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私隱專員公署昨(22)日宣布完成對加密貨幣項目「世界幣(Worldcoin)」的調查,經考慮個案事實、調查所獲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裁定,Worldcoin 在香港的運作違反《私隱條例》,並已向 Worldcoin 發出執行通知,要求該項目停止在香港收集巿民的虹膜及面容影像。

Worldcoin 由美國科技富豪、 ChatGPT 創辦人 Sam Altman 所創建,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身分和金融網絡」,用戶可通過掃描虹膜來換取數位身份證(World ID),在部分國家、地區還可免費獲得該項目的原生代幣 Worldcoin(WLD)。

私隱專員公署指出,由於關注 Worldcoin 在香港的運作涉及嚴重的個資私隱風險,因此在今年 1 月主動對該項目展開調查。

去年 12 月至今年 1 月期間,私隱專員公署在 Worldcoin 的 6 個營運點共進行 10 次「放蛇(釣魚偵查)」行動,並於 1 月 31 日持法庭手令,進入 Worldcoin 在香港分別位於油麻地、觀塘、灣仔、數碼港、中環及銅鑼灣的營運點進行調查。

經過兩輪查訊後,私隱專員公署現已完成調查,Worldcoin 確認在香港營運期間共對 8,302 名人士進行面容及虹膜掃瞄認證。私隱專員鍾麗玲裁定,Worldcoin 在香港的運作違反《私隱條例》有關個人資料收集、保留、透明度、查閱及改正資料的保障資料原則。

私隱專員公署在 1 月 31 日持法庭手令,進入 Worldcoin 在香港的 6 個營運點進行調查。 私隱專員公署在 1 月 31 日持法庭手令,進入 Worldcoin 在香港的 6 個營運點進行調查。

私隱專員公署調查後認為,Worldcoin 收集面容及虹膜影像並非必需,而且超乎適度。

此外,Worldcoin 有關 《私隱聲明》、《生物辨識資料同意書》的內容欠缺中文版本,營運點的職員也不會向參與者解說或確認他們明白上述文件的內容,更不會告知參與者向其披露生物辨識資料的風險,認定 Worldcoin「不公平地」收集個資。

私隱專員公署表示,Worldcoin 在收集個資之前,亦未清楚告知參與者收集個資的目的、他們是有責任或可自願提供其個人資料、資料可轉移予哪些類別的人士,以及參與者查閱和更正個人資料的權利和方式。

私隱專員公署還發現,Worldcoin 會保留個資長達 10 年,以用作訓練核實身分程序的人工智能(AI)模型,由於時間過長,實屬過度保留個資,而且參與者也未能行使查閱和改正個人資料的權利

私隱專員公署已向 Worldcoin 發出執行通知,要求該項目停止以虹膜掃瞄裝置在香港收集巿民的虹膜及面容影像。

由於對隱私數據的安全隱患,英國、德國、法國和阿根廷已相繼對 Worldcoin 展開調查,且早在主網上線之前,Worldcoin 就已衍生出 「黃牛虹膜」、「虹膜黑市」等亂象,據報有 KYC 商在柬埔寨、肯亞等地搜集村民的虹膜以及個人資料後,以 30 美元或者更低的價格出售給中國買家。

〈用戶個資保留 10 年拿來訓練 AI!香港當局裁定 Worldcoin 違例「禁掃虹膜」〉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