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公众号“虾币币的比特世界”第一次写BNB,是4年前2020年7月25日,至今差不多正好是一轮牛熊周期,题目是《BNB行走在千亿美元市值的路上》,当时BNB价格在17美元左右,市值27亿美元上下。回顾BNB在4年里的走势,曾在2021年5月份和11月份市值分别超过1000亿美元市值(BNB最高价格676美元),后经过熊市最低316亿美元市值,最近又涨回到了890亿美金,重新接近1000亿美元,上一轮对BNB的价格预测基本已经实现。

展望未来,在新的一轮牛市对BNB的价格再做个预测吧!先说结论,预测本轮牛市BNB价格高点会达到2000~3000美元,对应市值差不多在3000亿~4000亿美元,也就是现在eth的总市值(并不是说BNB会超过eth,因为eth也会涨)。接下来说说我的大致逻辑,主要从两个角度,币圈的逻辑和产品的逻辑。

基于币圈的逻辑:

从币圈的逻辑来考虑这件事情,回归本质的问题,BNB是什么?之前文章里有做过分析,BNB是非常独特的一种代币类型,算是一个综合体,是平台代币、是公链(L1和L2)原生代币、是存储链(BNB greenfield)原生代币,这几个角度都可以去给BNB进行估值,也有相应的对标标的,但BNB在这几个角色中,目前分量最大的仍然是平台代币的角色,最典型的是可以用BNB来抵扣交易手续费,同时持有BNB参与Launchpad获得持续不断的打新收益。

笔者明显的感觉到,从2023年11月份开始,币安加速了Launchpad的上币频率,到目前为止,平均每个月都有2~3次的Launchpad(相比之前熊市1个季度2~3次)。作为BNB holder,很幸福的参与了每一次的新币发行活动,也粗略计算了一下,单次收益率基本1.5%~2.0%,按照此频率计算,每月2次Launchpad,那么一年12个月大致收益率是在36%~48%,如果按照传统市盈率来看,BNB市盈率在 2.08~2.78倍,这是个啥概念呢?我们来对标一下传统金融行业,最保守的估值最低的A股五大银市盈率也有5倍以上,美国的银行、支付等金融机构基本没有低于10倍的,优质的金融机构市盈率也很少低于20倍。保守一点,假如按照10倍估值,BNB也有大致4~5倍的上升空间,差不多正好对应2000美元的价格和3000亿美元的总市值。

这种估值模式下唯一的问题或者说挑战是:Launchpad的频率会不会降下来?我的判断是不会,而且可能还会增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一轮牛市投资山寨币真的太难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山寨币(altcoin)的数量增加了非常多,旧叙事的新项目、新叙事的新项目,总量几乎是指数型增长,比如公链(包括L2)多了几十条,每条公链(含L2)上又都有自己的生态项目。大量新项目的背后,都是各路VC和机构们的布局,众所周知VC的钱是有周期的,需要退出的,而牛市又是最佳的时机,目前能承载机构退出的渠道非常有限,最佳场所就是币安,币安拥有全球的市场、全球的投资人以及天量的流动性。据观察,现在每个月2个新币的速度其实是无法满足VC等机构的需求的,这个月币安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Megadrop,这是另一种上新币的方式,从侧面印证了需要上币安的项目还有很多需求,Launchpad不愁新项目。

基于产品的逻辑:

假如你是一个A股的优秀基金经理,日常研究股票标的,除了看行业和企业数据外,一个最基本的功课要做--就是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体验一下研究企业的产品,比如研究食品饮料行业,总要去买来自己体验一下,口感如何、价格如何、包装怎么样、消费者如何评价、渠道的老板怎么评价,然后判断产品是不是有竞争力,未来能否为企业带来回报等。往往通过研究产品,可以见企业的发展和问题。巴菲特老爷子重仓可口可乐几十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老爷子是可口可乐的重度用户,他喜欢这个产品、消费这个产品、了解这个产品所以敢重仓。

同样的,研究币安和BNB也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产品。今天,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币安的一个产品,Binance Pay(币安支付)。印象中2021年币安上线的这个产品Binance Pay,类似于支付宝的一个支付项目,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有简单提到。当年币安上线功能后,只是出于好奇进行了试用和体验,觉得整体还不错,但没引发笔者特别关注。但是最近半年,发现事情已经起了变化,有些朋友已经开始用起来了,当朋友间存在一些稳定币转账需求时,第一优先选项反而不是链上转账,而是优先想到币安支付。对于圈子里的人来说,币安支付有几大好处,第一,不存在收到假币的问题;第二,不存在收到黑币的问题(有一些链上地址被脏钱污染过,收到容易被冻结);第三,速度极快,几乎秒到(不需要区块确认)。

那么,基于这个体验再做一下逻辑上的拓展,币安的支付对于这些传统支付公司的服务(比如维萨、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其实是一次降为打击,就好比早年电商对传统商业的情况一样。相比传统支付公司的服务,币安支付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几大优势:

  1. 费用极低,几乎是零成本,未来有可能会有费用,但是目前零费用;

  2. 速度极快,几乎是秒到,这就为商业零售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3. 面向全球,几乎全世界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使用,跨国极为方便;

  4. 7*24小时,交易所都是全年无休的,币安支付也是;

  5. 最重要的一点是门槛极低,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在有网络的情况,下载币安app经过kyc认证,相比其他金融机构的申请门槛,币安支付的准入门槛可以低到忽略不计。这为很多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提供了普惠金融。在非洲,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够资格在银行开户,但他们可能拥有自己的币安账户,因为手机和网络远比银行更为普及。

虽然,传统金融公司也在尝试拥抱区块链,比如维萨、万事达等都在小范围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甚至P}aypal还发行了自己的稳定币。但是,如果从更长期的角度看,就好比当年胶卷行业的柯达和富士对抗数码相机一样,或许会减缓衰落的速度,但不会扭转此消彼长的局面。目前唯一能阻碍币安支付发展的,就是国际上对稳定币的政策,一旦稳定币获得法律的承认和监管的规范,那币安支付将会火箭般的速度发展起来。

目前Paypal市值645亿,美国运通市值1743亿,万事达市值4273亿,维萨5094亿。虽然BNB不是股权,但是对标给了3000亿市值并不算过分,毕竟价格还是心理因素的综合体现,当越来越多人对BNB估值时想到了币安支付这层业务逻辑以及相关的对标的锚定物,类比估值也合乎情理。

除了以上两个大逻辑外,还有一个币安的重大利好,是美国监管对于币安和创始人CZ的判罚已经尘埃落定,43亿美元的罚款和CZ 的4个月监禁,相当于币安历史沉重包袱一次性的卸下来了,对于币安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长期利好。其实这个判罚对于币安和CZ来说有些不公平,毕竟在币圈发展的早期阶段,没有监管,全行业基本都是野蛮式增长,监管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监管机构对于token的界定都是不统一的,只是币安发展的最快,最有能力交够保护费,受到了处罚。Anyway,从长计议,坏事变好事。

以上文章纯个人胡言乱语,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