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報料: Polygon高管惡意操縱迷因幣價格

加密市場從不缺乏大瓜,即使知名項目也不例外。

昨(21)晚 ,推特帳號標籤自稱為Polygon社群實習生的 @Rahul__Ghangas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條長達34段的揭露文,認為Polygon高層夥同外部人員惡意操縱迷因項目ELECOIN盈利,並控訴其對社區開發者進行誤導和剝削。

同時,該文中配合了大量聊天記錄截圖,讓這段揭露和控訴更顯實錘。

深潮對該文中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進行了總結。

人員揭露

Rahul在文章開頭就透過一張TG群聊截圖來曝光參與本次事件的主要人員名單:

@0xkenzi Kenzi Wang - Symbolic Capital合夥人,Polygon顧問

@jack_venture Jack Lu - multibit、bouncebit 聯合創始人、@NGC_Ventures 合夥人

@sourcex44 Sanket Shah - Polygon Labs 戰略主管

@0xsachi Sachi Kamiya - Polygon Ventures 初始團隊成員

@mscryptojiayi Jiayi Li - Salus security 聯合創始人

@shawncgeek Shawn Chong - Salus Security 營運長和 BounceBit 投資者

而事件的導火線,始於Polygon團隊高層人員、VC合夥人和項目聯創們聯合攢局造迷因。

在由爆料人提供的上圖中,聊天記錄顯示在ELECOIN正式推廣前,內部團隊正在進行一些準備工作,包括在TG群中溝通籌碼分發、人員統計和迷因敘事等相關事宜,顯然是在為攢局做準備。

攢局密謀造Meme

在2024年1月3日,許多KOL聚集在一個電報群中,計劃以「印度人的迷因」的名義推廣迷因幣ELECOIN。 爆料人Rahul在推文中稱該代幣已於23年末進行「秘密TGE」,大部分代幣供應已被內部人士獲取。 同時項目方對所有開發者和KOL承諾盡快為其工作支付報酬(以USDC形式)。

團隊計劃以Polygon創辦人Sandeep的寵物大象作為媒介來推廣ELECOIN的故事,並希望透過Sandeep發布大象寵物的照片來推動ELECOIN話題炒作。 並且這一想法獲得Polygon「Top級別人士」的支持。

Rahul戲謔地稱「這個計劃聽起來很荒謬,但牛市中人們仍會為這種故事買單。」

計劃推進

敲定計劃後,團隊開始積極推動行銷,通過各社媒渠道發文推廣,目標是盡快達到5000名粉絲。

在事情開展的第一天,就出現了明顯的不對勁:攢局的團隊一直沒有為推廣行銷與項目開發支付報酬,全靠開發人員和行銷人員自掏腰包。

爆料人Rahul參與項目稍晚且負責的規模很小,主要是幫助ELECOIN完成網頁製作,並稱授權自己訪問ELECOIN域名的正是Polygon顧問Kenzi Wang,為此Rahul還通過其他渠道再三確認了與之溝通的TG帳號屬於Kenzi Wang本人。

@Rahul__Ghangas 與 Kenzi Wang的對話

由於在交付項目後Rahul並沒有被踢出群聊,這也讓爆料人Rahul在接下來三個月中親眼見證「有錢人是如何利用其他人的時間和金錢沒有任何成本地進行惡意拋售、精神操縱與公然欺詐。」

表演開始

在計劃推進的頭幾天,面對一些早期參與者的拋售,團隊還透過積極回購努力保持ELECOIN是個可靠穩定的項目這一表像。隨著計劃正常進展,ELECOIN推廣的重頭戲到來:團隊計劃通過在推特上標記Sandeep並「吸引」Sandeep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吸引流量、發展社區。

當然這一切都是提前計劃好的,從Sandeep與ELECOIN官方帳號的第一次互動到Sandeep將自己的推特頭像換成大象Meme圖(這有點像在模仿當時 Solana創辦人將頭像換成SillyDragon所引發的 Silly代幣上漲),發文者認為 事件發展的每一步都經過ELECOIN乃至整個Polygon高層團隊的精心設計過。

東窗事發

在經過一系列精心規劃後,ELECOIN順利獲得理想中的熱度。 可隨之而來的是長達三個月的早期參與錢包地不斷拋售,但沒有人能將來自早期參與錢包的拋壓歸咎於項目內部人士,因為這些早期錢包都是在$ELE發售之前創建的新地址,並且資金來自於交易所。

面對連綿不絕的拋壓,開發者和行銷團隊卻帶著對承諾報酬的期許和抓住「大機遇」的想法,無償參與項目建設(有許多人員甚至自掏腰包維護項目建設)。

直到某天晚上,情況急轉直下,$ELE代幣被巨量拋售,在不到兩週時間,總市值從1700百萬驟降到2百萬。 所有早期參與錢包都開始大量拋售,一直無償做事的團隊成員爆發了。

雖然這些早期參與的錢包已經足夠小心,但還是被人發現些許蛛絲馬跡:有人指出其中一些地址隸屬於Jiayi Li和Shawn Chong。

而這兩位,正是文章開頭提到的Salus Security聯合創辦人和營運長。

顯然,拋壓來自於友軍。

對此,Jiayi Li聲稱來自內部的拋售是因為初始團隊產生內訌,她會以個人名義回購一些代幣並提供5000美元作為市場預算。

對於Jiayi Li這番說辭,爆料人Rahul在推文中譏笑道:「說得慷慨!」

從攢局到最後內部拋售被發現,雖然我們目前無法證實這些聊天截圖的真實性,但就爆料本身來看,關於Polygon高層與外部人員共通操縱ELECOIN的事情已經脈絡清晰。

在揭露整件事情後,爆料人Rahul還對Polygon 顧問Kenzi Wang與bouncebit聯合創辦人Jack Lu貼臉輸出,直言不諱地控訴兩人過去與如今正在進行的欺詐行為。

爆料人Rahul稱,「如果不良欺詐者不會遭到懲罰,web3生態系統將無法發揮其變革潛力...我們需要培養一種透明、誠信和尊重的文化。 當高階主管濫用自己的權職地位作惡時,必須承擔責任。利用他人謀取個人利益與該行業賴以建立的精神背道而馳。」

結語

對於Rahul的長篇揭露與憤怒控訴,目前尚未有相關人物對這一事件進行解釋說明。

對於這一大瓜,$Matic的價格並沒什麼明顯波動,也許是本次事件還未大範圍發酵,又或者市場對這種「與己無關」的作惡已經見怪不怪了。

太陽之下無新事,受金融虛無主義加持的迷因風潮本來就是為了抵抗藏在暗面之下的欺詐與操縱,但作惡的手似乎已經伸進這一領域,標榜自由、公平和文化的迷因未能倖免於利益集團的操縱與篡局。

你手中的迷因迷因幣,可能並不代表「你的自由」; 你看到的拉升,可能源於利益集團的一次操縱。

當「草台班子論」日益兌現,玩家們也應該逐漸對任何的頂級項目祛魅。

身處加密世界,且行且珍惜。

更多報導
16歲天才少年成創業神話!10美購入比特幣、創立第二大交易所,故事最後怎麼了?
狗幣、柴犬幣漲漲漲!但「迷因幣」的始祖可能是比特幣,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