訊原文作者:Alfred 原文來源:Cycle Capital Research 一、 Notcoin 是什麼? Notcoin 是一款免費且易於使用的 Telegram 遊戲,其玩法主要是人們透過點擊手機螢幕來賺取金幣,Tap to Earn 的機制讓許多用戶進入 Web3 。自 2024 年 1 月 1 日上線以來,Notcoin 就成為 Telegram 上熱度和用戶量最高的頻道之一。社群熱度極高,參與人數超過 3,000 萬,Telegram 群組人數超過 600 萬,每日平均活躍高峰超過 500 萬,背靠坐擁 13 億+用戶的 Telegram 。 在 3 月 LD Capital 便發過研報進行細緻的介紹並看好後續表現,基本面可回溯此前內容,當前 Notcoin 憑藉巨大的用戶總量及潛力,TON 基金會的資源支持和公平分發 MEME 幣理念熱度疊加,在 5 月成功登陸各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實現破圈。  二、近期趨勢 Notcoin 近期從一款玩法邏輯簡單直接的 Telegram 遊戲,到獲得加密主流交易所和資金的青睞,將於 5 月 16 日同時在 18 家交易所上市交易,包括 Binance 、 OKX 、 Bybit 、 Kucoin 、 Bitget 、 Gate io 、 Bitmart 、 Bitfinex 、 Crypto.com 等。 這背後一定程度代表著,交易所和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選擇標的的傾向正在改變。在市場流動性偏緊的背景下,個人投資者對開盤即接盤的 VC 幣表現出厭倦,互不接盤的情緒也使得新幣一路低走,當前階段市場的情緒已從低流通高 FDV 的 VC 幣轉向高流通比例重社群的 Meme 幣。 三、上幣情況 Notcoin 將於 5 月 16 日 12:00(UTC)(台北時間 20:00)在各交易所上市交易,近日部分交易所推出了挖礦活動,如幣安 2024 年 5 月 13 日 00:00(UTC)開始啟動 Launchpool ,支援 BNB 與 FDUSD 兩類池。 代幣名稱:Notcoin(NOT) 最大代幣供應量:102,719,221,714 NOT 初始流通供應量:102,719,221,714 NOT(最大代幣供應量的 100%-全流通) 從代幣分配上,進一步看出選幣趨勢的變化,Notcoin 把絕大多數的代幣分給了社群,透過 Tap to Earn 的方式挖礦,總量超過 78%,項目開發僅佔 5%,且無投資人份額。 四、盤前準備 盤前參與的角色大致可分為三種:1 、較早參與打金及場外代金券購買;2 、參與各大交易所挖礦;3 、暫未參與等待開盤。 對於角色 1,若持有 getgems 上列出的 NFT 代金券,應及時在 Notcoin 的 Telegram BOT 上進行導入(鑄造費 0.06/張),而後提幣到交易所(手續費 1.5%);若持有 wnot,則等待 not 轉換開啟(預估上市當天可用)。 對於角色 2,根據各交易所規則參與即可,其中幣安 Launchpool 的代幣獎勵總量最多:3,081,576,651 NOT(最大代幣供應量的 3%)。 對於角色 3,結合估值和開盤情況進行參與。 五、估值狀況 5 月 15 日晚間,依 getgems 的 NFT 代金劵;ston.fi 的 WNOT;aevo 場外價分別為 0.0101;0.0089;0.00795 。 NOT 為全流通代幣,更適合與 MEME 幣進行比較,上幣節奏較快,與 BOME 比較更合理些;近期熱度一般的項目上市的市值在 5–10 億之間;同時結合 5.15 晚 CPI 中性偏多的數據結果帶動了大盤提振。認為 NOT 在開盤時有望衝高在 0.01 以上,回落區間在 0.006–0.01 之間。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Cycle Capital Research)   〈Notcoin 強勢崛起登陸各大交易所!一文掌握開盤前夕的關鍵資訊〉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Notcoin 強勢崛起登陸各大交易所!一文掌握開盤前夕的關鍵資訊

原文作者:Alfred

原文來源:Cycle Capital Research

一、 Notcoin 是什麼?

Notcoin 是一款免費且易於使用的 Telegram 遊戲,其玩法主要是人們透過點擊手機螢幕來賺取金幣,Tap to Earn 的機制讓許多用戶進入 Web3 。自 2024 年 1 月 1 日上線以來,Notcoin 就成為 Telegram 上熱度和用戶量最高的頻道之一。社群熱度極高,參與人數超過 3,000 萬,Telegram 群組人數超過 600 萬,每日平均活躍高峰超過 500 萬,背靠坐擁 13 億+用戶的 Telegram 。

在 3 月 LD Capital 便發過研報進行細緻的介紹並看好後續表現,基本面可回溯此前內容,當前 Notcoin 憑藉巨大的用戶總量及潛力,TON 基金會的資源支持和公平分發 MEME 幣理念熱度疊加,在 5 月成功登陸各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實現破圈。

 二、近期趨勢

Notcoin 近期從一款玩法邏輯簡單直接的 Telegram 遊戲,到獲得加密主流交易所和資金的青睞,將於 5 月 16 日同時在 18 家交易所上市交易,包括 Binance 、 OKX 、 Bybit 、 Kucoin 、 Bitget 、 Gate io 、 Bitmart 、 Bitfinex 、 Crypto.com 等。

這背後一定程度代表著,交易所和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選擇標的的傾向正在改變。在市場流動性偏緊的背景下,個人投資者對開盤即接盤的 VC 幣表現出厭倦,互不接盤的情緒也使得新幣一路低走,當前階段市場的情緒已從低流通高 FDV 的 VC 幣轉向高流通比例重社群的 Meme 幣。

三、上幣情況

Notcoin 將於 5 月 16 日 12:00(UTC)(台北時間 20:00)在各交易所上市交易,近日部分交易所推出了挖礦活動,如幣安 2024 年 5 月 13 日 00:00(UTC)開始啟動 Launchpool ,支援 BNB 與 FDUSD 兩類池。

代幣名稱:Notcoin(NOT)

最大代幣供應量:102,719,221,714 NOT

初始流通供應量:102,719,221,714 NOT(最大代幣供應量的 100%-全流通)

從代幣分配上,進一步看出選幣趨勢的變化,Notcoin 把絕大多數的代幣分給了社群,透過 Tap to Earn 的方式挖礦,總量超過 78%,項目開發僅佔 5%,且無投資人份額。

四、盤前準備

盤前參與的角色大致可分為三種:1 、較早參與打金及場外代金券購買;2 、參與各大交易所挖礦;3 、暫未參與等待開盤。

對於角色 1,若持有 getgems 上列出的 NFT 代金券,應及時在 Notcoin 的 Telegram BOT 上進行導入(鑄造費 0.06/張),而後提幣到交易所(手續費 1.5%);若持有 wnot,則等待 not 轉換開啟(預估上市當天可用)。

對於角色 2,根據各交易所規則參與即可,其中幣安 Launchpool 的代幣獎勵總量最多:3,081,576,651 NOT(最大代幣供應量的 3%)。

對於角色 3,結合估值和開盤情況進行參與。

五、估值狀況

5 月 15 日晚間,依 getgems 的 NFT 代金劵;ston.fi 的 WNOT;aevo 場外價分別為 0.0101;0.0089;0.00795 。

NOT 為全流通代幣,更適合與 MEME 幣進行比較,上幣節奏較快,與 BOME 比較更合理些;近期熱度一般的項目上市的市值在 5–10 億之間;同時結合 5.15 晚 CPI 中性偏多的數據結果帶動了大盤提振。認為 NOT 在開盤時有望衝高在 0.01 以上,回落區間在 0.006–0.01 之間。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Cycle Capital Research)

 

〈Notcoin 強勢崛起登陸各大交易所!一文掌握開盤前夕的關鍵資訊〉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Circle 申請將總部從愛爾蘭遷至美國,為 IPO 鋪平道路根據《彭博社》報導,穩定幣 USDC 發行商 Circle 已申請將公司總部從愛爾蘭遷移至美國,這項舉措被認為是該公司尋求在美上市的關鍵一步。 Circle 發言人向《彭博社》證實,該公司最近確實向法庭提交了相關文件,但拒絕詳細說明遷移總部的原因。 Circle 今年 1 月已向美國證管會(SEC)遞交 IPO 申請,目前公司的註冊地在愛爾蘭。 USDC 取得的成功部分歸因於 Circle 對合規性、透明性和強大基礎設施的承諾,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USDC 是僅次於 Tether(USDT)的第二大穩定幣,目前市值約 330 億美元,是排名第 6 大的加密貨幣。 Circle 早期曾獲得華爾街投行高盛的注資支持,其他投資方還包含貝萊德、富達管理和研究公司、 Marshall Wace 和 Fin Capital 等。據報導, 該公司在 2022 年一輪融資中的估值為 77 億美元。 〈Circle 申請將總部從愛爾蘭遷至美國,為 IPO 鋪平道路〉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Circle 申請將總部從愛爾蘭遷至美國,為 IPO 鋪平道路

根據《彭博社》報導,穩定幣 USDC 發行商 Circle 已申請將公司總部從愛爾蘭遷移至美國,這項舉措被認為是該公司尋求在美上市的關鍵一步。

Circle 發言人向《彭博社》證實,該公司最近確實向法庭提交了相關文件,但拒絕詳細說明遷移總部的原因。

Circle 今年 1 月已向美國證管會(SEC)遞交 IPO 申請,目前公司的註冊地在愛爾蘭。

USDC 取得的成功部分歸因於 Circle 對合規性、透明性和強大基礎設施的承諾,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USDC 是僅次於 Tether(USDT)的第二大穩定幣,目前市值約 330 億美元,是排名第 6 大的加密貨幣。

Circle 早期曾獲得華爾街投行高盛的注資支持,其他投資方還包含貝萊德、富達管理和研究公司、 Marshall Wace 和 Fin Capital 等。據報導, 該公司在 2022 年一輪融資中的估值為 77 億美元。

〈Circle 申請將總部從愛爾蘭遷至美國,為 IPO 鋪平道路〉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加密貨幣布局再升級?《金融時報》:芝商所擬推「比特幣現貨交易」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全球衍生品交易所龍頭 —— 芝商所集團(CME Group)打算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以因應華爾街今年以來對加密貨幣領域不斷增長的投資需求。 《金融時報》引述 3 位知情人士指出,芝商所已為此與多位「希望能在受監管市場買賣比特幣的交易者」進行了相關討論。報導提到,雖然這項計畫尚未被敲定,但如果最終得以落實,將充分展現出華爾街機構進一步進軍加密貨幣領域的決心。 針對上述消息,芝商所拒絕置評。 近幾年來,芝商所不斷拓展加密貨幣衍生品業務產品線。自 2017 年 12 月推出比特幣期貨後,芝商所迄今還相繼推出了比特幣選擇權、以太幣期貨和微型比特幣期貨。 《金融時報》透露,芝商所如果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將再次為比特幣步入主流市場而敞開大門,因為這將允許投資人更容易進行「基差交易(Basis Trading)」,也就是利用槓桿從期貨與基礎現貨市場之間的價差中套利,目前絕大部分的美債基差交易都在芝商所進行。 知情人士稱,芝商所潛在的比特幣現貨交易業務將透過瑞士的 EBS 貨幣交易場所進行,後者對加密資產的交易、儲存有著廣泛的監管。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芝商所的競爭對手—— 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上個月才表示將關閉加密貨幣現貨市場業務,並指責美國在這方面缺乏明確的監管。 〈加密貨幣布局再升級?《金融時報》:芝商所擬推「比特幣現貨交易」〉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加密貨幣布局再升級?《金融時報》:芝商所擬推「比特幣現貨交易」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全球衍生品交易所龍頭 —— 芝商所集團(CME Group)打算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以因應華爾街今年以來對加密貨幣領域不斷增長的投資需求。

《金融時報》引述 3 位知情人士指出,芝商所已為此與多位「希望能在受監管市場買賣比特幣的交易者」進行了相關討論。報導提到,雖然這項計畫尚未被敲定,但如果最終得以落實,將充分展現出華爾街機構進一步進軍加密貨幣領域的決心。

針對上述消息,芝商所拒絕置評。

近幾年來,芝商所不斷拓展加密貨幣衍生品業務產品線。自 2017 年 12 月推出比特幣期貨後,芝商所迄今還相繼推出了比特幣選擇權、以太幣期貨和微型比特幣期貨。

《金融時報》透露,芝商所如果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將再次為比特幣步入主流市場而敞開大門,因為這將允許投資人更容易進行「基差交易(Basis Trading)」,也就是利用槓桿從期貨與基礎現貨市場之間的價差中套利,目前絕大部分的美債基差交易都在芝商所進行。

知情人士稱,芝商所潛在的比特幣現貨交易業務將透過瑞士的 EBS 貨幣交易場所進行,後者對加密資產的交易、儲存有著廣泛的監管。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芝商所的競爭對手—— 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上個月才表示將關閉加密貨幣現貨市場業務,並指責美國在這方面缺乏明確的監管。

〈加密貨幣布局再升級?《金融時報》:芝商所擬推「比特幣現貨交易」〉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Последние новости криптовалют
⚡️ Участвуйте в последних обсуждениях в криптомире
💬 Общайтесь с любимыми авторами
👍 Изучайте темы, которые вам интересны
Эл. почта/номер телефона

Последние новости

--
Подробнее
Структура веб-страницы
Cookie Preferences
Правила и условия платформ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