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創投 Lattice 聯合創辦人 Regan Bozman 認為未來會引導加密領域發展的專案,都多都會是面向一般用戶的應用所驅動,而非基礎設施,市場將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發展策略。

本文為鏈新聞編譯整理,如有疑義,請參考原文。

消費性產品大於基礎設施協議

Bozman 認為這一周期的最大贏家,將會是垂直整合和構建鏈上商業模式的應用程式,也就是以 Blast、Galxe、Zora 等以一般用戶為目標客群的產品,而不是過去大道其行的基礎設施專案例如公鏈或是通用型 Rollups。

隨著 Web3 基礎設施日益商品化且成熟,銷售與通路變得至關重要。

比起技術,品牌與關注度才是重點

由於以下三點,未來加密領域的發展重心,將逐漸從技術導向的基礎設施專案,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品:

  • 技術堆棧已經成熟:例如使用 OP Stack 或是 ZK Stack,大多開發者都可以輕鬆推出自己的區塊鏈。

  • 一線的消費性應用已有一定規模:例如 Uniswap、Aave、Blur。

  • 基礎設施已經呈現紅海市場:市場或許對於第五個資料可用性層專案興趣缺缺,資本正在尋找新的機會。

未來將由消費性應用主導加密產業成長。這些應用程式會透過既有的技術堆棧商品化,並進行垂直整合,藉由抓住市場關注度、分銷策略、品牌價值,吸引市場加入其生態。

Blur 與 Manta 創造先例

舉例來說,NFT 交易所 Blur 團隊在建立了成功的 NFT 市場市場後,部署一條屬於自身的 Layer2 來支援 NFT 永續合約交易等新產品,因此創建了 Blast 網路。

(詳解 Blur 收益型 L2 網路 Blast:鏈上原生利率、NFT 永續合約等)

Blast 最大的創新不是技術性的。其將 Lido 和 Maker 整合以提高收益,這是金融創新;另一方面,也成功地利用 Blur 的品牌優勢引流,這算是產業的行銷創新。這些優勢都是與上一個週期的 Layer2 (例如 Arbitrum 或是 zkSync) 不同的創新向方向。

最終讓 Blast 成功成為第四大的 Rollups。

Manta Network 也走類似的路線,藉由讓用戶質押 ETH、USDC 以獲得 Stone 增加收益效率,搭配吸引市場的行銷活動 New Paradigm,成功將自身 Layer2 推進第七大專案。

Layer2 按照 TVL 排名 (資料來源)

隱私加密 Layer2 專案 Manta Pacific 將如何以後進者身份突破 zk Rollups 競爭?

科技並不是接下來市場周期的主要創新,而是品牌與銷售。

更多其他應用導向專案開始建構網路設施

更多的案例還包含 Aave、Frax、Zora、CyberConnect、Swell、Galxe、DODO 等,都在正計畫或是已經推出自己的 Rollups 基礎設施,進行擴大自身的生態系與觸及市場。

(Aave 最新路線圖 Aave 2030:V4、Aave Network、流動性整合)

Zora 網路每月活躍地址數 中心化交易所早已開始建構 Layer2

另一方面,其實中心化交易所更早開始此模式,包含 Kraken、Binance、Coinbase、OKX 都已經或是正在建構自身的 Rollups,以既有用戶群體為基礎擴大生態影響力。

(Kraken 將推出自家 zk Layer2 拓展至 Web3 生態?)

未來將由消費端驅動加密市場

在基礎設施的敘事即將告一段落的現在,市場資本仍在尋找新的投資標的,或許應用驅動的生態正符合其需求。另一方面,隨著一線的加密應用程式達到一定程度的規模。

因此,預期未來可以看到更多專案,推出自身的 Layer2 網路或是公鏈,期吸引市場的參與,將會比起技術驅動的基礎設施更加有力。

這篇文章 技術不重要了?未來面向用戶的產品將比起基礎設施更加重要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