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去年APT 带来Layer 1 的一个关注度后,大家的注意力开始放在这些由Meta 原班人马出来各自为政的区块链体系,而SUI 正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其中原因不乏有因APT 空投踏空的投资者们,在寻找下一个能带来获利的公链,SUI 在团队背景、生态系、UI/UX 上来说,表现相当良好,接下来会根据每一个需要了解的细节去分析SUI 在这个时间点主网上线发币是否为一个好操作?以及作为价值投资方面,能什么时候持有SUI?

关于SUI

SUI

先说结论,因为关于技术的介绍都是枝微末节,也并非大多数投资人所关心的,故先放上大家对于SUI 出世上,我个人观察下来的一些看法。

目的在于打造Web3 生态整合,并在维护及运行成本减少的情况下,扩展性最高的公链。

这是我对于SUI 的结论,这并不是一个简而言之的言论,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而我相信SUI 依其呈现的共识架构,以及过往的公链部分失败的经历,可以做的更好。

维护及运行成本这部分不知道大部分的人有什么样的看法?

讲个简单一些的,单单只是智能合约上的交互动作,若有数据的存储这一行的code 在receiver 上面就有可能让交易失败,所以在一条链上去架设合约时,需要顾及对于链上的数据存储的成本,所以大部分合约倾向于将储存数据这一选项嫁接到节点运行上,去摊平这个成本,也会让使用者去承担,当然这有点太过细微,也不是每个程序都是这样跑的。

主要要考虑的就是去中心化也就是分散式帐本这一件事情的成本相当高。

也是现在公链主要去克服的问题,让成本降低,好让后续大众使用上成本是可以无痛转移的。

Mysten 实验室

Sui 开发团队为Mysten Labs,由Meta 旗下Novi 研究团队成立(同样致力于开发Diem 区块链)。

与Aptos 一样,Sui 和Meta 没有任何实质性关系,尽管其也是由前Novi-Meta 人员组成

  • 第一层、POS

  • 游戏、社交、商业→ Web3 整合型公链

  • 动态NFT 运作

团队成员

Evan Cheng,首席执行官:前Novi 研发主管和Meta 工程总监(编程、语言运行库)

Sam Blackshear,首席技术官:前Novi 首席工程师;专注于Move 编程语言

Adeniyi Abiodun,CPO:曾任Meta Novi 产品负责人;曾任职于VMware、甲骨文、PeerNova、汇丰银行、摩根大通

George Danezis,首席科学家:曾任Meta Novi 研究科学家;曾任职于Chainspace、微软

Kostas (Konstantinos) Chalkias:曾任Novi 首席密码学家

融资状况

A轮

  • 日期:2021 / 12

  • 资金:3600 万美元

  • 类型:股份

  • 投资方:a16z、NFX、Scribble Ventures、Redpoint、Lightspeed、Electric Capital、Samsung NEXT、Slow Ventures、Standard Crypto、Coinbase Ventures

B 轮

  • 日期:2022 / 07

  • 资金:3 亿美元

  • 类型:股份

  • 投资方:a16z、FTX Ventures、Jump Capital、Binance Labs、Coinbase Ventures

代币经济Tokenomics

SUI Token Distribution

  • SUI 代币分配 https://blog.sui.io/sui-token-allocation/

  • 总量:100 亿颗

  • 应用:

    • 节点质押

    • 交易费用

    • 治理投票

    • 原生资产交易。

  • 分配:

    • 20%:早期贡献者

    • 14%:投资人

    • 10%:Mysten Labs 财政部

    • 6%:社区访问程序和应用程序测试人员

    • 50%:社区储备(由SUI基金会管理)

      • 代表团项目:

      • 拨款计划

      • 研究和发展

      • 验证者补贴

代币经济分析

目前在发行速率与发行量上并无太多可参考的数据,目前整理有提供发币的选项为下,当然后续若有TokenUnlock 资讯,或是本身代币分配给Contributor 的解锁周期或是Community Reserve 的资讯会更为精确一些。

  • 目前在Initial Supply 给予总趴数为Total 的6% 并无太多。

  • 若以正常10 年会到总发币量的80 – 90% 的通则来看,一个月约莫也会有1 亿颗SUI 发放。

  • 加上目前尚未有通缩机制,所以不能判断Total 的硬顶在哪边。

  • 以半年的正常发币来看,我预估Price 并不会超过10U,也就是以Public Price 来说不会是百倍币,但若以10U 来看,届时的市值会超过Matic。

    • 为何要说半年,主要是23/Q4 年末可能是熊市反转,故还需要时间判断。

  • 在发行量以及价格上能够对标的也以Matic 为主,尽管两者要做的技术向不同。

  • 发币的时间与比特ATR 与减半周期的时机点个人认为在短期投资上可以进场,但长期来说会需要等待市场反应:

    • 短期进场,有高点即可以出掉获利。

    • 长期持有,应该等待市场对于SUI 的态度,决定是否以低成本持续持有,并寻找生态机会进行代币的利用。

  • 合理价格应位于$1 可以去做前期观察,震荡上可能会是$4 慢慢下行,个人投资上会偏向分布进场去摊平成本,尽量让成本接近$1 ,接近可控成本。

和APTOS比较

重点

除团队成员均从Meta 之外,Sui 和Aptos 还有一些表面和根本上的相似之处,总结如下:

  1. 均旨在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难题」

  2. 均以Move 作为各自原生编程语言(Sui 的Object 模型与Aptos 略有不同)

    • SUI – Object Model:采用以目标资产形式,而非地址改变的方式进行交易、交互的区块链运作方式,可以减少区块链的负担成本,下方会进行介绍。

  3. 交易并行化(实现低延迟和高吞吐量),而非采用有序区块执行:

    • 优化数据可用性

    • 用于改进DX / UX 的SDK、API ( 增加开发者体验)

    • 获顶级机构投资

    • 估值大致相同

差异 – SUI

Gas 机制

在每个epoch 开始时,验证者对网络范围内的gas 价格进行投票,该价格用作用户在提交交易处理时锚定的参考

系统会为验证者提供激励措施,以使Gas 保持在每个epoch 的参考价格附近;而那些提交高价的人将受到折扣奖励(discounted rewards)惩罚。

→ 好处是几乎所有用户提交的交易都趋近于有效交易,而试图提高Gas Fee 者,也不会因为Gas Fee 的关系有过度的MEV 状况产生,同时链上活动也不会产生Gas Fee 过高的情形出现。

关于交易执行费用与数据储存费用: 原先在任何区块链执行时,我们支付的Gas Fee 是包含合约交互上数据的存储费用; 而SUI 是将费用类型独立出来,支付Gas 与储存费用(部分存入储存基金作为未来发展);此设计也融合了SUI 在数据共识上的好处,将数据维护成本减少。

以交易类型去区分交易的执行

  • 简单交易:让一些简单的交易(资产转移)可以立即执行,通常数据为独立,不会牵扯太多其余地址或是帐户,实现点对点的立即实现

  • 复杂交易:采用DAG 共识,使交易变成有序执行。

采用Object Model

这与交易的执行有相当大的程度的关系,改变了原先交易纪录的方式,SUI 选择了以目标物为导向的交易模型,其中包含NFT、Token、合约等;对比其他公链以地址对地址为核心。

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了解实际上的差别:

当SUI 上面发生了一笔交易时,交易内容是地址A 发送了一个NFT 给B,那么SUI 的帐本模型需要更新的内容是:「这个NFT(Object) 的所有地址由A 变成了B;而如果这样的交易发生在以地址为中心的区块链中,则会需要将地址A 的内容和地址B 的内容都修改一次,让NFT 从地址A 转移到地址B。」

两者相比则发现此举仅仅改变了Object 属性的纪录方式,减少了纪录成本。

关于Narwhal(内存池)& Tusk 以及BFT

  • 相关参考文献

    • https://arxiv.org/pdf/2105.11827.pdf

    • https://developers.diem.com/papers/diem-consensus-state-machine-replication-in-the-diem-blockchain/2021-08-17.pdf

    • https://www.blocktempo.com/why-is-move-purpass-than-solidity/

SUI 实现共识的设计是将协议的内存池与共识层区分开来,而大多数PoS Layer 1 具有单片共识协议。

想像一下内存池是「未完成的交易纪录等待排队」、共识层区是「纪录者」。

那么原先内存与共识绑在一块时,这些纪录者同时得纪录所有未完成的交易,导致性能要求较大(这后面会提及),而分开处理的方式则会让上述提及的简单交易容易执行,复杂交易需要共识者额外处理。

内存池相当于事物中转站,所有交易在通过矿工发送到网络之前,都需要在内存池中进行验证、打包和排序。

而基于DAG(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或以对象(Object)为中心的数据模型,有些人可能会认为Sui 是一个分布式账本而不是区块链。

因为在这种设计下,交易不会被按顺序打包成区块链,而是将其许多元素连结在一起作为一个网路图而不是链。

可以想像,DAG 模型可以通过拆分对象并利用它们的内置属性来增强可扩展性(前述提及关于Object 属性)。

对于涉及「Shared Object」的更复杂的交易,例如与可以由多个所有者修改的智能合约的交互,SUI 则会使用上述更传统的BFT 共识。

SUI 和其他Layer 1 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SUI 对共识协议可选择性

SUI 只在需要的时候运行共识来定期检查它的状态

这种共识架构极大地提高了性能,因为它使SUI 能够同时执行许多事务。因此,也减少了延迟,同时允许验证器使用它们的所有CPU 核心。根据该团队的说法,该架构将使其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具有水平可扩展性且整个网络没有上限的无权限区块链」。

硬体要求

通过运行一个完整节点可进一步比较其去中心化的容易程度。

下面总结SUI、Aptos 和其他L1 的情况:

结语

个人还是很喜欢SUI 在技术方面呈现上,是有其强大且积极的目的性的,其中功不可没的点是关于其在降低整体区块链成本上,包含:「交易属性分类、DAG 与内存的应用、Object Model、与Gas Fee 趋近于公平性」这几点,是后续若要普罗大众上,可能是最有感的,当你今天仅是需要转帐资产,以秒级别交易速度处理,是非常令人振奋的,而Gas Fee 也不会因为你给的过高过低有任何区别待遇。

有兴趣的可以去SUI 的Ecosystem 看看,尤其在下载SUI Wallet 更能体会我在说什么,SUI 的野心挺大,在UI/UX 上maybe 是体现他们想让「十亿个用户使用」的决心。

撇除这些好的当然也有些顾虑,作为投资的一点,SUI 的资讯还相当的繁杂,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做所谓的知识判别,而其中代币发放这一块,或许是需要大众多加着墨的一点。

——

我们是 DA 交易者联盟

DA 交易者联盟(DATA)为 DA Capital 旗下品牌,由职业交易员、美国顶尖商学院毕业生、全球百大收益员所创立,提供给对投资/交易、区块链/加密货币有兴趣的朋友一个能系统化、简单学习的环境。

DA Capital —— Bridge the unreal and real. 串连起现实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