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研究員 Haotian 對於近期 EigenLayer 與 LRT 專案發行代幣後帶來的市場落空,提出自身針對再質押 (Restaking) 領域的看法:認為除了市場搞錯生態重心之外,更多的是 EigenLayer 團隊刻意發幣降低空投預期與市場情緒。

本文為鏈新聞編排整理,如有疑義,請參考原文。

為何再質押生態近期明顯降溫?

近期不論是 Ether.fi 或是 Renzo 發行代幣後,都沒有維持多久的市場熱度,專案聲量與代幣價格反而快速往下減少,而 EigenLayer 近期也宣布發行代幣與空投,市場對此領域的興趣似乎又更降低了。

(EigenLayer 開放空投資格查詢!第一階段以再質押用戶為主,Pendle 將在第二階段發放)

Haotian 對此提出自身看法。

原因一:市場搞錯再質押產業重心

Haotian 認為再質押產業經歷了一段很長的非理性繁榮發展,從 EigenLayer 的積分到 Ether.fi、Puffer Finance 等 LST 專案爭奪流動性,都形塑了一個龐大的新競爭與過熱的市場情緒。

市場錯誤地將「LRT 是否可以累積最多的流動性」視為再質押產業發展的重心,Haotian 則指出真正可以讓再質押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其實是 AVS 生態的發展。

推薦閱讀:再質押專案 EigenLayer 將如何改變 Web3 基礎設施生態? 推薦原因:該文章全面地說明 EigenLayer 的設計理念、解決什麼問題、發展現狀,可以快速理解生態中各種角色包含代幣質押者 (staker)、節點營運者 (operator) 與主動驗證服務商 AVS 的差異與需求是什麼。

AVS 網絡的產業局面能否打開、真正創造出收益,才是再質押產業價值顯現的開始。例如 EigenDA 作為首個 AVS,是否可以藉由再質押所帶來的安全性,吸引更多專案使用其服務,將收益回饋給再質押生態才是重點。

再質押產業核心是 AVS,而不是再質押專案。

非理性情緒下,市場的預期和焦點並沒有放在 AVS 的落地應用層面,取而代之的是用 LRT 敘事吸引流量和資產的方式換來的高預期,產業得不到長遠有效支撐。

原因二:EigenLayer 發幣就是為了降溫

EigenLayer 於近期倉促發行 EIGEN 代幣,並提出管理主體間可歸因錯誤 (Intersubjectively attributable faults) 的創新模式,帶給市場一陣驚喜與討論。

推薦閱讀:EigenLayer 發行代幣 EIGEN 將如何用於保護 AVS 安全性? 推薦原因:該文章介紹 EigenLayer 獨特的代幣效用 —— 管理並將地主體間可歸因錯誤的風險,藉由 EIGEN 代幣的分叉功能削減惡意參與者的權益。

不過 Haotian 認為 EigenLayer 此時發行代幣,其實除了為了推出主網的完整功能之外,更像是為了降溫而來 —— 為了降低市場近期對於再質押與 LRT 的狂熱。

若再質押積分樂高大戰進一步妖魔化,帶給 Eigenlayer 的壓力也會被指數級放大,一旦相關生態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再質押產業的連鎖風險。

而 Eigenlayer 發行代幣的市場預期落地,將讓積分大戰這類風氣降溫,讓市場把注意力聚焦到再質押產業的支撐點 AVS 生態發展之上,使系統更加健康。

原本 Eigenlayer 做再質押只是為了給 AVS 提供基礎安全能力,不曾想過卻打開了 LRT 領域這個潘多拉的盒子。若不加以引導和控制,再質押的虛假繁榮會進一步放大以太坊網絡潛在的流動性危機。

冷靜期有助於長久發展

EigenLayer 團隊選擇在此時期發行代幣以降溫市場,一方面也讓希望可以讓市場專注在 AVS 生態上,而不是僅僅是 LRT 專案,都是為了可以讓產業更加健康地發展,並降低系統係風險。

雖然此時市場似乎缺乏活力,但也可以多看看 AVS 生態的發展機會。Haotian 認為 EigenLayer 將可以讓以太坊的安全性擴及更多元的服務與基礎設施上,對於以模組化為發展方向的以太坊,潛在的落地應用非常值得期待。

(SOL 版本的 EigenLayer?再質押熱潮燒到 Solana 生態)

這篇文章 為何近期再質押積分不再火了?反而正是 EigenLayer 發幣的意圖?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