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LIVE
Web3 Plus 官方帳號
@Square-Creator-4d7130058
《Web3+》是由《數位時代》孵化,最好懂的區塊鏈媒體
Following
Followers
Liked
Shared
All Content
LIVE
--
雨露均霑、雞犬升天?以太坊現貨ETF半通過,Solana是下一個?以太坊現貨ETF半通過,有機會被視為「商品」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5月24日凌晨,正式批准包含貝萊德、富達和灰度等八檔以太坊現貨ETF的19b-4(交易所規則變更)表格。而根據華爾街投資銀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一份報告,美國批准以太坊現貨ETF後,將顯示出針對加密產業的監管相對緩解,進而增加以太坊對手「Solana」被歸類為「商品(commodity)」的機會。 加密貨幣被分類為證券(security)或商品,分別擁有不同的影響。如果一種加密貨幣被歸類為商品,申請和獲得ETF的批准相對容易,因為商品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監管,通常比SEC的監管要求更寬鬆。而如果被分類為證券,就得遵守嚴格的SEC監管規則,包括更詳細的資訊報告要求、更全面的合規計畫等等。 SEC批准以太坊現貨ETF,很高機率代表著SEC將以太坊視為一種商品而非證券,這樣的認定可能會影響其他數位資產,包括Solana在內。 💡延伸閱讀:幣圈今年第二次重大里程碑:SEC「半通過」以太幣現貨ETF,代表什麼? 美國監管環境變化中,Solana ETF可能誕生嗎? 數位資產投資公司BKCM執行長布萊恩.凱利(Brian Kelly)近期接受外媒《CNBC》採訪時推測,Solana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獲得ETF批准的山寨幣(altcoin,指比特幣之外的所有加密貨幣)。 凱利強調,比特幣、以太坊和Solana是「三大」數位資產,可能在這一周期內看到相關的ETF產品獲得批准。他曾點出比特幣ETF已經吸引了許多投資者進入市場,這些ETF所持有的比特幣總市值約為580億美元,顯示出民眾對此類型ETF有強烈需求。 雖然Solana曾被SEC大力點名為「證券」,但外媒《CryptoSlate》指出,監管和政治環境隨時會變化,可能會增加Solana ETF獲批的機會,尤其是在以太坊ETF也獲得批准之後。 美國兩黨團體曾在5月22日一封信中建議SEC批准以太坊現貨ETF,似乎讓人民看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逐漸軟化,這點也可能成為Solana ETF在未來誕生的關鍵。 此外,近期美國眾議院通過了《21世紀金融創新與科技法案》(FIT21),該法案替數位資產的分類提供了明確框架,更可清楚區分商品與證券的差別,辨別哪些數位資產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監管,哪些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監管,減少監管不確定性,促進創新與發展。 不過,目前FIT21法案僅通過眾議院投票,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經由參議院審議,過程中還會經過許多修訂調整,且同時有不少反對聲浪出現,結過如何,現階段仍無法斷定。 如今以太坊現貨ETF的批准,為整個加密產業帶來了樂觀氛圍,若未來Solana ETF真被提交申請與通過,則可能象徵著加密貨幣正式進入主流市場,也代表政府和監管機構更積極支持加密貨幣相關的金融創新。 更多報導 幣圈今年第二次重大里程碑:SEC「半通過」以太幣現貨ETF,代表什麼? 台灣有望開放複委託買比特幣ETF!年底前定案,金管會「兩前提」優先開放

雨露均霑、雞犬升天?以太坊現貨ETF半通過,Solana是下一個?

以太坊現貨ETF半通過,有機會被視為「商品」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5月24日凌晨,正式批准包含貝萊德、富達和灰度等八檔以太坊現貨ETF的19b-4(交易所規則變更)表格。而根據華爾街投資銀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一份報告,美國批准以太坊現貨ETF後,將顯示出針對加密產業的監管相對緩解,進而增加以太坊對手「Solana」被歸類為「商品(commodity)」的機會。

加密貨幣被分類為證券(security)或商品,分別擁有不同的影響。如果一種加密貨幣被歸類為商品,申請和獲得ETF的批准相對容易,因為商品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監管,通常比SEC的監管要求更寬鬆。而如果被分類為證券,就得遵守嚴格的SEC監管規則,包括更詳細的資訊報告要求、更全面的合規計畫等等。

SEC批准以太坊現貨ETF,很高機率代表著SEC將以太坊視為一種商品而非證券,這樣的認定可能會影響其他數位資產,包括Solana在內。

💡延伸閱讀:幣圈今年第二次重大里程碑:SEC「半通過」以太幣現貨ETF,代表什麼?

美國監管環境變化中,Solana ETF可能誕生嗎?

數位資產投資公司BKCM執行長布萊恩.凱利(Brian Kelly)近期接受外媒《CNBC》採訪時推測,Solana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獲得ETF批准的山寨幣(altcoin,指比特幣之外的所有加密貨幣)。

凱利強調,比特幣、以太坊和Solana是「三大」數位資產,可能在這一周期內看到相關的ETF產品獲得批准。他曾點出比特幣ETF已經吸引了許多投資者進入市場,這些ETF所持有的比特幣總市值約為580億美元,顯示出民眾對此類型ETF有強烈需求。

雖然Solana曾被SEC大力點名為「證券」,但外媒《CryptoSlate》指出,監管和政治環境隨時會變化,可能會增加Solana ETF獲批的機會,尤其是在以太坊ETF也獲得批准之後。

美國兩黨團體曾在5月22日一封信中建議SEC批准以太坊現貨ETF,似乎讓人民看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逐漸軟化,這點也可能成為Solana ETF在未來誕生的關鍵。

此外,近期美國眾議院通過了《21世紀金融創新與科技法案》(FIT21),該法案替數位資產的分類提供了明確框架,更可清楚區分商品與證券的差別,辨別哪些數位資產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監管,哪些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監管,減少監管不確定性,促進創新與發展。

不過,目前FIT21法案僅通過眾議院投票,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經由參議院審議,過程中還會經過許多修訂調整,且同時有不少反對聲浪出現,結過如何,現階段仍無法斷定。

如今以太坊現貨ETF的批准,為整個加密產業帶來了樂觀氛圍,若未來Solana ETF真被提交申請與通過,則可能象徵著加密貨幣正式進入主流市場,也代表政府和監管機構更積極支持加密貨幣相關的金融創新。

更多報導
幣圈今年第二次重大里程碑:SEC「半通過」以太幣現貨ETF,代表什麼?
台灣有望開放複委託買比特幣ETF!年底前定案,金管會「兩前提」優先開放
就是不想輸川普,拜登競選團隊宣布招募「迷因經理」拜登開出「迷因經理」職位 美國今年年底預定舉行總統大選,加密貨幣的監管議題也逐漸政治化,兩黨對於加密貨幣監管的立場成為大選關鍵。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將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後,拜登(Joe Biden)競選團隊也在近日積極尋求「迷因專家」,以便贏得Z世代選民的青睞。 迷因在網路上非常受歡迎,每天在Instagram和TikTok等社交網站上都吸引上百萬次流覽,更是Z世代年輕人在社交網路時最受歡迎的項目。 據拜登競選團隊發佈的職位招募廣告顯示,他們正在招募一名「合作夥伴經理」,這個職位主要負責發起、管理網路上的熱門內容和迷因頁面,以及培養維護與數位媒體公司、Podcasters和迷因頁面的合作關係。 根據求職網站Indeed顯示,這個職位需要具有2到4年的相關經驗,且必須在威爾明頓(Wilmington)工作。不過開出的年薪介於65,000至85,000美元(約為新台幣195萬~255萬元),略高於美國數位營銷專業人士的平均薪資。 拜登為何出現態度大轉變? 這樣的行事轉變對拜登來說相當很關鍵,因為近年來他一直在努力吸引年輕選民的注意力。拜登過去對於加密貨幣的態度與其說是保守,不如說是有些敵對。不僅對於監管相當嚴格,過去也有不少認為「加密貨幣沒有基本價值」等批評性的發言。 不過,拜登最大的競爭對手川普近期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轉為積極支持,不僅狂發週邊和NFT,甚至宣布開放比特幣、以太幣、狗狗幣等多種加密貨幣作為競選捐款,吸引了不少年輕選民的支持,讓拜登政府也開始漸漸改變對加密貨幣政策立場。 💡延伸閱讀:川普宣布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助選!競選網站強調:致力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 其實在開出職缺之前,拜登競選團隊就已經嘗試著要靠迷因來吸引選民。 目前拜登最知名的迷因「Dark Brandon」,是一張拜登眼中射出紅色雷射光的照片。其實這張圖最初是拜登的反對者用來嘲諷、批評他的,但是一名記者在2021年塔拉迪加賽車場採訪冠軍布蘭.布朗(Brandon Brown)時,誤將觀眾「反拜登的口號」聽成了「支持布蘭登的口號」,而成為網路上的迷因。 而拜登的競選團隊不僅接受,還將這張圖做為拜登陣營在社交平台X上的頁面頭像。今年2月,拜登在節目上也親口提到「Dark Brandon」迷因,同時搭配了戴上墨鏡的舉動。這個舉動似乎是這位美國有史以來最年長的總統,為吸引年輕一代選民而做出的最大努力。 雖然拜登政府於今年簽署TikTok禁令,讓許多年輕人相當不滿,因此這波「用迷因吸引年輕人」的策略不確定大家是否會買單,但從這次總統大選兩邊候選人都一改對於社交媒體以及加密貨幣態度證明,這兩者已是打入年輕市場的一大關鍵。 參考資料:cointelegraph、businessinsider、techcrunch 更多報導 川普宣布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助選!競選網站強調:致力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 加密貨幣立場成大選關鍵!比特幣會左右2024年美國大選嗎?

就是不想輸川普,拜登競選團隊宣布招募「迷因經理」

拜登開出「迷因經理」職位

美國今年年底預定舉行總統大選,加密貨幣的監管議題也逐漸政治化,兩黨對於加密貨幣監管的立場成為大選關鍵。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將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後,拜登(Joe Biden)競選團隊也在近日積極尋求「迷因專家」,以便贏得Z世代選民的青睞。

迷因在網路上非常受歡迎,每天在Instagram和TikTok等社交網站上都吸引上百萬次流覽,更是Z世代年輕人在社交網路時最受歡迎的項目。

據拜登競選團隊發佈的職位招募廣告顯示,他們正在招募一名「合作夥伴經理」,這個職位主要負責發起、管理網路上的熱門內容和迷因頁面,以及培養維護與數位媒體公司、Podcasters和迷因頁面的合作關係。

根據求職網站Indeed顯示,這個職位需要具有2到4年的相關經驗,且必須在威爾明頓(Wilmington)工作。不過開出的年薪介於65,000至85,000美元(約為新台幣195萬~255萬元),略高於美國數位營銷專業人士的平均薪資。

拜登為何出現態度大轉變?

這樣的行事轉變對拜登來說相當很關鍵,因為近年來他一直在努力吸引年輕選民的注意力。拜登過去對於加密貨幣的態度與其說是保守,不如說是有些敵對。不僅對於監管相當嚴格,過去也有不少認為「加密貨幣沒有基本價值」等批評性的發言。

不過,拜登最大的競爭對手川普近期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轉為積極支持,不僅狂發週邊和NFT,甚至宣布開放比特幣、以太幣、狗狗幣等多種加密貨幣作為競選捐款,吸引了不少年輕選民的支持,讓拜登政府也開始漸漸改變對加密貨幣政策立場。

💡延伸閱讀:川普宣布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助選!競選網站強調:致力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

其實在開出職缺之前,拜登競選團隊就已經嘗試著要靠迷因來吸引選民。

目前拜登最知名的迷因「Dark Brandon」,是一張拜登眼中射出紅色雷射光的照片。其實這張圖最初是拜登的反對者用來嘲諷、批評他的,但是一名記者在2021年塔拉迪加賽車場採訪冠軍布蘭.布朗(Brandon Brown)時,誤將觀眾「反拜登的口號」聽成了「支持布蘭登的口號」,而成為網路上的迷因。

而拜登的競選團隊不僅接受,還將這張圖做為拜登陣營在社交平台X上的頁面頭像。今年2月,拜登在節目上也親口提到「Dark Brandon」迷因,同時搭配了戴上墨鏡的舉動。這個舉動似乎是這位美國有史以來最年長的總統,為吸引年輕一代選民而做出的最大努力。

雖然拜登政府於今年簽署TikTok禁令,讓許多年輕人相當不滿,因此這波「用迷因吸引年輕人」的策略不確定大家是否會買單,但從這次總統大選兩邊候選人都一改對於社交媒體以及加密貨幣態度證明,這兩者已是打入年輕市場的一大關鍵。

參考資料:cointelegraph、businessinsider、techcrunch

更多報導
川普宣布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助選!競選網站強調:致力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
加密貨幣立場成大選關鍵!比特幣會左右2024年美國大選嗎?
胡同、晶英都採用,推「評論就能賺代幣」的POMO Network想解決什麼問題?圍繞消費者、商家的Web3生態系 想像一下,享用美食後,撰寫評論和分享心得,就能將這小小的貢獻轉化為實際收益;而被評論的商家,只要為每位消費者提供品質良好的服務,便能透過消費者的評論獲得額外獎勵。 這樣「邊享受美食邊賺」與「邊服務顧客邊賺」的消費生態,是否讓人心動? POMO Network正是一個圍繞消費者、商家以及代幣獎勵打造的Web3生態系,消費者每一次的評論貢獻,都能夠獲得$POMO代幣獎勵,而商家就像是整個網路的節點,當消費者在此留下紀錄後,也可得到$POMO代幣作為額外收益。 目前,胡同燒肉、犇鐵板燒、台南晶英飯店等知名店家,都是POMO Network生態中的一員。 💡延伸閱讀:【觀點】加密貨幣開創全新激勵模式!Web3時代的「點數獎勵」如何升級會員體驗? POMO Network如何解決消費生態痛點?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POMO Network共同創辦人楊曜陽首先點出過往消費生態的弊端。 解決評論「可信度」問題 過去店家評論,通常缺乏真實性,因為餐廳、飯店等時常推出「五星好評優惠」等活動,導致評價有一大半都不是消費者的真心話,而且缺乏有效的方法來評估使用者對生態系統的貢獻,或激勵他們進一步參與。 而POMO Network提供給寫評論的消費者$POMO代幣獎勵,設置了消費後才可留言,以及不論好壞評價都可獲得收益的機制,試圖解決可信度問題。 另外,傳統獎勵系統受到侷限,點數往往只能在單一平台中使用,不過POMO Network採用的是區塊鏈技術,$POMO是ERC-20標準的同質化代幣,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隨時將代幣變現,而不是只能兌換獎品的「點數」而已。 維持顧客關係、共享消費金額資訊 至於對店家來說,比顧客留下好評更重要的,則是與顧客維持關係,以及找到新的潛在顧客。 來到店裡消費並貢獻評論的消費者,都會留下金額紀錄,店家除了可以了解顧客錢包的消費內容外,還可以透過POMO Network系統製作「Member Token」給VIP顧客。Member Token是依照ERC721和ERC1155標準打造的代幣,可將其視為NFT會員卡或優惠券,而顧客透過系統得到這些會員卡,便能再次回到商家做使用。 此外,顧客的消費金額對於飯店、高端餐飲業者來說相當重要,透過分析顧客在其他店家的消費能力,飯店和餐飲業者可以識別出潛在的高價值顧客,並針對這些顧客提供VIP服務和特別優惠等,進一步吸引他們再次光臨。 楊曜陽說明,過去品牌喜歡固守著自己的客戶消費金額紀錄,不分享給競爭對手。但在POMO Network生態內的店家都可以共享特定錢包的消費金額資訊,讓餐廳、飯店可以識別出有消費能力的客戶錢包。 也因此,POMO Network在協助店家進行廣告活動時,也可以針對「在某家店消費某金額以上」的錢包投放廣告資訊,推翻過去單靠演算法進行推薦式行銷的作法。 區塊鏈的必要性在哪裡? 點數獎勵、數位會員卡、評論系統,看到這裡,你或許會疑惑Web2的做法就能處理大部分的功能,使用「區塊鏈」的必要性在哪裡? 楊曜陽解釋,POMO Network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Open Loyalty」的全面導入,也就是開放性且開源的忠誠制度。 傳統的Web2忠誠度系統通常只能在單一店鋪內部進行,而無法實現生態系統的去中心化和社交影響力的代幣化。在POMO Network中,所有店家都能共享和使用忠誠度系統,形成一個開放、互通的忠誠度網路,打破了單一品牌或店鋪的限制。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去中心化,增強透明度和信任度。 更關鍵的是,消費者在POMO生態系統中的行為會轉化為激勵代幣,這些代幣反映著消費者的社交影響力,讓他們的參與和貢獻具有實際價值。 因為有激勵代幣,就不得不忽視區塊鏈技術的關鍵優勢,也就是數位資產流動的去中心化和高效率。這對POMO Network的VIP NFT和$POMO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未來可以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交易所中進行流動性交易,提升系統用戶管理和使用資產的靈活度與便利性。 更多報導 星巴克喊停NFT獎勵計畫!原因為何?官方:必須為接下來的事情做好準備 【觀點】加密貨幣開創全新激勵模式!Web3時代的「點數獎勵」如何升級會員體驗?

胡同、晶英都採用,推「評論就能賺代幣」的POMO Network想解決什麼問題?

圍繞消費者、商家的Web3生態系

想像一下,享用美食後,撰寫評論和分享心得,就能將這小小的貢獻轉化為實際收益;而被評論的商家,只要為每位消費者提供品質良好的服務,便能透過消費者的評論獲得額外獎勵。

這樣「邊享受美食邊賺」與「邊服務顧客邊賺」的消費生態,是否讓人心動?

POMO Network正是一個圍繞消費者、商家以及代幣獎勵打造的Web3生態系,消費者每一次的評論貢獻,都能夠獲得$POMO代幣獎勵,而商家就像是整個網路的節點,當消費者在此留下紀錄後,也可得到$POMO代幣作為額外收益。

目前,胡同燒肉、犇鐵板燒、台南晶英飯店等知名店家,都是POMO Network生態中的一員。

💡延伸閱讀:【觀點】加密貨幣開創全新激勵模式!Web3時代的「點數獎勵」如何升級會員體驗?

POMO Network如何解決消費生態痛點?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POMO Network共同創辦人楊曜陽首先點出過往消費生態的弊端。

解決評論「可信度」問題

過去店家評論,通常缺乏真實性,因為餐廳、飯店等時常推出「五星好評優惠」等活動,導致評價有一大半都不是消費者的真心話,而且缺乏有效的方法來評估使用者對生態系統的貢獻,或激勵他們進一步參與。

而POMO Network提供給寫評論的消費者$POMO代幣獎勵,設置了消費後才可留言,以及不論好壞評價都可獲得收益的機制,試圖解決可信度問題。

另外,傳統獎勵系統受到侷限,點數往往只能在單一平台中使用,不過POMO Network採用的是區塊鏈技術,$POMO是ERC-20標準的同質化代幣,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隨時將代幣變現,而不是只能兌換獎品的「點數」而已。

維持顧客關係、共享消費金額資訊

至於對店家來說,比顧客留下好評更重要的,則是與顧客維持關係,以及找到新的潛在顧客。

來到店裡消費並貢獻評論的消費者,都會留下金額紀錄,店家除了可以了解顧客錢包的消費內容外,還可以透過POMO Network系統製作「Member Token」給VIP顧客。Member Token是依照ERC721和ERC1155標準打造的代幣,可將其視為NFT會員卡或優惠券,而顧客透過系統得到這些會員卡,便能再次回到商家做使用。

此外,顧客的消費金額對於飯店、高端餐飲業者來說相當重要,透過分析顧客在其他店家的消費能力,飯店和餐飲業者可以識別出潛在的高價值顧客,並針對這些顧客提供VIP服務和特別優惠等,進一步吸引他們再次光臨。

楊曜陽說明,過去品牌喜歡固守著自己的客戶消費金額紀錄,不分享給競爭對手。但在POMO Network生態內的店家都可以共享特定錢包的消費金額資訊,讓餐廳、飯店可以識別出有消費能力的客戶錢包。

也因此,POMO Network在協助店家進行廣告活動時,也可以針對「在某家店消費某金額以上」的錢包投放廣告資訊,推翻過去單靠演算法進行推薦式行銷的作法。

區塊鏈的必要性在哪裡?

點數獎勵、數位會員卡、評論系統,看到這裡,你或許會疑惑Web2的做法就能處理大部分的功能,使用「區塊鏈」的必要性在哪裡?

楊曜陽解釋,POMO Network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Open Loyalty」的全面導入,也就是開放性且開源的忠誠制度。

傳統的Web2忠誠度系統通常只能在單一店鋪內部進行,而無法實現生態系統的去中心化和社交影響力的代幣化。在POMO Network中,所有店家都能共享和使用忠誠度系統,形成一個開放、互通的忠誠度網路,打破了單一品牌或店鋪的限制。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去中心化,增強透明度和信任度。

更關鍵的是,消費者在POMO生態系統中的行為會轉化為激勵代幣,這些代幣反映著消費者的社交影響力,讓他們的參與和貢獻具有實際價值。

因為有激勵代幣,就不得不忽視區塊鏈技術的關鍵優勢,也就是數位資產流動的去中心化和高效率。這對POMO Network的VIP NFT和$POMO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未來可以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交易所中進行流動性交易,提升系統用戶管理和使用資產的靈活度與便利性。

更多報導
星巴克喊停NFT獎勵計畫!原因為何?官方:必須為接下來的事情做好準備
【觀點】加密貨幣開創全新激勵模式!Web3時代的「點數獎勵」如何升級會員體驗?
TON生態遊戲大爆發!Notcoin之後兩款千萬級小遊戲,能賺多少錢?TON生態遊戲爆發潮! Notcoin的成功開局讓加密世界不得不重新審視Telegram生態的力量。超過3500萬用戶,上線幣安挖礦活動,開盤前市值達到8.5億美元。尤其是3500萬的用戶量和500萬的日均活躍度,對於多數加密產品來說都是難以企及的高度。 但Notcoin的出現似乎並不是孤立的現象級產品,TON生態上類似的產品仍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用戶數來看,Hamster Kombat和Tapswap這兩個項目也正在復刻Notcoin的傳奇。 💡延伸閱讀:沒有行銷預算卻有3,000萬玩家入坑,「點了就賺」的挖礦遊戲Notcoin夯在哪? Tapswap聲稱目前的用戶量已超過2000萬,據TGstats數據顯示Tapswap community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Telegram頻道,訂閱人數超過840萬人。另一個小遊戲Hamster Kombat(倉鼠快打)聲稱目前已超過1500萬用戶,其社群頻道訂閱人數約為790萬人,排名全球第三。 這兩個項目的訂閱人數已超越此前大火的Notcoin,Notcoin的頻道訂閱人數為640萬,排名全球第五。 「筋膜槍小遊戲」成為TON遊戲模板? Hamster Kombat和Tapswap的遊戲模式與Notcoin的遊戲模式類似,都是以點擊螢幕的方式獲取遊戲金幣,由於其點擊頻次較高,不少用戶為偷懶使用筋膜槍類的工具完成任務。這類無腦點擊的遊戲也被稱為「筋膜槍小遊戲」。 「筋膜槍小遊戲」本身並不是什麼創新,在Web2的世界裡早已被各種H5遊戲泛濫採用。但在Notcoin的成功案例中,其將代幣挖礦與螢幕點擊結合卻獲得了新的成功。或許是由於Notcoin將遊戲代碼開源的原因,這種模式現在已經成為TON上簡單易複製的加密遊戲的範式。 但TON生態並不只是「筋膜槍小遊戲」,另一個近期在TON上活躍的小遊戲平台Catizen則是一個以卡通貓為素材,類似消消樂式的小遊戲。Catizen官方表示目前已有超過700萬用戶,日活用戶超過100萬。 經過PANews體驗幾款比較火爆的遊戲來看,即便是玩法簡單的小遊戲,目前也已經開始在Notcoin的基礎上升級更多的玩法。如Hamster Kombat的玩法增加了道具和投資卡,讓玩家賺取金幣的方式不僅局限於點擊螢幕。Catizen的可玩性則更強一些,其UI設計風格和貓咖設定的故事背景與消消樂的玩法結合起來更具有趣味性。 H5小遊戲加空投才是鏈游真正的歸途? 鏈游的發展一直以來在可玩性和經濟收益之間難以平衡。上一輪牛市Axie Infinity為代表的P2E遊戲引爆鏈游賽道。但過去的鏈游開發主要思路還是集中在遊戲內的代幣經濟模型。一旦這種代幣經濟出現失衡,遊戲也會面臨大量的用戶流失。 另一方面,由於鏈游一般需要和錢包互動,也會成為許多Web2用戶進入的門檻。而TON生態上出現的這些小遊戲能夠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用戶。主要的原因可能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 遊戲體驗上和Web2遊戲沒有任何區別,不需要連結錢包就能參與。且在遊戲體驗上不需要用戶教育,簡單易上手。 有空投預期,雖然這類遊戲從體驗上並算不上好玩。但相比傳統的Web2遊戲來說,遊戲內的代幣有可能成為最終項目發行的代幣。這也意味著用戶的交互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金錢。 代幣以空投方式發放不涉及遊戲內的經濟模型設計。相比傳統鏈游來說,這類小遊戲的代幣通常在一個階段的活動結束後透過空投的方式發放。這樣就導致用戶在玩遊戲的時候也不知道遊戲幣具體的價值,因此不會趨利避害或者引入過度的工作室玩家參與造成遊戲經濟模型崩潰。 玩小遊戲能賺多少錢? 在Telegram全球訂閱人數最多的前五個頻道中,已有3個是TON生態的項目。 目前TON生態上最出圈的項目當屬Notcoin,以Notcoin為例來看,當時在發行中採用了遊戲幣與代幣NOT1000:1的兌換比例進行發行。其中78%的NOT代幣分配給了3500萬名用戶,平均每個用戶分得的代幣數量約為2291枚代幣,以NOT上線時的開盤價0.0085來算,每個用戶分得的金額約為19美元。當然,這個基數的基礎還是在用戶的遊戲金幣金額在229萬左右的情況下得到的。經過PANews對幾款類似遊戲的體驗來看,獲得這樣的遊戲金幣並不是簡單交互幾次就可以,可能需要投入幾天的時間經常交互。 不過,就目前的勢頭來看,Hamster Kombat、Tapswap、Catizen這幾款遊戲很可能在數據上突破Notcoin的紀錄,畢竟Hamster Kombat和Tapswap已經成為全球前三的TG頻道,在這個數據上已經超過了Notcoin,至於高達1500和2000萬的用戶數量,目前仍沒有公開可驗證的數據可以證實其真實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後續的Hamster Kombat和tapswap可能在背景和資源上很難形成像Notcoin似的影響力。除非其用戶量級有更大的突破,否則交互遊戲的經濟效果也並不一定很吸引人。 本文合作轉載自:PANews 更多報導 狂點螢幕就能賺錢!Notcoin成功登陸各大交易所,新幣挖礦狀況如何? Telegram區塊鏈布局再下一城:讓貼圖變身NFT、USDT登陸TON鏈

TON生態遊戲大爆發!Notcoin之後兩款千萬級小遊戲,能賺多少錢?

TON生態遊戲爆發潮!

Notcoin的成功開局讓加密世界不得不重新審視Telegram生態的力量。超過3500萬用戶,上線幣安挖礦活動,開盤前市值達到8.5億美元。尤其是3500萬的用戶量和500萬的日均活躍度,對於多數加密產品來說都是難以企及的高度。

但Notcoin的出現似乎並不是孤立的現象級產品,TON生態上類似的產品仍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用戶數來看,Hamster Kombat和Tapswap這兩個項目也正在復刻Notcoin的傳奇。

💡延伸閱讀:沒有行銷預算卻有3,000萬玩家入坑,「點了就賺」的挖礦遊戲Notcoin夯在哪?

Tapswap聲稱目前的用戶量已超過2000萬,據TGstats數據顯示Tapswap community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Telegram頻道,訂閱人數超過840萬人。另一個小遊戲Hamster Kombat(倉鼠快打)聲稱目前已超過1500萬用戶,其社群頻道訂閱人數約為790萬人,排名全球第三。

這兩個項目的訂閱人數已超越此前大火的Notcoin,Notcoin的頻道訂閱人數為640萬,排名全球第五。

「筋膜槍小遊戲」成為TON遊戲模板?

Hamster Kombat和Tapswap的遊戲模式與Notcoin的遊戲模式類似,都是以點擊螢幕的方式獲取遊戲金幣,由於其點擊頻次較高,不少用戶為偷懶使用筋膜槍類的工具完成任務。這類無腦點擊的遊戲也被稱為「筋膜槍小遊戲」。

「筋膜槍小遊戲」本身並不是什麼創新,在Web2的世界裡早已被各種H5遊戲泛濫採用。但在Notcoin的成功案例中,其將代幣挖礦與螢幕點擊結合卻獲得了新的成功。或許是由於Notcoin將遊戲代碼開源的原因,這種模式現在已經成為TON上簡單易複製的加密遊戲的範式。

但TON生態並不只是「筋膜槍小遊戲」,另一個近期在TON上活躍的小遊戲平台Catizen則是一個以卡通貓為素材,類似消消樂式的小遊戲。Catizen官方表示目前已有超過700萬用戶,日活用戶超過100萬。

經過PANews體驗幾款比較火爆的遊戲來看,即便是玩法簡單的小遊戲,目前也已經開始在Notcoin的基礎上升級更多的玩法。如Hamster Kombat的玩法增加了道具和投資卡,讓玩家賺取金幣的方式不僅局限於點擊螢幕。Catizen的可玩性則更強一些,其UI設計風格和貓咖設定的故事背景與消消樂的玩法結合起來更具有趣味性。

H5小遊戲加空投才是鏈游真正的歸途?

鏈游的發展一直以來在可玩性和經濟收益之間難以平衡。上一輪牛市Axie Infinity為代表的P2E遊戲引爆鏈游賽道。但過去的鏈游開發主要思路還是集中在遊戲內的代幣經濟模型。一旦這種代幣經濟出現失衡,遊戲也會面臨大量的用戶流失。

另一方面,由於鏈游一般需要和錢包互動,也會成為許多Web2用戶進入的門檻。而TON生態上出現的這些小遊戲能夠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用戶。主要的原因可能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

遊戲體驗上和Web2遊戲沒有任何區別,不需要連結錢包就能參與。且在遊戲體驗上不需要用戶教育,簡單易上手。

有空投預期,雖然這類遊戲從體驗上並算不上好玩。但相比傳統的Web2遊戲來說,遊戲內的代幣有可能成為最終項目發行的代幣。這也意味著用戶的交互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金錢。

代幣以空投方式發放不涉及遊戲內的經濟模型設計。相比傳統鏈游來說,這類小遊戲的代幣通常在一個階段的活動結束後透過空投的方式發放。這樣就導致用戶在玩遊戲的時候也不知道遊戲幣具體的價值,因此不會趨利避害或者引入過度的工作室玩家參與造成遊戲經濟模型崩潰。

玩小遊戲能賺多少錢?

在Telegram全球訂閱人數最多的前五個頻道中,已有3個是TON生態的項目。

目前TON生態上最出圈的項目當屬Notcoin,以Notcoin為例來看,當時在發行中採用了遊戲幣與代幣NOT1000:1的兌換比例進行發行。其中78%的NOT代幣分配給了3500萬名用戶,平均每個用戶分得的代幣數量約為2291枚代幣,以NOT上線時的開盤價0.0085來算,每個用戶分得的金額約為19美元。當然,這個基數的基礎還是在用戶的遊戲金幣金額在229萬左右的情況下得到的。經過PANews對幾款類似遊戲的體驗來看,獲得這樣的遊戲金幣並不是簡單交互幾次就可以,可能需要投入幾天的時間經常交互。

不過,就目前的勢頭來看,Hamster Kombat、Tapswap、Catizen這幾款遊戲很可能在數據上突破Notcoin的紀錄,畢竟Hamster Kombat和Tapswap已經成為全球前三的TG頻道,在這個數據上已經超過了Notcoin,至於高達1500和2000萬的用戶數量,目前仍沒有公開可驗證的數據可以證實其真實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後續的Hamster Kombat和tapswap可能在背景和資源上很難形成像Notcoin似的影響力。除非其用戶量級有更大的突破,否則交互遊戲的經濟效果也並不一定很吸引人。

本文合作轉載自:PANews

更多報導
狂點螢幕就能賺錢!Notcoin成功登陸各大交易所,新幣挖礦狀況如何?
Telegram區塊鏈布局再下一城:讓貼圖變身NFT、USDT登陸TON鏈
奧特曼再次碰壁,香港公署封殺「世界幣」、民眾可自行舉報世界幣在香港被迫停止蒐集生物辨識資料 由ChatGPT之父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發起的世界幣(Worldcoin)項目,在克服隱私監管這條路上屢屢碰壁。世界幣近日被香港裁定違反《私隱條例》,被迫停止蒐集用戶虹膜與臉部影像。 世界幣採用虹膜掃描技術進行人類身份驗證,而根據官網資料,目前已經有超過500萬人進行過驗證,且遍佈超過160個國家。 由於蒐集虹膜資料涉及嚴重的隱私問題,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間,已經在世界幣的六個香港營運點,包含油麻地、觀塘、灣仔、數碼港、中環及銅鑼灣進行了10次放蛇行動(指執法人員或調查員假扮成普通市民,暗中調查和蒐集證據),並於2024年1月31日持法庭手令,進入營運點進行調查,再經過兩輪查訊後,現已完成所有相關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裁定世界幣在香港的運作違反《私隱條例》。 💡延伸閱讀:外媒:世界幣可能跟OpenAI、PayPal合作!若成真,會引發更多監管擔憂嗎? 世界幣蒐集臉部及虹膜影像非必需 私隱專員公署認為世界幣項目蒐集臉部及虹膜影像非必需,因為驗證用戶是否為人類,並不需要任何虹膜掃瞄,只需要由營運點的職員在現場評估便可。 此外,生物辨識資料屬於敏感的個人資訊,一旦被不當使用或洩露,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公署認為,在有侵犯私隱程度較低的驗證方式的情況下,採用臉部及虹膜影像並非必需。 重要資料欠缺中文版本、不主動告知民眾風險 另外關於世界幣的《隱私聲明》和《生物辨識資料同意書》的內容,不但欠缺中文版本,且營運點的職員也不會向參與者解說或確認他們「理解」文件中的內容,更不會告知民眾向項目方提供生物辨識資料的風險,或是解答民眾的問題。 過度保留個資 其中,調查發現世界幣會保留個人資料長達10年,以用作訓練驗證身分程式的AI模型,私隱專員公署認為時間過長,實屬過度保留個人資料。 香港私隱專員目前已經向世界幣發出執行通知,要求項目方停止以虹膜掃瞄裝置在香港蒐集巿民的虹膜及臉部影像。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如果有民眾發現世界幣項目仍然存在虹膜掃瞄裝置營運點,甚至可以直接舉報,讓公署採取執法行動,因此現階段世界幣在香港處於「被封殺」的狀態。 資料來源:CoinDesk、PCPD、Reuters 更多報導 外媒:世界幣可能跟OpenAI、PayPal合作!若成真,會引發更多監管擔憂嗎? 「世界幣」有自己的家了!打造自己的Layer 2區塊鏈,如何與超級鏈雙贏?

奧特曼再次碰壁,香港公署封殺「世界幣」、民眾可自行舉報

世界幣在香港被迫停止蒐集生物辨識資料

由ChatGPT之父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發起的世界幣(Worldcoin)項目,在克服隱私監管這條路上屢屢碰壁。世界幣近日被香港裁定違反《私隱條例》,被迫停止蒐集用戶虹膜與臉部影像。

世界幣採用虹膜掃描技術進行人類身份驗證,而根據官網資料,目前已經有超過500萬人進行過驗證,且遍佈超過160個國家。

由於蒐集虹膜資料涉及嚴重的隱私問題,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間,已經在世界幣的六個香港營運點,包含油麻地、觀塘、灣仔、數碼港、中環及銅鑼灣進行了10次放蛇行動(指執法人員或調查員假扮成普通市民,暗中調查和蒐集證據),並於2024年1月31日持法庭手令,進入營運點進行調查,再經過兩輪查訊後,現已完成所有相關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裁定世界幣在香港的運作違反《私隱條例》。

💡延伸閱讀:外媒:世界幣可能跟OpenAI、PayPal合作!若成真,會引發更多監管擔憂嗎?

世界幣蒐集臉部及虹膜影像非必需

私隱專員公署認為世界幣項目蒐集臉部及虹膜影像非必需,因為驗證用戶是否為人類,並不需要任何虹膜掃瞄,只需要由營運點的職員在現場評估便可。

此外,生物辨識資料屬於敏感的個人資訊,一旦被不當使用或洩露,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公署認為,在有侵犯私隱程度較低的驗證方式的情況下,採用臉部及虹膜影像並非必需。

重要資料欠缺中文版本、不主動告知民眾風險

另外關於世界幣的《隱私聲明》和《生物辨識資料同意書》的內容,不但欠缺中文版本,且營運點的職員也不會向參與者解說或確認他們「理解」文件中的內容,更不會告知民眾向項目方提供生物辨識資料的風險,或是解答民眾的問題。

過度保留個資

其中,調查發現世界幣會保留個人資料長達10年,以用作訓練驗證身分程式的AI模型,私隱專員公署認為時間過長,實屬過度保留個人資料。

香港私隱專員目前已經向世界幣發出執行通知,要求項目方停止以虹膜掃瞄裝置在香港蒐集巿民的虹膜及臉部影像。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如果有民眾發現世界幣項目仍然存在虹膜掃瞄裝置營運點,甚至可以直接舉報,讓公署採取執法行動,因此現階段世界幣在香港處於「被封殺」的狀態。

資料來源:CoinDesk、PCPD、Reuters

更多報導
外媒:世界幣可能跟OpenAI、PayPal合作!若成真,會引發更多監管擔憂嗎?
「世界幣」有自己的家了!打造自己的Layer 2區塊鏈,如何與超級鏈雙贏?
一年詐騙53億元、真的抓不到嗎?刑事局親揭4大辦案挑戰加密貨幣詐騙占3成,每年財損53億元 根據台灣內政部警政署最近統計,近年來加密貨幣相關的詐騙案件數量逐年攀升,2023年整年詐騙案件37,823件,其中加密貨幣相關的被害案件就有11,405件,佔整體的近三成,財損金額也高達新台幣53.45億元。 隨著加密貨幣的流行和普及,相關的詐騙事件也在全球範圍內急劇增加,台灣尤其不例外。比特幣價格從誕生至今,一路飆漲到7萬美元,吸引不少投資人關注,也讓詐騙集團有機可趁,以加密貨幣作為幌子,導致「假投資真詐欺」的案件大幅增加。 解密目前最常見的詐騙手法 雖然加密貨幣的詐騙手法相當多元,但刑事警察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金融研析股股長洪丞奇分享,目前台灣最常見的還是透過網路、社群軟體進行詐騙,後續再透過各種方式掌握用戶的加密錢包,造成用戶財產損失。 歹徒首先會利用臉書、IG、YouTube、Google或簡訊等管道,投放假投資的廣告,或在交友軟體APP進行假交友。 歹徒會宣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且利潤豐厚來吸引被害者加Line聯繫,並邀約加入Line社群提供免費的投資教學。 當被害者上鉤後,歹徒就會提供假投資網站或APP給被害人註冊,再介紹幣商讓被害者自行購買加密或幣,接著要求被害者將加密貨幣發送至假投資網站或APP的錢包地址。 歹徒可能透過簽屬智慧合約,或是點擊埋了惡意程式的連結,讓被害人的加密貨幣控制權落入歹徒手中,而被害者在投資網站或APP看到的帳面損益,其實也都是假的紙上富貴。 為了吸引被害人加碼投入,初期網站或APP的運作都看起來沒有異常、甚至可以提領獲利。但其實這些出金款項很可能來自其他被害人,進而導致用戶銀行帳戶被警示。 當被害人投入資金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再提領獲利時,詐騙集團可能會以各種藉口開始拖延,例如需要繳納保證金驗證帳戶、補繳交易稅等理由,想盡辦法在最後關頭再從被害人身上詐取現金,甚至可能直接關閉網站、失去聯繫。 偵辦過程與挑戰 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跨國性質,使得追蹤和定位詐騙者極其困難。此外,由於涉及的法律和技術問題複雜,警方和檢察機關的追訴工作也特別艱鉅。 洪丞奇表示,加密貨幣詐騙案例的偵辦過程充滿挑戰,「區塊鏈詐騙案件會不斷在實體、虛擬、跨國境之間轉換,和傳統詐騙案件相比更麻煩。」 挑戰一:個人幣商身分難以查證 警方查獲假投資詐欺案件的取款車手,或要通知警示帳戶申請人時,嫌犯常常自稱自己是普通的「個人幣商」而非詐騙集團來進行抗辯,甚至會向警方提供假對話紀錄和買賣交易紀錄,塑造成自己只是普通商人、或帶善意的第三者,對詐欺犯罪概不知情,來躲避司法追訴。 如果警方沒有找到取款車手與詐欺集團聯絡的實際證據,從形式、外觀上來看,幣商車手和被害人之間的交易,似乎和坊間一般的私人買賣加密貨幣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幣商車手堅稱沒有犯案,強調自己也只是被利用的倒楣鬼,整樁買賣故事聽起來也毫無破綻,因此成為警方辦案上的一大難題。 挑戰二:境外交易所合作有限 用戶發現個人資產遭到詐騙後,只能由警方和國內交易所合作,請交易所協助凍結帳戶。然而很多用戶使用的是境外交易所,台灣金管會也還沒擬定虛擬通或詐騙款項的聯防機制,因此海外交易所和台灣警方的合作有限,甚至有不少交易所不願意配合台灣執法機關,因此淪為詐騙集團洗錢的工具。 另外,當詐騙款項流向海外交易所,警方雖然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緊急凍結,但如果要延長或扣押,還是必須向法院聲請扣押裁定。如果申請凍結錢包帳號的並非台灣人,就必須向申請人國籍法院聲請,讓偵查流程變得更為複雜費時。 挑戰三:個人錢包具高度匿名性 交易所由於受到政府監管,大多會要求用戶進行實名登記(KYC),但網路上許多個人錢包軟體沒有落實KYC,因此具有匿名性高、開帳戶速度快、成本低,且無調閱窗口等特點,不過因為這類錢包沒辦法將帳戶內的加密貨幣出入金成法幣,因此通常被詐欺集團拿來當第二、第三層的中繼錢包使用。 挑戰四:冷熱錢包搜索困難 由於加密貨幣大多存放在USB或卡片型態的冷錢包,或是手機內的熱錢包APP內,因此在現場執行搜索行動時,也會增添不少難度。除了現場執行人員需要花時間教育之外,冷錢包體積小,要在短時間內找出並不容易;而手機內的熱錢包也常被刪除,現場執行人員必須另外到App Store查看是否有下載紀錄,並要求載回。 新手如何不被騙? 最後,洪丞奇建議,在進行投資時,應該使用合法的投資平台,例如金管會銀行局定期公告已完成洗錢防制法遵聲明的業者名單,都是較適合新手一開始進入Web3世界使用的交易所。 另外,打詐中心每周都會公布民眾通報的詐騙網站在165官網以及臉書粉絲專頁上,民眾也可以上去查看自己正在投資的網站平台是否有被通報。不過,即使網站沒有被公告,也不代表是絕對安全的,在進行投資前最好還是小心查證,以免受騙。 最後洪丞奇也提醒,凡是在網路上看到投資廣告或網友傳來的投資訊息,標榜「高報酬低風險」、「穩賺不賠」的都是詐騙,投資者應該保持警惕,才不會輕易受騙。 還有什麼其他常見詐騙手法? 目前區塊鏈世界最常見的詐騙手法,除了傳統常見的詐騙類型,包括線上交友、飆股投資老師,或是網路釣魚連結,另外還有一些針對比較幣圈進階玩家的詐騙手法。對於還沒有太多戒心的新進玩家,很容易就因為不熟悉區塊鏈技術而不小心將個人的錢包授權全都交出去而不自知。 目前區塊鏈領域常見的詐騙類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釣魚攻擊:利用偽造的加密交易平台或錢包服務,騙取用戶的私鑰或個人資訊。 代幣狙擊詐騙(Sniping Scams): 開發者表現地像是正常的發行代幣,並吸引投資者。隨後便突然撤回流動性或拋售代幣,導致代幣暴跌而投資者蒙受損失。 拉地毯(Rug Pull):開發者在募集大量資金後,突然消失,使得項目及其代幣價值歸零。 智慧合約漏洞:詐騙者利用智慧合約中,未被發現的漏洞來盜取資金。 更多報導 新手買幣怕被騙?8個方法檢查是否買到詐騙幣 什麼是空投?去哪找幣圈新項目?一文看懂幣圈「嚕空投」全攻略

一年詐騙53億元、真的抓不到嗎?刑事局親揭4大辦案挑戰

加密貨幣詐騙占3成,每年財損53億元

根據台灣內政部警政署最近統計,近年來加密貨幣相關的詐騙案件數量逐年攀升,2023年整年詐騙案件37,823件,其中加密貨幣相關的被害案件就有11,405件,佔整體的近三成,財損金額也高達新台幣53.45億元。

隨著加密貨幣的流行和普及,相關的詐騙事件也在全球範圍內急劇增加,台灣尤其不例外。比特幣價格從誕生至今,一路飆漲到7萬美元,吸引不少投資人關注,也讓詐騙集團有機可趁,以加密貨幣作為幌子,導致「假投資真詐欺」的案件大幅增加。

解密目前最常見的詐騙手法

雖然加密貨幣的詐騙手法相當多元,但刑事警察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金融研析股股長洪丞奇分享,目前台灣最常見的還是透過網路、社群軟體進行詐騙,後續再透過各種方式掌握用戶的加密錢包,造成用戶財產損失。

歹徒首先會利用臉書、IG、YouTube、Google或簡訊等管道,投放假投資的廣告,或在交友軟體APP進行假交友。

歹徒會宣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且利潤豐厚來吸引被害者加Line聯繫,並邀約加入Line社群提供免費的投資教學。

當被害者上鉤後,歹徒就會提供假投資網站或APP給被害人註冊,再介紹幣商讓被害者自行購買加密或幣,接著要求被害者將加密貨幣發送至假投資網站或APP的錢包地址。

歹徒可能透過簽屬智慧合約,或是點擊埋了惡意程式的連結,讓被害人的加密貨幣控制權落入歹徒手中,而被害者在投資網站或APP看到的帳面損益,其實也都是假的紙上富貴。

為了吸引被害人加碼投入,初期網站或APP的運作都看起來沒有異常、甚至可以提領獲利。但其實這些出金款項很可能來自其他被害人,進而導致用戶銀行帳戶被警示。

當被害人投入資金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再提領獲利時,詐騙集團可能會以各種藉口開始拖延,例如需要繳納保證金驗證帳戶、補繳交易稅等理由,想盡辦法在最後關頭再從被害人身上詐取現金,甚至可能直接關閉網站、失去聯繫。

偵辦過程與挑戰

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跨國性質,使得追蹤和定位詐騙者極其困難。此外,由於涉及的法律和技術問題複雜,警方和檢察機關的追訴工作也特別艱鉅。

洪丞奇表示,加密貨幣詐騙案例的偵辦過程充滿挑戰,「區塊鏈詐騙案件會不斷在實體、虛擬、跨國境之間轉換,和傳統詐騙案件相比更麻煩。」

挑戰一:個人幣商身分難以查證

警方查獲假投資詐欺案件的取款車手,或要通知警示帳戶申請人時,嫌犯常常自稱自己是普通的「個人幣商」而非詐騙集團來進行抗辯,甚至會向警方提供假對話紀錄和買賣交易紀錄,塑造成自己只是普通商人、或帶善意的第三者,對詐欺犯罪概不知情,來躲避司法追訴。

如果警方沒有找到取款車手與詐欺集團聯絡的實際證據,從形式、外觀上來看,幣商車手和被害人之間的交易,似乎和坊間一般的私人買賣加密貨幣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幣商車手堅稱沒有犯案,強調自己也只是被利用的倒楣鬼,整樁買賣故事聽起來也毫無破綻,因此成為警方辦案上的一大難題。

挑戰二:境外交易所合作有限

用戶發現個人資產遭到詐騙後,只能由警方和國內交易所合作,請交易所協助凍結帳戶。然而很多用戶使用的是境外交易所,台灣金管會也還沒擬定虛擬通或詐騙款項的聯防機制,因此海外交易所和台灣警方的合作有限,甚至有不少交易所不願意配合台灣執法機關,因此淪為詐騙集團洗錢的工具。

另外,當詐騙款項流向海外交易所,警方雖然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緊急凍結,但如果要延長或扣押,還是必須向法院聲請扣押裁定。如果申請凍結錢包帳號的並非台灣人,就必須向申請人國籍法院聲請,讓偵查流程變得更為複雜費時。

挑戰三:個人錢包具高度匿名性

交易所由於受到政府監管,大多會要求用戶進行實名登記(KYC),但網路上許多個人錢包軟體沒有落實KYC,因此具有匿名性高、開帳戶速度快、成本低,且無調閱窗口等特點,不過因為這類錢包沒辦法將帳戶內的加密貨幣出入金成法幣,因此通常被詐欺集團拿來當第二、第三層的中繼錢包使用。

挑戰四:冷熱錢包搜索困難

由於加密貨幣大多存放在USB或卡片型態的冷錢包,或是手機內的熱錢包APP內,因此在現場執行搜索行動時,也會增添不少難度。除了現場執行人員需要花時間教育之外,冷錢包體積小,要在短時間內找出並不容易;而手機內的熱錢包也常被刪除,現場執行人員必須另外到App Store查看是否有下載紀錄,並要求載回。

新手如何不被騙?

最後,洪丞奇建議,在進行投資時,應該使用合法的投資平台,例如金管會銀行局定期公告已完成洗錢防制法遵聲明的業者名單,都是較適合新手一開始進入Web3世界使用的交易所。

另外,打詐中心每周都會公布民眾通報的詐騙網站在165官網以及臉書粉絲專頁上,民眾也可以上去查看自己正在投資的網站平台是否有被通報。不過,即使網站沒有被公告,也不代表是絕對安全的,在進行投資前最好還是小心查證,以免受騙。

最後洪丞奇也提醒,凡是在網路上看到投資廣告或網友傳來的投資訊息,標榜「高報酬低風險」、「穩賺不賠」的都是詐騙,投資者應該保持警惕,才不會輕易受騙。

還有什麼其他常見詐騙手法?

目前區塊鏈世界最常見的詐騙手法,除了傳統常見的詐騙類型,包括線上交友、飆股投資老師,或是網路釣魚連結,另外還有一些針對比較幣圈進階玩家的詐騙手法。對於還沒有太多戒心的新進玩家,很容易就因為不熟悉區塊鏈技術而不小心將個人的錢包授權全都交出去而不自知。

目前區塊鏈領域常見的詐騙類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釣魚攻擊:利用偽造的加密交易平台或錢包服務,騙取用戶的私鑰或個人資訊。

代幣狙擊詐騙(Sniping Scams): 開發者表現地像是正常的發行代幣,並吸引投資者。隨後便突然撤回流動性或拋售代幣,導致代幣暴跌而投資者蒙受損失。

拉地毯(Rug Pull):開發者在募集大量資金後,突然消失,使得項目及其代幣價值歸零。

智慧合約漏洞:詐騙者利用智慧合約中,未被發現的漏洞來盜取資金。

更多報導
新手買幣怕被騙?8個方法檢查是否買到詐騙幣
什麼是空投?去哪找幣圈新項目?一文看懂幣圈「嚕空投」全攻略
川普宣布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助選!競選網站強調:致力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川普宣布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助選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捐款來支持他的連任競選活動,並宣稱自己是第一位採用數位資產募款的總統候選人。 5月21日川普競選網站的一份聲明表示:「新增的籌款方式,讓川普總統在數位募款營運方面再創紀錄,這是首次有主要政黨的總統提名候選人接受加密貨幣捐款。」 不過外媒《CNBC》指出,在7月的的全國黨代表大會宣布之前,川普都還不是「正式」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除了他以外,獨立進行總統競選的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也曾在2023年5月宣布,他的競選活動將接受比特幣捐款。而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在2015年的總統競選中,也接受了比特幣捐款。 根據目前川普競選網站上的訊息,捐款者可以用多個幣種捐款,例如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瑞波幣(XRP)、艾達幣(Cardano)、狗狗幣(Dogecoin)以及柴犬幣(Shiba Inu)等。 川普宣稱推動「財務決策自由」的重視 加密貨幣顯然已經成為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話題,前總統川普和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預計將成為各自政黨的主要候選人。 而這兩位候選人對加密貨幣的立場有所不同。川普曾公開支持加密貨幣,並承諾透過適當的監管來促進其發展。 川普競選網站中,甚至表明川普致力於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並指出民主黨對手拜登及其正式代理人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則認為只有政府才能決定國家如何引領世界。而沃倫也曾經在X發文,分享外媒《Politico》描述她正在建立一支「反加密貨幣軍隊」的貼文。 「減少政府對美國人財務決策的控制,是向自由轉變的一部分。今天的聲明反映了川普總統致力於推動重視自由而非社會主義政府控制的方針。」川普競選網站中寫道。 川普積極吸引Web3社群 事實上,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只是川普吸引Web3社群的其中一項舉措。 去年12月,川普曾出售第三個系列的NFT數位收藏卡牌「Mugshot Edition」,蒐集一定數量卡牌的民眾,還可以解鎖與川普在海湖莊園共進晚餐的賦能。 本月稍早,川普在Mar-a-Lago俱樂部為NFT支持者舉辦了一場奢華的晚宴,外媒《Politico》報導指出,川普呼籲這些加密資產支持「最好投給」他,因為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持反對態度。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3年4月的調查,加密貨幣社群的成員通常更年輕且男性居多,而川普的種種策略,則有可能吸引這群受眾的關注與支持。 資料來源:CryptoSlate、CNBC 更多報導 熱愛發NFT的川普家族:前美國第一夫人推NFT+實體項鍊,有人願意買單嗎? 最快本周進行表決,讓美國成為加密產業強國的「FIT21法案」是什麼?

川普宣布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助選!競選網站強調:致力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

川普宣布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助選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捐款來支持他的連任競選活動,並宣稱自己是第一位採用數位資產募款的總統候選人。

5月21日川普競選網站的一份聲明表示:「新增的籌款方式,讓川普總統在數位募款營運方面再創紀錄,這是首次有主要政黨的總統提名候選人接受加密貨幣捐款。」

不過外媒《CNBC》指出,在7月的的全國黨代表大會宣布之前,川普都還不是「正式」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除了他以外,獨立進行總統競選的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也曾在2023年5月宣布,他的競選活動將接受比特幣捐款。而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在2015年的總統競選中,也接受了比特幣捐款。

根據目前川普競選網站上的訊息,捐款者可以用多個幣種捐款,例如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瑞波幣(XRP)、艾達幣(Cardano)、狗狗幣(Dogecoin)以及柴犬幣(Shiba Inu)等。

川普宣稱推動「財務決策自由」的重視

加密貨幣顯然已經成為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話題,前總統川普和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預計將成為各自政黨的主要候選人。

而這兩位候選人對加密貨幣的立場有所不同。川普曾公開支持加密貨幣,並承諾透過適當的監管來促進其發展。

川普競選網站中,甚至表明川普致力於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並指出民主黨對手拜登及其正式代理人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則認為只有政府才能決定國家如何引領世界。而沃倫也曾經在X發文,分享外媒《Politico》描述她正在建立一支「反加密貨幣軍隊」的貼文。

「減少政府對美國人財務決策的控制,是向自由轉變的一部分。今天的聲明反映了川普總統致力於推動重視自由而非社會主義政府控制的方針。」川普競選網站中寫道。

川普積極吸引Web3社群

事實上,接受加密貨幣捐款只是川普吸引Web3社群的其中一項舉措。

去年12月,川普曾出售第三個系列的NFT數位收藏卡牌「Mugshot Edition」,蒐集一定數量卡牌的民眾,還可以解鎖與川普在海湖莊園共進晚餐的賦能。

本月稍早,川普在Mar-a-Lago俱樂部為NFT支持者舉辦了一場奢華的晚宴,外媒《Politico》報導指出,川普呼籲這些加密資產支持「最好投給」他,因為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持反對態度。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3年4月的調查,加密貨幣社群的成員通常更年輕且男性居多,而川普的種種策略,則有可能吸引這群受眾的關注與支持。

資料來源:CryptoSlate、CNBC

更多報導
熱愛發NFT的川普家族:前美國第一夫人推NFT+實體項鍊,有人願意買單嗎?
最快本周進行表決,讓美國成為加密產業強國的「FIT21法案」是什麼?
最快本周進行表決,讓美國成為加密產業強國的「FIT21法案」是什麼?什麼是FIT21法案?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快速發展,美國眾議院將面臨一項重要決定——是否通過《21世紀金融創新與科技法案》(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Act,簡稱FIT21)。這項法案對於美國數位資產行業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吸引許多用戶關注。 隨著數位資產市場日益增長,美國目前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零散而不完整,不僅讓新創、業者在發展過程中相當困惑,也為不良行為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提出了FIT21法案,並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全面的法規框架,明確加密貨幣的監管權責,特別是在商品和證券的界定上。更重要的事情是,當法規規範完善,也有機會讓美國相關的從業人員有跡可循,建立起美國在加密資產界的地位。 FIT21法案為何重要? FIT21法案不僅為數位資產的分類提供了明確的框架,更將影響美國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的競爭力。 如果FIT21法案通過,就可以更明確的知道哪些數位資產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監管,哪些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監管。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商品」與「證券」的定義之間存在關鍵差異,這也對目前監管方式產生影響。 如果今天運行的區塊鏈或數位帳本是「功能性的、去中心化的」,那麼會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將數位資產作為一種商品進行監管;如果區塊鏈相關項目「是功能性,但不是去中心化的」,那麼就會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把數位資產作為一種證券進行監管。 這一明確的劃分,將有助於創業公司和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各自的合法權益和義務,減少監管不確定性,促進創新與發展。 法案中的去中心化定義:除其他要求外,沒有人擁有單方面控制區塊鏈或其使用的權力,並且沒有發行人/相關人等控制數位資產的20%以上或數位資產的投票權。 另外,這項法案也規定了對於其他消費者保護,例如客戶資金隔離、代幣內部人士的鎖定期(以激勵創新而避免投機)、年銷量限制、以及項目的披露要求。 一旦這些監管框架規定到位,美國很可能將迎來區塊鏈市場和經濟前所未有的增長和創新時代。 a16z怎麼看這項法案? 當然,這項法案並不是完美的。有不少業內人士擔心,FIT21法案通過後會為去中心化提供非常高的門檻,或是賦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太多管轄權。 但知名創投、深耕加密產業的a16z表示,沒有監管是不現實的一件事,有清晰的規則總比一片混亂來的要好。監管以及企業合規的明確規範,也能讓創新者與公眾建立信任、並提供有用的產品,同時讓那些不肖人士承擔更多的責任。 a16z強調,加密產業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但美國還沒有一個全面的數位資產監管框架。目前的監管框架支離破碎、不完整、又缺乏清晰度,這種監管的不確定性為創造了一個混亂的環境,更成為不良行為者的溫床。與此同時,合法的企業家和新創企業,卻一直受到有疑慮的的執法監管約束。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其他司法管轄區提供更清晰、更有好的監管環境時,就會導致創業活動轉移到國外,對於美國的整體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儘管目前還是存在一些爭議與討論,FIT21法案還是能提供了加密貨幣產業迫切需要的監管明確性。而這對於整體產業的持續營運與創新極為重要。接下來幾周將會進行眾議院的投票表決,全球也正持續關注,美國是否能夠在促進創新與保護消費者權益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更多報導 加密貨幣立場成大選關鍵!比特幣會左右2024年美國大選嗎? 歐盟加密法案MiCA將生效!穩定幣USDT在歐盟面臨挑戰,交易所如何應對?

最快本周進行表決,讓美國成為加密產業強國的「FIT21法案」是什麼?

什麼是FIT21法案?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快速發展,美國眾議院將面臨一項重要決定——是否通過《21世紀金融創新與科技法案》(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Act,簡稱FIT21)。這項法案對於美國數位資產行業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吸引許多用戶關注。

隨著數位資產市場日益增長,美國目前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零散而不完整,不僅讓新創、業者在發展過程中相當困惑,也為不良行為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提出了FIT21法案,並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全面的法規框架,明確加密貨幣的監管權責,特別是在商品和證券的界定上。更重要的事情是,當法規規範完善,也有機會讓美國相關的從業人員有跡可循,建立起美國在加密資產界的地位。

FIT21法案為何重要?

FIT21法案不僅為數位資產的分類提供了明確的框架,更將影響美國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的競爭力。

如果FIT21法案通過,就可以更明確的知道哪些數位資產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監管,哪些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監管。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商品」與「證券」的定義之間存在關鍵差異,這也對目前監管方式產生影響。

如果今天運行的區塊鏈或數位帳本是「功能性的、去中心化的」,那麼會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將數位資產作為一種商品進行監管;如果區塊鏈相關項目「是功能性,但不是去中心化的」,那麼就會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把數位資產作為一種證券進行監管。

這一明確的劃分,將有助於創業公司和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各自的合法權益和義務,減少監管不確定性,促進創新與發展。

法案中的去中心化定義:除其他要求外,沒有人擁有單方面控制區塊鏈或其使用的權力,並且沒有發行人/相關人等控制數位資產的20%以上或數位資產的投票權。

另外,這項法案也規定了對於其他消費者保護,例如客戶資金隔離、代幣內部人士的鎖定期(以激勵創新而避免投機)、年銷量限制、以及項目的披露要求。

一旦這些監管框架規定到位,美國很可能將迎來區塊鏈市場和經濟前所未有的增長和創新時代。

a16z怎麼看這項法案?

當然,這項法案並不是完美的。有不少業內人士擔心,FIT21法案通過後會為去中心化提供非常高的門檻,或是賦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太多管轄權。

但知名創投、深耕加密產業的a16z表示,沒有監管是不現實的一件事,有清晰的規則總比一片混亂來的要好。監管以及企業合規的明確規範,也能讓創新者與公眾建立信任、並提供有用的產品,同時讓那些不肖人士承擔更多的責任。

a16z強調,加密產業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但美國還沒有一個全面的數位資產監管框架。目前的監管框架支離破碎、不完整、又缺乏清晰度,這種監管的不確定性為創造了一個混亂的環境,更成為不良行為者的溫床。與此同時,合法的企業家和新創企業,卻一直受到有疑慮的的執法監管約束。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其他司法管轄區提供更清晰、更有好的監管環境時,就會導致創業活動轉移到國外,對於美國的整體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儘管目前還是存在一些爭議與討論,FIT21法案還是能提供了加密貨幣產業迫切需要的監管明確性。而這對於整體產業的持續營運與創新極為重要。接下來幾周將會進行眾議院的投票表決,全球也正持續關注,美國是否能夠在促進創新與保護消費者權益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更多報導
加密貨幣立場成大選關鍵!比特幣會左右2024年美國大選嗎?
歐盟加密法案MiCA將生效!穩定幣USDT在歐盟面臨挑戰,交易所如何應對?
Polygon高層惡意操控迷因幣價格?從故事設定到籌碼分配,內部截圖實習生全爆料實習生報料: Polygon高管惡意操縱迷因幣價格 加密市場從不缺乏大瓜,即使知名項目也不例外。 昨(21)晚 ,推特帳號標籤自稱為Polygon社群實習生的 @Rahul__Ghangas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條長達34段的揭露文,認為Polygon高層夥同外部人員惡意操縱迷因項目ELECOIN盈利,並控訴其對社區開發者進行誤導和剝削。 同時,該文中配合了大量聊天記錄截圖,讓這段揭露和控訴更顯實錘。 深潮對該文中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進行了總結。 人員揭露 Rahul在文章開頭就透過一張TG群聊截圖來曝光參與本次事件的主要人員名單: @0xkenzi Kenzi Wang - Symbolic Capital合夥人,Polygon顧問 @jack_venture Jack Lu - multibit、bouncebit 聯合創始人、@NGC_Ventures 合夥人 @sourcex44 Sanket Shah - Polygon Labs 戰略主管 @0xsachi Sachi Kamiya - Polygon Ventures 初始團隊成員 @mscryptojiayi Jiayi Li - Salus security 聯合創始人 @shawncgeek Shawn Chong - Salus Security 營運長和 BounceBit 投資者 而事件的導火線,始於Polygon團隊高層人員、VC合夥人和項目聯創們聯合攢局造迷因。 在由爆料人提供的上圖中,聊天記錄顯示在ELECOIN正式推廣前,內部團隊正在進行一些準備工作,包括在TG群中溝通籌碼分發、人員統計和迷因敘事等相關事宜,顯然是在為攢局做準備。 攢局密謀造Meme 在2024年1月3日,許多KOL聚集在一個電報群中,計劃以「印度人的迷因」的名義推廣迷因幣ELECOIN。 爆料人Rahul在推文中稱該代幣已於23年末進行「秘密TGE」,大部分代幣供應已被內部人士獲取。 同時項目方對所有開發者和KOL承諾盡快為其工作支付報酬(以USDC形式)。 團隊計劃以Polygon創辦人Sandeep的寵物大象作為媒介來推廣ELECOIN的故事,並希望透過Sandeep發布大象寵物的照片來推動ELECOIN話題炒作。 並且這一想法獲得Polygon「Top級別人士」的支持。 Rahul戲謔地稱「這個計劃聽起來很荒謬,但牛市中人們仍會為這種故事買單。」 計劃推進 敲定計劃後,團隊開始積極推動行銷,通過各社媒渠道發文推廣,目標是盡快達到5000名粉絲。 在事情開展的第一天,就出現了明顯的不對勁:攢局的團隊一直沒有為推廣行銷與項目開發支付報酬,全靠開發人員和行銷人員自掏腰包。 爆料人Rahul參與項目稍晚且負責的規模很小,主要是幫助ELECOIN完成網頁製作,並稱授權自己訪問ELECOIN域名的正是Polygon顧問Kenzi Wang,為此Rahul還通過其他渠道再三確認了與之溝通的TG帳號屬於Kenzi Wang本人。 @Rahul__Ghangas 與 Kenzi Wang的對話 由於在交付項目後Rahul並沒有被踢出群聊,這也讓爆料人Rahul在接下來三個月中親眼見證「有錢人是如何利用其他人的時間和金錢沒有任何成本地進行惡意拋售、精神操縱與公然欺詐。」 表演開始 在計劃推進的頭幾天,面對一些早期參與者的拋售,團隊還透過積極回購努力保持ELECOIN是個可靠穩定的項目這一表像。隨著計劃正常進展,ELECOIN推廣的重頭戲到來:團隊計劃通過在推特上標記Sandeep並「吸引」Sandeep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吸引流量、發展社區。 當然這一切都是提前計劃好的,從Sandeep與ELECOIN官方帳號的第一次互動到Sandeep將自己的推特頭像換成大象Meme圖(這有點像在模仿當時 Solana創辦人將頭像換成SillyDragon所引發的 Silly代幣上漲),發文者認為 事件發展的每一步都經過ELECOIN乃至整個Polygon高層團隊的精心設計過。 東窗事發 在經過一系列精心規劃後,ELECOIN順利獲得理想中的熱度。 可隨之而來的是長達三個月的早期參與錢包地不斷拋售,但沒有人能將來自早期參與錢包的拋壓歸咎於項目內部人士,因為這些早期錢包都是在$ELE發售之前創建的新地址,並且資金來自於交易所。 面對連綿不絕的拋壓,開發者和行銷團隊卻帶著對承諾報酬的期許和抓住「大機遇」的想法,無償參與項目建設(有許多人員甚至自掏腰包維護項目建設)。 直到某天晚上,情況急轉直下,$ELE代幣被巨量拋售,在不到兩週時間,總市值從1700百萬驟降到2百萬。 所有早期參與錢包都開始大量拋售,一直無償做事的團隊成員爆發了。 雖然這些早期參與的錢包已經足夠小心,但還是被人發現些許蛛絲馬跡:有人指出其中一些地址隸屬於Jiayi Li和Shawn Chong。 而這兩位,正是文章開頭提到的Salus Security聯合創辦人和營運長。 顯然,拋壓來自於友軍。 對此,Jiayi Li聲稱來自內部的拋售是因為初始團隊產生內訌,她會以個人名義回購一些代幣並提供5000美元作為市場預算。 對於Jiayi Li這番說辭,爆料人Rahul在推文中譏笑道:「說得慷慨!」 從攢局到最後內部拋售被發現,雖然我們目前無法證實這些聊天截圖的真實性,但就爆料本身來看,關於Polygon高層與外部人員共通操縱ELECOIN的事情已經脈絡清晰。 在揭露整件事情後,爆料人Rahul還對Polygon 顧問Kenzi Wang與bouncebit聯合創辦人Jack Lu貼臉輸出,直言不諱地控訴兩人過去與如今正在進行的欺詐行為。 爆料人Rahul稱,「如果不良欺詐者不會遭到懲罰,web3生態系統將無法發揮其變革潛力...我們需要培養一種透明、誠信和尊重的文化。 當高階主管濫用自己的權職地位作惡時,必須承擔責任。利用他人謀取個人利益與該行業賴以建立的精神背道而馳。」 結語 對於Rahul的長篇揭露與憤怒控訴,目前尚未有相關人物對這一事件進行解釋說明。 對於這一大瓜,$Matic的價格並沒什麼明顯波動,也許是本次事件還未大範圍發酵,又或者市場對這種「與己無關」的作惡已經見怪不怪了。 太陽之下無新事,受金融虛無主義加持的迷因風潮本來就是為了抵抗藏在暗面之下的欺詐與操縱,但作惡的手似乎已經伸進這一領域,標榜自由、公平和文化的迷因未能倖免於利益集團的操縱與篡局。 你手中的迷因迷因幣,可能並不代表「你的自由」; 你看到的拉升,可能源於利益集團的一次操縱。 當「草台班子論」日益兌現,玩家們也應該逐漸對任何的頂級項目祛魅。 身處加密世界,且行且珍惜。 更多報導 16歲天才少年成創業神話!10美購入比特幣、創立第二大交易所,故事最後怎麼了? 狗幣、柴犬幣漲漲漲!但「迷因幣」的始祖可能是比特幣,原因是什麼?

Polygon高層惡意操控迷因幣價格?從故事設定到籌碼分配,內部截圖實習生全爆料

實習生報料: Polygon高管惡意操縱迷因幣價格

加密市場從不缺乏大瓜,即使知名項目也不例外。

昨(21)晚 ,推特帳號標籤自稱為Polygon社群實習生的 @Rahul__Ghangas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條長達34段的揭露文,認為Polygon高層夥同外部人員惡意操縱迷因項目ELECOIN盈利,並控訴其對社區開發者進行誤導和剝削。

同時,該文中配合了大量聊天記錄截圖,讓這段揭露和控訴更顯實錘。

深潮對該文中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進行了總結。

人員揭露

Rahul在文章開頭就透過一張TG群聊截圖來曝光參與本次事件的主要人員名單:

@0xkenzi Kenzi Wang - Symbolic Capital合夥人,Polygon顧問

@jack_venture Jack Lu - multibit、bouncebit 聯合創始人、@NGC_Ventures 合夥人

@sourcex44 Sanket Shah - Polygon Labs 戰略主管

@0xsachi Sachi Kamiya - Polygon Ventures 初始團隊成員

@mscryptojiayi Jiayi Li - Salus security 聯合創始人

@shawncgeek Shawn Chong - Salus Security 營運長和 BounceBit 投資者

而事件的導火線,始於Polygon團隊高層人員、VC合夥人和項目聯創們聯合攢局造迷因。

在由爆料人提供的上圖中,聊天記錄顯示在ELECOIN正式推廣前,內部團隊正在進行一些準備工作,包括在TG群中溝通籌碼分發、人員統計和迷因敘事等相關事宜,顯然是在為攢局做準備。

攢局密謀造Meme

在2024年1月3日,許多KOL聚集在一個電報群中,計劃以「印度人的迷因」的名義推廣迷因幣ELECOIN。 爆料人Rahul在推文中稱該代幣已於23年末進行「秘密TGE」,大部分代幣供應已被內部人士獲取。 同時項目方對所有開發者和KOL承諾盡快為其工作支付報酬(以USDC形式)。

團隊計劃以Polygon創辦人Sandeep的寵物大象作為媒介來推廣ELECOIN的故事,並希望透過Sandeep發布大象寵物的照片來推動ELECOIN話題炒作。 並且這一想法獲得Polygon「Top級別人士」的支持。

Rahul戲謔地稱「這個計劃聽起來很荒謬,但牛市中人們仍會為這種故事買單。」

計劃推進

敲定計劃後,團隊開始積極推動行銷,通過各社媒渠道發文推廣,目標是盡快達到5000名粉絲。

在事情開展的第一天,就出現了明顯的不對勁:攢局的團隊一直沒有為推廣行銷與項目開發支付報酬,全靠開發人員和行銷人員自掏腰包。

爆料人Rahul參與項目稍晚且負責的規模很小,主要是幫助ELECOIN完成網頁製作,並稱授權自己訪問ELECOIN域名的正是Polygon顧問Kenzi Wang,為此Rahul還通過其他渠道再三確認了與之溝通的TG帳號屬於Kenzi Wang本人。

@Rahul__Ghangas 與 Kenzi Wang的對話

由於在交付項目後Rahul並沒有被踢出群聊,這也讓爆料人Rahul在接下來三個月中親眼見證「有錢人是如何利用其他人的時間和金錢沒有任何成本地進行惡意拋售、精神操縱與公然欺詐。」

表演開始

在計劃推進的頭幾天,面對一些早期參與者的拋售,團隊還透過積極回購努力保持ELECOIN是個可靠穩定的項目這一表像。隨著計劃正常進展,ELECOIN推廣的重頭戲到來:團隊計劃通過在推特上標記Sandeep並「吸引」Sandeep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吸引流量、發展社區。

當然這一切都是提前計劃好的,從Sandeep與ELECOIN官方帳號的第一次互動到Sandeep將自己的推特頭像換成大象Meme圖(這有點像在模仿當時 Solana創辦人將頭像換成SillyDragon所引發的 Silly代幣上漲),發文者認為 事件發展的每一步都經過ELECOIN乃至整個Polygon高層團隊的精心設計過。

東窗事發

在經過一系列精心規劃後,ELECOIN順利獲得理想中的熱度。 可隨之而來的是長達三個月的早期參與錢包地不斷拋售,但沒有人能將來自早期參與錢包的拋壓歸咎於項目內部人士,因為這些早期錢包都是在$ELE發售之前創建的新地址,並且資金來自於交易所。

面對連綿不絕的拋壓,開發者和行銷團隊卻帶著對承諾報酬的期許和抓住「大機遇」的想法,無償參與項目建設(有許多人員甚至自掏腰包維護項目建設)。

直到某天晚上,情況急轉直下,$ELE代幣被巨量拋售,在不到兩週時間,總市值從1700百萬驟降到2百萬。 所有早期參與錢包都開始大量拋售,一直無償做事的團隊成員爆發了。

雖然這些早期參與的錢包已經足夠小心,但還是被人發現些許蛛絲馬跡:有人指出其中一些地址隸屬於Jiayi Li和Shawn Chong。

而這兩位,正是文章開頭提到的Salus Security聯合創辦人和營運長。

顯然,拋壓來自於友軍。

對此,Jiayi Li聲稱來自內部的拋售是因為初始團隊產生內訌,她會以個人名義回購一些代幣並提供5000美元作為市場預算。

對於Jiayi Li這番說辭,爆料人Rahul在推文中譏笑道:「說得慷慨!」

從攢局到最後內部拋售被發現,雖然我們目前無法證實這些聊天截圖的真實性,但就爆料本身來看,關於Polygon高層與外部人員共通操縱ELECOIN的事情已經脈絡清晰。

在揭露整件事情後,爆料人Rahul還對Polygon 顧問Kenzi Wang與bouncebit聯合創辦人Jack Lu貼臉輸出,直言不諱地控訴兩人過去與如今正在進行的欺詐行為。

爆料人Rahul稱,「如果不良欺詐者不會遭到懲罰,web3生態系統將無法發揮其變革潛力...我們需要培養一種透明、誠信和尊重的文化。 當高階主管濫用自己的權職地位作惡時,必須承擔責任。利用他人謀取個人利益與該行業賴以建立的精神背道而馳。」

結語

對於Rahul的長篇揭露與憤怒控訴,目前尚未有相關人物對這一事件進行解釋說明。

對於這一大瓜,$Matic的價格並沒什麼明顯波動,也許是本次事件還未大範圍發酵,又或者市場對這種「與己無關」的作惡已經見怪不怪了。

太陽之下無新事,受金融虛無主義加持的迷因風潮本來就是為了抵抗藏在暗面之下的欺詐與操縱,但作惡的手似乎已經伸進這一領域,標榜自由、公平和文化的迷因未能倖免於利益集團的操縱與篡局。

你手中的迷因迷因幣,可能並不代表「你的自由」; 你看到的拉升,可能源於利益集團的一次操縱。

當「草台班子論」日益兌現,玩家們也應該逐漸對任何的頂級項目祛魅。

身處加密世界,且行且珍惜。

更多報導
16歲天才少年成創業神話!10美購入比特幣、創立第二大交易所,故事最後怎麼了?
狗幣、柴犬幣漲漲漲!但「迷因幣」的始祖可能是比特幣,原因是什麼?
加密貨幣立場成大選關鍵!比特幣會左右2024年美國大選嗎?加密貨幣監管立場成大選關鍵 川普對加密貨幣的轉變和拜登的監管立場可能會影響選民的情緒。 美國總統大選日益臨近,外交政策和文化戰爭等傳統議題成為討論的焦點。然而,一個新的話題似乎已經出現,它可能會在該國的選舉中發揮重要作用——比特幣(以及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讓我們來看看加密貨幣在政治討論中的崛起。 加密貨幣與政治 就在四年前,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討論比特幣的想法似乎還很牽強。然而,在去年的初選中,情況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維維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和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等知名候選人出席了比特幣會議,出現在主要的比特幣podcast節目中,並將關注比特幣的計劃納入了他們的競選平台。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明顯偏離其以往立場的時候。他曾一度詆毀比特幣是對美元的威脅。然而,他現在的語氣卻更加接受比特幣。針對他所描述的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行業的「高壓行動」,川普宣布支持將該行業留在美國本土。此外,川普政府還為加密貨幣競選捐款敞開了大門。 當前環境 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監管的嚴格態度引發了該行業及其支持者的強烈反彈。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對加密貨幣的討伐尤其激烈,導緻幾家大型加密貨幣公司離開了美國去尋找更有利的監管環境。這種監管敵意可能會疏遠相當一部分美國選民,尤其是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獲得主流認可的情況下。 Uniswap 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海登.亞當斯(Hayden Adams)敦促拜登總統重新考慮他的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並警告說目前的政策可能會把選民趕走。亞當斯在 5 月 12 日的一篇文章中批評拜登政府允許參議員沃倫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加密貨幣「發動全面戰爭」,並暗示共和黨人正在利用這一立場,轉向對加密貨幣更加友好的立場。 拜登總統上任後,簽署了一項關於數位資產的行政命令,並提名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在根斯勒的領導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加大了對加密貨幣公司的執法力度,導緻了對執法不一緻的批評。隨著針對Kraken、Coinbase、Ripple和 Binance等公司的重大案件的發生,政府的立場遭到了加密貨幣社區的反彈,加大了拜登在即將到來的大選前調整政策的壓力。 選民情緒 最近的民調顯示,在關鍵的搖擺州,相當多的選民現在認為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政策是一個重要問題。支持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政治行動委員會(PAC)的行動進一步放大了這一轉變,它們不僅向總統競選,還向參議院和眾議院競選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加密貨幣社區的這種投資水平和政治參與度表明,其在美國政治中的影響力正在不斷鞏固。 超過20%的美國人擁有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這對選舉格局的潛在影響不容低估。川普總統轉而採取支持加密貨幣的立場,可以看作是抓住這一日益增長的人口群體的戰略舉措,尤其是在民調數據緊張的選舉週期中。 鑒於最近的總統選舉都是以微弱的優勢決定勝負,加密貨幣選民群體很可能會左右2024年的選舉結果。 選民見解 哈里斯民調代表Grayscale進行了名為「2024選舉:加密貨幣的作用」的全國調查。以下是一些關鍵見解。 選民關注的問題和加密貨幣 通貨膨脹是美國選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將經濟穩定和支付帳單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其他價值觀,如家庭、愛國主義和社區參與。這種擔憂與比特幣的吸引力不謀而合,比特幣因其硬性供應上限而常被視為貨幣貶值的對沖工具。近一半的選民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正在等待更明確的政策,這表明人們對監管清晰度的需求。 年輕人與加密貨幣的接受度 與傳統股票相比,年輕選民,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對加密貨幣表現出明顯的偏好,持有率分別為31%和 35%,而股票持有率分別為17%和24%。這些年輕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人認為「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是金融的未來」,54%的Z世代和58%的千禧一代表達了這一觀點。此外,如果有更明確的監管規定,68%的18-34歲選民將更有可能投資加密貨幣,這凸顯了監管明確性對更廣泛採用加密貨幣的重要性。 比特幣與政治競選 比特幣在政治競選中的整合突顯了幾個關鍵趨勢。 它強調了數位素養和對技術的理解在總統候選人中越來越重要。 隨著數位資產與經濟的交織越來越緊密,能夠以可信的方式闡述其潛在利益和挑戰的候選人可能會獲得優勢。 圍繞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政治討論可能會鼓勵提高監管的清晰度。 在候選人概述自己的立場時,他們將需要回應該行業對明確、一致和公平監管的呼籲,以促進創新,同時保護消費者。 兩黨分歧 雖然加密貨幣得到了兩黨的支持,但共和黨人顯然對其更為青睞。Politico報導稱,在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和參議院中,「首次由國會全院審議大型加密貨幣政策法案 」的關鍵性投票基本上已經胎死腹中。與此同時,目前在職的加密貨幣最有力的支持者是共和黨人,如參議員埃默(Emmer)和辛西婭.勒姆(Cynthia Lummis)。 批評者認為,對加密貨幣的政治支持往往源於經濟利益,而非道德討伐,但不可否認的是,加密貨幣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政治問題。對一些人來說,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問題,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投資機會,更是一場運動、一種哲學和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許多加密貨幣支持者來說,這個問題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存亡;拜登的下一個四年任期意味著更多的執法監管、更多阻礙加密貨幣實際立法的僵局,以及最高政治職位上更多的反加密貨幣言論。在拜登的任期內,美國立法者和監管者對加密貨幣的敵意與日俱增,極大地影響了全球行業。 最近,被譽為區塊鏈重大創新的重構平台 EigenLayer因一次限制性極強的空投而遭到猛烈抨擊。在當前的監管制度下,這基本上是EigenLayer的唯一舉措,除非它想冒著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的風險。 在這種環境下,可以理解為什麼瑞安.塞爾基斯(Ryan Selkis)、邁克.杜達斯(Mike Dudas)和馬克.庫班(Mark Cuban)等人認為加密行業必須與共和黨人結盟,才能獲得有利的政策。批評者可能會說,前總統川普最近對加密貨幣的支持是投機取巧,目的是把拜登描繪成不合群的人。不過,在美國加密產業感到受到政府攻擊的情況下,有川普這樣的知名人士願意站出來支持,可能是一個值得歡迎的發展。 將加密貨幣政治化的潛在風險 川普擁抱加密貨幣存在潛在風險。近年來,數位資產市場經歷了劇烈的繁榮和蕭條,像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這樣的主要行業參與者也因違法而被判入獄。這種轉變也給華盛頓的加密貨幣遊說團體帶來了風險。川普可能會使數位資產監管的政治黨派性更強。該行業已經花費了數年時間以及數百萬美元的競選捐款,試圖在兩黨中建立支持,這很可能是加密貨幣公司希望立法的關鍵。 結論 中本聰推出比特幣15年後,它已從一種新穎的數位資產演變成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在美國即將迎來最受關注的總統大選之際,比特幣的作用不僅反映了其日益增長的經濟意義,也證明了其在國家層面影響政策的潛力。 比特幣是否會成為2024年大選的決定性因素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密貨幣在政治上處於邊緣地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我們向前邁進,政策制定者、行業領袖和選民之間的對話很可能會以我們剛剛開始了解的方式塑造這場數位革命的軌跡。 本文合作轉載自:深潮 更多報導 分析師態度大轉彎,以太坊ETF通過機率上調75%、幣價暴漲18% 川普拉幣圈選票讓「這款迷因幣」暴漲!還有哪些政治幣也跟著飆升?

加密貨幣立場成大選關鍵!比特幣會左右2024年美國大選嗎?

加密貨幣監管立場成大選關鍵

川普對加密貨幣的轉變和拜登的監管立場可能會影響選民的情緒。

美國總統大選日益臨近,外交政策和文化戰爭等傳統議題成為討論的焦點。然而,一個新的話題似乎已經出現,它可能會在該國的選舉中發揮重要作用——比特幣(以及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讓我們來看看加密貨幣在政治討論中的崛起。

加密貨幣與政治

就在四年前,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討論比特幣的想法似乎還很牽強。然而,在去年的初選中,情況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維維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和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等知名候選人出席了比特幣會議,出現在主要的比特幣podcast節目中,並將關注比特幣的計劃納入了他們的競選平台。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明顯偏離其以往立場的時候。他曾一度詆毀比特幣是對美元的威脅。然而,他現在的語氣卻更加接受比特幣。針對他所描述的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行業的「高壓行動」,川普宣布支持將該行業留在美國本土。此外,川普政府還為加密貨幣競選捐款敞開了大門。

當前環境

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監管的嚴格態度引發了該行業及其支持者的強烈反彈。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對加密貨幣的討伐尤其激烈,導緻幾家大型加密貨幣公司離開了美國去尋找更有利的監管環境。這種監管敵意可能會疏遠相當一部分美國選民,尤其是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獲得主流認可的情況下。

Uniswap 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海登.亞當斯(Hayden Adams)敦促拜登總統重新考慮他的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並警告說目前的政策可能會把選民趕走。亞當斯在 5 月 12 日的一篇文章中批評拜登政府允許參議員沃倫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加密貨幣「發動全面戰爭」,並暗示共和黨人正在利用這一立場,轉向對加密貨幣更加友好的立場。

拜登總統上任後,簽署了一項關於數位資產的行政命令,並提名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在根斯勒的領導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加大了對加密貨幣公司的執法力度,導緻了對執法不一緻的批評。隨著針對Kraken、Coinbase、Ripple和 Binance等公司的重大案件的發生,政府的立場遭到了加密貨幣社區的反彈,加大了拜登在即將到來的大選前調整政策的壓力。

選民情緒

最近的民調顯示,在關鍵的搖擺州,相當多的選民現在認為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政策是一個重要問題。支持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政治行動委員會(PAC)的行動進一步放大了這一轉變,它們不僅向總統競選,還向參議院和眾議院競選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加密貨幣社區的這種投資水平和政治參與度表明,其在美國政治中的影響力正在不斷鞏固。

超過20%的美國人擁有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這對選舉格局的潛在影響不容低估。川普總統轉而採取支持加密貨幣的立場,可以看作是抓住這一日益增長的人口群體的戰略舉措,尤其是在民調數據緊張的選舉週期中。

鑒於最近的總統選舉都是以微弱的優勢決定勝負,加密貨幣選民群體很可能會左右2024年的選舉結果。

選民見解

哈里斯民調代表Grayscale進行了名為「2024選舉:加密貨幣的作用」的全國調查。以下是一些關鍵見解。

選民關注的問題和加密貨幣

通貨膨脹是美國選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將經濟穩定和支付帳單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其他價值觀,如家庭、愛國主義和社區參與。這種擔憂與比特幣的吸引力不謀而合,比特幣因其硬性供應上限而常被視為貨幣貶值的對沖工具。近一半的選民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正在等待更明確的政策,這表明人們對監管清晰度的需求。

年輕人與加密貨幣的接受度

與傳統股票相比,年輕選民,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對加密貨幣表現出明顯的偏好,持有率分別為31%和 35%,而股票持有率分別為17%和24%。這些年輕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人認為「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是金融的未來」,54%的Z世代和58%的千禧一代表達了這一觀點。此外,如果有更明確的監管規定,68%的18-34歲選民將更有可能投資加密貨幣,這凸顯了監管明確性對更廣泛採用加密貨幣的重要性。

比特幣與政治競選

比特幣在政治競選中的整合突顯了幾個關鍵趨勢。

它強調了數位素養和對技術的理解在總統候選人中越來越重要。
隨著數位資產與經濟的交織越來越緊密,能夠以可信的方式闡述其潛在利益和挑戰的候選人可能會獲得優勢。

圍繞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政治討論可能會鼓勵提高監管的清晰度。
在候選人概述自己的立場時,他們將需要回應該行業對明確、一致和公平監管的呼籲,以促進創新,同時保護消費者。

兩黨分歧

雖然加密貨幣得到了兩黨的支持,但共和黨人顯然對其更為青睞。Politico報導稱,在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和參議院中,「首次由國會全院審議大型加密貨幣政策法案 」的關鍵性投票基本上已經胎死腹中。與此同時,目前在職的加密貨幣最有力的支持者是共和黨人,如參議員埃默(Emmer)和辛西婭.勒姆(Cynthia Lummis)。

批評者認為,對加密貨幣的政治支持往往源於經濟利益,而非道德討伐,但不可否認的是,加密貨幣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政治問題。對一些人來說,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問題,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投資機會,更是一場運動、一種哲學和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許多加密貨幣支持者來說,這個問題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存亡;拜登的下一個四年任期意味著更多的執法監管、更多阻礙加密貨幣實際立法的僵局,以及最高政治職位上更多的反加密貨幣言論。在拜登的任期內,美國立法者和監管者對加密貨幣的敵意與日俱增,極大地影響了全球行業。

最近,被譽為區塊鏈重大創新的重構平台 EigenLayer因一次限制性極強的空投而遭到猛烈抨擊。在當前的監管制度下,這基本上是EigenLayer的唯一舉措,除非它想冒著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的風險。

在這種環境下,可以理解為什麼瑞安.塞爾基斯(Ryan Selkis)、邁克.杜達斯(Mike Dudas)和馬克.庫班(Mark Cuban)等人認為加密行業必須與共和黨人結盟,才能獲得有利的政策。批評者可能會說,前總統川普最近對加密貨幣的支持是投機取巧,目的是把拜登描繪成不合群的人。不過,在美國加密產業感到受到政府攻擊的情況下,有川普這樣的知名人士願意站出來支持,可能是一個值得歡迎的發展。

將加密貨幣政治化的潛在風險

川普擁抱加密貨幣存在潛在風險。近年來,數位資產市場經歷了劇烈的繁榮和蕭條,像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這樣的主要行業參與者也因違法而被判入獄。這種轉變也給華盛頓的加密貨幣遊說團體帶來了風險。川普可能會使數位資產監管的政治黨派性更強。該行業已經花費了數年時間以及數百萬美元的競選捐款,試圖在兩黨中建立支持,這很可能是加密貨幣公司希望立法的關鍵。

結論

中本聰推出比特幣15年後,它已從一種新穎的數位資產演變成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在美國即將迎來最受關注的總統大選之際,比特幣的作用不僅反映了其日益增長的經濟意義,也證明了其在國家層面影響政策的潛力。

比特幣是否會成為2024年大選的決定性因素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密貨幣在政治上處於邊緣地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我們向前邁進,政策制定者、行業領袖和選民之間的對話很可能會以我們剛剛開始了解的方式塑造這場數位革命的軌跡。

本文合作轉載自:深潮

更多報導
分析師態度大轉彎,以太坊ETF通過機率上調75%、幣價暴漲18%
川普拉幣圈選票讓「這款迷因幣」暴漲!還有哪些政治幣也跟著飆升?
16歲天才少年成創業神話!10美購入比特幣、創立第二大交易所,故事最後怎麼了?16歲創辦Bitcoinica交易所,卻被盜10.2萬枚BTC 在2010年,一位名叫周同(Zhou Tong,音)的16歲中國青少年以10美元購買了比特幣,後來,這位自學成才的程式設計師天才少年在短短4天內建立了首家加密貨幣保證金交易所Bitcoinica。該交易所的交易量一度達到每月4000萬美元,僅次於當時的第一大交易所Mt. Gox。然而,由於接連遭到三次駭客攻擊,Bitcoinica最終不幸遺失了101,554枚BTC。 近期,X平台的國外i部落客Rizzo對這個傳奇的故事進行了講述。PANews對原文進行了編譯,將會講述這位青少年失去了如今價值68億美元的10.2萬枚比特幣的過程,故事充滿了戲劇性。 在16歲時,中國少年周同以10美元購買了比特幣,並對這種貨幣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發送的理念深感興趣。他向所有朋友介紹了比特幣,因為他覺得這非常「酷」。 當時,2011年購買比特幣非常困難,需要花費時間並依賴中介。當時最大的交易所 Mt. Gox也經常處於離線狀態。在周同購買比特幣後不久,Mt. Gox甚至發生了一次閃崩,比特幣價格跌至0.01美元。 周同並沒有因為價格的下跌感到沮喪。這位自學成才的程式設計師,在短短4天內建立了一家名為Bitcoinica的交易所。這不僅僅是另一個比特幣交易所,它允許進行保證金交易,因此交易者和礦工可以對未來價格進行投機。用戶可以立即投注多達50枚比特幣。 上線之後,Bitcoinica的交易量迅速飆升,每月交易額高達4000萬美元,僅次於Mt. Gox。至於周同,他在頭兩週就賺了1萬美元,相當於約2000枚比特幣。 然而,Bitcoinica很快遇到了一些阻力。有些用戶擔心周同的年齡過小,其他人則擔心他的經驗不足。隨著比特幣的增值,用戶開始越來越關注交易所為保護比特幣所採取的安全措施。 Bitcoinica每月繼續交易數以十萬計的比特幣。但在2011年底,當投資者找到他時,周同迅速賣掉了公司。那時他還在上學,正在忙於考試。 新東家Wendon Group對周同的工作抱有一些疑問。因此,他們尋求經驗豐富的比特幣開發者的幫助,來為交易所進行應有的審計。其中一位是阿米爾·塔阿基,他是一位直言不諱的駭客活動家,熱衷於維基解密和3D列印槍枝。 Wendon Group想向周同和阿米爾證明他們是認真的——他們進行了大規模投資。他們甚至花了100萬美元購買了業界最受追捧的域名:http://Bitcoin.com。 然而,Bitcoinica很快遭到了駭客攻擊。2012年3月,它損失了 43,554 個比特幣。這次損失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甚至被永久性地刻在了《Bitcoin Magazine》第二期的封面上。 情況進一步惡化。同年的5月和7月,Bitcoinica的伺服器再次遭到了兩次攻擊。駭客一共偷走了58,000個比特幣。當時還沒有硬體錢包或多重簽名:駭客所要做的就是重設幾個密碼。(註:原X平台帖子中遺失的BTC為99,000枚,或為不完整計算。) 接連遭到攻擊的責任到底應屬於誰?是周同?Wendon Group?還是阿米爾?用戶們並不關心,他們想要追回遺失的比特幣。像@rogerkver一樣的用戶,損失了超過24,000個BTC。 如今,發生了什麼事情仍然是個謎。周同對這種情況的總結是,比特幣用戶和企業需要認真對待他們的個人安全。 由於這些攻擊事件,周同的聲譽一夜崩塌。他的名字成為了最早的病毒式比特幣meme之一。在OG中間,「Zhou Tonged」這個詞仍然用來描述被搶劫和欺騙的投資者。 周同的最後一舉是拿出1,000比特幣,投資到罕見的 Casascius 幣中。事實上,他擁有這些稀有收藏品中僅有的三枚之一,如今價值超過6000萬美元。然後,他離開了這個行業…… 交易所的駭客攻擊至今仍在持續。這就是為什麼嚴肅的比特幣投資者被建議使用硬體錢包或多重簽名託管。據估計,超過100萬個比特幣,價值650億美元,在交易所的駭客攻擊中遺失。按照遺失的比特幣總數計算,Bitcoinica是有史以來第三大的損失。 如今,Bitcoinica仍然是一則警示,讓人民聯想到遺失的如今價值68億美元比特幣。用戶應當認真對待自己的託管,使用多重簽名安全措施,也成為一個Bitcoinica事件的教訓。 本文合作轉載自:PANews 更多報導 靠火山狂挖比特幣!薩爾瓦多三年現賺474顆,每天加碼再定投1顆 中本聰身世成謎、78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

16歲天才少年成創業神話!10美購入比特幣、創立第二大交易所,故事最後怎麼了?

16歲創辦Bitcoinica交易所,卻被盜10.2萬枚BTC

在2010年,一位名叫周同(Zhou Tong,音)的16歲中國青少年以10美元購買了比特幣,後來,這位自學成才的程式設計師天才少年在短短4天內建立了首家加密貨幣保證金交易所Bitcoinica。該交易所的交易量一度達到每月4000萬美元,僅次於當時的第一大交易所Mt. Gox。然而,由於接連遭到三次駭客攻擊,Bitcoinica最終不幸遺失了101,554枚BTC。

近期,X平台的國外i部落客Rizzo對這個傳奇的故事進行了講述。PANews對原文進行了編譯,將會講述這位青少年失去了如今價值68億美元的10.2萬枚比特幣的過程,故事充滿了戲劇性。

在16歲時,中國少年周同以10美元購買了比特幣,並對這種貨幣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發送的理念深感興趣。他向所有朋友介紹了比特幣,因為他覺得這非常「酷」。

當時,2011年購買比特幣非常困難,需要花費時間並依賴中介。當時最大的交易所 Mt. Gox也經常處於離線狀態。在周同購買比特幣後不久,Mt. Gox甚至發生了一次閃崩,比特幣價格跌至0.01美元。

周同並沒有因為價格的下跌感到沮喪。這位自學成才的程式設計師,在短短4天內建立了一家名為Bitcoinica的交易所。這不僅僅是另一個比特幣交易所,它允許進行保證金交易,因此交易者和礦工可以對未來價格進行投機。用戶可以立即投注多達50枚比特幣。

上線之後,Bitcoinica的交易量迅速飆升,每月交易額高達4000萬美元,僅次於Mt. Gox。至於周同,他在頭兩週就賺了1萬美元,相當於約2000枚比特幣。

然而,Bitcoinica很快遇到了一些阻力。有些用戶擔心周同的年齡過小,其他人則擔心他的經驗不足。隨著比特幣的增值,用戶開始越來越關注交易所為保護比特幣所採取的安全措施。

Bitcoinica每月繼續交易數以十萬計的比特幣。但在2011年底,當投資者找到他時,周同迅速賣掉了公司。那時他還在上學,正在忙於考試。

新東家Wendon Group對周同的工作抱有一些疑問。因此,他們尋求經驗豐富的比特幣開發者的幫助,來為交易所進行應有的審計。其中一位是阿米爾·塔阿基,他是一位直言不諱的駭客活動家,熱衷於維基解密和3D列印槍枝。

Wendon Group想向周同和阿米爾證明他們是認真的——他們進行了大規模投資。他們甚至花了100萬美元購買了業界最受追捧的域名:http://Bitcoin.com。

然而,Bitcoinica很快遭到了駭客攻擊。2012年3月,它損失了 43,554 個比特幣。這次損失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甚至被永久性地刻在了《Bitcoin Magazine》第二期的封面上。

情況進一步惡化。同年的5月和7月,Bitcoinica的伺服器再次遭到了兩次攻擊。駭客一共偷走了58,000個比特幣。當時還沒有硬體錢包或多重簽名:駭客所要做的就是重設幾個密碼。(註:原X平台帖子中遺失的BTC為99,000枚,或為不完整計算。)

接連遭到攻擊的責任到底應屬於誰?是周同?Wendon Group?還是阿米爾?用戶們並不關心,他們想要追回遺失的比特幣。像@rogerkver一樣的用戶,損失了超過24,000個BTC。

如今,發生了什麼事情仍然是個謎。周同對這種情況的總結是,比特幣用戶和企業需要認真對待他們的個人安全。

由於這些攻擊事件,周同的聲譽一夜崩塌。他的名字成為了最早的病毒式比特幣meme之一。在OG中間,「Zhou Tonged」這個詞仍然用來描述被搶劫和欺騙的投資者。

周同的最後一舉是拿出1,000比特幣,投資到罕見的 Casascius 幣中。事實上,他擁有這些稀有收藏品中僅有的三枚之一,如今價值超過6000萬美元。然後,他離開了這個行業……

交易所的駭客攻擊至今仍在持續。這就是為什麼嚴肅的比特幣投資者被建議使用硬體錢包或多重簽名託管。據估計,超過100萬個比特幣,價值650億美元,在交易所的駭客攻擊中遺失。按照遺失的比特幣總數計算,Bitcoinica是有史以來第三大的損失。

如今,Bitcoinica仍然是一則警示,讓人民聯想到遺失的如今價值68億美元比特幣。用戶應當認真對待自己的託管,使用多重簽名安全措施,也成為一個Bitcoinica事件的教訓。

本文合作轉載自:PANews

更多報導
靠火山狂挖比特幣!薩爾瓦多三年現賺474顆,每天加碼再定投1顆
中本聰身世成謎、78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
中本聰身世成謎、78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比特幣Pizza日」來了! 14年前的5月22日,一位名為拉斯洛·哈涅茨(Laszlo Hanyecz)的工程師,花了一萬顆比特幣購買兩片Pizza,這筆交易普遍被認為是比特幣的第一筆交易,因此每年的5月22日也被稱為「比特幣Pizza日」(Bitcoin Pizza Day)。 為了慶祝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Web3+》製作了「比特幣Pizza日」系列專題,帶大家一起認識全球首個、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誕生15年! 2008年,被譽為「比特幣之父」的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了論文《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後稱為《比特幣白皮書》),區塊鏈網路與比特幣概念,開始被大眾認識。 之後,中本聰以此概念為基準,創造出比特幣網路系統,並供用戶使用,經過15年的發展後,該網路日漸成熟,而比特幣也成為加密貨幣中,地位無可撼動的始祖。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為拉斯洛·哈涅茨(Laszlo Hanyecz)的工程師,花了一萬顆比特幣購買兩片Pizza,這筆交易普遍被認為,是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中的第一筆交易,而5月22日也被稱為「比特幣Pizza日」(Bitcoin Pizza Day),此事件成為與比特幣相關的經典故事。 除了比特幣Pizza日之外,還有哪些比特幣小故事?讓《Web3+》帶你一起看! 📺 人物訪談、產業分析、記者第一手觀察!別錯過每週三、四晚間上片的「塊轉Web3」節目 👉節目資訊點我看 從六個比特幣小故事,深入了解「數位黃金」 故事一:中本聰的真面目無人知曉 雖然中本聰被稱為「比特幣之父」,然而其身分至今仍是個謎。不僅性別、國籍、年齡未知,中本聰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也都未曾經過證實。 多年來,關於中本聰是誰的謠言不斷,例如2014年,記者莉亞·麥克格拉斯·古德曼(Leah Mcgrath Goodman)便曾發佈一篇文章,指出擁有工程背景的中本多利安(Dorian Nakamoto)很有可能就是中本聰本人。 除了名字、日本血統之外,古德曼亦認為多利安的工程背景與能力,與中本聰相符。然而,多利安在之後否認這項傳言,並聲明自己與比特幣沒有任何關係。 除此之外,電腦科學專家克雷格賴特(Craig Wright)、虛擬貨幣專家尼克薩博(Nick Szabo),以及因「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而離世的電腦工程師哈爾芬尼(Hal Finney),都曾被認為是中本聰本人。 有報導指出,哈爾芬尼是第一個致力於調整和修改比特幣開源代碼的人,甚至在2009年便收到來自中本聰本人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 即便關於中本聰身分的傳言四起,其身世至今仍是謎團。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身份一直以來都是謎,除了沒人知道性別、國籍、年齡,甚至中本聰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也都不清楚。 故事二:目前約有780萬顆比特幣遺失在外 每一年,都有許多比特幣因為持有者忘記私鑰,或是持有者離世,且未將私鑰傳承等因素而遺失,累積至今, 預估已有超過780萬顆比特幣無法在市場中流動,且數量將會持續增加。 投資顧問公司Cane Island Alternative Advisors主管提摩西·彼得森(Timothy Peterson)於2023年三月的推特貼文中解釋,在當時已經鑄造出來的約1,930萬顆比特幣當中,只有約1,330萬顆比特幣是在市場中流動的, 代表約有31%的比特幣流失在外。 他進一步表示,直到剩餘的170萬枚比特幣被鑄造完時,預估還會流失100萬枚的比特幣,而這過程需要100多年的時間。因此,目前流通的1,300多萬枚,將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所能接觸到比特幣數量。 比特幣總發行數量只有2100萬枚,加上數百萬枚比特幣遺失,如果彼得森預估正確,比特幣價值也將可能超出預期飆升。 故事三:為尋回比特幣,英男開挖垃圾掩埋場 寫稿當下,根據交易所OKX數據,比特幣價值約為70,766美元,若比特幣遺失,想必將讓持有者感到無比心痛! 2022年,一名英國男子詹姆斯·豪威爾斯(James Howells)向當地政府提出「開挖垃圾掩埋場」訴求,原因是他在10年前誤丟了儲存7,500枚比特幣的硬碟。 對於豪威爾斯的請求,當地政府並未接受,除了成本昂貴之外,大範圍挖掘也將造成環境破壞。即便如此,曾為IT工作者的豪威爾斯表示,透過機器狗與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掩埋場中找到遺失的硬碟,仍是可行的。 此外.豪威爾斯甚至召集了由八名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領域包含人工智慧驅動分類、垃圾掩埋場挖掘、廢棄物管理和數據收集等。如果比特幣被成功找回,這些專家也將獲得一部分資產作為獎勵。 針對政府是否會同意開挖計畫,許多人仍不看好,畢竟該硬碟已經遺失10年,若真的找回,硬碟能否使用又是另一回事。根據2024年3月的新聞報導,一群對沖基金投資者,正在提供豪威爾斯提起訴訟的資金。如果成功追回遺失的比特幣,投資者將獲得部分金額。 為保護虛擬資產,最實際的做法仍是小心為上,記好私鑰並好好保存自己的硬體錢包! 去年,一名英國男子詹姆斯·豪威爾斯(James Howells)向當地政府提出「開挖垃圾掩埋場」訴求,原因是他在10年前誤丟了儲存8,000枚比特幣的硬碟。 故事四:全球首例!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列為法幣 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格磊(Nayib Bukele)於2021年六月宣布,向國會提交「讓比特幣成為該國第二個法定貨幣」的草案,該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幣圈用戶討論,若該法案通過,比特幣將會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關基礎建設也將被建立。 而僅經過三天,薩爾瓦多便通過法案,成為世界首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目前比特幣和美元皆為薩爾瓦多的法定貨幣。 然而,相關基礎設施不足、債務問題,以及人民對比特幣的接受程度等因素,也持續考驗著薩爾瓦多。加上去年比特幣於熊市(指市場向下)時下跌,該國所投資的比特幣價值亦面臨虧損。 這場「比特幣實驗」的成果與下一步為何,將持續受到國際矚目。 🛎️延伸閱讀: 不到25%民眾用過、8成企業拒用!比特幣設為法幣兩年後,薩爾瓦多現在還好嗎? 故事五:台灣屋主用18顆比特幣賣房 2023年年初,屋主呂先生於591網站刊登出售一間位於銘傳大學桃園校區附近的房屋,並且開價新台幣1,250萬元。有趣的是,標題上也出現了「比特幣18顆有找」,並表示只有用虛擬貨幣交易,才能殺價。 若使用虛擬貨幣購買,屋主可接受17.5顆比特幣、40萬顆泰達幣,或者是263顆以太幣。 2023年五月,同樣為呂先生的屋主亦在591網站上刊登出售桃園小套房,並開價4.8顆比特幣,且在備註中強調:「如果可以,希望能一直用比特幣交易,讓政府知道比特幣交易是可行的。」 屋主於591網站上以比特幣開價售屋。 比特幣經常被稱為「數位黃金」,因其發幣量有限,加上流通於市面上的比特幣數量因為遺失等原因而逐年減少,從這位台灣屋主積極透過比特幣交易的情況來看,亦證明了比特幣價值被許多虛擬貨幣信仰者看好。 🛎️延伸閱讀: 18顆比特幣買房有找!銘傳大學31坪房求售,屋主在想什麼? 故事六:「持有一顆比特幣」以上錢包數破百萬 越來越多人開始投資加密貨幣,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真正持有「一顆」比特幣。 寫稿當下,根據OKX數據顯示,比特幣一顆約為70,766美元,台幣約228萬,價格相當昂貴。而目前全球比特幣交易者的平均持有量來看,約為0.01顆比特幣。 雖然要價不斐,不過根據數據平台Glassnode顯示,全球持有一顆以上比特幣的錢包地址,已突破百萬大關。有許多人都是在去年比特幣暴跌65%後紛紛進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持有一顆比特幣的錢包」突破一百萬個,不代表就有一百萬名比特幣有錢人,因為許多投資者,可以註冊多個錢包地址,另外,也有加密貨幣交易所和投資公司持有大量比特幣。 如果是你,是否也將「持有一顆比特幣」視為人生成就呢? 🛎️延伸閱讀: 重大里程碑!「持有一顆比特幣」以上錢包數破百萬,有錢人真的這麼多嗎? 資料來源:Cointelegraph、Newsbtc、Business Insider、Yahoo Finance 核稿編輯:高敬原 更多報導 重大里程碑!「持有一顆比特幣」以上錢包數破百萬,有錢人真的這麼多嗎? 【圖解】比特幣減半倒數中!挖礦獎勵變少、礦工會消失?「減半懶人包」一次看懂 一場實驗讓比特幣區塊鏈也能「發幣」!這是印鈔票,還是只是在紙鈔上寫字?

中本聰身世成謎、78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

🍕「比特幣Pizza日」來了!

14年前的5月22日,一位名為拉斯洛·哈涅茨(Laszlo Hanyecz)的工程師,花了一萬顆比特幣購買兩片Pizza,這筆交易普遍被認為是比特幣的第一筆交易,因此每年的5月22日也被稱為「比特幣Pizza日」(Bitcoin Pizza Day)。

為了慶祝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Web3+》製作了「比特幣Pizza日」系列專題,帶大家一起認識全球首個、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誕生15年!

2008年,被譽為「比特幣之父」的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了論文《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後稱為《比特幣白皮書》),區塊鏈網路與比特幣概念,開始被大眾認識。

之後,中本聰以此概念為基準,創造出比特幣網路系統,並供用戶使用,經過15年的發展後,該網路日漸成熟,而比特幣也成為加密貨幣中,地位無可撼動的始祖。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為拉斯洛·哈涅茨(Laszlo Hanyecz)的工程師,花了一萬顆比特幣購買兩片Pizza,這筆交易普遍被認為,是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中的第一筆交易,而5月22日也被稱為「比特幣Pizza日」(Bitcoin Pizza Day),此事件成為與比特幣相關的經典故事。

除了比特幣Pizza日之外,還有哪些比特幣小故事?讓《Web3+》帶你一起看!

📺 人物訪談、產業分析、記者第一手觀察!別錯過每週三、四晚間上片的「塊轉Web3」節目
👉節目資訊點我看

從六個比特幣小故事,深入了解「數位黃金」

故事一:中本聰的真面目無人知曉

雖然中本聰被稱為「比特幣之父」,然而其身分至今仍是個謎。不僅性別、國籍、年齡未知,中本聰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也都未曾經過證實。

多年來,關於中本聰是誰的謠言不斷,例如2014年,記者莉亞·麥克格拉斯·古德曼(Leah Mcgrath Goodman)便曾發佈一篇文章,指出擁有工程背景的中本多利安(Dorian Nakamoto)很有可能就是中本聰本人。

除了名字、日本血統之外,古德曼亦認為多利安的工程背景與能力,與中本聰相符。然而,多利安在之後否認這項傳言,並聲明自己與比特幣沒有任何關係。

除此之外,電腦科學專家克雷格賴特(Craig Wright)、虛擬貨幣專家尼克薩博(Nick Szabo),以及因「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而離世的電腦工程師哈爾芬尼(Hal Finney),都曾被認為是中本聰本人。

有報導指出,哈爾芬尼是第一個致力於調整和修改比特幣開源代碼的人,甚至在2009年便收到來自中本聰本人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

即便關於中本聰身分的傳言四起,其身世至今仍是謎團。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身份一直以來都是謎,除了沒人知道性別、國籍、年齡,甚至中本聰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也都不清楚。

故事二:目前約有780萬顆比特幣遺失在外

每一年,都有許多比特幣因為持有者忘記私鑰,或是持有者離世,且未將私鑰傳承等因素而遺失,累積至今, 預估已有超過780萬顆比特幣無法在市場中流動,且數量將會持續增加。

投資顧問公司Cane Island Alternative Advisors主管提摩西·彼得森(Timothy Peterson)於2023年三月的推特貼文中解釋,在當時已經鑄造出來的約1,930萬顆比特幣當中,只有約1,330萬顆比特幣是在市場中流動的, 代表約有31%的比特幣流失在外。

他進一步表示,直到剩餘的170萬枚比特幣被鑄造完時,預估還會流失100萬枚的比特幣,而這過程需要100多年的時間。因此,目前流通的1,300多萬枚,將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所能接觸到比特幣數量。

比特幣總發行數量只有2100萬枚,加上數百萬枚比特幣遺失,如果彼得森預估正確,比特幣價值也將可能超出預期飆升。

故事三:為尋回比特幣,英男開挖垃圾掩埋場

寫稿當下,根據交易所OKX數據,比特幣價值約為70,766美元,若比特幣遺失,想必將讓持有者感到無比心痛!

2022年,一名英國男子詹姆斯·豪威爾斯(James Howells)向當地政府提出「開挖垃圾掩埋場」訴求,原因是他在10年前誤丟了儲存7,500枚比特幣的硬碟。

對於豪威爾斯的請求,當地政府並未接受,除了成本昂貴之外,大範圍挖掘也將造成環境破壞。即便如此,曾為IT工作者的豪威爾斯表示,透過機器狗與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掩埋場中找到遺失的硬碟,仍是可行的。

此外.豪威爾斯甚至召集了由八名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領域包含人工智慧驅動分類、垃圾掩埋場挖掘、廢棄物管理和數據收集等。如果比特幣被成功找回,這些專家也將獲得一部分資產作為獎勵。

針對政府是否會同意開挖計畫,許多人仍不看好,畢竟該硬碟已經遺失10年,若真的找回,硬碟能否使用又是另一回事。根據2024年3月的新聞報導,一群對沖基金投資者,正在提供豪威爾斯提起訴訟的資金。如果成功追回遺失的比特幣,投資者將獲得部分金額。

為保護虛擬資產,最實際的做法仍是小心為上,記好私鑰並好好保存自己的硬體錢包!

去年,一名英國男子詹姆斯·豪威爾斯(James Howells)向當地政府提出「開挖垃圾掩埋場」訴求,原因是他在10年前誤丟了儲存8,000枚比特幣的硬碟。

故事四:全球首例!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列為法幣

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格磊(Nayib Bukele)於2021年六月宣布,向國會提交「讓比特幣成為該國第二個法定貨幣」的草案,該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幣圈用戶討論,若該法案通過,比特幣將會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關基礎建設也將被建立。

而僅經過三天,薩爾瓦多便通過法案,成為世界首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目前比特幣和美元皆為薩爾瓦多的法定貨幣。

然而,相關基礎設施不足、債務問題,以及人民對比特幣的接受程度等因素,也持續考驗著薩爾瓦多。加上去年比特幣於熊市(指市場向下)時下跌,該國所投資的比特幣價值亦面臨虧損。

這場「比特幣實驗」的成果與下一步為何,將持續受到國際矚目。

🛎️延伸閱讀: 不到25%民眾用過、8成企業拒用!比特幣設為法幣兩年後,薩爾瓦多現在還好嗎?

故事五:台灣屋主用18顆比特幣賣房

2023年年初,屋主呂先生於591網站刊登出售一間位於銘傳大學桃園校區附近的房屋,並且開價新台幣1,250萬元。有趣的是,標題上也出現了「比特幣18顆有找」,並表示只有用虛擬貨幣交易,才能殺價。

若使用虛擬貨幣購買,屋主可接受17.5顆比特幣、40萬顆泰達幣,或者是263顆以太幣。

2023年五月,同樣為呂先生的屋主亦在591網站上刊登出售桃園小套房,並開價4.8顆比特幣,且在備註中強調:「如果可以,希望能一直用比特幣交易,讓政府知道比特幣交易是可行的。」

屋主於591網站上以比特幣開價售屋。

比特幣經常被稱為「數位黃金」,因其發幣量有限,加上流通於市面上的比特幣數量因為遺失等原因而逐年減少,從這位台灣屋主積極透過比特幣交易的情況來看,亦證明了比特幣價值被許多虛擬貨幣信仰者看好。

🛎️延伸閱讀: 18顆比特幣買房有找!銘傳大學31坪房求售,屋主在想什麼?

故事六:「持有一顆比特幣」以上錢包數破百萬

越來越多人開始投資加密貨幣,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真正持有「一顆」比特幣。

寫稿當下,根據OKX數據顯示,比特幣一顆約為70,766美元,台幣約228萬,價格相當昂貴。而目前全球比特幣交易者的平均持有量來看,約為0.01顆比特幣。

雖然要價不斐,不過根據數據平台Glassnode顯示,全球持有一顆以上比特幣的錢包地址,已突破百萬大關。有許多人都是在去年比特幣暴跌65%後紛紛進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持有一顆比特幣的錢包」突破一百萬個,不代表就有一百萬名比特幣有錢人,因為許多投資者,可以註冊多個錢包地址,另外,也有加密貨幣交易所和投資公司持有大量比特幣。

如果是你,是否也將「持有一顆比特幣」視為人生成就呢?

🛎️延伸閱讀: 重大里程碑!「持有一顆比特幣」以上錢包數破百萬,有錢人真的這麼多嗎?

資料來源:Cointelegraph、Newsbtc、Business Insider、Yahoo Finance

核稿編輯:高敬原

更多報導
重大里程碑!「持有一顆比特幣」以上錢包數破百萬,有錢人真的這麼多嗎?
【圖解】比特幣減半倒數中!挖礦獎勵變少、礦工會消失?「減半懶人包」一次看懂
一場實驗讓比特幣區塊鏈也能「發幣」!這是印鈔票,還是只是在紙鈔上寫字?
比特幣Pizza日是什麼?揭開「價值百億」交易幕後故事,鐵粉的愛不是沒原因🍕「比特幣Pizza日」來了! 14年前的5月22日,一位名為拉斯洛·哈涅茨(Laszlo Hanyecz)的工程師,花了一萬顆比特幣購買兩片Pizza,這筆交易普遍被認為是比特幣的第一筆商業交易,因此每年的5月22日也被稱為「比特幣Pizza日」(Bitcoin Pizza Day)。 為了慶祝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Web3+》製作了「比特幣Pizza日」系列專題,帶大家一起認識全球首個、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Pizza日」是什麼? 現在用加密貨幣付款、購物,已經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但在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誕生的15年前,比特幣的用途非常有限,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用加密貨幣「買東西」的人,買了什麼嗎? 比特幣在2009年1月正式誕生,不過在當時,知道比特幣的大多都是「資深宅宅」,一般人基本上聽都沒聽過比特幣。2010年5月,一名身為比特幣愛好者的美國程式設計師漢倪克斯(Laszlo Hanyecz)突發奇想,「不知道能不能用比特幣交換到食物呢?」 不過,當時比特幣才剛剛問世沒多久,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價值可言,自然也沒有店家願意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的貨幣。 於是,5月18日,漢倪克斯在一個名為Bitcointalk.org的論壇上發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想用比特幣「購買」兩個大披薩,並且願意為這兩個大披薩加外送到家門口的服務支付10,000比特幣。經過了好幾天,都沒有人要給他正面的回覆,直到5月22日,才終於有人願意接受他的提議。 2010年5月,工程師漢倪克斯在一個名為Bitcointalk.org的論壇上,發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想用比特幣「購買」兩個大披薩。 順帶一提,當時有人在底下的留言討論,建議他可以直接到交易所,把這些比特幣換成41美元(約為新台幣1200元左右),就可以直接拿去買披薩了。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之後比特幣的價值就一路漲,現在一顆比特幣大約等同於新台幣83萬元。也就是說,如果漢倪克斯在比特幣的歷史最高價68,990美元(約為新台幣210萬元)時,賣掉他用披薩換到的比特幣,就可以賺到大約6.9億美元(約為新台幣207億元)。 當初他賣掉的那兩個棒約翰披薩,每片價格大約15美元。也就是說他當年用兩片披薩換到的比特幣,夠他現在買4600萬個一樣的披薩! 也因為這個十分有趣的歷史性事件,全球加密貨幣社區每年5月22日就會聚在一起,慶祝這歷史上的第一筆實物比特幣交易,並且在吃披薩的同時,也一起聊聊這筆「價值百億」的披薩交易。 🛎️往下滑到底,看完整「比特幣Pizza日」專題報導 📺 人物訪談、產業分析、記者第一手觀察!別錯過每週三、四晚間上片的「塊轉Web3」節目 👉節目資訊一次看 https://reurl.cc/9VMNLX 為何深愛比特幣?鐵粉親自揭秘 比特幣誕生到現在,即使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區塊鏈和應用,還是有不少具有「比特幣信仰」的死忠愛好者,用不同的方式,讓比特幣區塊鏈可以變得更好。究竟為何深愛著比特幣?《Web3+》訪問了兩位比特幣的信仰者,揭開他們腦中的想法。 鐵粉一:PTT數位貨幣板版主DarkerDuck PTT數位貨幣板板主Darkerduck。 Q: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比特幣/加密貨幣? 大約2011年,我就讀資工研究所,在研究雲端計算與分散式計算的時候,我發現比特幣的挖礦共識的演算法,是一種非常創新與新穎的去中心化架構。當時我就趕緊拜讀中本聰的白皮書,並且在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org上,進一步了解比特幣這種電子現金的理念與運作方式。 我後來也嘗試用CPU和GPU來挖礦,並用比特幣核心(Bitcoin-Qt)來測試交易,結果發現這種電子現金的概念是完全可行的,這也引發了我對區塊鏈技術的濃厚興趣。 Q:為什麼喜歡/信仰比特幣? 我信仰的是中本聰的理念,也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抗審查、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效率的支付系統,最終達成吞噬一切的金流網際網路。所以其實目前我比較贊同的是「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的發展方向,因為最符合中本聰的原始理念。 在我認識比特幣的早期年代,比特幣的主要目標,是成為一種可以被全球各地的人們日常使用的貨幣。這可以說是被比特幣社群,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當比特幣漸漸開始凝聚網路效應,並且達到臨界質量的時候,就會像之前的ChatGPT風潮,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讓全球數億人輕鬆地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比特幣原生設計在UTXO架構上的優勢,可以輕鬆擴容,服務全球人。達到全世界只需要一條金流區塊鏈,唯一金流網際網路的最終目標。因為網際網路不需要重新發明第二個。 💡UTXO架構: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s,未花費的輸出,也可以理解為還沒有用掉的收款,是比特幣架構中比較獨特的一種紀錄模型。 Q:對於目前BRC-20、銘文眾多,有什麼看法? 其實比特幣早在2013年,萬事達幣(Mastercoin)與其他代幣協議就已經利用比特幣交易的「OP_return」欄位來做代幣發行的紀錄,甚至在2014年,counterparty協議還發展出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平台。更不用說穩定幣USDT最早本來就是在比特幣的omni協議上發行。 所以,在比特幣上發行代幣真的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重要的是,到底要怎樣才能讓這些代幣有落地應用,而不是流於炒作。像現在的BRC-20,不足之處可能還比前面提到的萬事達幣(Mastercoin)與omni協議來得多。且如果真的要落地應用,比特幣還必須要具有能夠支撐這些眾多代幣TPS流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指每秒能處理多少量的交易訊息,或挖掘多少區塊驗證訊息)的處理能力。 Q:怎麼看比特幣的未來? 對於比特幣的未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它的普及化,才能和實體經濟接軌。我們需要更多的人開始接受並使用比特幣,這時比特幣的價格將可以由實體經濟支承。長遠來看,比特幣價格必須降低投機的成分,由長期的實體經濟成長作為基本面,價格才有可能跟著長期成長。 而比特幣的運作邏輯,本來就是奠基於大量全球交易產生的價值,做為安全性的支撐與誘因。必須要更多的商家和消費者接受它,讓它真正成為一種全球通用的電子現金,比特幣才會達到中本聰白皮書的最終目標。 鐵粉二:果殼律師林紘宇 Q: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比特幣/加密貨幣? 我從2017年開始接觸加密貨幣。我比較特別,先認識以太坊,再回過頭認識比特幣。 當時發現,這個世界這麼的龐大,然後有這麼新的募資管道。那時候覺得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跟以太坊是最好的,然後慢慢回過頭來看,才發現比特幣跟以太坊的不同,以及,比特幣可能才是真正最有可能,成為國際通用貨幣的。 Q:為什麼喜歡/信仰比特幣? 當然我開始研究比特幣後,也有去研究中本聰和他過去的研究。可是我認為,喜歡比特幣,或者說信仰比特幣,是一種比較後的一個結果。 我們如果說「喜歡」是一種感性,那我認為比特幣跟其他加密貨幣都不一樣,在用「理性」的比較後,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 至於我為什麼會喜歡或信仰比特幣。首先,因為比特幣相對困難理解,可是它不會改變,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變動,讓你突然發現這是一個新的東西。所以,比特幣現在對於我們圈內來說,就是個老古董。 可是,老古董有古董的好,它有非常好的代幣經濟設計,也有非常好的供給量限制。也因為他沒辦法改,讓這樣的老古董可以持續地不被改變,讓大家使用。即使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樣的經典仍然非常好用。 Q:對於目前BRC-20、銘文眾多,有什麼看法? BRC-20跟銘文,都是來自於Ordinals協議,這個協議的技術本質上,就是讓比特幣的第一層網路記下交易序號和鏈上記錄。簡單來說,就是讓比特幣的交易的紀錄,來記錄這些NFT或者是代幣。但我認為,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贏家出現。我們期待NFT被發行在更安全、更好的區塊鏈上,但目前從BRC-20跟銘文上,我還沒有看到這個趨勢。 雖然,BRC20和銘文目前還剛開始,還在很早期的探索階段。可是,如果是我,我也會想要把龐大、昂貴的資產發在比特幣上,或者至少跟比特幣產生一定的連結,來利用比特幣的穩固性的安全性。 的確,比特幣會因為太多人使用,導致網路變慢或是變貴,而這件事發生後,第一個開心的絕對是礦工。但不論是BRC20或是銘文,都是利用比特幣的「satoshi」交易記錄在附註裡面。所以坦白講,我不認為現在這個模式是適合代幣或銘文的,但至少方向上,這兩種形式都是認可比特幣的網路跟中本聰的支付系統架構和系統,我不認為會改變或背離中本聰的理念。 Q:怎麼看比特幣的未來? 我覺得比特幣未來4年,會是非常精彩的一個大混戰。首先,比特幣4年一次的減半週期要來了,我們預估在明年度可能又會有一波市場的波動。 再來就是比特幣本身,在應用上越來越多元。未來會有更多的國家,開始考慮比特幣是否適合作為法定貨幣,尤其在高通膨、國家印鈔、美元霸權受到質疑的狀況,大家會想要找一個更中立、或是一個替代的方案。 不見得是完全取代美元,但至少會開始考慮這樣的一個選項,或者去對抗這些風險對沖、風險標的,比特幣絕對會一直被提出來。包括薩爾瓦多,我們協會也正在安排要去參訪一趟,去瞭解他們比特幣法定貨幣的政策到底成效如何,值不值得其他國家仿效? 其他本來在以太坊玩的賽道和新應用,未來也都會想搬到比特幣上,包括我們剛剛提到的BRC20,或者有可能會是其他代幣標準,或者是比特幣NFT,甚至還有穩定幣等。 之前和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的技術長也有聊到,當未來閃電網路新的協定更新後,未來也會有更多的穩定性,美元穩定幣也可能會發在比特幣閃電網路上。總而言之,我認為未來比特幣會是個非常精彩的一個體驗。 🛎️延伸閱讀: 【圖解】一次搞懂「比特幣減半」!挖礦獎勵變少、礦工會消失嗎? 「比特幣Pizza日」系列專題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一:比特幣Pizza日是什麼?揭開「價值百億」交易幕後故事,鐵粉的愛不是沒原因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二:中本聰身世成謎、60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三:在金融危機下誕生!全球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Pizza日」專題四:比特幣為何有價值、價格漲跌誰決定?拆解2023最重磅三大趨勢 資料來源:coindesk、cointelegraph 核稿編輯:高敬原 更多報導 【專題】中本聰身世成謎、60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 【圖解】一次搞懂「比特幣減半」!挖礦獎勵變少、礦工會消失嗎?

比特幣Pizza日是什麼?揭開「價值百億」交易幕後故事,鐵粉的愛不是沒原因

🍕「比特幣Pizza日」來了!

14年前的5月22日,一位名為拉斯洛·哈涅茨(Laszlo Hanyecz)的工程師,花了一萬顆比特幣購買兩片Pizza,這筆交易普遍被認為是比特幣的第一筆商業交易,因此每年的5月22日也被稱為「比特幣Pizza日」(Bitcoin Pizza Day)。

為了慶祝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Web3+》製作了「比特幣Pizza日」系列專題,帶大家一起認識全球首個、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Pizza日」是什麼?

現在用加密貨幣付款、購物,已經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但在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誕生的15年前,比特幣的用途非常有限,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用加密貨幣「買東西」的人,買了什麼嗎?

比特幣在2009年1月正式誕生,不過在當時,知道比特幣的大多都是「資深宅宅」,一般人基本上聽都沒聽過比特幣。2010年5月,一名身為比特幣愛好者的美國程式設計師漢倪克斯(Laszlo Hanyecz)突發奇想,「不知道能不能用比特幣交換到食物呢?」

不過,當時比特幣才剛剛問世沒多久,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價值可言,自然也沒有店家願意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的貨幣。

於是,5月18日,漢倪克斯在一個名為Bitcointalk.org的論壇上發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想用比特幣「購買」兩個大披薩,並且願意為這兩個大披薩加外送到家門口的服務支付10,000比特幣。經過了好幾天,都沒有人要給他正面的回覆,直到5月22日,才終於有人願意接受他的提議。

2010年5月,工程師漢倪克斯在一個名為Bitcointalk.org的論壇上,發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想用比特幣「購買」兩個大披薩。

順帶一提,當時有人在底下的留言討論,建議他可以直接到交易所,把這些比特幣換成41美元(約為新台幣1200元左右),就可以直接拿去買披薩了。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之後比特幣的價值就一路漲,現在一顆比特幣大約等同於新台幣83萬元。也就是說,如果漢倪克斯在比特幣的歷史最高價68,990美元(約為新台幣210萬元)時,賣掉他用披薩換到的比特幣,就可以賺到大約6.9億美元(約為新台幣207億元)。

當初他賣掉的那兩個棒約翰披薩,每片價格大約15美元。也就是說他當年用兩片披薩換到的比特幣,夠他現在買4600萬個一樣的披薩!

也因為這個十分有趣的歷史性事件,全球加密貨幣社區每年5月22日就會聚在一起,慶祝這歷史上的第一筆實物比特幣交易,並且在吃披薩的同時,也一起聊聊這筆「價值百億」的披薩交易。

🛎️往下滑到底,看完整「比特幣Pizza日」專題報導

📺 人物訪談、產業分析、記者第一手觀察!別錯過每週三、四晚間上片的「塊轉Web3」節目
👉節目資訊一次看 https://reurl.cc/9VMNLX

為何深愛比特幣?鐵粉親自揭秘

比特幣誕生到現在,即使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區塊鏈和應用,還是有不少具有「比特幣信仰」的死忠愛好者,用不同的方式,讓比特幣區塊鏈可以變得更好。究竟為何深愛著比特幣?《Web3+》訪問了兩位比特幣的信仰者,揭開他們腦中的想法。

鐵粉一:PTT數位貨幣板版主DarkerDuck

PTT數位貨幣板板主Darkerduck。

Q: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比特幣/加密貨幣?

大約2011年,我就讀資工研究所,在研究雲端計算與分散式計算的時候,我發現比特幣的挖礦共識的演算法,是一種非常創新與新穎的去中心化架構。當時我就趕緊拜讀中本聰的白皮書,並且在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org上,進一步了解比特幣這種電子現金的理念與運作方式。

我後來也嘗試用CPU和GPU來挖礦,並用比特幣核心(Bitcoin-Qt)來測試交易,結果發現這種電子現金的概念是完全可行的,這也引發了我對區塊鏈技術的濃厚興趣。

Q:為什麼喜歡/信仰比特幣?

我信仰的是中本聰的理念,也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抗審查、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效率的支付系統,最終達成吞噬一切的金流網際網路。所以其實目前我比較贊同的是「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的發展方向,因為最符合中本聰的原始理念。

在我認識比特幣的早期年代,比特幣的主要目標,是成為一種可以被全球各地的人們日常使用的貨幣。這可以說是被比特幣社群,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當比特幣漸漸開始凝聚網路效應,並且達到臨界質量的時候,就會像之前的ChatGPT風潮,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讓全球數億人輕鬆地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比特幣原生設計在UTXO架構上的優勢,可以輕鬆擴容,服務全球人。達到全世界只需要一條金流區塊鏈,唯一金流網際網路的最終目標。因為網際網路不需要重新發明第二個。

💡UTXO架構: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s,未花費的輸出,也可以理解為還沒有用掉的收款,是比特幣架構中比較獨特的一種紀錄模型。

Q:對於目前BRC-20、銘文眾多,有什麼看法?

其實比特幣早在2013年,萬事達幣(Mastercoin)與其他代幣協議就已經利用比特幣交易的「OP_return」欄位來做代幣發行的紀錄,甚至在2014年,counterparty協議還發展出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平台。更不用說穩定幣USDT最早本來就是在比特幣的omni協議上發行。

所以,在比特幣上發行代幣真的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重要的是,到底要怎樣才能讓這些代幣有落地應用,而不是流於炒作。像現在的BRC-20,不足之處可能還比前面提到的萬事達幣(Mastercoin)與omni協議來得多。且如果真的要落地應用,比特幣還必須要具有能夠支撐這些眾多代幣TPS流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指每秒能處理多少量的交易訊息,或挖掘多少區塊驗證訊息)的處理能力。

Q:怎麼看比特幣的未來?

對於比特幣的未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它的普及化,才能和實體經濟接軌。我們需要更多的人開始接受並使用比特幣,這時比特幣的價格將可以由實體經濟支承。長遠來看,比特幣價格必須降低投機的成分,由長期的實體經濟成長作為基本面,價格才有可能跟著長期成長。

而比特幣的運作邏輯,本來就是奠基於大量全球交易產生的價值,做為安全性的支撐與誘因。必須要更多的商家和消費者接受它,讓它真正成為一種全球通用的電子現金,比特幣才會達到中本聰白皮書的最終目標。

鐵粉二:果殼律師林紘宇

Q: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比特幣/加密貨幣?

我從2017年開始接觸加密貨幣。我比較特別,先認識以太坊,再回過頭認識比特幣。

當時發現,這個世界這麼的龐大,然後有這麼新的募資管道。那時候覺得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跟以太坊是最好的,然後慢慢回過頭來看,才發現比特幣跟以太坊的不同,以及,比特幣可能才是真正最有可能,成為國際通用貨幣的。

Q:為什麼喜歡/信仰比特幣?

當然我開始研究比特幣後,也有去研究中本聰和他過去的研究。可是我認為,喜歡比特幣,或者說信仰比特幣,是一種比較後的一個結果。

我們如果說「喜歡」是一種感性,那我認為比特幣跟其他加密貨幣都不一樣,在用「理性」的比較後,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

至於我為什麼會喜歡或信仰比特幣。首先,因為比特幣相對困難理解,可是它不會改變,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變動,讓你突然發現這是一個新的東西。所以,比特幣現在對於我們圈內來說,就是個老古董。

可是,老古董有古董的好,它有非常好的代幣經濟設計,也有非常好的供給量限制。也因為他沒辦法改,讓這樣的老古董可以持續地不被改變,讓大家使用。即使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樣的經典仍然非常好用。

Q:對於目前BRC-20、銘文眾多,有什麼看法?

BRC-20跟銘文,都是來自於Ordinals協議,這個協議的技術本質上,就是讓比特幣的第一層網路記下交易序號和鏈上記錄。簡單來說,就是讓比特幣的交易的紀錄,來記錄這些NFT或者是代幣。但我認為,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贏家出現。我們期待NFT被發行在更安全、更好的區塊鏈上,但目前從BRC-20跟銘文上,我還沒有看到這個趨勢。

雖然,BRC20和銘文目前還剛開始,還在很早期的探索階段。可是,如果是我,我也會想要把龐大、昂貴的資產發在比特幣上,或者至少跟比特幣產生一定的連結,來利用比特幣的穩固性的安全性。

的確,比特幣會因為太多人使用,導致網路變慢或是變貴,而這件事發生後,第一個開心的絕對是礦工。但不論是BRC20或是銘文,都是利用比特幣的「satoshi」交易記錄在附註裡面。所以坦白講,我不認為現在這個模式是適合代幣或銘文的,但至少方向上,這兩種形式都是認可比特幣的網路跟中本聰的支付系統架構和系統,我不認為會改變或背離中本聰的理念。

Q:怎麼看比特幣的未來?

我覺得比特幣未來4年,會是非常精彩的一個大混戰。首先,比特幣4年一次的減半週期要來了,我們預估在明年度可能又會有一波市場的波動。

再來就是比特幣本身,在應用上越來越多元。未來會有更多的國家,開始考慮比特幣是否適合作為法定貨幣,尤其在高通膨、國家印鈔、美元霸權受到質疑的狀況,大家會想要找一個更中立、或是一個替代的方案。

不見得是完全取代美元,但至少會開始考慮這樣的一個選項,或者去對抗這些風險對沖、風險標的,比特幣絕對會一直被提出來。包括薩爾瓦多,我們協會也正在安排要去參訪一趟,去瞭解他們比特幣法定貨幣的政策到底成效如何,值不值得其他國家仿效?

其他本來在以太坊玩的賽道和新應用,未來也都會想搬到比特幣上,包括我們剛剛提到的BRC20,或者有可能會是其他代幣標準,或者是比特幣NFT,甚至還有穩定幣等。

之前和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的技術長也有聊到,當未來閃電網路新的協定更新後,未來也會有更多的穩定性,美元穩定幣也可能會發在比特幣閃電網路上。總而言之,我認為未來比特幣會是個非常精彩的一個體驗。

🛎️延伸閱讀: 【圖解】一次搞懂「比特幣減半」!挖礦獎勵變少、礦工會消失嗎?

「比特幣Pizza日」系列專題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一:比特幣Pizza日是什麼?揭開「價值百億」交易幕後故事,鐵粉的愛不是沒原因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二:中本聰身世成謎、60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三:在金融危機下誕生!全球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Pizza日」專題四:比特幣為何有價值、價格漲跌誰決定?拆解2023最重磅三大趨勢

資料來源:coindesk、cointelegraph

核稿編輯:高敬原

更多報導
【專題】中本聰身世成謎、60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
【圖解】一次搞懂「比特幣減半」!挖礦獎勵變少、礦工會消失嗎?
分析師態度大轉彎,以太坊ETF通過機率上調75%、幣價暴漲18%分析師態度大轉彎!以太坊ETF通過機率上調75% 距離以太坊ETF的最後審查日期只剩短短幾天,市場上的專家與分析師普遍不看好以太坊ETF能在這個月通過,因此加密貨幣市場在過去一週表現溫和,並無太大的波動出現。然而今(21)日以太幣價格卻突然飆升超過18%,帶動加密市場其他主流幣種價格大漲。 彭博社(Bloomberg)資深分析師艾瑞克・巴爾丘納斯(Eric Balchunas)於21日清晨3點在社群平台X上突然預測急轉彎,並發文將以太坊ETF的批准幾率從25%上調至75%,以太坊幣價也隨之大漲。 巴爾丘納斯在X推文中表示,他和另一位資深分析師詹姆斯・塞弗特(James Seyffart)下午聽到一些傳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可能會對這個越來越政治化的議題做出180度的大轉變,所以現在大家都在進行緊急應對。 塞弗特也在X上轉發推文,表示本週的以太坊ETF批准情況看起來正在好轉,並表示這是從多個消息來源聽到的。不過,塞弗特也強調,這個預測主要是針對Vaneck在5月23日19b-4規則(交易所規則變更)的預測,未來還需要S-1(註冊聲明)的申請。 也就是說,在看到S-1批准以及以太坊ETF實際上線,可能還會需要幾週到幾個月的時間, 美國SEC在多次推遲對以太坊ETF的決定後,5月23日,是最早提出以太坊現貨ETF申請機構VanEck的最後期限,如果SEC讓它通過,那麼其他機構申請的以太坊ETF,基本上也會通過,因此被認為是以太坊ETF的關鍵期。 💡延伸閱讀:以太坊ETF審核進入倒數,今年有機會通過嗎?專家: 「這個時間點」是關鍵 其實昨(20)日,ETFStore聯合創辦人奈特・杰拉奇(Nate Geraci)就在X上發文表示,SEC可能會將交易所規則的變更(19b-4s)與ETF的註冊(S-1)分開批准,例如先批准交易所規則的變更,但放慢S-1申請的執行速度,「尤其是考慮到SEC缺乏積極參與度的情況下。」 考慮到與涉及以太坊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和加密貨幣結構的複雜性和風險,這樣的做法讓監管機構能有更多時間審查這些申請。 加密立場成為美國大選的重要議題 雖然目前SEC官方並沒有釋出任何正式消息,但隨著市場分析師的預測緊急大轉彎,以太幣不僅大漲,也同步帶動了包括比特幣(BTC)等多款主流幣種的成長。 截至文章發稿前,比特幣在過去24小時上漲6.43%,重新站回7萬美元。而以太幣在過去24小時,更上漲了18.88%,飆上3,665美元,寫下近兩個月來的新高點。 除此之外,Solana(SOL)、幣安幣(BNB)、Toncoin(TON)以及狗狗幣等市值前十大幣種,在過去24小時內平均也上漲了5%。 分析師對以太坊ETF的預測突然出現反轉,很可能是因為加密貨幣議題漸漸在美國大選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越來越「政治化」。 近日美國眾議院以334比79的差距通過了《2023年美國區塊鏈法案》,為區塊鏈技術發展設立了新的政策框架和引導方向。這個法案將提高美國在區塊鏈領域的競爭力,因此受到加密社群的大力支持。 與此同時,有議員也提出了《區塊鏈完整性法案》,希望能對加密貨幣進行更為嚴格的管控,兩派立場的拉扯讓加密貨幣議題變得越來越有「政治味」。 巴爾丘納斯在X上分析,這方面的政治因素可能帶來迅速變化。他補充,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前,加密貨幣似乎正成為一個更加政治化的問題。雖然目前他也不能完全確定,但拜登政府可能會希望在加密問題上的態度變得不那麼「強硬」。 參考資料:coindesk、cointelegraph、cointelegraph 更多報導 以太坊ETF審核進入倒數,今年有機會通過嗎?專家: 「這個時間點」是關鍵 SEC審查倒數中!灰度為何突然撤回以太坊期貨ETF申請?

分析師態度大轉彎,以太坊ETF通過機率上調75%、幣價暴漲18%

分析師態度大轉彎!以太坊ETF通過機率上調75%

距離以太坊ETF的最後審查日期只剩短短幾天,市場上的專家與分析師普遍不看好以太坊ETF能在這個月通過,因此加密貨幣市場在過去一週表現溫和,並無太大的波動出現。然而今(21)日以太幣價格卻突然飆升超過18%,帶動加密市場其他主流幣種價格大漲。

彭博社(Bloomberg)資深分析師艾瑞克・巴爾丘納斯(Eric Balchunas)於21日清晨3點在社群平台X上突然預測急轉彎,並發文將以太坊ETF的批准幾率從25%上調至75%,以太坊幣價也隨之大漲。

巴爾丘納斯在X推文中表示,他和另一位資深分析師詹姆斯・塞弗特(James Seyffart)下午聽到一些傳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可能會對這個越來越政治化的議題做出180度的大轉變,所以現在大家都在進行緊急應對。

塞弗特也在X上轉發推文,表示本週的以太坊ETF批准情況看起來正在好轉,並表示這是從多個消息來源聽到的。不過,塞弗特也強調,這個預測主要是針對Vaneck在5月23日19b-4規則(交易所規則變更)的預測,未來還需要S-1(註冊聲明)的申請。

也就是說,在看到S-1批准以及以太坊ETF實際上線,可能還會需要幾週到幾個月的時間,

美國SEC在多次推遲對以太坊ETF的決定後,5月23日,是最早提出以太坊現貨ETF申請機構VanEck的最後期限,如果SEC讓它通過,那麼其他機構申請的以太坊ETF,基本上也會通過,因此被認為是以太坊ETF的關鍵期。

💡延伸閱讀:以太坊ETF審核進入倒數,今年有機會通過嗎?專家: 「這個時間點」是關鍵

其實昨(20)日,ETFStore聯合創辦人奈特・杰拉奇(Nate Geraci)就在X上發文表示,SEC可能會將交易所規則的變更(19b-4s)與ETF的註冊(S-1)分開批准,例如先批准交易所規則的變更,但放慢S-1申請的執行速度,「尤其是考慮到SEC缺乏積極參與度的情況下。」

考慮到與涉及以太坊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和加密貨幣結構的複雜性和風險,這樣的做法讓監管機構能有更多時間審查這些申請。

加密立場成為美國大選的重要議題

雖然目前SEC官方並沒有釋出任何正式消息,但隨著市場分析師的預測緊急大轉彎,以太幣不僅大漲,也同步帶動了包括比特幣(BTC)等多款主流幣種的成長。

截至文章發稿前,比特幣在過去24小時上漲6.43%,重新站回7萬美元。而以太幣在過去24小時,更上漲了18.88%,飆上3,665美元,寫下近兩個月來的新高點。

除此之外,Solana(SOL)、幣安幣(BNB)、Toncoin(TON)以及狗狗幣等市值前十大幣種,在過去24小時內平均也上漲了5%。

分析師對以太坊ETF的預測突然出現反轉,很可能是因為加密貨幣議題漸漸在美國大選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越來越「政治化」。

近日美國眾議院以334比79的差距通過了《2023年美國區塊鏈法案》,為區塊鏈技術發展設立了新的政策框架和引導方向。這個法案將提高美國在區塊鏈領域的競爭力,因此受到加密社群的大力支持。

與此同時,有議員也提出了《區塊鏈完整性法案》,希望能對加密貨幣進行更為嚴格的管控,兩派立場的拉扯讓加密貨幣議題變得越來越有「政治味」。

巴爾丘納斯在X上分析,這方面的政治因素可能帶來迅速變化。他補充,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前,加密貨幣似乎正成為一個更加政治化的問題。雖然目前他也不能完全確定,但拜登政府可能會希望在加密問題上的態度變得不那麼「強硬」。

參考資料:coindesk、cointelegraph、cointelegraph

更多報導
以太坊ETF審核進入倒數,今年有機會通過嗎?專家: 「這個時間點」是關鍵
SEC審查倒數中!灰度為何突然撤回以太坊期貨ETF申請?
歐盟加密法案MiCA將生效!穩定幣USDT在歐盟面臨挑戰,交易所如何應對?Kraken受歐盟加密法案MiCA影響計劃下架USDT? 《彭博社》近期報導,成立超過十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因歐盟的《加密資產市場法》(MiCA),正在積極審查自己的發展計畫,其中包含「可能」移除對最大美元穩定幣USDT的支持。不過,其中一位Kraken高層也公開澄清,表明目前沒有下架USDT交易對的打算。 MiCA針對穩定幣的規定,最快會在2024年7月前生效,法規規定,只有電子貨幣機構(EMI)及信貸機構才能夠發行穩定幣。 Kraken全球監管策略主管馬庫斯.休斯(Marcus Hughes)向《彭博社》表示,新法規將減少歐洲可用的穩定幣數量和幣種,而這將取決於哪些公司遵守歐盟的制度。 「我們當然正在為所有可能的狀況做準備,包含無法繼續上架USDT等代幣的情況。」休斯補充,這是Kraken正在積極審查的事情,隨著法規或整體狀況更加明朗時,公司將可以做出明確的決斷。 不過,Kraken資產增長及管理業務全球負責人馬克.格林伯格(Mark Greenberg)日前則在X平台發文澄清,Kraken會持續在歐洲上架USDT而且現在沒有下架的計劃。 「我們理解歐洲客戶重視USDT的使用,未來將繼續考慮在新制度下提供USDT有關的所有選擇。即使對某些規定有所不滿,我們仍會遵守所有法律要求。然而,這些規則尚未敲定,我們將繼續盡一切努力,為我們的歐洲客戶提供所有相關的穩定幣。」格林伯格寫道。 對MiCA法案的擔憂 USDT的發行商Tether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明公司預期各家交易所會為歐洲客戶保留USDT交易對,作為進出資金的解決方案。 Tether發言人也表明了公司執行長保羅.阿多伊諾(Paolo Ardoino)對MiCA法規的擔憂,並表示Tether會持續與監管機構對話。阿多伊諾在四月接受外媒《The Big Whale》採訪時也曾透露,Tether暫時沒有計劃在近期內接受MiCA法規的監管。 MiCA規定.法定穩定幣的發行商必須遵守現有的歐盟電子貨幣指令。而從2024年7月開始,發行商將需要保持充足的儲備,滿足大規模提款的請求,此外,規模較大的穩定幣也需要設置交易額度限制。 事實上,因為MiCA法規的關係,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也都採取了調整措施。例如OKX在三月為歐盟用戶下架Tether的USDT,但繼續支援重視法規的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的USDC。Circle今年三月為了在法國合法經營,也分別向法國審慎管理局和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申請電子貨幣機構和數字資產服務提供商的牌照。 此外,法國幣安的法務長瑪麗娜.帕圖伊索特(Marina Parthuisot)曾在2023年9月說過,計劃在2024年6月前,將穩定幣從歐洲市場下架。當時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在X上表示,帕圖伊索的意思被斷章取義,其實公司已有幾個合作夥伴以完全合規的方式,推出了歐元和其他穩定幣。 資料來源:Bloomberg、CryptoSlate 更多報導 不只是穩定幣龍頭!Tether轉型「金融生態建設者」,推出數據、金融、能源、教育四大部門 穩定幣龍頭加入AI戰場!瞄準「開源」解決透明度問題,Tether如何分食1.8兆美元市場?

歐盟加密法案MiCA將生效!穩定幣USDT在歐盟面臨挑戰,交易所如何應對?

Kraken受歐盟加密法案MiCA影響計劃下架USDT?

《彭博社》近期報導,成立超過十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因歐盟的《加密資產市場法》(MiCA),正在積極審查自己的發展計畫,其中包含「可能」移除對最大美元穩定幣USDT的支持。不過,其中一位Kraken高層也公開澄清,表明目前沒有下架USDT交易對的打算。

MiCA針對穩定幣的規定,最快會在2024年7月前生效,法規規定,只有電子貨幣機構(EMI)及信貸機構才能夠發行穩定幣。

Kraken全球監管策略主管馬庫斯.休斯(Marcus Hughes)向《彭博社》表示,新法規將減少歐洲可用的穩定幣數量和幣種,而這將取決於哪些公司遵守歐盟的制度。

「我們當然正在為所有可能的狀況做準備,包含無法繼續上架USDT等代幣的情況。」休斯補充,這是Kraken正在積極審查的事情,隨著法規或整體狀況更加明朗時,公司將可以做出明確的決斷。

不過,Kraken資產增長及管理業務全球負責人馬克.格林伯格(Mark Greenberg)日前則在X平台發文澄清,Kraken會持續在歐洲上架USDT而且現在沒有下架的計劃。

「我們理解歐洲客戶重視USDT的使用,未來將繼續考慮在新制度下提供USDT有關的所有選擇。即使對某些規定有所不滿,我們仍會遵守所有法律要求。然而,這些規則尚未敲定,我們將繼續盡一切努力,為我們的歐洲客戶提供所有相關的穩定幣。」格林伯格寫道。

對MiCA法案的擔憂

USDT的發行商Tether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明公司預期各家交易所會為歐洲客戶保留USDT交易對,作為進出資金的解決方案。

Tether發言人也表明了公司執行長保羅.阿多伊諾(Paolo Ardoino)對MiCA法規的擔憂,並表示Tether會持續與監管機構對話。阿多伊諾在四月接受外媒《The Big Whale》採訪時也曾透露,Tether暫時沒有計劃在近期內接受MiCA法規的監管。

MiCA規定.法定穩定幣的發行商必須遵守現有的歐盟電子貨幣指令。而從2024年7月開始,發行商將需要保持充足的儲備,滿足大規模提款的請求,此外,規模較大的穩定幣也需要設置交易額度限制。

事實上,因為MiCA法規的關係,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也都採取了調整措施。例如OKX在三月為歐盟用戶下架Tether的USDT,但繼續支援重視法規的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的USDC。Circle今年三月為了在法國合法經營,也分別向法國審慎管理局和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申請電子貨幣機構和數字資產服務提供商的牌照。

此外,法國幣安的法務長瑪麗娜.帕圖伊索特(Marina Parthuisot)曾在2023年9月說過,計劃在2024年6月前,將穩定幣從歐洲市場下架。當時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在X上表示,帕圖伊索的意思被斷章取義,其實公司已有幾個合作夥伴以完全合規的方式,推出了歐元和其他穩定幣。

資料來源:Bloomberg、CryptoSlate

更多報導
不只是穩定幣龍頭!Tether轉型「金融生態建設者」,推出數據、金融、能源、教育四大部門
穩定幣龍頭加入AI戰場!瞄準「開源」解決透明度問題,Tether如何分食1.8兆美元市場?
讓更多「海賊王」風靡全球!新創Orange推「漫畫翻譯專屬AI模型」減少90%翻譯時間Orange推出漫畫翻譯模型 《海賊王》和《七龍珠》等日本漫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預計到2030年,漫畫市場價值將達到422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元)。 雖然這些漫畫在海外同樣受到歡迎,但新創Orange表示,在日本年產70萬冊的漫畫中,只有2%被翻譯成英文,背後的原因與一連串複雜的工作流程有關,前後需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使得日本漫畫的「英文化」進展緩慢。 Orange推出Factory翻譯工具,用AI加速漫畫原本耗時費力的翻譯過程,讓翻譯的時間快5倍並減少90%成本,目前已經募得29.2億日圓(約新台幣6億元)的資金。 漫畫翻譯難度高,盜版翻譯猖獗 為什麼英文漫畫無法大量出版? 如果要翻譯一本漫畫,需要經過編輯、翻譯機構、翻譯人員、Logo設計師、校對人員等,單一冊的漫畫需要花上約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Orange在官網上利用漫畫解釋傳統翻譯流程。 Orange官網 與一般的書籍翻譯相比,漫畫翻譯更加困難。「漫畫會使用非常短的語句和俚語,這些日語在翻譯上都具有難度,」Orange行銷副總裁佐藤達宏解釋,「也很難辨認漫畫中主角這句話究竟是實際的對話,還是只是內心的低語而已。」 耗時又昂貴的成本讓官方英文翻譯無法量產,盜版翻譯反而在市面上猖獗,「盜版作品往往在正式翻譯發行之前先流通。」一位出版業內人士表示。 專屬漫畫翻譯AI模型,預計推行數位漫畫商店 Orange開發的Factory是漫畫專用的翻譯工具,Orange會經過AI的影像辨識以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閱讀漫畫,並將單字翻譯成英文。Orange表示,他們專門用於漫畫的模型能夠處理雙關語和其他難以翻譯的短語。接著,經過AI初步翻譯的漫畫作品會交由人工翻譯與編輯會進行修正和調整,整個翻譯過程在兩天內即可完成。 Factory工具的翻譯過程,會先經由AI翻譯再進行人工修正及校對。 Orange官網 除了Factory之外,Orange還預計今(2024)年夏天在美國推出數位漫畫商店Emaqi,於應用程式內提供讀者Orange翻譯的作品,還要加入個人化推薦、漫畫預告片等功能。 如果AI輔助翻譯和電子發行成為主流,漫畫在日本出版後便能立即出口到海外,讓官方翻譯更快地在市場上發行,也能阻止盜版作品的流通。 獲6億元投資,目標成為漫畫界的Netflix、Spotify Orange的服務卻引起專業人士的質疑,有人認為AI的翻譯品質難以保證,翻譯人員的工作量反而可能因此加重。「透過AI翻譯的作品最終總是必須從頭開始,因為它們太糟糕了,」一位翻譯人員在X上分享他對Orange服務的看法,「編輯與修正它們,比我們從頭開始翻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會導致成本更高、效率更低。」 儘管如此,Orange仍然被許多投資人看好,他們從日本出版商小學館和日本政府支持的JIC Venture Growth Investments在內的9個創投集團籌集了29.2億日圓(約新台幣6億元)的資金。JIC表示,他們認為投資Orange有助於強化日本的産業競爭力。 就像Spotify提供音樂、Netflix提供電影,Orange則希望能夠為全世界的讀者提供多元且價格實惠的數位內容。「我們希望創造一個人人都喜歡漫畫的世界。」Orange團隊說。 參考資料:Orange、The Japan Times、Comics Beat、Nikkei Asia、Nikkei Asia 更多報導 GPT-4通過圖靈測試?54%人分不出,V神:GPT-4及格了 AI求才潮!相關職缺逾2.4萬個,「AI詠唱師」月薪上看15萬,3大亮點工作一次看

讓更多「海賊王」風靡全球!新創Orange推「漫畫翻譯專屬AI模型」減少90%翻譯時間

Orange推出漫畫翻譯模型

《海賊王》和《七龍珠》等日本漫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預計到2030年,漫畫市場價值將達到422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元)。

雖然這些漫畫在海外同樣受到歡迎,但新創Orange表示,在日本年產70萬冊的漫畫中,只有2%被翻譯成英文,背後的原因與一連串複雜的工作流程有關,前後需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使得日本漫畫的「英文化」進展緩慢。

Orange推出Factory翻譯工具,用AI加速漫畫原本耗時費力的翻譯過程,讓翻譯的時間快5倍並減少90%成本,目前已經募得29.2億日圓(約新台幣6億元)的資金。

漫畫翻譯難度高,盜版翻譯猖獗

為什麼英文漫畫無法大量出版?

如果要翻譯一本漫畫,需要經過編輯、翻譯機構、翻譯人員、Logo設計師、校對人員等,單一冊的漫畫需要花上約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Orange在官網上利用漫畫解釋傳統翻譯流程。 Orange官網

與一般的書籍翻譯相比,漫畫翻譯更加困難。「漫畫會使用非常短的語句和俚語,這些日語在翻譯上都具有難度,」Orange行銷副總裁佐藤達宏解釋,「也很難辨認漫畫中主角這句話究竟是實際的對話,還是只是內心的低語而已。」

耗時又昂貴的成本讓官方英文翻譯無法量產,盜版翻譯反而在市面上猖獗,「盜版作品往往在正式翻譯發行之前先流通。」一位出版業內人士表示。

專屬漫畫翻譯AI模型,預計推行數位漫畫商店

Orange開發的Factory是漫畫專用的翻譯工具,Orange會經過AI的影像辨識以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閱讀漫畫,並將單字翻譯成英文。Orange表示,他們專門用於漫畫的模型能夠處理雙關語和其他難以翻譯的短語。接著,經過AI初步翻譯的漫畫作品會交由人工翻譯與編輯會進行修正和調整,整個翻譯過程在兩天內即可完成。

Factory工具的翻譯過程,會先經由AI翻譯再進行人工修正及校對。 Orange官網

除了Factory之外,Orange還預計今(2024)年夏天在美國推出數位漫畫商店Emaqi,於應用程式內提供讀者Orange翻譯的作品,還要加入個人化推薦、漫畫預告片等功能。

如果AI輔助翻譯和電子發行成為主流,漫畫在日本出版後便能立即出口到海外,讓官方翻譯更快地在市場上發行,也能阻止盜版作品的流通。

獲6億元投資,目標成為漫畫界的Netflix、Spotify

Orange的服務卻引起專業人士的質疑,有人認為AI的翻譯品質難以保證,翻譯人員的工作量反而可能因此加重。「透過AI翻譯的作品最終總是必須從頭開始,因為它們太糟糕了,」一位翻譯人員在X上分享他對Orange服務的看法,「編輯與修正它們,比我們從頭開始翻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會導致成本更高、效率更低。」

儘管如此,Orange仍然被許多投資人看好,他們從日本出版商小學館和日本政府支持的JIC Venture Growth Investments在內的9個創投集團籌集了29.2億日圓(約新台幣6億元)的資金。JIC表示,他們認為投資Orange有助於強化日本的産業競爭力。

就像Spotify提供音樂、Netflix提供電影,Orange則希望能夠為全世界的讀者提供多元且價格實惠的數位內容。「我們希望創造一個人人都喜歡漫畫的世界。」Orange團隊說。

參考資料:Orange、The Japan Times、Comics Beat、Nikkei Asia、Nikkei Asia

更多報導
GPT-4通過圖靈測試?54%人分不出,V神:GPT-4及格了
AI求才潮!相關職缺逾2.4萬個,「AI詠唱師」月薪上看15萬,3大亮點工作一次看
清大Telegram一度被鎖!「涉及刑事案件停止解析」,封鎖TG的前因後果是什麼?清大Telegram被鎖? 偷拍論壇「創意私房」上有大量不法偷拍的未成年性影像,並以會員制進行交易,引起輿論關注。數位部在事件爆發後,很快就將其「關網」,要求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業者停止「創意私房」網域解析,避免民眾連接不法網站。 不過,論壇經營者疑似轉戰Telegram群組,因此衛福部在月初也曾表示,在兩種情況下可能將全面封鎖台灣境內使用Telegram。 💡延伸閱讀:創意私房轉戰Telegram?衛福部:「這2種情況」將全台禁用 由於Telegram是幣圈人高度依賴的通訊軟體,因此在消息釋出後,也引起不少用戶緊張,並認為似乎處理過當。 5月17日,台灣社群平台Dcard清華大學版上,一名學生發出「Telegram被牆了???」的討論文章,並表示在學校內開啟Telegram時,卻出現「所連結網域因涉及刑事案件已停止解析」的警告。文章中同時也提供了網域名稱系統(DNS)畫面,似乎是透過「回應政策區域」(DNS RPZ)封鎖網域。 這次Telegram在清大被鎖,主要是因為新竹市政府越過TWNIC,直接發函給各地各級學校與通訊業者處理。而清大計算機與通訊中心在收到新竹市政府發函後,沒有經過TWNIC通知審核結果,便直接進行封鎖。 因此使用清大校園網路的學生,才會發生Telegram被鎖的情況。 按照TWNIC公布的正常流程,聲請人提出聲請後,應該要先經過TWNIC審核後,再發文給RPZ成員。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縣市政府直接發函各地學網單位、網路中心,而執行的公務員也因為 「要連的連不上只會被使用者靠北,但不能連的連上了,就會被長官罵或有刑責」 ,因此才會在未正式接獲TWNIC聲請後審核通知,便直接停止解析。 為何清大停止解析Telegram? 台灣資安工程師尤理衡也在個人臉書頁面上分享這起事件,並表示「收文單位(清大計中)沒有判斷相關要求是否合理,又或者是照著要求直接執行,所以最後變成了使用清大網路會連不上Telegram的網站。」 尤理衡解釋,TWNIC RPZ存在的好處,就是 可以先過濾執法單位的要求合不合理,再來進行停止解析 ,因此TWNIC這次應該有反應回原單位,將這個不合理的要求撤回,並且一併告知各個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做修正。 PTT討論板下方的留言,也有網友貼出新竹市政府流出的公文,表示境外網路平台「oursogo、japaninporm與Telegram」由於刊登了未成年兒少性影像,且未依限制瀏覽或移除,違反兒少法第8條,因此要求境內多個單位停止解析以上三個網域,其中包括國內各多所大學、數發部、教育部,以及遠傳、中華電信等各大電信業者。 有網友分享,這些正本指定的單位名單,主要是單位自建DNS,並過去曾提報給TWNIC RPZ申請加入區域聯防的單位。 DNS RPZ對於防止國內使用者接取不當或惡意網域名稱的接取具有強制約束力,但此強制措施必須建立在合法的正當程序。 根據TWNIC官方表示,目前TWNIC DNS RPZ政策模式規範有兩種情況: 1. 依據法院判決/裁定或行政機關命令 2. 網域名稱有資安疑慮且影響資安重大者 而移除的性質,主要也是依據法律規定採取行動,以及認定關鍵基礎設施有維護資安的義務。 這次的事件引起不少網友討論,並認為封網處理的做法似乎有些過當,也有些「鑽漏洞」的感覺。不少網友表示「line、FB詐騙永遠不會消失」、「清大自己封的,就不該用DNS RPZ的頁面」。而尤理衡也在5月19日留言補充,TWNIC在事件後也已通知這些網路接取單位不要亂停止解析。 更多報導 創意私房轉戰Telegram?衛福部:「這2種情況」將全台禁用 沒有行銷預算卻有3,000萬玩家入坑,「點了就賺」的挖礦遊戲Notcoin夯在哪?

清大Telegram一度被鎖!「涉及刑事案件停止解析」,封鎖TG的前因後果是什麼?

清大Telegram被鎖?

偷拍論壇「創意私房」上有大量不法偷拍的未成年性影像,並以會員制進行交易,引起輿論關注。數位部在事件爆發後,很快就將其「關網」,要求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業者停止「創意私房」網域解析,避免民眾連接不法網站。

不過,論壇經營者疑似轉戰Telegram群組,因此衛福部在月初也曾表示,在兩種情況下可能將全面封鎖台灣境內使用Telegram。

💡延伸閱讀:創意私房轉戰Telegram?衛福部:「這2種情況」將全台禁用

由於Telegram是幣圈人高度依賴的通訊軟體,因此在消息釋出後,也引起不少用戶緊張,並認為似乎處理過當。

5月17日,台灣社群平台Dcard清華大學版上,一名學生發出「Telegram被牆了???」的討論文章,並表示在學校內開啟Telegram時,卻出現「所連結網域因涉及刑事案件已停止解析」的警告。文章中同時也提供了網域名稱系統(DNS)畫面,似乎是透過「回應政策區域」(DNS RPZ)封鎖網域。

這次Telegram在清大被鎖,主要是因為新竹市政府越過TWNIC,直接發函給各地各級學校與通訊業者處理。而清大計算機與通訊中心在收到新竹市政府發函後,沒有經過TWNIC通知審核結果,便直接進行封鎖。 因此使用清大校園網路的學生,才會發生Telegram被鎖的情況。

按照TWNIC公布的正常流程,聲請人提出聲請後,應該要先經過TWNIC審核後,再發文給RPZ成員。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縣市政府直接發函各地學網單位、網路中心,而執行的公務員也因為 「要連的連不上只會被使用者靠北,但不能連的連上了,就會被長官罵或有刑責」 ,因此才會在未正式接獲TWNIC聲請後審核通知,便直接停止解析。

為何清大停止解析Telegram?

台灣資安工程師尤理衡也在個人臉書頁面上分享這起事件,並表示「收文單位(清大計中)沒有判斷相關要求是否合理,又或者是照著要求直接執行,所以最後變成了使用清大網路會連不上Telegram的網站。」

尤理衡解釋,TWNIC RPZ存在的好處,就是 可以先過濾執法單位的要求合不合理,再來進行停止解析 ,因此TWNIC這次應該有反應回原單位,將這個不合理的要求撤回,並且一併告知各個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做修正。

PTT討論板下方的留言,也有網友貼出新竹市政府流出的公文,表示境外網路平台「oursogo、japaninporm與Telegram」由於刊登了未成年兒少性影像,且未依限制瀏覽或移除,違反兒少法第8條,因此要求境內多個單位停止解析以上三個網域,其中包括國內各多所大學、數發部、教育部,以及遠傳、中華電信等各大電信業者。

有網友分享,這些正本指定的單位名單,主要是單位自建DNS,並過去曾提報給TWNIC RPZ申請加入區域聯防的單位。

DNS RPZ對於防止國內使用者接取不當或惡意網域名稱的接取具有強制約束力,但此強制措施必須建立在合法的正當程序。

根據TWNIC官方表示,目前TWNIC DNS RPZ政策模式規範有兩種情況:
1. 依據法院判決/裁定或行政機關命令
2. 網域名稱有資安疑慮且影響資安重大者

而移除的性質,主要也是依據法律規定採取行動,以及認定關鍵基礎設施有維護資安的義務。

這次的事件引起不少網友討論,並認為封網處理的做法似乎有些過當,也有些「鑽漏洞」的感覺。不少網友表示「line、FB詐騙永遠不會消失」、「清大自己封的,就不該用DNS RPZ的頁面」。而尤理衡也在5月19日留言補充,TWNIC在事件後也已通知這些網路接取單位不要亂停止解析。

更多報導
創意私房轉戰Telegram?衛福部:「這2種情況」將全台禁用
沒有行銷預算卻有3,000萬玩家入坑,「點了就賺」的挖礦遊戲Notcoin夯在哪?
新手買幣怕被騙?8個方法檢查是否買到詐騙幣檢查代幣是否為詐騙的8種方法 區塊鏈行業充斥著快速、輕鬆賺錢的承諾。 識別哪些專案是安全的,哪些專案在3個月後註定失敗至關重要。本文介紹了八種檢查方法,說明交易者避免有效詐騙。 1.從最基本的開始 要驗證代幣的合法性,可以從最容易訪問的方式開始。例如Google搜索和Twitter,包括研究代幣及其團隊,檢查是否有任何危險或警告信號,並尋找可靠的資訊來源,如官方網站、新聞文章和經過驗證的社交媒體帳戶。 檢查社交媒體危險信號 經過驗證的X(Twitter)帳戶通常可以幫助證明這個專案的合法性。 此外可以參與關於代幣的討論,以瞭解社區的觀點和意見。 要小心那些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量粉絲但參與度很低的專案。 來自虛假帳戶的自動評論也應該是一個危險信號。 如果所有的評論都是“這是一個偉大的專案”和“Moon即將到來”,需要注意。 在Google搜索中檢查代幣位址 如果在網路上搜尋,找不到一個明確的首頁、「白皮書」或明顯的代幣用途,那很可能是騙局。 當搜索代幣位址時,必須輕鬆找到區塊瀏覽器連結、官方網站和白皮書。 如果沒有,那就把它當作一個危險信號。 此外請注意,Google廣告往往是詐騙網站的自由地帶。切勿點擊Google搜尋結果頂部的廣告。一定要確保你訪問的是官方網站,避免點擊Wallet Drainers(註:針對加密錢包的惡意腳本,會將資產轉移給攻擊者)或其他駭客軟體。 2.在Etherscan上驗證代碼 訪問您選擇的鏈的區塊瀏覽器,並查看原始碼是否經過驗證。 例如在以太坊的區塊瀏覽器Etherscan上,看起來像下圖這樣。下圖中的代碼沒有經過驗證,應該是一個明顯的警告信號。如果代碼沒有經過驗證,您可能遇到了騙局。 為什麼騙子不直接驗證他們的代碼? 因為一旦合約的原始碼公開,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合約背後的意圖。或者是荒謬的代幣制度,或者開發者竊取你所有代幣的一種方式。但這是否意味著每一個未經驗證的合約都是騙局?倒也未必,但卻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危險信號。 3.查看Etherscan評論部分 這部分非常簡單,各區塊瀏覽器上通常都有一個評論板塊。大多數時候沒有評論,但如果一個專案是騙局,你可能會在評論區發現一群憤怒的人士。所以一定要點擊查看。 如果有人說這是騙局,那99%的可能性就是騙局。如果你是這個專案的受害者,也請留下評論。 4.查看DappRadar黑名單 您可以比對DappRadar在Github上整理的代幣黑名單,如果代幣位址出現在清單上,那就是騙局。 5. 在代幣索引中檢查代幣詳細資訊 如果你在CoinGecko或DappRadar的代幣索引(或類似的代幣價格跟蹤器)上找不到這個代幣,那麼這個代幣很可能是騙局。如果看到下圖這樣的警告,請謹慎行事: 所有合法代幣都會與代幣索引網站共用其資訊以進行驗證。然而,像 CoinMarketCap和Coingecko這樣的平臺需要滿足某些特定條件。 因此,並非所有代幣(無論合法與否)都會自動在此代幣索引平臺上列出。 6. 檢查有多少交易所上線該代幣 如果代幣僅在幾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交易,那麼可能是一個騙局。在中心化交易所上線需要KYC和額外的信任,交易所越大,上線代幣的聲譽就越好。 但只在DEX上線的代幣並不都是騙局。 有些專案不需要高交易量,有些專案只向Web3使用者而不是代幣交易者提供。 然而,只在DEX上線的代幣是一種風險更高的投資,你更有可能遇到的是騙局。下圖左側是一個只在DEX上使用的代幣,而右側是一個可以在多個CEX上使用的代幣。 7. 檢查代幣餘額池中的流動性 在投資代幣之前,可能需要檢查總體需求和流動性的可用性。在Uniswap V2或其他DEX等平臺上檢查代幣的流動性非常容易。 流動性是指鎖定在智慧合約中的加密貨幣數量或代幣數量,允許用戶通過(去中心化)交易所買賣資產。 如果流動性低於10萬美元或快速下降,您可能遇到了騙局。 當你使用DEX時,一定要檢查基本的其他鏈上活動,包括: 交易量 交易筆數 與智慧合約交互的獨立活躍錢包——使用Web3錢包連接到DEX的用戶數量。 如果其中任何一項看起來不尋常,那就再多做一些調查。 8.使用第三方分析工具 以下是一些代幣分析工具: Smell Test:對代幣進行自動審計。滿分100份,分數越低越有可能是騙局。 Honeypot:Honeypot是一種故意插入明顯程式設計缺陷的智慧合約。 當攻擊者利用該缺陷時,另一段隱藏代碼會被啟動,進而反擊攻擊者。無論是否打算成為加密駭客,Honeypot都應該避免。 DEXtools:記錄代幣即時價格,並將說明您即時評估代幣的真實價值。 無論在區塊鏈上還是在現實世界中,騙子始終存在。遵循這些建議,應該能避免那些旨在騙取資金的假代幣。 本文合作轉載自:PANews 更多報導 什麼是空投?去哪找幣圈新項目?一文看懂幣圈「嚕空投」全攻略 犯罪集團超愛用USDT!錢包分析、非法資金轉移,泰達推4大項目加強監管

新手買幣怕被騙?8個方法檢查是否買到詐騙幣

檢查代幣是否為詐騙的8種方法

區塊鏈行業充斥著快速、輕鬆賺錢的承諾。 識別哪些專案是安全的,哪些專案在3個月後註定失敗至關重要。本文介紹了八種檢查方法,說明交易者避免有效詐騙。

1.從最基本的開始

要驗證代幣的合法性,可以從最容易訪問的方式開始。例如Google搜索和Twitter,包括研究代幣及其團隊,檢查是否有任何危險或警告信號,並尋找可靠的資訊來源,如官方網站、新聞文章和經過驗證的社交媒體帳戶。

檢查社交媒體危險信號
經過驗證的X(Twitter)帳戶通常可以幫助證明這個專案的合法性。 此外可以參與關於代幣的討論,以瞭解社區的觀點和意見。

要小心那些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量粉絲但參與度很低的專案。 來自虛假帳戶的自動評論也應該是一個危險信號。 如果所有的評論都是“這是一個偉大的專案”和“Moon即將到來”,需要注意。

在Google搜索中檢查代幣位址
如果在網路上搜尋,找不到一個明確的首頁、「白皮書」或明顯的代幣用途,那很可能是騙局。 當搜索代幣位址時,必須輕鬆找到區塊瀏覽器連結、官方網站和白皮書。 如果沒有,那就把它當作一個危險信號。

此外請注意,Google廣告往往是詐騙網站的自由地帶。切勿點擊Google搜尋結果頂部的廣告。一定要確保你訪問的是官方網站,避免點擊Wallet Drainers(註:針對加密錢包的惡意腳本,會將資產轉移給攻擊者)或其他駭客軟體。

2.在Etherscan上驗證代碼

訪問您選擇的鏈的區塊瀏覽器,並查看原始碼是否經過驗證。 例如在以太坊的區塊瀏覽器Etherscan上,看起來像下圖這樣。下圖中的代碼沒有經過驗證,應該是一個明顯的警告信號。如果代碼沒有經過驗證,您可能遇到了騙局。

為什麼騙子不直接驗證他們的代碼?

因為一旦合約的原始碼公開,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合約背後的意圖。或者是荒謬的代幣制度,或者開發者竊取你所有代幣的一種方式。但這是否意味著每一個未經驗證的合約都是騙局?倒也未必,但卻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危險信號。

3.查看Etherscan評論部分

這部分非常簡單,各區塊瀏覽器上通常都有一個評論板塊。大多數時候沒有評論,但如果一個專案是騙局,你可能會在評論區發現一群憤怒的人士。所以一定要點擊查看。 如果有人說這是騙局,那99%的可能性就是騙局。如果你是這個專案的受害者,也請留下評論。

4.查看DappRadar黑名單

您可以比對DappRadar在Github上整理的代幣黑名單,如果代幣位址出現在清單上,那就是騙局。

5. 在代幣索引中檢查代幣詳細資訊

如果你在CoinGecko或DappRadar的代幣索引(或類似的代幣價格跟蹤器)上找不到這個代幣,那麼這個代幣很可能是騙局。如果看到下圖這樣的警告,請謹慎行事:

所有合法代幣都會與代幣索引網站共用其資訊以進行驗證。然而,像 CoinMarketCap和Coingecko這樣的平臺需要滿足某些特定條件。

因此,並非所有代幣(無論合法與否)都會自動在此代幣索引平臺上列出。

6. 檢查有多少交易所上線該代幣

如果代幣僅在幾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交易,那麼可能是一個騙局。在中心化交易所上線需要KYC和額外的信任,交易所越大,上線代幣的聲譽就越好。

但只在DEX上線的代幣並不都是騙局。 有些專案不需要高交易量,有些專案只向Web3使用者而不是代幣交易者提供。

然而,只在DEX上線的代幣是一種風險更高的投資,你更有可能遇到的是騙局。下圖左側是一個只在DEX上使用的代幣,而右側是一個可以在多個CEX上使用的代幣。

7. 檢查代幣餘額池中的流動性

在投資代幣之前,可能需要檢查總體需求和流動性的可用性。在Uniswap V2或其他DEX等平臺上檢查代幣的流動性非常容易。

流動性是指鎖定在智慧合約中的加密貨幣數量或代幣數量,允許用戶通過(去中心化)交易所買賣資產。 如果流動性低於10萬美元或快速下降,您可能遇到了騙局。

當你使用DEX時,一定要檢查基本的其他鏈上活動,包括:

交易量

交易筆數

與智慧合約交互的獨立活躍錢包——使用Web3錢包連接到DEX的用戶數量。

如果其中任何一項看起來不尋常,那就再多做一些調查。

8.使用第三方分析工具

以下是一些代幣分析工具:

Smell Test:對代幣進行自動審計。滿分100份,分數越低越有可能是騙局。

Honeypot:Honeypot是一種故意插入明顯程式設計缺陷的智慧合約。 當攻擊者利用該缺陷時,另一段隱藏代碼會被啟動,進而反擊攻擊者。無論是否打算成為加密駭客,Honeypot都應該避免。

DEXtools:記錄代幣即時價格,並將說明您即時評估代幣的真實價值。

無論在區塊鏈上還是在現實世界中,騙子始終存在。遵循這些建議,應該能避免那些旨在騙取資金的假代幣。

本文合作轉載自:PANews

更多報導
什麼是空投?去哪找幣圈新項目?一文看懂幣圈「嚕空投」全攻略
犯罪集團超愛用USDT!錢包分析、非法資金轉移,泰達推4大項目加強監管
GPT-4通過圖靈測試?54%人分不出,V神:GPT-4及格了ChatGPT通過圖靈測試? AI(人工智慧)已從科幻小說走入日常,為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從自動駕駛汽車在街道上行駛,到智慧助理在家中回答問題,AI的應用變得無處不在。聊天機器人ChatGPT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還推動了醫療、金融和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創新。 近期一項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進行的研究中,OpenAI的最新人工智慧模型GPT-4成功在盲測實驗中,讓參與者難以區分機器與人類。研究顯示,54%的情況下參與者誤將GPT-4視為人類,也就是說,GPT-4很可能已經通過了圖靈測試。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了一篇題為「人們在圖靈測試中無法區分GPT-4與人類」的論文,並讓大約500名人類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與人類和AI模型互動,以確定他們是否能夠盲測出人類和AI的差異。 而實驗結果出乎意料,人類錯將GPT-4認定為「人類」的機率,大約落在54%,也就是說在超過一半的情況下,人類無法成功辨識出自己是在和AI還是人類對話。 圖靈測試是由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於1950年提出,主要用來評估AI是否能夠模仿人類到讓真人無法區分的程度。雖然圖靈測試受到一些質疑,仍是目前用於測試AI能力的客觀方式之一。 GPT-4通過圖靈測試、OpenAI又宣佈即將推出GPT-4o,並與蘋果與人工智慧公司達成協定,讓包括Worldcoin(WLD)等AI主題代幣大漲。 雖然市面上大多數AI代幣和OpenAI 或是Google AI模型Gemini沒有直接關聯,但市場對GPT-4的前景和對AI的樂觀情緒,在短短24小時內,Fetch(FET)、The Graph(GRT)、Bittensor(TAO)、Akash Network(AKT) 和SingularityNET(AGIX) 等數位貨幣的全球市值,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對於AI發展,V神怎麼看? 以太坊的聯合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對這一成就也相當興奮,因為數據顯示AI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分辨的程度,「這代表要分辨是人類還是機器人,基本上就和擲硬幣差不多!」 V神補充說明,在那場實驗中,人類有66%的時間被辨識出人類,而機器人則有54%的時間被認成人類,他進一步解釋,在現實世界中,12%的差異還蠻小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GPT-4算是及格了。 下方的留言也對於這項成就相當興奮,更有網友指出,在後AI時代,真正令人擔憂的不是機器人是否可以像人類一樣通過測試,而是人類是否可以在測試中,被辨識成真的人類。 不過,通用人工智慧(AGI)和圖靈測試並不一定相關,因為圖靈測試沒有一個基準或技術基礎,如何衡量機器是否能夠像生物體一樣「思考」,目前還沒有科學共識。 簡單來說,通用人工智慧的「思考」能力目前無法由科學或工程界衡量或定義。但無可否認的是,GPT-4的表現確實令人相當驚豔,對於未來AI的發展也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cointelegraph、fxstreet、cryptonews 更多報導 捲款逃跑、有被駭風險!91%的迷因幣有安全漏洞,為什麼V神卻說「趣味有益」? 迷因幣在失控邊緣!種族歧視代幣激增,Solana有責任管嗎?V神為何說迷因幣「能做好事」?

GPT-4通過圖靈測試?54%人分不出,V神:GPT-4及格了

ChatGPT通過圖靈測試?

AI(人工智慧)已從科幻小說走入日常,為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從自動駕駛汽車在街道上行駛,到智慧助理在家中回答問題,AI的應用變得無處不在。聊天機器人ChatGPT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還推動了醫療、金融和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創新。

近期一項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進行的研究中,OpenAI的最新人工智慧模型GPT-4成功在盲測實驗中,讓參與者難以區分機器與人類。研究顯示,54%的情況下參與者誤將GPT-4視為人類,也就是說,GPT-4很可能已經通過了圖靈測試。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了一篇題為「人們在圖靈測試中無法區分GPT-4與人類」的論文,並讓大約500名人類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與人類和AI模型互動,以確定他們是否能夠盲測出人類和AI的差異。

而實驗結果出乎意料,人類錯將GPT-4認定為「人類」的機率,大約落在54%,也就是說在超過一半的情況下,人類無法成功辨識出自己是在和AI還是人類對話。

圖靈測試是由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於1950年提出,主要用來評估AI是否能夠模仿人類到讓真人無法區分的程度。雖然圖靈測試受到一些質疑,仍是目前用於測試AI能力的客觀方式之一。

GPT-4通過圖靈測試、OpenAI又宣佈即將推出GPT-4o,並與蘋果與人工智慧公司達成協定,讓包括Worldcoin(WLD)等AI主題代幣大漲。

雖然市面上大多數AI代幣和OpenAI 或是Google AI模型Gemini沒有直接關聯,但市場對GPT-4的前景和對AI的樂觀情緒,在短短24小時內,Fetch(FET)、The Graph(GRT)、Bittensor(TAO)、Akash Network(AKT) 和SingularityNET(AGIX) 等數位貨幣的全球市值,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對於AI發展,V神怎麼看?

以太坊的聯合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對這一成就也相當興奮,因為數據顯示AI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分辨的程度,「這代表要分辨是人類還是機器人,基本上就和擲硬幣差不多!」

V神補充說明,在那場實驗中,人類有66%的時間被辨識出人類,而機器人則有54%的時間被認成人類,他進一步解釋,在現實世界中,12%的差異還蠻小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GPT-4算是及格了。

下方的留言也對於這項成就相當興奮,更有網友指出,在後AI時代,真正令人擔憂的不是機器人是否可以像人類一樣通過測試,而是人類是否可以在測試中,被辨識成真的人類。

不過,通用人工智慧(AGI)和圖靈測試並不一定相關,因為圖靈測試沒有一個基準或技術基礎,如何衡量機器是否能夠像生物體一樣「思考」,目前還沒有科學共識。

簡單來說,通用人工智慧的「思考」能力目前無法由科學或工程界衡量或定義。但無可否認的是,GPT-4的表現確實令人相當驚豔,對於未來AI的發展也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cointelegraph、fxstreet、cryptonews

更多報導
捲款逃跑、有被駭風險!91%的迷因幣有安全漏洞,為什麼V神卻說「趣味有益」?
迷因幣在失控邊緣!種族歧視代幣激增,Solana有責任管嗎?V神為何說迷因幣「能做好事」?
沒有行銷預算卻有3,000萬玩家入坑,「點了就賺」的挖礦遊戲Notcoin夯在哪?Notcoin成2024年最大規模遊戲代幣發行 能直接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遊玩的「Notcoin」,周四在TON(The Open Network)區塊鏈上發行了自己的NOT代幣。而項目方在代幣空投後,目前已經產生了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量,成為2024年至今規模最大的遊戲代幣發行。 Notcoin是個簡單的小遊戲,玩家只要透過邀請連結並在Telegram中加入Notcoin機器人,就可以在群組內點擊螢幕中間的圖示挖礦。自2024年1月1日推出以來,參與人數已超過3000萬。 根據CoinGecko的數據,NOT代幣目前的價格約為每顆0.007美元,而目前大約有3500萬名玩家透過遊玩Notcoin這款遊戲獲得了NOT代幣。此外,交易所幣安(Binance)與OKX也都在代幣發行前,上線質押換取NOT代幣的活動。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領取代幣後,將其出售到市場上,代幣價格也迅速下跌。CoinGecko和CoinMarketCap兩個平台所記錄的代幣價格高點不同,前者顯示最高價格為0.0215美元,而後者顯示的最高價格較低,為0.0144美元。 這也導致代幣在最高價格時的市值不同,CoinGecko顯示NOT代幣在最高價時市值為22.1億美元,而CoinMarketCap的紀錄則為超過14.8億美元。 根據外媒《Decrypt》的分析,在2024年最大的遊戲代幣發行中,Notcoin的表現仍超越了其他競爭者,成為市值最高的代幣發行。CoinGecko的數據顯示,排名第二的是Pixels(PIXEL),其市值最高達到7.31億美元,第三則是Saga(SAGA)的6.84億美元。 🚀延伸閱讀:TON幣擠進市值第十大加密貨幣!幕後推手是誰?為何近期討論度大增? 遊戲簡單、與龐大的TON生態整合是成功關鍵 Notcoin遊玩方式簡單,只要點集螢幕上的金幣就可以開始挖礦賺幣,而透過解任務還能增加獎勵,可以說是不用任何門檻就可以開始「邊點邊賺」。 不過,遊戲簡單之外,最關鍵的是Notcoin建立在TON生態當中,而月活躍用戶超過9億人的Telegram就是TON的推手。事實上,Notcoin的創辦人薩沙.普洛特維諾夫(Sasha Plotvinov)也是TON基金會的成員,他曾在訪問中表示,其實最初的目標只是想將Telegram的廣大用戶引入加密貨幣領域而已。 普洛特維諾夫認為Notcoin這款遊戲含有極高的社交成分,包含競賽、排行榜、組隊等,而透過在Telegram上遊玩,玩家邀請朋友入坑或是組成隊伍都非常容易。普洛特維諾夫解釋,這就是Notcoin讓社群瘋狂的原因,且甚至有53,000個社群在相互競爭,試圖霸佔Notcoin排行第。 普洛特維諾夫還透露,Notcoin團隊沒有行銷預算,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且有高達94%的Notcoin玩家都來玩家的相互邀請。 資料來源:Decrypt、CoinTelegraph 更多報導 Telegram區塊鏈布局再下一城:讓貼圖變身NFT、USDT登陸TON鏈 狂點螢幕就能賺錢!Notcoin成功登陸各大交易所,新幣挖礦狀況如何?

沒有行銷預算卻有3,000萬玩家入坑,「點了就賺」的挖礦遊戲Notcoin夯在哪?

Notcoin成2024年最大規模遊戲代幣發行

能直接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遊玩的「Notcoin」,周四在TON(The Open Network)區塊鏈上發行了自己的NOT代幣。而項目方在代幣空投後,目前已經產生了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量,成為2024年至今規模最大的遊戲代幣發行。

Notcoin是個簡單的小遊戲,玩家只要透過邀請連結並在Telegram中加入Notcoin機器人,就可以在群組內點擊螢幕中間的圖示挖礦。自2024年1月1日推出以來,參與人數已超過3000萬。

根據CoinGecko的數據,NOT代幣目前的價格約為每顆0.007美元,而目前大約有3500萬名玩家透過遊玩Notcoin這款遊戲獲得了NOT代幣。此外,交易所幣安(Binance)與OKX也都在代幣發行前,上線質押換取NOT代幣的活動。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領取代幣後,將其出售到市場上,代幣價格也迅速下跌。CoinGecko和CoinMarketCap兩個平台所記錄的代幣價格高點不同,前者顯示最高價格為0.0215美元,而後者顯示的最高價格較低,為0.0144美元。

這也導致代幣在最高價格時的市值不同,CoinGecko顯示NOT代幣在最高價時市值為22.1億美元,而CoinMarketCap的紀錄則為超過14.8億美元。

根據外媒《Decrypt》的分析,在2024年最大的遊戲代幣發行中,Notcoin的表現仍超越了其他競爭者,成為市值最高的代幣發行。CoinGecko的數據顯示,排名第二的是Pixels(PIXEL),其市值最高達到7.31億美元,第三則是Saga(SAGA)的6.84億美元。

🚀延伸閱讀:TON幣擠進市值第十大加密貨幣!幕後推手是誰?為何近期討論度大增?

遊戲簡單、與龐大的TON生態整合是成功關鍵

Notcoin遊玩方式簡單,只要點集螢幕上的金幣就可以開始挖礦賺幣,而透過解任務還能增加獎勵,可以說是不用任何門檻就可以開始「邊點邊賺」。

不過,遊戲簡單之外,最關鍵的是Notcoin建立在TON生態當中,而月活躍用戶超過9億人的Telegram就是TON的推手。事實上,Notcoin的創辦人薩沙.普洛特維諾夫(Sasha Plotvinov)也是TON基金會的成員,他曾在訪問中表示,其實最初的目標只是想將Telegram的廣大用戶引入加密貨幣領域而已。

普洛特維諾夫認為Notcoin這款遊戲含有極高的社交成分,包含競賽、排行榜、組隊等,而透過在Telegram上遊玩,玩家邀請朋友入坑或是組成隊伍都非常容易。普洛特維諾夫解釋,這就是Notcoin讓社群瘋狂的原因,且甚至有53,000個社群在相互競爭,試圖霸佔Notcoin排行第。

普洛特維諾夫還透露,Notcoin團隊沒有行銷預算,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且有高達94%的Notcoin玩家都來玩家的相互邀請。

資料來源:Decrypt、CoinTelegraph

更多報導
Telegram區塊鏈布局再下一城:讓貼圖變身NFT、USDT登陸TON鏈
狂點螢幕就能賺錢!Notcoin成功登陸各大交易所,新幣挖礦狀況如何?
Explore the lastest crypto news
⚡️ Be a part of the latests discussions in crypto
💬 Interact with your favorite creators
👍 Enjoy content that interests you
Email / Phone number

Latest News

--
View More
Sitemap
Cookie Preferences
Platform T&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