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幣在香港被迫停止蒐集生物辨識資料

由ChatGPT之父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發起的世界幣(Worldcoin)項目,在克服隱私監管這條路上屢屢碰壁。世界幣近日被香港裁定違反《私隱條例》,被迫停止蒐集用戶虹膜與臉部影像。

世界幣採用虹膜掃描技術進行人類身份驗證,而根據官網資料,目前已經有超過500萬人進行過驗證,且遍佈超過160個國家。

由於蒐集虹膜資料涉及嚴重的隱私問題,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間,已經在世界幣的六個香港營運點,包含油麻地、觀塘、灣仔、數碼港、中環及銅鑼灣進行了10次放蛇行動(指執法人員或調查員假扮成普通市民,暗中調查和蒐集證據),並於2024年1月31日持法庭手令,進入營運點進行調查,再經過兩輪查訊後,現已完成所有相關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裁定世界幣在香港的運作違反《私隱條例》。

💡延伸閱讀:外媒:世界幣可能跟OpenAI、PayPal合作!若成真,會引發更多監管擔憂嗎?

世界幣蒐集臉部及虹膜影像非必需

私隱專員公署認為世界幣項目蒐集臉部及虹膜影像非必需,因為驗證用戶是否為人類,並不需要任何虹膜掃瞄,只需要由營運點的職員在現場評估便可。

此外,生物辨識資料屬於敏感的個人資訊,一旦被不當使用或洩露,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公署認為,在有侵犯私隱程度較低的驗證方式的情況下,採用臉部及虹膜影像並非必需。

重要資料欠缺中文版本、不主動告知民眾風險

另外關於世界幣的《隱私聲明》和《生物辨識資料同意書》的內容,不但欠缺中文版本,且營運點的職員也不會向參與者解說或確認他們「理解」文件中的內容,更不會告知民眾向項目方提供生物辨識資料的風險,或是解答民眾的問題。

過度保留個資

其中,調查發現世界幣會保留個人資料長達10年,以用作訓練驗證身分程式的AI模型,私隱專員公署認為時間過長,實屬過度保留個人資料。

香港私隱專員目前已經向世界幣發出執行通知,要求項目方停止以虹膜掃瞄裝置在香港蒐集巿民的虹膜及臉部影像。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如果有民眾發現世界幣項目仍然存在虹膜掃瞄裝置營運點,甚至可以直接舉報,讓公署採取執法行動,因此現階段世界幣在香港處於「被封殺」的狀態。

資料來源:CoinDesk、PCPD、Reuters

更多報導
外媒:世界幣可能跟OpenAI、PayPal合作!若成真,會引發更多監管擔憂嗎?
「世界幣」有自己的家了!打造自己的Layer 2區塊鏈,如何與超級鏈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