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幣
支付方式為
市場
交易
衍生品
理財
NFT
機構
廣場

CZ 論時間管理

2023-02-01

今天有人問我:「怎麼有時間讀這麼多書呢?」這就是我的答案。

我相信時間管理的重點在於學會說「不」。不做哪些事情,其實比做了什麼事情重要。

我從來不辦見面會、介紹會或提案商務會等等。這些聚會很花時間,而且效率奇低。我通常會殘酷甚至近於粗魯地拒絕。我會傳這篇文章給大家。也許有點失禮,但可以節省我的時間。

我喜愛簡潔明瞭。它能夠省下時間來做其他要事。如果事情可以下個總結,那就沒有理由不這麼做。

我大部分的會議都維持在 15 分鐘以內,即使是面對面對談亦然。而且我會在與會開始之前就挑明:我只有 15 分鐘的時間。

如果沒有必要,我就不會出席。我不想聽冗長的過程。我只要 30 秒以內能夠讀完的結論。

我不想閒聊,不管是工作還是私人方面、線上或是實體生活。我會問:「您希望我做些什麼呢?」如果不需要採取行動,我就會結束或忽略這段對話。我不會為了取樂而聊天。

我會離開那些不需要我發言的群組,不論工作或是私人方面。省下我點開群組的時間。少一則通知、少一個彈出式視窗。

我也不怎麼熱衷社交。我並不是一個「大平台」,我不會跟太多人保持聯絡。我的人際圈子其實很小。我也會確保我的人脈之中不會有太多「大平台」(超級公關) 的角色。若有需要,我才會借助這些人之力。

我確實會和一小部分的朋友社交,但人數也許比大多數人少得多。

我不會血拼購物。我其實討厭購物。我會上網買大多數物品,而且是一口氣購足數量。像是 10 雙同款的褲子、襯衫、襪子之類的。大都是搜尋結果前 5 樣的款式,或是 AI 建議的款式,讓我不用費心思考。

我不下廚 (個人廚藝的問題)。我會隨便點菜單上看到的前三樣菜。我不會花超過 10 秒的時間點菜。比起繁文縟節的「法式晚餐」,我更偏好簡便的快餐。抱歉了注重美食的法國人,我不是討厭法國菜,只是時間問題。我總是問法國主廚可不可以一次上齊「全部的餐點」,然後試著別去在意他們臉上受到冒犯的表情。

我不會整理我的房間、書桌或是行李箱。它們總是一團亂。

我不看新聞,除非有人傳連結給我。即使如此,我也只會迅速瞥個 10 秒鐘。我的閱讀速度很快。

我不觀看體育賽事,除非幣安有贊助活動,像是 CR7 或世界盃阿根廷隊,事實上我也只會看電視轉播的最後一場比賽。比賽確實很精采!但我知道,在時間這方面,我必須有捨才有得。

我不看電視。我以前會看很多電影,現在不看了,我發現大多數電影都很無聊。也許是因為我變老了。

我不拍Tik Tok或串流影片等等。因為背痛的關係,我有在 Instagram 上追蹤一些整骨/按摩/運動類型的帳號,這麼做可以讓我每天有動力做些簡單的運動。

我確實會花點時間看推特、寫部落格文章。

我不聽音樂。我還很討厭在餐廳或會議廳上聽到喧囂的音樂。我總是要求場地方調降音量。我喜歡安靜的地方。

基本上,我是一個挺無趣的傢伙。

我會聽有聲書。淋浴時聽、刷牙時聽,當然上廁所的時候也在聽書。坐車的時候、在機場通關的時候,我都在聽書。我每天晚上睡覺前會聽書一個小時 (光是這麼做,一星期就可以輕鬆讀完 1 本書)。其實聽書最好的時段就是坐飛機的時候。要是心血來潮,我會試著寫一些部落格貼文。要是累了,我就聽書。坐長途飛機時,我可以聽上 2-3 本書。而且我常常在坐飛機。去年飛行時間就有 600 小時。

我大多時候都用 2.5 倍速聽書 (只需要一下下就能適應這個速度了)。平均起來,大多數的書約花 4 小時可以聽完。 

我如何選擇書籍?有些來自朋友的推薦。有些是 AI 根據我的喜好推薦。

不喜歡的書,一旦喪失興趣我就不會再聽。我買過的書幾乎都沒有聽完。

至於喜歡的書,我會聽很多次,還會買下 Kindle 版本來讀。 

時間是最有限的資源。而知識是最有力的加乘動能。所以千萬別把時間虛擲在其他瑣事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